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对于工作和生活的快速思考,形而上的哲学 vs 接地气的执行。
约 2000 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其实这个标题是想说 when to be high-level, when to be specific.
high-level 这个词实在太难用中文翻译了,我能想到的一个词语是 “高屋建瓴”,当然,你要理解为大人们常说的 “格局” 也未尝不可 lol。
我们先来定义一下,我这里说的抽象是什么:抽象就是一些在行业内看起来“格局”很高的话题,例如,目标,战略,用户,方法论,市场,决策, PMF (Product-market-fit), GTM (Go-to-market), framework, critical thinking, systematical thinking 等等。有内味儿了对不对。
具象是什么,就是一些务实,需落地的东西,例如执行,工程,技术,UI,管理,质量保证,risk management,stakeholder management,budget management,数据驱动,成本管理,效率管理等等。看起来特别像打工人操心的日常。
最近的工作同时包括了非常抽象和模糊的 product and feature planning,也有不少 heads-down 画图画到吐的执行工作。两个视角来回切换,让我对不同环节需要什么样的能力,有了些模糊的感悟。
今天恰巧看到前 Amptitude 产品网红 - John Culter 的下面这篇文章,感觉又把之前碎片化的点连在了一起,大呼,我悟了。
先看这篇文章写了啥。
https://cutlefish.substack.com/p/tbm-218-level-depth-time-and-frame?utm_source=profile&utm_medium=reader2
TBM 218: Level, Depth, Time, and Frame
作为一个产品,当 John Culter 去定义战略,目标,roadmap 的时候他会按照四个维度
  • Level
  • Depth (or Specificity)
  • Time
  • Frame
Level 层级
"Level "与组织的架构有关。即使在相对扁平的组织中,信息和战略部署往往也是双向流动的。例如,企业战略会影响产品和市场战略,而产品和市场战略又会同时为企业战略提供信息。
作者没有展开说该如何运用 Level 的,因为作为 Director or leadership 视角的他自然可以从很高的维度看到这么多层的内容,以及可以比较从容地诊断和定义问题。
但是对于我的启发是,如果是一个在巨大组织下独立生存的个体,纠缠于那些琐碎日常的同时,想要更好的解决问题,也要有意识地去定义和思考这个问题是存在在哪个维度的。
我如果接到一个任务,我是不是需要思考,它是 feature level 的体验问题,还是某个产品功能缺失的问题,还是市场定位就不想做的问题,还是组织架构的合作问题,还是组织外部的客户反馈闭塞的问题,等等。
无论我是实习生,还是大老板,想要可持续的成长和进步,即使信息不完全,我得学会问问题,我得心里有数。
我现在越来越觉得“组织架构”对于“做好一个产品”有着极大的影响,甚至有的时候是决定性影响。一个笑话好像是说,一个产品的最终呈现,肯定反应了他企业的组织架构。
挂面的题外话
之前在大公司倍感心酸过,也痛悟过,自己曾经是,也目睹过某些具体职能的“专家”同学,想用一个 lower level 层面的方式去解决一个 higher level 的问题,盲目无视组织架构和企业级层面存在的障碍,其中的遇到的困难,令人无助和唏嘘。
问题的“空间位置“很重要:它在哪个地方,我想不想解决,它在哪个维度解决最合适。
Depth (or Specificity) 
深度和具体化程度
终于提到了标题,什么时候该抽象,什么时候该具象。我们先来看看平时经常犯的错误:
  • 以为组织内的“层级”和所需的“具象化程度”相关联
    好比只有老板才能想“高格局”的东西,而“IC” 只能做非常清晰的执行。其实这个和 Level 无关,有关的是你要解决的问题的属性,它需要你高屋建瓴,还是需要你具体执行。
  • 对什么时候需要抽象,什么时候需要具象没有判断,喜欢一概而论
    抽象 (high-level) 意味着它的标准是跳过细节,对项目进行抓重点的概述,侧重于目标、计划和结果。如果你包含了太多细节,就会让人觉得不耐烦,思路混乱。
    具象 (specific) 意味着它的标准是具备清晰可以快速执行的方案,并且有明确的衡量标准。如果你包含了太多倒返回去目标,计划等等,就会给人你在摸鱼,四处抄抄,并且执行力差的观感。
一些“用错了地方”的典型现象:
  • 强执行的环节扯哲学,故弄玄虚,过度拔高
  • high-level 还没定义清楚的时候直接跳到细节
  • 没有 vision 的创业:走哪里,算哪里
  • 在无法更改的严峻现实问题下(例如政策问题),盲目 dream big,大谈愿景
  • 在需要 high-level 层面高度对齐的话题时,带有偏见回避此类话题的讨论
  • 在需要 be specific 的时候反复纠结,过度验证评估,造成产品和公司内耗严重
所以,那到底什么时候需要偏具象化的表达和思考,什么时候偏抽象化表达和思考呢?
我非常个人地抛砖引玉一下一些思考:
  1. 对问题的所处阶段有判断,对模糊性的程度有判断
  2. 模糊性越大的东西,越需要从 high-level 开始,可以慢一些,形而上一些,注重原则一些
  3. 进入执行阶段需要 specific,敢于做得深入和具体,在迭代和试错成本较低的情况下,能不纠结就不纠结
  4. 考虑合作人的视角,对方是更具有宏观视角还是微观视角,补齐信息的缺失点,提高沟通效率
Time 时间
一个团队可能有一个季度战略,也可能有一个十年的战略。即使是 feature 和 task 也需要一定程度的 "战略":例如很多 feature level 的规划也有诊断、指导原则和持续的执行行动等等。
时间同时也是决定优先级的一个关键因素。John 也给根据 high-level 还是 low-level 的一些内容定义了推荐的更新频率。
Frame 框架‍‍
框架我理解就是我们不断拆解问题后呈现的结果和模块,也是最适合头脑风暴和团队作业产出的方式了。这里就不展开了。
Level, Specificity, Time and Frame 之间游走,保持平衡,是一个重要的职业能力。任何工种都是如此。
不仅仅是工作,对生活的启发
一些挂面的 personal notes:对比年初非常形而上,并且沉迷于研究存在主义危机问题的哲学思考状态,五一之后的我感觉状态变好了很多。其中的感悟就是要把一些具体的和抽象的问题区别对待。这个也是朋友们之间,大家有相似困惑彼此交流之后的感悟。
好比感受,情绪,感情都是倾向于具体的,就不应该过度 intellectualize(理性化)这部分的自我。很多年前我就被朋友“批评”过,总是喜欢用理性去分析感受和感性层面的东西,结果就是产生了一些不必要的内耗和虚无,这也可能是多年设计教育和常年研究用户造成的职业病吧哈哈。
保持正念,把抽象和结构化的思维用在工作和创造价值上,生活上要关注当下,做具体的事,爱具体的人。
希望看到的读者们也可以在生活和工作中一起修炼这两者的平衡:
相关历史文章
正文结束

我是一名在硅谷/北京的产品设计师 - 挂面(年少的我一面试就挂!),是字节、Dropbox Growth、Yahoo、CMU Alumni。目前在创业,热爱表达,日常喜欢思考抽象和哲学。努力维持理性与感性的平衡中 :)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