K酱 前几天收到一条留言:
🧐和同事相约一起减肥,明明中午吃的都是蔬菜沙拉,一起下班去运动,每周我比她还多跑了 5 公里。
结果过了两周一上称,反而是我重了 1 公斤?
别慌!
很多 Keepers 或许都经历过同样的困扰:
❓怎么我的减肥搭子,半个月能瘦 5、6 斤,我却只能瘦一两斤?
❓为什么别人开始运动都瘦了,我运动之后体重没有变化?
今天,K酱 就来详细说说这个问题。
有一项研究,按照有氧适应能力,把锻炼的人分为「高反应者/中反应者/中低反应者/低反应者」 。
反应值越高,代表饮食和运动在他们身上越容易看到效果。反应值越低,饮食和运动可能需要很严格才能看到效果。
所以,如果你是天生的「低反应者」,确实可能需要更长时间的坚持,更严格的饮食和运动才能看到效果。
图片来源:soogif.com
但是,这不意味着你就没有优势:如果你一开始感觉自己「减得慢」,也许意味着你更不需要担心反弹。
减重的体重变化曲线常常是一个翻转的「对勾」的形,体重到了最低点后,大概率会有往回反弹一点的趋势。但很多研究的结果都显示,一般来说体重掉得越慢,体型保持越稳定。
而且,如果你发现别人在很短的时间内减掉了很多体重,也不需要太羡慕。因为他们减掉的也不一定是脂肪,而是体内的水分。
所以,如果你是刚开始减肥 & 运动,K酱 建议你先暂时把体重的变化放在一边,更多关注运动能力、精力状态和身体维度的变化。
当然,除了「放宽心」我们也不是不需要改变。
有一些生活的小细节,可能已经在你不经意间给你的减肥目标拖了后腿。
如果你还是很苦恼「为什么别人都瘦了就我没瘦?」,下面这三个方面大概率被你忽略了:
🙌检查项目 1  :最近吃得「干净」吗?
检查饮食,并不是让你吃得再少一点,或者严格控制自己的热量摄入。
而是检查自己是不是在毫无觉察的情况下,不小心吃进去了很多「隐形热量炸弹」或者吃了很多隐形的盐、糖、油?
✅「隐形盐」代表食物:🍪 🍰 🍜 
蜜饯等腌渍食品、饼干&蛋糕等加工食品、方便面挂面等速食面类。
✅「隐形糖」代表食物:🧃 🥛 🍖
果汁、各种水果干、甜甜的水果麦片、各种「风味」酸奶、红烧肉&糖醋排骨等家常菜
✅「隐形油」代表食物:🍞 🥐 🥗
好吃松软的面包蛋糕等烘焙食品、酥香的饼干&烙饼、沙拉酱&千岛酱&蛋黄酱等沙拉酱汁
图片来源:soogif.com
不过,K酱 还要强调一句:「饮食干净」,不是让大家放弃食欲,吃不喜欢吃的东西。
相反,食材越多样,越能补充身体所需要的营养和机能,同时合理的、持续的减少油盐糖摄入,更好的发挥运动带来的效果。
参考上面这个「健康膳食公式」,你可以尽情按照自己的喜好排列组合,比如搭配出鱼头豆腐汤、芦笋炒虾仁、番茄焖牛肉等快手食谱。
在这个基础上搭配一些优质的碳水主食,比如杂粮饭、荞麦片、玉米红薯等粗粮,就是一顿营养全面,热量适宜的减脂餐啦!
💡 K酱 也准备了一些减脂食谱,供你参考:
👆点击蓝字,直接打开
🙌检查项目 2 :最近睡得好吗?
除了吃,还要关注「睡」。
不是 K酱 危言耸听,研究表明,睡眠不足真的可能导致体内脂肪合成增加,同时减缓脂肪分解速度,不仅让人更「难瘦」,还会更「易胖」。
一项由超过六万名美国女性参与的研究结果显示:在 16 年间,相比每天睡 7 个小时的人,睡眠不超过 5 个小时的人体重多增加了 1.14 kg,每天睡 6 小时的人多增重了 0.71 kg。
图片来源:soogif.com
《中国睡眠研究报告 2022 》号召全民践行「118」健康睡眠理念,即「 11 点睡觉,睡够 8 小时」。
你能做到吗?

想更轻松地入睡
也可以试试 Keep 的冥想系列课程哦
😴更多「入睡小技巧」看这篇:
👆点击蓝字,直接打开
🙌检查项目 3 :最近你心情好吗?
另外,你还可以想想:在最近的工作和生活中,是否发生了一些让你焦虑的事情,比如赶项目、加班、人际关系方面的矛盾?
对于减肥的人来说,还有一条「压力来源」被很多人忽略了,那就是:「瘦不下来」的压力。
越想瘦,越盯着体重秤上的数字,一天量好几遍体重,对每一口食物都超严格地计算卡路里,一旦吃多了一点就想要大量运动「补救」……
工作生活的压力已经很大啦,咱们就别再让「瘦得不如别人快」成为你的又一个压力来源~
图片来源:soogif.com
当然,「瘦不下来」这件事跟非常多因素有关,这篇文章也只是列举了  K酱 观察到的很多 Keepers 的「通病」。
如果你真的很努力践行了健康饮食和运动的方案,却始终没有看到变化,确实需要考虑求助医生、营养师等专业人士。
总之,看到这里的你,请先答应 K酱 :不要为一时的数字感到焦虑,好好吃饭,好好睡觉,保持开心~
牢记「好身体比好身材重要」!好吗?
K酱 聊天室
· Keep Talking ·
你更想有「减肥搭子」,
还是自已一个人默默减?
评论区告诉 K酱 吧~
参考文献(上下滑动查看完整版):
参考文献:
[1]Snarr, Ronald & Tolusso, Danilo & Chrysosferidis, Peter. (2018). Understanding the physiological factors of VO2max.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journal. 5. 16-18.
[2]王陇德,陈伟.营养与疾病预防:医学减重管理手册.人民卫生出版社.2021.
[3]杨月欣,葛可佑.中国营养科学全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
[4]胡文婷.自我心理诊断:101种心理异常揭秘.北方文艺出版社.2020.
[5]王俊秀,张衍,刘洋洋.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

作者:大大大琪
高级心理咨询师/健康管理师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或 转载文章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