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我的商务跟我说,你为啥总是在危险的边缘徘徊。
我说这才是大家想看,但又看不到的东西,以后我表达得含蓄一点总可以吧。
现在写文章真是个高危行业,好像也就娱乐八卦,感情职场不容易踩雷,我涉足的领域,实在是如履薄冰。
所以这个小号大家一定要关注一下作为备用号,以防失联。
正文:
一个老实人被逼到倾家荡产的辛酸故事。
——题记
硅谷银行的光速破产可能创造了一个记录,从传出资金兑付困难到银行破产,一共用了不到48小时。
甚至网传美团的王兴在线求加维权群,疑似有大额存款损失。
不过这种小道消息听听也就罢了,我不太相信王兴这种大佬在银行破产前期没有任何行动,甚至在出事以后还像根韭菜一样求维权群,这就太好笑了。
只不过这次硅谷银行破产对中美的创业公司来说,绝对是灭顶之灾。
事情要从硅谷银行本身的盈利模式说起。
硅谷银行在美国的银行业里,算是一股清流,濯清涟而不妖的那种。
它的盈利模式是这样的:
    1. 从让风投基金把钱存到银行
    2. 当风投找到了合适的创业公司,创业公司拿到投资款以后,再把钱存回硅谷银行
    3. 贷款给创业公司
    4. 和风投一起参与创业公司的股权投资,待公司几轮融资后卖出股权
大致就是以上四个核心业务。
你会发现,硅谷银行干的这些活,都是一些非常传统的生意,极少参与那些金融投机或者对赌套利的活,手脚非常干净。
这还不算,硅谷银行还会给那些业绩空白,资质不全的初创型企业开设账户并且给予融资贷款业务。
不定期地为这些创业公司寻找融资人,牵线搭桥,甚至还愿意为其担保,吸引投资人投资。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硅谷银行能做到这种地步,实在是创业界的活菩萨。
正因为它的这种干净的盈利模式,对创业公司友好的态度,吸引了众多创业公司和投资基金把钱存入其中,包括我国众多互联网公司。
就是这样一家银行,手里几乎都是大把存款,在世人看来几乎是毫无风险可言。
现在问题来了,硅谷银行吸收了那么多存款,它总有抗通胀和资产保值的需求,但是它又不能搞一些短期套利的结构性产品。
于是硅谷银行就购买了大量的美国国债长期持有,毕竟还有什么比国债更安全的理财产品呢?
坏就坏在美联储这两年像磕了药一样疯狂加息,而硅谷银行恰恰买在加息前,那么它手头国债的回报率就特别低。
新来的投资者即使要投资国债,也只会去买新鲜出炉冒着热气的新国债,利率可高多了 。
时间久了,硅谷银行手头的国债就滞销 。
然而创投公司的资金往来都是大资金,当硅谷银行手头现金流吃紧的时候,它不得不低价抛售那些滞销的国债,卖一笔亏一笔。
实际这种损失也明确地显示在财报上,于是在资本市场又有了反应——硅谷银行的股价开始暴跌。
回过来,大家再想想,究竟哪些人把钱存在硅谷银行?
主要是创投公司和风投基金呀,这些人哪个不是人精,硅谷银行国债亏本股价暴跌的现状它们可都看在眼里的。
这样一来,聪明的储户开始提现。
越是提现,硅谷银行的现金流就越紧张,它必须用更低的价格卖掉手头的国债来应付提现。
于是死亡螺旋出现了,挤兑潮开始。
当卖出的国债已经无法应对挤兑,彻底把它的现金流榨干的时候,资金链断裂,银行破产。
从它如此光速破产的过程来看,依稀可以看到当时的挤兑有多可怕。
硅谷银行破产的真相大致就是如此,仔细想想,真的有点可怕,主要打破了人们的固有认知——
原来这个世界根本没有什么稳健理财,反而你越稳健,死得越快。
最关键的是,把美债作为主要投资对象,且有大量敞口的中小银行还有多少,会不会引起连锁反应遭到挤兑。
硅谷银行在美国银行规模排名16,相对我国排名16的是广发银行。
想象一下,广发银行在48小时内突然被干没了,你是什么心态,就算你在广发银行没有存款,存在别的银行,你会不会有相应的动作?
按蟑螂理论,这种中号蟑螂都爆浆了,大号蟑螂还少么?
所以我对华尔街那批人继续保持乐观的态度很是不解,比如前美国财政部长、经济学家萨默斯称,只要储户完好无损,硅谷银行母公司SIVB的崩溃就不会对金融体系构成风险。
摩根大通认为,市场抛售是反应过度。
在危机来临的时候,最不缺的就是嘴硬的人,因为大家都知道99%的恐慌都是无稽之谈。
但不要忘记,剩下那1%的事实可能就会成为杀伤力巨大的金融危机。
这次硅谷银行破产在短期内未必会对金融系统造成剧烈破坏,但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最直接打击的就是新兴行业和创业公司。
再联想到之前刚刚爆出违约潮的黑石集团,商业地产领域也是摇摇欲坠。
如果说08年的次贷危机只是跑步跑太快,不小心把腿摔断了,那么这次更像是各种慢性病的累加,到了晚期的阶段。
总感觉这背后隐隐在酝酿点什么大活。

《老夫有礼了》是我新开的小号,千万记得关注,《七叔东山再起》这个号保不住哪天又出问题,恐怕大家就找不到我了。
点击关注,记得标星哦
想和七叔近距离接触的,也可以扫描下面二维码,添加七叔私人微信,我都会一一回复哒。

感谢各位小伙伴的厚爱,未来我会写出更好的作品呈献给大家。
往期好文: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