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三五更新」
撰文:裘欢欣、吴洋洋、陆彦君
编辑:吴洋洋
Key Points
卸任阿里巴巴CEO后,张勇又卸任了阿里云CEO
Meta计划2024年推出新的AI模型,对标GPT-4
蚂蚁集团发布金融AI助手「支小宝2.0」和「支小助」
AI初创公司Imbue估值突破10亿美元
英伟达将与印度Tata和Reliance合作开发人工智能
卸任阿里巴巴CEO后,张勇又卸任了阿里云CEO
9月10日教师节这一天,阿里巴巴宣布张勇卸任阿里云智能集团董事长兼CEO职务,由吴泳铭接任。
同一天,吴泳铭同时正式接任了阿里巴巴集团CEO一职,蔡崇信正式接任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今年6月20日之前,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和CEO一职也都由张勇担任。
新任命意味着阿里巴巴的张勇时代结束
张勇曾在普华永道担任财务顾问,2007年加入阿里巴巴,负责淘宝的财务和运营。2019年马云卸任后,张勇出任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今年3月28日启动「1+6+N」组织架构变革后,阿里巴巴进入了公司有史以来变化最剧烈的一年,张勇的职位也随之不断调整。
3月28日的「1+6+N」组织架构变革将公司拆成了1个集团公司和6个成熟子公司、N个待成熟业务的架构,打破阿里巴巴创立以来的按照职能划分组织结构的「中台」模式,产生出阿里云智能集团(张勇任CEO)、淘宝天猫商业集团(戴珊任CEO)、国际数字商业集团(蒋凡任CEO)、本地生活集团(俞永福任CEO)、菜鸟集团(万霖任CEO)、大文娱集团(樊路远任CEO)等6个成熟子公司,以及盒马、阿里健康、高鑫零售、银泰商业、夸克等N个子业务,而阿里巴巴则以控股股东的身份管理这「6+N」个子公司或业务。
当时,张勇的身份仍是阿里巴巴董事会主席和CEO,同时他多出来一项职责,即担任新拆出来的阿里云智能集团的CEO。
5月18日,从阿里巴巴发布的2023财年年报中,外界获悉,由张勇担任CEO的阿里云智能将在未来12个月内(即2024年5月18日前)完成从阿里巴巴的分拆和独立上市。比它更早的是盒马,计划在6到12个月内上市;然后是菜鸟,目标上市时间是12至18个月内。
6月20日的人事任命开始宣告张勇时代的结束。当天的任命通告中,阿里巴巴宣布张勇将于9月10日卸任阿里巴巴控股集团董事会主席兼CEO职务,这两个职位将由蔡崇信(集团董事会主席)和吴泳铭(集团CEO)接任。张勇本人则将专职担任阿里云智能集团CEO。
9月10日,蔡崇信和吴泳铭分别接任阿里巴巴集团董事长和CEO在外界意料之中,张勇卸任阿里云CEO则超出外界预料。从3月28日起担任这一职务,他仅在这个位置上停留了5个月多一点时间。
张勇卸任的原因不详,不过根据通告,他是自己主动提出辞职的。卸任之后,张勇将掌管新设立的科技基金,阿里巴巴集团将在其中投资10亿美元。
生成式AI是所有云计算平台的新故事,但它还没有让阿里云收入变好 
阿里云是中国最大的云提供商,拥有34%的市场份额。阿里巴巴今年4月推出的大语言模型和类ChatGPT产品「通义千问」也由阿里云开发。以收入计,阿里云还是阿里巴巴旗下第二大业务(2023财年营收772亿元),仅次于其国内电商业务(即淘天集团,2023年营收5827亿元)。
不过,今年第一季度,阿里云营收首次下降2%,二季度也仅同比增长4%,为阿里巴巴6大子公司中增速最慢的业务。在财报发布后的电话会议上,张勇称增速放缓源于疫情之后企业需求下降。
阿里云已在为独立上市做准备,并计划上市前再从国有企业融资至多30亿美元
阿里云目前市场估值410亿至600亿美元,为阿里巴巴即将剥离上市的子公司中估值最高的。
新皮层曾报道,阿里云正考虑于香港上市前,再开展一轮面向国有企业的融资,融资规模100亿元至200亿元人民币(最多30亿美元),潜在投资者包括国有电信运营商。
张勇的卸任出乎外界意料,周一,阿里巴巴在港交所的股价下跌超过4%。阿里云的分拆进程和估值是否受影响是个未知数。目前,因估值不及预期——预期60亿至100亿美元,目前估值40亿美元,盒马的上市计划已延后。
Meta计划2024年训练和推出新的AI模型,对标GPT-4
9月10日媒体报道称,Meta计划在2024年年初开始训练新的AI模型,期待新模型功能与OpenAI最新的GPT-4一样强大。
Meta为此正在建立自己的数据中心
知情人士透露,Meta在微软的云计算平台Azure上布局了其大模型Llama 2,但接下来Meta准备在自己建设的基础设施上训练新模型。因此,Meta一直在购买用于训练AI模型的英伟达H100芯片,建设自己的数据中心。
Meta现有模型与GPT-4差异在哪里?
