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小号防失联
中国经济的核心,是房地产。周期之王,它几乎是一切问题的源头,关系到地方债、基建投资、银行坏账、居民财富,以及上下游几百个行业的兴衰,参见《“三支箭”,能否拯救房地产?
决策层定调终于出现拐点,会议提出:适应中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
紧接着重磅政策出笼,住建部长倪虹在近日召开的座谈会上提出:继续巩固房地产市场企稳回升态势,大力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进一步落实好降低购买首套住房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改善性住房换购税费减免、个人住房贷款“认房不用认贷”等政策措施;继续做好保交楼工作,加快项目建设交付,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认房认贷”的优化是救市大招,认房是限购措施,认贷是限贷措施。
杠杆是房价的助推器,一线城市房屋总价极高,购房置业少有全款,基本都是靠信贷,政府通过操控房贷实现对房市的调控。
其中,北京的认房认贷标准又是全国最严的。假设一套1000万元的改善性住房,在“认房不认贷”的情形下,首付比例是40%,而在“认房又认贷”的情形下,首付比例翻倍为80%,仅首付就多出400万。可见改善性需求换房之难,而限贷政策的优化,把多年积压的改善性需求这头猛虎给释放出来了。
大城市的改善性需求,小房换大房,郊区换城区,大都是中年中产有娃家庭,这个群体的购买力是有保证的。
一线城市,基本稳了。

股市应声而涨,地产中介又开始活跃。关于房市,我还是老观点:分化
一线城市,尤其是中国的两大标杆,帝都魔都,购买力非常充足。中国经济再萎靡,苦的也只是底层和中产。最顶级有钱人的购买力并不差钱,身价10亿跌到5亿,在消费上没啥区别,而到一线城市买房,既是生活又是理财,恰恰是土豪最喜欢的爱好之一。高收入的中产之家,已经上车,依赖杠杆也不难实现房产置换的梦想。
京沪房市,无需大力刺激,只要放开已有限制,限购限贷,销量和价格自然企稳回升。不信试试?让外地人能在首都自由买房(不卡户口和社保),甚至让外国人可以定居置业(十多年前是可以的)。
真到政策刺激那一步,不需要财政补贴一分钱,随手一张王炸即可天翻地覆。其实就是恢复十多年前的旧制,很多年轻人不知道,当年老百姓在京沪不但能自由购买多套房,而且还能获得宝贵的城市户口呢。上海在1994-2002年为振兴楼市,买房就送业主蓝印户口(子女有学籍)。北京大概在1995年为刺激商品房销售,也推出过此类政策,但规定有许多漏洞,不到半年就被叫停,到1997年又重启,最后在2005年彻底取消。回头看,这都是巨大的制度套利空间,如果现在重启买房送户口政策,可以想象,北京房价一年内翻番估计都不成问题。
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今年火得影响到大学招生的张雪峰,他在帝都奋斗了14年,年收入上千万,超级网红,顶流大V,最后选择了离开,到苏州安居,因为拿不到北京户口。
买房送户口估计永远不会再现啦,我的意思是政府手里的牌还有很多,中国富人的购买力不可小觑。归根结底,京沪这种超级物种,在全球都是罕见的,无论硬件软件,与纽约、东京、香港任何国际大都会相比也不遑多让。中国人最爱面子,帝都魔都就是中国的两张脸。哪怕中国经济最困难的60年代初,京沪的物资粮食保障也是无缺的。
人往高处走,定居,有条件还是尽量往一线城市迁徙。其他二三线城市表面看硬件差不多啊,也有地铁、高速、5G,但治安、司法、教育、医疗、城市管理、发展机会等看不见的东西,实际上有时候是生与死的距离,过去三年中国人应有体会。可以说,中国最靠拢接近现代文明的大都市就两座,魔都帝都。
中央座谈会频频出现一名专家的身影,上海交大的陆铭教授,他有本书《大国大城》,极力鼓吹中国城市化道路必须优先发展大都会和城市群。以前官方力推的小城镇战略已经被事实证伪,中国不可能把人口像撒芝麻一样平均分布在均衡发展的小城镇上,这是计划经济的乌托邦。大城市的一枝独秀,背后是城市化进程的深刻规律。
人类的特点就是扎堆,这是本性决定的,城市化就意味着人口集中。城市之间的竞争必然是强者恒强,形成一二个超级大都会,其他的都是星罗棋布的二三线和小城镇。 
日韩人口密度高,可是你到他们的三四线城市看看,也没多少居民,居住条件很舒适,但形同鬼城;房价昂贵的是大都市,人口全像沙丁鱼罐头一样挤在那呢!日本近1/3的人口居住在首都圈,50%以上的人口集中在东京、阪神、中京等三大都市圈;韩国整个国家就一个城市,汉城,占韩国人口50%以上,而且大家甘愿冒着炮火的威胁也要扎堆在一起,汉城在北方的大炮射程之内。 
再看地广人稀的国家:美国,人口也是扎堆在纽约、洛杉矶、加州湾区几个城市带,房价也不便宜;鸟不生蛋的澳大利亚,按说人口稀疏该分散开都当大地主吧,可是人口基本集中在墨尔本、悉尼两个城市,占50%……这是城市化和人口分布的规律。
所以,中国也难逃这个规律,大城市核心地段不用担心,即便跌下去,迟早也会涨回来。
城市化进程,第一步是农村人口流向城市,这个阶段基本完成;第二步是中小城市人口流向大城市,这个阶段正在继续。
例如成都,这两年为什么房价逆势坚挺?因为它把大西南其他中小城市的优质人口基本抽干了。中国房市的真正问题,出在三四线城市。

结局只有天知道,我也不晓得这些中小城市走向何方,也许是“鹤岗”?
