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前,朋友接儿子放学。在校门口遇到同班几位家长,因为时间尚早,大人孩子都免不了聊几句。
几位妈妈聊得正酣时,儿子突然盯着另一位家长坚定地说:“阿姨,您的鼻子和下巴还真整容了啊!”
一瞬间,空气安静了,朋友恨不得立刻捂住儿子嘴巴、夹在腋下开溜。
回家后,朋友本想对儿子进行一番触及灵魂的深刻交(批)(评)。然而,在交(批)(评)过程中,居然被迫收获了更多同学家庭的隐私和秘密… …
因为儿子为了力证自己说的没有啥大不了,又给她列举了很多“某某家的那件事我也知道”... ...
当朋友把这件事的始末告诉我后,我俩都有些慌:原来,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娃已经在闲聊中暴露了那么多家庭隐私!
孩子们泄露的隐私
超乎你想象
关于孩子常会无意间泄露家庭隐私这件事,最初是表妹告诉我的。表妹经营的儿童美术工作室里,有几百个幼儿园到小学阶段的孩子。
她说,孩子们相熟后,常说起家里的大小事,有些孩子还会和老师们说。其中不乏一些令成年人听来尴尬、甚至觉得危险的对话。
有时老师觉得不妥,会及时制止孩子们,但更多的时候,来不及制止,孩子已经一口气都说完了……
娃儿们嘴里泄露的隐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完全超乎我们家长的想象:
1、尴尬社死但危害不大型
  • 我妈妈/爸爸最近太胖了,正在减肥,不吃饭,跳刘畊宏跳得很丑;
  • 我妈妈(或其他家人)整容了,鼻子/下巴是假的,一碰可能会掉哦;
  • 我爸爸/妈妈打呼噜特别响,而且中间还变调;
  • 我爸爸/妈妈今早又便秘了,在卫生间蹲半小时;
  • ……
图源丨果壳童学馆社群投稿

  • 我爸居家办公,一边打游戏一边假装认真开会;
  • 我爸和我妈吵架了,我妈不让他睡床上;
  • 我妈和奶奶又冷战了,不吃对方做的饭,还斜眼瞪对方;
  • 我爸妈其实早不睡一起了……
这一类隐私暴露后让家长无比尴尬,但好在危害不算太大。
哪怕娃和老师、同学说了,娃的同学回家后再告诉自己的家长,咱顶多也就是接娃送娃时被其他小朋友(或其家长)多看两眼。尴尬可能有一点,但只要咱自己无所谓,还算不会造成实质伤害。
2、涉及隐私、隐患型
此类型包括但不限于:
  • “我爸爸/妈妈在某某单位工作,他们专门做某某事,可厉害了!”
这种情况下,即便父母的工作单位不涉密,万一遇到下面这种情况也令人无奈。
朋友老公的工作单位被孩子透露给同学,结果朋友被孩子同学的家长“求牵线”

  • “我爸爸/妈妈今年发了很多钱哦,光是奖金就有好多万元!”
各行各业之间收入差距不小,父母的工资和奖金被孩子泄露出去,可能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比如前段时间有位阿里员工在网上感慨年终奖居然交了8w的税、很不划算,结果不仅被批“凡尔赛”,还引发了大家对互联网行业的种种敌意。
图源丨脉脉
  • ”叔叔,我妈妈手机号是....我能换一个小礼品吗?”
家长手机号在不知情中就被孩子泄露给并不认识的陌生人,也有一定风险。小到频繁接到骚扰电话,大到埋下经济受损或人身安全隐患。
朋友前段时间每天接到许多骚扰电话,后来才知道是孩子为了换取校外班推销人员的礼品,将背下来的妈妈手机号一一告诉对方。
作者供图
  • “我爸出差,要两个月才回家。我妈每天9点下班,我吃完外卖就一个人在家等我妈回来。”
如果娃将家长在家的时间告诉老师、同学还相对安全;如果一五一十将这种“实情”都告诉其他人,甚至陌生人,那还真是有危险。
3、男默女泪、危害严重型
  • “你们来我家玩吧,我家电子锁的密码是....你们按就能进来找我了。”
这是发生在同事身上的真实案例,向我一顿吐槽,能看出来是气坏了。
作者供图
  • “这算什么!!我妈也有大钻戒/玉镯子/大金佛,就放在我家卧室壁柜的小抽屉里呢!”
娃儿们在一起聊天,冷不丁就会将家里贵重物品的情况告诉别人,甚至拿出去玩,还真是让家长放心啊……
图源丨果壳童学馆社群投稿
孩子为啥偏爱自爆隐私?
我们平时都和娃强调过,涉及自己和家人隐私的事儿,不能跟别人说。
可为什么这样做并不奏效呢?
可能有三点原因:
第一,孩子尚无法分清哪些事真的“不能说”
孩子在家里每时每刻都会聆听大人对话,接收到无数“隐私”。尽管家长会告诫他们“不要说”,但孩子毕竟社会经验有限。如果不针对某一条内容,做单独且明确的规范,孩子有可能无法分辨大人的真正含义。
我见过一个例子:

