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看到个消息还挺有意思的,说很多地方的网约车数量激增,导致运力出现饱和。
作为很早就从这个行业薅羊毛的人,我自己对中间的变化感慨还是比较深的。
没想到网约车这种劳动密集型行业,居然都开始因为供给过剩这么快饱和了。
01
没记错的话,网约车应该是2012年开始兴起的。那时候正是移动互联网行业,热火朝天的时候。
因为大量的资本持续涌入这个行业砸钱烧钱,当时的网约车天天发券给补贴。
那时候我们身边一帮人,都经常薅羊毛打网约车,大家彼此还时不时会交流下经验。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刚开始网约车的打法和这两年崛起的所有互联网公司,基本没啥差别。
各大公司都是先努力一轮轮融资,然后通过大量补贴的方式,吸引新用户来平台上薅羊毛。
乘客端当时基本注册以后就能领券,领券以后基本上三公里以内的起步价接近免费,等于说平台方花钱在买用户。
乘客这边因为觉得用软件打车能占到便宜,自然也就都会跑来注册新用户。在叫车的同时,还能薅个补贴羊毛。
这样用户端的需求不就起来了嘛,下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就到了供给端。
由于有了大量的乘客涌入,网约车平台必须有足够的运力,才能满足这部分激增的需求。
我们知道网约车平台基本是没啥自营车辆的,所以想要提升运力的话,就需要吸引更多的车到平台注册成为运力提供方做匹配。
和乘客端一样,网约车平台提升运力的方式也是烧钱补贴,让私家车涌入这个行业成为运力的提供方。
早期平台为了吸引司机,给的补贴也是非常丰厚的。比如说高峰时段运价加倍,每天只要跑够时间就给你几十上百块的补贴。
这里可能有人要问了,网约车平台一方面补贴乘客端提升需求,一方面补贴司机端提升运力,那它还赚什么钱呢。
答案是开始时候确实是完全不赚钱的,只是一轮一轮的烧钱跑马圈地,把乘客和司机都吸引到这个平台上来。
网约车平台方拿着快速增长的乘客和运力数据,然后再一轮一轮的融资烧钱提升营收规模。
早期从事这个行业的司机,由于平台刚开始各种漏洞比较多,只要用心做的其实都赚过不少钱。
记得网约车平台推出五六年的时候,在北京出差时候曾经遇到过一个司机。
他说自己在平台出来不久之后就从老家跑到北京,买了辆GL8专门跑机场线。
那时候平台还处在红利期,订单增长迅速。再加上平台不抽成,每天还给各种奖励补贴。
所以只要愿意下点功夫,每天就能拿到正常三倍左右的补贴运价,还有差不多一百块的油贴。
他买了这辆车专门跑机场线,没几个月就已经回本了。而且他还是老老实实,每天正经跑车不投机取巧的司机。
还有那种钻平台漏洞,拿着几个手机刷单的司机,每个月算算账比他赚得还要多好多。
跑了两年车以后,拿着跑车赚来的钱做首付,在他们老家的三线省会城市贷款买了两套房。
之后又赶上了2016年之后的房价暴涨,卖掉了其中的一套。可以说这段开车的经历,几乎改变了自己一生的轨迹。
这哥们当时还感慨,从自己跑网约车这个事情看的话,做啥事情都要趁早,普通人只有早期才会有红利和优势。
但早期往往人们看不懂,也不愿意下功夫琢磨怎么干。等到大多数人都看懂来干了,红利期也就结束了。
02
其实这个司机说的很有道理,甚至提到了多数行业发展的一个底层规律。
往往新兴行业快速发展的早期,人们是看不懂不想干的,这个时候才是真正的红利期,因为增长快竞争少。
等大家都看懂觉得能干了,往往这时候行业已经变得越来越卷了,这时候进来也赚不到啥钱了。
拿网约车这个行业来说,早期的红利期不但竞争少补贴多,而且相对而言每天进来的单子数量也多。
早期的时候平台方不但不像现在一样每单都要抽成,而且每天为了鼓励你跑还给你补贴运价和油贴。
当然了,不管我们看到乘客端的补贴还是司机端的补贴,都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而是平台方拿着从风投那边融资的钱,通过花钱买运力和买市场的方式给出的。
可以说在这个阶段崛起的大多数移动互联网平台公司,基本都是先烧钱买用户扩大规模。
之后拿着高速增长的用户规模和营收,继续问风投那边融资圈钱,然后烧钱占领和扩大市场的模式。
等烧钱打败竞争对手,占领了足够大的市场规模以后,玩法就开始逐步转变了。

因为平台也是要盈利的,所以当市场规模够大的时候,平台之前的补贴就逐步开始取消,使用平台的司机端也会开始抽成。
