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一直是复杂的,尤其在巨额财产面前,但“渣男”毕竟是少数,不能因为一个极端案例,否定整个群体。法律、信托、保险等都是工具,是保护壳,而人是动态的,工具需要随着人和家庭的情况变化来制定和调整。此外,如何认知到自己的需求及生活中存在的其他众多潜在风险,了解可用的工具和懂“我”的专业人士,才能遇事不慌从容应对。

上两周,硅谷渣男事件让整个北美华人圈炸开了锅。似乎一夜之间,夫妻之间形成了某种对立关系,失去了信任。听说很多老公在家被批斗,急忙改遗嘱的,改保单受益人的,甚至被要求结扎的,一时间各种鸡飞狗跳。
关于此次事件,我们前两周做了一次信息知识和情绪关怀皆有,旨在走心的私享会,获得了很好的反馈,这周日我们将把其中适合公开的部分与更广大的受众做一次分享。这个讲座不仅会讨论最近各位专业人士在渣男事件后接待客户中遇到的一些认知盲点,并且会帮大家从宏观的层面去看待这个问题,从而给大家一个宏观的家庭生活、风险防控、子女教育、资产传承等多方面的意识升级。渣男事件是一个警钟,希望能通过大家的思考和行动,把主角的悲剧化为其他个体的好事。
提高认知,守好底线是幸福生活的基础
5位资管和信托专家齐聚,建议赶紧注册
美西时间4月10日周日2pm
美东时间4月10日周日5pm
5位资管和信托专家齐聚

信托是否能防得住配偶变渣?
各种继承防范工具由弱到强的排序?

继承防范工具的代价又是什么?

共产州和非共产州的不一样之处?

受益人怎么安排比较合适?
赔付放到信托里是可以专款专用吗?
保单赔付放到孩子的UGMA账户合适吗?
没有一劳永逸的方案,如何寻找出路?
如何安排国外父母的顺利继承?
家庭生活中还有哪些风险需要注意?
呼之欲出的答案
干货满满的分享
文末扫码入群注册
为什么会引起如此巨大的反响?
除了此次事件的男主让人神共愤,大家战线出奇的统一,这也是一个道德情感 vs 法律规定的冲突。从法律程序角度,男主没有违反任何法律。男主对于财产的分配,以及对于老人的驱赶,全都不违反法律。男主是一位比较知法懂法会用法的精明人,以至于还要起诉在网上指责他的人们和他的公司Google,而且很有可能会得到法律支持。如果信息属实,雇主应该是无法辞退提起诉讼的员工。大家发现即使声讨的声势浩大,甚至上了国内热搜榜,却还是很难对男主有约束力和惩罚力。
这个情况让很多人感到安全感的丧失,妈妈们特别是在家的主妇们,产生了很多的焦虑。为什么这种感觉如此强烈呢?因为认知被一下子被打破了,没有想到会有配偶如此绝情和道德沦丧,违背自己的意愿让孩子和父母被欺压至此,法律居然还支持。过去未知的风险突然变成了已知风险,感受到了突如其来的强烈的无助感,随之而来的是防御状态拉满。于是,微信群和论坛上又发起了第二波关于信托和人寿保险的各种的讨论。我在私享会前,花了一点时间阅读了论坛上的求助、讨论和分析帖子,感觉噪音居多,除去情绪抒发之外,零碎和片面的信息占大部分,还有一些看上去符合法律但是实操上恐怕会有很多困难。
扯远一点,按照离婚律师的说法,男主的功力段位与狗血的离婚官司当事人相对比,倒也没有显得特别突出,想想也是,很多离婚官司就是双方的情绪发泄,一拖好多年,本着就是不让你好过的目的进行着,比如,那对明星“史密斯夫妇”。所以,法律毕竟还是一个兜底工具,人是多变复杂的,最好先能在人的层面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然后对这些工具有一定的宏观认知和了解,不需要很精细。认知后会带来感知,知道什么情况不太对,不太符合逻辑,懂得寻找专业帮助,这样就不至于被渣人用兜底工具所反伤。
焦虑是什么?
感到不舒适和担忧未来,是所有焦虑的源泉,换句话说就是感觉到对未来没有信心,对未知没有掌控力。其实,焦虑不是最差的情况,因为已经对未来的困难有了一些感知,那么接下去就是通过对问题的针对性解决从而获得舒适感。
风险是什么?
风险有两种,一种是已知的未知,另一种是未知的未知。刚刚我们说的焦虑感,来自于感受到了已知的未知,而第二种未知的未知,是更需要警惕的,意识不到自己不知道的,就像闭眼走在悬崖边上。渣男事件给大家敲响了一个警钟,明天是否会有另一个事件来给大家敲另一个警钟呢?我们的意识是否依赖一个个不定期的爆炸事件来觉醒呢?我觉得大家可以思考一下,如何化被动觉醒为主动觉醒。
如何认知和处理风险?
我的建议是,先尽可能的把未知的未知,转化为已知的未知,再继续转化为已知的已知,如果有可能再进一步,以一个宏观全面的视野去度己度人。
那么怎么把未知的未知转换成已知的未知呢?
我的建议是先成为我们Redwood的观众和客户,多来参与我们的公开讲座,甚至是闭门的私享会,从宏观框架的搭建入手,然后再去做细分的查缺补漏。虽然现如今网络搜索能力很强,但是也意味着碎片化和片面不完整的信息更多。