新皮层曾报道,Meta现已发布两代大语言模型Llama和Llama 2
。相较于LIama,LIama 2接受了2万亿个token的训练,训练数量比LIama(1.4万亿)多了40%。而且,其可处理的文本长度也是LIama的两倍。

Llama 2的最强版本有700亿个参数,OpenAI未透露过GPT-4的参数,但估计模型大小是Llama 2的20倍——参数达1.5万亿个。
Meta计划在2024年年初开始训练的新模型或将扩大参数,从而使模型得到更多数据的训练,变得更大。不过,也有一些AI专家认为,不必达到一样的规模,大模型也可能有其他办法实现GPT-4的功能。
除了Meta,Google也已开始对标GPT-4
训练比Llama 2更强的模型,是扎克伯格在Meta落后于竞争对手后努力追赶的一部分。在此之前,业界主流公司都仍努力追赶GPT-3.5,尚未将GPT-4列入研发计划。
不过Meta不是唯一已经将GPT-4提上日程的公司。Google也在两条腿并行,除了对标GPT-3.5的PaLM系列,对标GPT-4的多模态模型Gemini(双子星)已在由Google Brain和DeepMind合并而成的团队开发
参考链接:
https://www.wsj.com/tech/ai/meta-is-developing-a-new-more-powerful-ai-system-as-technology-race-escalates-decf9451?page=1
蚂蚁集团发布金融AI助手「支小宝2.0」和「支小助」
9月8日,蚂蚁集团在由其主办的外滩大会上发布生成式的「蚂蚁基础大模型」和基于该基础模型的「蚂蚁金融大模型」,同时,会上还发布了两款基于该金融大模型的AI助手:「支小宝2.0」和「支小助」,分别服务普通投资者和金融专业人士。
「支小宝2.0」和「支小助」能做什么?
蚂蚁集团称,支小宝2.0主要面向投资者,可以提供行情分析、持仓诊断、资产配置和投教陪伴等服务。比如在现场演示中,用户咨询「现在能投资人工智能吗」,支小宝就会调用持仓诊断、配置分析等工具,以内容生成的方式分析人工智能板块当前行情,结合用户持仓状况引导合理配置,提示该用户降低仓位,避免追涨杀跌的非理性行为。
而支小助则可以为金融从业人员在投研分析、信息提取、专业创作、商机洞察、金融工具使用等环节提供智能服务。
今年6月,蚂蚁集团就被报道已在自研语言和多模态大模型「贞仪」
新皮层曾在6月21日报道,蚂蚁集团的技术研发团队正在自研语言和多模态大模型,内部代号「贞仪」。此前有消息称,该项目获得了蚂蚁集团管理层高度重视,已启动数月。
自研前,蚂蚁集团就通过投资、产学研合作进入了生成式AI领域。其投资与合作对象包括:
生数科技:今年6月,AI初创公司北京生数科技完成蚂蚁集团领投的近亿元天使轮融资,估值1亿美元。这是去年11月至今,蚂蚁集团投出的第一个生成式AI项目。
生数科技成立于今年3月,由清华系AI公司瑞莱智慧RealAI、蚂蚁集团和BV百度风投联合孵化成立,正在开发多模态通用大模型。
清华大学:今年4月,蚂蚁集团与清华大学签署合作,双方围绕「下一代互联网应用安全技术」长期攻坚,先期聚焦在可信AI和安全通用大模型两个核心领域,日后还将开展「安全通用大模型」的技术路线和落地研究。
AI初创公司Imbue估值突破10亿美元
人工智能初创公司、研究实验室Imbue,在B轮融资中从包括英伟达在内的投资者那里筹集了2亿美元,估值超过10亿美元。
Imbue的特别之处——能够推理的智能体(agent)
Imbue前身为General Intelligence,是一家构建大型语言模型来支持人工智能工具的初创公司,由Josh Albrecht和华人女科学家Kanjun Qiu于2021年联合创立。
不同于专注训练基础模型(foundation model)的人工智能公司,Imbue正在构建能推理的智能体(agent),其长期目标是构建「实用的AI智能体,并使之可以在现实世界中工作」。与只能完成简单任务的普通AI相比,智能体能够模拟人类抉择来完成复杂任务,无论是做市场研究还是订购物资。
Imbue联合创始人Kanjun Qiu认为,AI智能体的关键在于优化AI系统的推理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Imbue正在构建具有「内部推理基准」的大规模AI模型,并在内部构建agent原型。Imbue表示,其模型是为推理「量身定制」的,因为它们经过数据训练以「强化良好的推理模式」,并使用「在推理时间内花费更多计算」的技术来得出「可靠的结论和行动」。
目前,该公司尚未发布任何终端应用,仅在去年秋天发布了Avalon开源训练环境。
哪些人投资了?