这个模式总结一下就是先融资烧钱买用户,之后拿着快速增长的用户和营收数据,继续融资占领市场。
市场占领完成之后,平台方一方面可以从交易中间抽成,另一方面可以拿着这些用户带来的营收上市,到资本市场换钱。
不过等平台发展到这一步的时候,意味着已经开始步入稳定期,潜在的增量已经没了。
这个阶段想要从平台上薅羊毛赚钱已经很难了,红利期已经基本过去了。
从用户端角度看,大家经历了过去几年各大公司的打车补贴,已经形成了用手机软件打车的习惯。
从司机端角度看,由于这两年灵活就业的人越来越多,涌入的运力也变得越来越多,补贴司机来获得运力也变得没啥必要。
再加上到了这个阶段,平台方背后的风投烧了这么多钱,投资人也有把这部分烧掉的钱赚回来的压力。
平台方也看到用户端渗透率逐步见顶,新用户的增长变得越来越慢,这时候通过烧钱补贴抢新客户就变得没啥必要。
所以我们就会看到,乘客端的补贴会越来越少,司机端的补贴逐步开始取消。
司机们每从平台上获得一单生意,就需要向平台方缴纳相应的服务费用和抽成。
这时候乘客端通过软件叫车,相比之前平台烧钱补贴的时候,也会变得更贵一些。
而相比抢运力的红利期,司机端能从每单生意里面获得的利润,也会变得更少一些。
03
通常只要是商品就存在供求关系,我们看任何事物只要从供需角度看,都会看得比较清楚。
这两年伴随着来开网约车的司机越来越多,我们也看到供需逆转的背景下,网约车的单车单日订单量逐年下降。
从2019年4月至今,网约车的数量从71万辆已经增长到了230万辆,现在还在持续增长。
但如果我们观察网约车单车单日的订单量,会发现这个数字伴随着网约车的数量增长,是在逐渐下降的。
目前已经从2019年的单车单日平均40个订单,下降到了2022年的单车单日10.2个订单。
为啥最近三年时间降幅会这么大呢?我们看看网约车的整体订单量和网约车的数量增长,就知道原因了。
交通运输部上线过一款网约车监管交互平台的统计数据平台,每个月都会定期发布相关的网约车数据。
从上图可以看到,2020年10月至今,网约车的数量从106万台增长到了230万台。
但是网约车的订单量却始终维持在6-8亿单之间,也就是车辆的运力增加了一倍,但乘客端叫车需求的整体变化不大。
从供需的角度看,在乘客端增长的速度远没有车辆的增长速度快的情况下,每辆车每天能接到的单子减少也就成了必然。
理论上司机需要每天至少完成10个订单,在每单均价20元的情况下,才能超越盈亏平衡点之后赚点钱。

因为这样的话,一天跑车十来个小时差不多能收200块钱。除去充电吃饭用掉七八十块,还能剩下点盈余。
从日均订单数据看,可以说网约车这个行业已经非常卷了,已经卷到基本没办法再新增司机的程度了。
因为如果再继续增加司机,很快我们会看到单车单日的订单量会掉下10个订单的盈亏平衡点。
04
其实不光是网约车,外卖这个行业看数据的话,最近两年也开始变得越来越卷。
原因也是这两年不少人涌入到送外卖行业增加了供给,但叫外卖的人却没有增长那么多。
骑手和网约车是新时代体力劳动的首选,很多人如果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基本都会选择这两个行业灵活就业。
但往往这类入职门槛相对比较低的行业,也容易成为内卷最为严重的行业。
而且因为这类行业入门门槛比较低,就算做个十年二十年,也不会有啥技术积累。
所以这类工作就是纯体力活,基本是没办法突破收入天花板的,就是做一单赚一单的钱。
不过既然这类工作长远看没啥发展,那为啥还有这么多人涌入这类就业岗位呢?因为没得选。
而且现在不光是原来从事体力劳动的群体,在持续涌入到这类门槛相对低的行业。
很多原来写字楼工作的小白领或者小中产,在中年失业以后也开始就业下沉,进入到这类行业。
就业这个事情本身是和经济增速息息相关的,我们以前不止一次的聊过这个事情。

如果我们看整体经济发展的话,在大趋势上确实还是会继续增长的。
但是伴随着经济体量越来越大,随之而来的是蛋糕做大的速度,也越来越慢了。
也就是虽然存量已经很大了,但每年新增的增量部分,却不像之前那么多了。
然而存量经济提供就业的能力是非常有限的,增量部分才是吸纳和消化就业的主力。
如果看数据的话,会发现我们每年都有几千万新增的劳动力,要涌入到就业市场。
注意这部分年轻人,是新增的初次进入社会的年轻人。而不是那些跳槽换工作,已经有一些工作经验的老人们。
这也意味着新增的萝卜需要新增的坑,而不是那些已经存在的老萝卜需要换个坑。
而新增的坑的数量有多少,和经济增速是直接相关的。通常统计学上每个百分点的GDP增速,代表的是200万个就业岗位。