记得几年前回老家,一个华北地区的县级市,令我惊讶的是,房价竟然破万了,而县城居民月收入三千就算高薪。这不是泡沫啥是泡沫?
大背景是2016年,房市去库存,棚改货币化安置,叠加连续降准降息带来的充沛流动性,房价屡创新高,全民抢房热潮。这一轮房市疯牛,经济去杠杆,居民加杠杆,极大透支了居民的购买力。中国居民部门总贷款三年翻了一倍,占GDP的比重达到47%。与国际比不算高,由于中国特色,居民收入在GDP分配中所占份额较低,因此按GDP计算杠杆率表现不高,目前与美日等国差不多。
但是,如果按债务与可支配收入之比来看,居民债务与可支配收入之比已经超过150%,触目惊心,危如累卵,收入很快覆盖不了债务。而且除银行房贷之外,还有亲情债,“六个钱包”,往往几个家庭凑钱供首付,年轻人在大城市买房得掏空两代人的积蓄,必然要负责人家养老,这是居民的隐形负债。
因此,居民再加杠杆的空间不大,真实杠杆率已经很高,财务风险不可不防。很多借债高位接盘的家庭,如果房价一跌,居民的资产负债表也会迅速失衡,资不抵债,如同日本、香港居民曾经历过的,沦为负资产一族。这将极大打击老百姓的消费能力和信心,给中国经济带来长期隐患。
由此可见,一线城市的房产有中国购买力最强的少数人群扛鼎,而广大的三四线城市,部分的二线城市,救房市则难比登天。再来一轮加杠杆去库存,腾挪空间几乎为零:
居民收入差,扛了一屁股债;
人口净流出,没有新接盘侠;
产业低端化,无法产生高税收和高收入岗位,财政片面依赖转移支付,未来公共服务都难提供。
现在房地产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在融资端,而在需求端,是居民购买力不足的问题,是居民收入过低和预期悲观的问题,是GDP整体蛋糕分配公平的问题。
我们终于不得不面对残酷的真相:只有大幅增高居民收入,提升购买力,才能解开这个无解之局,房市、消费、内循环,其实都是一条绳上的蚂蚱。
外部环境,逆全球化,惊涛骇浪;能代替外需的,只有内需,内需就是老百姓得有钱有信心来消费。
谈何容易!中国模式是政府投资拉动的举国体制,GDP中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占比,在全世界都相对偏低。据统计,2022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36883元,按照年末14.12亿人口计算,居民总收入大约是52万亿,居民可支配收入总额占GDP比重大约是43%
这个数字,发达国家一般都在50%以上,藏富于民。例如我们爱恨交织的美帝,GDP总量只是中国的1.3倍,但美国人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却是中国人的10倍,这三年还不断充值打钱,怪不得中国这家世界工厂高度依赖美国的市场订单?除了居民收入之外,发达国家通常福利完善,法治昌明,这意味着对未来的预期非常稳定,老外不像国人,没有储蓄焦虑,有钱没钱是真敢花啊!
逻辑链条非常清晰:内循环的关键是内需,内需的关键是房地产,房地产的关键是居民的购买力和加杠杆的信心。
对政府来说每一个百分点数字就意味着万亿级别的让利无异于一场自我革命。改革大政府模式,学会减肥瘦身,过穷日子,过紧日子,不听空话就看一个指标,社会上考公还热不热?热,就表明体制内外的待遇鸿沟依然存在,就得继续往下砍,继续革命。
让利于民,藏富于民,乃是人民政府的本旨。经济之道无他,古圣先王已经诉说了几千年,去秦制,施仁政,对老百姓好一点,把收入占比提高一点,把医保社保改善一点,少有所学,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居有所住,打工不内卷,创业有自由。古今中外,大道皆同,以人为本,打通内循环,才是标本兼治的救市良方。
感谢阅读“毛有话说”,释老毛的私人书斋,期待财富与心灵的共同成长。知识改变命运,投资实现自由。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