此轮融资由加密货币亿万富豪Jed McCaleb成立的非营利组织Astera Institute领投,通用汽车公司自动驾驶部门Cruise首席执行官凯尔·沃格特 (Kyle Vogt)、英伟达、Notion联合创始人Simon Last等参与其中。
此外,Imbue从英伟达那里获得了1万张GPU来处理密集的计算任务。
新一轮融资使Imbue的融资总额达到2.2亿美元,成为近几月融资能力最强的AI初创公司之一,仅次于Cohere融到的4.35亿美元、Adept的4.15亿美元、AI21 Labs的2.83亿美元和Inflection的2.25亿美元。
参考链接:
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3-09-07/ai-startup-imbue-tops-1-billion-valuation-after-funding-from-nvidia?srnd=technology-ai#xj4y7vzkg
英伟达将与印度Tata和Reliance合作开发人工智能
9月8日,英伟达宣布与印度最大私营企业信实工业(Reliance Industries)和印度最大企业集团塔塔集团(Tata Group)建立人工智能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开发云基础设施和语言模型以及生成应用程序。
三方具体合作什么?
信实工业:英伟达将与其合作开发比当今印度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强大一个数量级的人工智能基础设施。英伟达将向信实工业提供最先进的英伟达GH200 Grace Hopper超级芯片和英伟达DGX Cloud云计算服务,AI数据中心容量将扩展到2000兆瓦。
塔塔集团:塔塔集团和英伟达将合作开发一款由下一代英伟达GH200 Grace Hopper超级芯片提供支持的AI超级计算机。两家公司将在印度开发人工智能云,提供支持下一个计算周期的关键基础设施。塔塔咨询服务公司(Tata Consultancy Services) 将利用这些基础设施,构建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程序。
此次合作可能产生什么影响?
对英伟达来说,本次合作将帮助这家美国芯片公司加深对印度新兴人工智能生态领域的渗透。此前,由于美国实施的芯片出口禁令,该公司在向中国和其他一些国家出口某些芯片方面受到影响。
对企业来说,此次合作使其能够使用最新版本的英伟达Grace Hopper 超级芯片,从而有效地为ChatGPT等应用程序提供支持。英伟达表示,凭借最先进的人工智能计算基础设施,信实工业可以构建自己的大型语言模型,为印度制造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程序提供支持。
印度是目前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但尚未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重大进展。
参考链接:
https://nvidianews.nvidia.com/news/reliance-and-nvidia-partner-to-advance-ai-in-india-for-india
https://nvidianews.nvidia.com/news/tata-partners-with-nvidia-to-build-large-scale-ai-infrastructure
-END-
若想了解更多当日资讯,请点击阅读往期智能晚报
若想了解更多当日头条,请点击阅读往期头条新闻

我们是一个诞生于GPT浪潮、由《第一财经》YiMagazine孵化的全新内容IP。 
和每一位关心技术、关注人类命运的读者一样,我们希望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更好地理解快速变化的科技世界,也更好地理解生而为「高级智能」的我们自己。
在这个目标下,我们计划从学术、商业、伦理、监管等多个角度报道和讨论与「智能」相关的议题。请注意,我们说的智能,不只是 AI。
与记者交流,可添加微信(请备注公司名称和姓名):
王杰夫 微信号: wjfsty
张司钰 微信号: helianthus351
吴洋洋 微信号: qitianjiuye
喜欢就关注我们吧,记得设为星标」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