企业和公司为什么会招人,因为市面上的单子和需求增加了,需要更多的人手。
如果需求出现萎缩活少了,大多数公司和企业理性的选择,就是减少招聘或者裁员。
这也意味着如果经济增速慢下来或者说需求少了,市面上新增的坑数量就会变少。
如果新增坑的速度赶不上新萝卜下场的速度,就会造成新老萝卜之间竞争加剧和抢坑。
这时候不管是新萝卜还是老萝卜,大家都会觉得市面上能提供的就业岗位变少了,竞争也加剧了。
所以不管是学校刚刚毕业的新萝卜,还是工作几年人到中年的老萝卜,都会觉得坑变少了。
那些在就业岗位减少之后,中年竞争上岗失败的老萝卜,也就只能进一步就业下沉。
这时候他们很多会选择进入到这类门槛相对低,不需要技术积累的体力劳动领域。
而就业下沉导致供给的增加和需求减少,又会导致这个领域变得更卷。
因为之前叫外卖的小白领,现在可能去送外卖了。这等于是叫外卖的需求减少,但送外卖的供给增加了。
05
会不会有新增坑,最重要的驱动因素之一就是需求,关于需求我们可以关注两大块。
国外消费带来的需求,我们称作是出口,也就是大家常听到的外循环消费。
国内消费带来的需求,我们通常称作是内需,大家常听的内循环说的就是内需消费。
内需要么是居民部门消费,大家愿意花钱买更多的东西,也就是大家说的内需。
要么就是政府部门消费,政府通过向未来借债搞铁公基的方式,刺激和提升当期的需求。
要么就是企业部门消费,企业部门看到市面上的购买需求增多了,加大投资力度采购各种设备和原料。
以前我们总看到有人说什么,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是消费、出口和投资,其实说的就是这三件事。
如果内需消费低迷,出口消费增速降低,政府和企业部门消费也没有跟上,那整体消费需求就会出现缓慢增长甚至停滞。
而缓慢增长的这部分需求,并不是平均分配到每个细分领域的。而是有的领域在萎缩,有的领域在扩张。

这种情况一旦发生,就是原本吃肉的领域只能喝汤,原本喝汤的领域只能砸锅了。
很典型的例子就是,汽车行业整体销量已经不增长了。燃油车的销量出现停滞甚至萎缩,但新能车却在高速增长。
所以我们会看到吃肉改喝汤的企业会缩减招聘规模,喝汤改砸锅的企业就只能裁员缩减开支了。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看到经济虽然还在增长,但仅仅只是因为增速放缓了,企业招聘却越来越保守了,年轻人找工作感觉也越来越难了。
一方面经济增长放缓以后,在整体需求增长放慢的情况下,可能更多的是结构性增长。
也就是一些新兴行业的增速会远超平均水平,但大部分传统行业的增速会放缓甚至衰退。
很典型的例子就是,在过去十年我们看到线上电商高速增长的同时,线下传统零售增速的放缓甚至衰退。
所以即使经济在增长,这部分增速放缓行业的人,都会面临收入下降甚至失业的情况。

而且由于这些传统行业的从业人员,往往整体年龄偏大。一旦失业就只能做转向门槛不高的体力劳动,加剧了体力劳动的竞争。
另一方面很多年轻人的失业,还有个可能是经济增长放缓以后,能提供的高质量就业岗位变少了出现的结构性问题。
由于这些年轻人发现自己从学校毕业以后,能找到的就业岗位距离自己的期待值差异较大。
所以很多人索性在学校毕业之后不工作,转而选择去考研或者考公考编。
这里面也有一部分年轻人可能是因为家境不支持,可能是因为相对比较务实,也会选择降低期望值去工作。
他们在就业的时候,可能有些也会选择外卖或者网约车,这类入门比较容易的行业。
我们看到数据上显示,不少大城市有2-3成外卖小哥是大学学历,其实就是这个原因。
这批高学历年轻人找工作下沉,很大程度上也会加大体力劳动者的供给,加剧服务业从业人员的竞争。
在我看来,年轻人一开始就业就转向这类灵活就业,会使得他们在未来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收入水平出现明显降低。
原因也很简单,因为这类行业的就业门槛比较低,大量的劳动力供给涌入会持续压低整体价格水平。
还不如去做安装工修理工,这种能不断积累熟练度和客户的行业,都会差很多。
大量的人涌入到这个行业,可能好处是可以压制服务性工资的增长,也就是从某种意义上压制了通胀。
但是如果拉长时间看的话,虽然压制了通胀,但却不是什么让人值得高兴的场景。
06

讲了这么多可能有人要说了,光提出问题不讲解决办法,不是在贩卖焦虑么。
如果这个问题动动嘴皮子就能解决掉,国家还要花这么大力气,年年关注就业么。