那么如何把已知的未知转换成已知的已知呢?我的建议是,在宏观框架搭建完善后,带着细分问题去找专家咨询,这样的沟通更有针对性,对双方都是一件愉快轻松的事。我们Redwood的network专业人士时间也是非常宝贵,自然是与有宏观思路,有备而来的客户沟通起来更方便
关于Redwood  Gruop
Redwood Group 用服务高净值的资源和能力来服务中产,助力实现财富自由。从财商教育,到税务规划、信托法律规划、资产规划、传承规划全方位服务的理财团队。致力于帮助中产家庭解决好资产保护、资产增值、资产传承。
在资产规划这个领域,全美华人FA机构/团队里,我们Redwood  Group的业务能力特别从整体规划的角度来看,绝对排名前10。Redwood的知识分享,一直以来都是叫好又叫座,逻辑清楚,干货满满。
如何处理认知外和难以防范的风险?
对于一些小部分的我们没有办法完全防范的风险,可以做的是提前借助工具和杠杆把可能出现的损失降低到最小。保护的工具有成本,但我更愿意把它称为杠杆,遗嘱、信托、人寿保险都是这些工具。还有需要注意的是,站在女主的角度上,保护工具因为配偶的掌控,很可惜,对女主产生了反作用力。所以,每一位当事人最好都参与到保护机制的规划和设立,或者至少能找到一位可信任的专业人士来加入规划。那么每种工具如何使用,如何配合好为我所用呢?每一样工具的成本和效果,也就是杠杆作用是否与我的情况相符呢?这么多复杂的关联问题,你需要一个专家团队。
为什么需要团体协作?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防御能力最佳的不可撤销信托irrevokeable trust对于一般中产来说是一个费钱费力约束颇多的工具,如何知道它是否适合我家,如果不适合如何找到平替方案呢?最近讨论很多的AB trust也是有很多灵活性的问题,是否适合我家?要回答这些问题,绝对不能仅仅停留在法律层面上,需要结合各个家庭的情况,比如资产组成,收入组成,未来的生活计划,父母安排和子女情况,这些系统性的问题解决也是需要一个团队,包括律师、税务师、资产顾问的密切协作,才能全方位的统筹和落实。在其中,资产顾问是处在一个更着眼全局的位置,所以,一位可靠的资产顾问,不单单是理财,还是理生活。
短暂的一生,你认为什么是最重要的?
这个问题我最近想了很多,我的回答是爱,纯粹的爱的体验。爱的本质很简单,只不过在我们拥有了许多之后,把一些外在因素掺入了爱中,所以现代人会觉得爱很复杂。我个人来说,把底线守好,把安全感加满之后,卸下我的防御壳子,与我认为对的人简简单单地去相爱。也许我的判断是正确的,我拥有了一生的幸福体验,也许我的选择不那么正确,但至少我的底线还在,可进可退。此外,对于子女来说,一个父母相爱互相尊重的家庭,或许比金钱更重要。没有了信任的婚姻是灰色的,祝愿大家能拥有幸福和有温度的生活,底线,由我们帮着守护好!
  快来参加我们本周日的线上分享吧!
👇👇👇
最后的最后,大家能猜出为什么这次引用了很多<后翼弃兵>的剧照吗?欢迎私信我~
  往期活动介绍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