孩子当着爸爸的面,很骄傲地和小伙伴说起爸爸的工作内容和薪资情况,被爸爸训斥了一顿,不该和小朋友们说这些。

后来,爸爸发现孩子又和刚认识的大人聊这些,于是质问孩子。没想到孩子答:“我上次和孩子说,你说不能和小朋友说这些。但我这次没和小朋友说,是和大人说呀?”
第二,孩子由于谈资有限,会通过交换隐私拉近社交关系
孩子们都喜欢交谈,但同时,又很难引领交谈。换句话来讲,他们可以用于建立社交关系的“谈资”是非常有限的。
而我们大人眼中的“秘密”,很不幸的,反而成为了宝贵的谈资。孩子们会通过分享各自的“小秘密”,来拉近彼此的关系。
这在人类社会中非常正常,毕竟在成年人中这种情况也不少见。很早就有学者指出,“分享秘密”的确是拉近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方式[1]
在这种情况下,即便孩子知道有些事情不该告诉别人,但出于有趣、新奇的心理,就想和熟悉的同学、老师分享一下。
还有时候,孩子还会想要通过和大家分享这些“猎奇”的小秘密,来增加在同伴群体中的威望。
我女儿就曾和我说:“妈妈,吃完饭抠嗓子眼吐出来,可以减肥呢!”吓得我赶紧询问这么不健康的方式是从哪里听说的?她得意地告诉我,是同学说,自己的妈妈就这样从170斤减到120斤了。
由于这种方式对于孩子而言十分“猎奇”,因此分享出秘密的同学,反而成为了其他孩子眼中“很厉害,懂得很多”的孩子王……
第三,争强好胜中,用隐私来炫耀,赢得竞争
孩子在5岁左右,就会有同伴间的攀比、炫耀行为[2]。尽管有些时候这种攀比、炫耀并无恶意,但客观上,大量家庭隐私都是这样被暴露出来的。
一个孩子虽然知道不该说爸爸妈妈的收入,但当另一个小朋友趾高气昂地说出自己爸爸是警察,自己妈妈赚30万时,孩子就会忍不住想说’我爸爸的工作更重要”“我妈妈挣得比你家多!”
第四,在他人故意设置的条件下,被诱导说出隐私
这种情况在孩子之间可能不多见,往往是成年人设置一定的条件,刻意引导孩子说出家庭隐私。比如,不熟悉的人声称要送孩子回家,需要家庭住址。
由于孩子无法判断对方善恶和真实目的,很可能就不小心泄露了。
有效让孩子不再口无遮拦
家长该怎么做
只简单说一句“别告诉别人”,很多时候并不奏效。怎么引导,娃才不会随随便便和人说那些让我们尴尬的、担忧的秘密呢?
1、针对“尴尬社死但危害不大型”隐私泄露
这个类型我个人试下来觉得,“选择恰当的场景,引导孩子换位思考”比较有效,让孩子亲自体会为何大人不愿意泄露。
比如,我女儿以前偶尔会跟电梯里遇到的人说起我最近工作很划水、抱怨领导之类,让我很生气。
有次她在餐厅吃饭时,放了很臭的屁,我笑着问她,要把她放臭屁的事告诉隔壁桌。她立刻生气起来,竭力阻止我开口。
于是我趁机引导她:“像这样的小“秘密”,虽然没什么,但如果公开告诉他人,你会觉得不舒服。我们大人也有这类不想让别人知道的小事,比如我在家抱怨领导,你也应该帮大人一起保密。”
2、涉及有隐患型隐私
对于这类型隐私,家长要身体力行地为孩子反复示范,让孩子理解这些隐私为啥不能泄露、如何才能不泄露。
比如,大人带孩子在外,遇到登记电话送小礼物的推销人员,应该拒绝留存电话。并在推销人员走后告诉孩子自己为何这样做。
再比如,丢弃快递、外卖包装时,请孩子帮忙把包裹上的联系方式等信息涂黑,撕掉外卖小条、和外卖盒分开扔掉。让孩子亲眼看到和感知到这些小举动,可以减少隐私泄露,保护家庭。
3、危害严重型隐私
在对待这类隐私时,可以注意以下两点:
1) 特别重要、且不必须让孩子知道的,一开始就不要告诉他们。
比如父母的手机付款密码、银行卡密码;家里有多少存款;父母的贵重物品放在哪里……
每次想起那些用父母手机给主播打赏的孩子,我就忍不住想说,父母为什么要告诉孩子自己的支付密码。
2) 单独且明确地告知孩子泄露隐私的后果
我见过一个妈妈,在发现孩子和刚认识的大人说自家详细地址后,直接将孩子拉过来严厉训斥,但反反复复也就两句:“别瞎告诉人,不许多说话!”
但是这样做很可能起不到效果,因为孩子并不能从这两句话中获得足够多的信息:比如为什么不能说?到底能和谁说?
这时候就需要家长讲得更明确、尽可能具体一些,例如“不能告诉亲戚、老师以外的人,比如可以告诉姥姥,但不可以告诉游乐场碰到的叔叔阿姨”,这样很啰嗦,但对孩子而言更有效。
在发现孩子泄露重要隐私时,我们可以趁热打铁和孩子深入聊聊,同时利用新闻事件,多对孩子进行引导。比如,可以找一些因为告知陌生人家庭住址,儿童被人贩子拐走的新闻,让孩子理解“家庭详细住址是不可以轻易他人的重要信息,否则可能有严重后果”这一点。
图源@Eren Li,Pexels

最后,愿我们的孩子,和我们自己,都能守住那些该守的秘密,平平安安,且不尴不尬。
直播预告
童鞋焕新季,走进kiss my baby童鞋品牌!5月16日中午11点,锁定果壳直播间,更多福利等着你!
编辑丨果仁妈、羚羊
头图来源丨
Pexels@Eren Li

参考文献丨[1] Arthur Aron, Edward Melinat, Elaine N. Aron, etc. The Experimental Generation of Interpersonal Closeness: A Procedure and Some Preliminary Findings[J].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1997,4,23(4):363-377.
[2] Mark Sheskin, Paul Bloom, Karen Wynn. Anti-equality: Social comparison in young children[J]Cognition,2014,130,(2):152-156.
 相关推荐 
✍️
|作 者 招 募 & 投稿|
后台回复“投稿”,查看详情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