事实上作为一个普通人,你只能适应时代大潮,在时代的发展和经济增长中寻找机会,你是不可能改变时代的。
如果非要提点什么建议,那么以下几条可能是我觉得比较重要的,大家也可以看看有没有啥道理。
个人首先要做的是调整心态,降低自己的心理预期。低迷期要维持好健康的心态,是很关键的。
因为增速慢下来以后增量少了,个人发展空间和机会都会变少,这是客观事实。
其次是要参与改变,寻找细分领域的机会。虽然整体增速慢下来以后机会在减少,但总有部分行业会出现结构性增长。
比如说过去十年的电商,过去五年的新能源,过去三年的芯片行业都是这个道理。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这有点像在二级市场你遇到牛市的时候,随便买啥最后都能涨。
但碰到熊市或者结构性牛市的时候,就需要花点心思找到里面增长的细分领域了。
最后就是很多东西这两年变化都很快,要用变化的眼光看问题,不要用现在来看未来。
比如很多人这两年觉得考公考编会比较稳定,就觉得这样的情况一直会持续下去。
事实上没有人知道,这个稳定会不会一直持续下去。尤其是那些财政收入比较差的地区,更是这样。
这道理有点像九十年代初很多人觉得国企稳定,但是九十年代末迎来的却是国企的大裁员。
再比如有人现在觉得计算机这个行业不错,然后用现在看未来也觉得可能会一直好下去。
但事实上他们不知道的是,在2010年移动互联网爆发之前,计算机专业并不怎么吃香。
那时候比较吃香的专业,是土木、国贸和外语类专业。因为01年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对这几块的需求最大。
也就是在2010年移动互联网爆发之后,因为行业高速增长对人才的天量需求,才把计算机这个专业变成了香饽饽。
从这个角度看,未来哪个专业会更好,实际上取决于哪个行业会赶上大爆发,对人才的需求会出现天量的增长。
现在能看到的,可能也就数字经济或者人工智能这块。各大公司都还在大规模砸钱投入,其他行业暂时都还看不到。
尾声:
增速放缓对家底很厚大富大贵的人家没啥影响,因为这类人家手里有资本选择也多。
但对多数普通人来说,还是挺难的。
因为大家可能需要面对的,是在经济增速放缓这个大背景下,寻找个人的上行机会。
拉长时间看的话,个人觉得对多数普通人来说,后续可能比较明显的影响,会发生在知识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的价格重构上。
也就是普通白领和技术型蓝领,在未来会随着时间流逝,在老龄化和生育率降低的背景下开始重新定价。
在经济高速增长和人口红利持续的阶段,尤其是工业化的中期我们会看到,设计研发,外语外贸,土木基建等行业因为需求旺盛存在溢价。
一旦步入工业化后期,这些行业会由于需求见顶,对相关人才的需求会出现快速萎缩。
取而代之的,是一些伴随技术和硬件突破,可以瓜分之前存量的新兴行业。
比如说2010年移动互联网成熟以后,高速增长的电商吃掉了很大一块传统线下零售份额。
比如说光伏技术成熟以后,大规模投资扩张吃掉了很大一块传统能源的份额。
比如说新能源车成熟之后,通过高增长吃掉了很大一块传统燃油车的市场份额。
再比如在芯片国产替代的过程中,国内的芯片行业掀起了一股投资的热潮。
这些替代和瓜分存量的过程,无一例外的带来了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和重新定价。
当工业化后期也步入尾声,我们往往会看到经济增速过顶之后的增长放缓。
在这个过程中往往伴随着人口老龄化,人口出生率逆转和新增劳动力不足。
在这个阶段由于总需求出现停滞,我们会看到社会上就业岗位需求的减少,和就业难度的增加。
低门槛低技能的纯体力劳动由于竞争加剧,如果计算单位工时的话,在很长一段时间价格是下降的。
那些无法自动化标准化,或者说自动化标准化成本比较高行业,如果再有点技术附加值,拉长时间看劳动力的价格会出现持续上升。
参照西方发达国家数据的话,这类技术型蓝领一般工作25年的收入,就是普通白领40年的收入。
这种行业往往更多的集中在护理人员、泥瓦工或者水管工这类非标技术工种。
其实看看西方国家移民紧缺职业清单就知道,最受欢迎的就是医护和技工类岗位了。
全文完,感谢阅读!!如果觉得写的不错,那就点个赞或者“在看”吧。
点击关注下方账号,获取最有用财经信息和投资趣闻,每篇文章都有彩蛋或者惊喜!!
延伸阅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