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一个这样的故事。
你刚刚毕业,大概率是研究生,甚至更大可能性是海归。赋闲两年之后,无所事事的顺应着自己曾经的梦想选择了开店这条路。或者你是一个辛苦了近十年的大厂员工,拿着手里的存款,为了追求自己曾经偏安一隅的梦想做出了一样的选择。你理想中的店大概率是一家咖啡店、酒吧、Bistro、书店、唱片店还有杂货铺。
图片来源,DT财经
家里不算是大富大贵,却也是有些小财,负担不起一线商业区动辄十几万的租金,选址上只能追求性价比。终于在看过了无数门面之后,你找到一个闹中取静的小区,与核心商业区保持一点点距离但步行半个小时以内就能到达。小区安静绿化密集,夏天能够看到斑驳的树影投射在上个世纪特有的灰色石墙上。小区内人口复杂,每天早上透过你店里的玻璃,你都能看到形容枯槁的年轻上班族和神采奕奕的老头老太太各自占据了一半的比例。
你的店充满了彰显你品味的东西, 它整体格调和主理人本身一样在无形中拉高了小区的文化价值。可能是在你营业的第一个周末,一个放学后无意间走进来的高中女生被店里复古的原木墙面吸引了过来。她从来没有在这里见过这样子的东西。进来后她怯生生地盯着菜单上精确到微批次的单品咖啡豆、名字长的像是咒语一样的威士忌感到了困惑,绕了一圈她终于看见一个稍微熟悉点的名字,她点了一杯拿铁。
你带着最大的和蔼和热情向她介绍你的咖啡多么地与众不同。但这明显远远超出了她认知。她并不在意,没喝两口就问出了那个她从进来前就一直好奇的问题:
“你是想来这里开一家网红店吗?”
这是你第一次听到这样的问题,在你认知里网红意味着“随波逐流”“品味低下”“浮躁的消费主义气质”,这和你开店的目的完全背道而驰,原谅她不懂事儿,你压抑住了自己的不甘。想起一个几乎完全与网红店相反的词语后,你自信地笑了,然后回答道,
“不,我要开一家社区店。”
网红店的概念已经被挖掘到了极致,甚至天然带着一种污名化的气质。越来越多的人把自己梦想中的店开到了社区里面,并且名正言顺把自己那家有格调的小店定位于“服务社区”。但是事实上绝大多数这类的经营模式只是把网红店的逻辑原封不动地挪到了社区里,乃至于“网红社区店”成了最新的大词儿。
一家每日限量的汉堡店,开在了上海社区店最密集的街道上最黄金的位置,汉堡均价60元以上,饮品二十块,每天中午十一点开始排长队,人们拿到汉堡第一时间拍照。产品的袋子上却写的一个大大的“Neighbour ”。
反正我在周围游荡了三天。排队的邻居没有看到,不过相信那些老爷叔一定会因为家门口有家酷酷的汉堡店而为街道自豪吧。
什么是一家社区店?打开搜索引擎,几乎所有的平台都会弹出来这些关键词:“小而美”、“松弛感“、“链接人与人之间关系”。感觉这些词语形容的是早已在历史长河里消失的小卖铺,这些词汇用在这里更像是招股上面硬生生总结出来的加分项。
都选择社区了,自然是奔着周边那富有生活气息的自然流量去的。我不止一次地在这种社区店老板的表情中看到对拍照拍个不停的网红的无奈。甚至见过不少“拍照收费”、“禁止拍照”的牌子。
这是一个拒绝自己变成景点的过程。
就像是每次问当地人推荐诸如煎饼果子、羊肉泡馍一类的食物。往往越爱标榜自己Local的越爱回答“我的家楼下的最好吃”。兴冲冲地一一尝试之后,却觉得是各有各的不尽人意,还不如老老实实去吃旅游区里骗游客的餐厅。
说句实话,甭管你想开什么,能做到煎饼果子这个份上,就算是把服务社区的理念做透了
不要想象自己梦想中的小店是一家充满品味的咖啡店酒吧,哪怕自己卖的都是五十年以上的威士忌也得想象自己是小区门口开小卖铺的。
本质上我家楼下的最好吃是因为它适应了自己的口味,而不是大众的口味认知下的最优秀
那种态度非常微妙。在采访的过程中,接触过两家面对面的咖啡馆,两家装修风格相仿、产品价格相仿,甚至开业的时间也很接近。唯一不同的是,一家成了“XX区大众点评热门榜第一名”,另一家成了附近居民“经常会去坐一坐的地方”。
“为什么变成了这样?”
“其实那家(暂且用更网红的这个不准确的说法形容)一开始我们也很爱去,直到有一次,我们把狗牵到店里,老板问我说能不能把狗牵出去,怕打扰到别的客人。”
更多时候,本地天天都会过来的熟客和海量的流动客人,是相互矛盾的,但并没有那么绝对。这种感觉就像是那种老派的居民楼里的社区饭店,总有一个衣着宽松的大妈坐在门口的椅子上怒目而视着往来的客人。假如那个客人去惯了标准化的餐厅还有商场里的馆子,而且没有见过这阿姨和自己妈插科打诨的样子,进去的时候总会有种说不上来的压力。
我觉得好的社区店必然有着隐形的拒绝外来客人的气质。就像是传统的社区店模式里,如果菜品装修服务都做到了极致,他可能得像国营工厂食堂一样,只能收饭票了。
但是对于当代年轻人得社区店来说,改变装修是最不靠谱的方法,哪怕是故意把软装弄得破旧古老,都有人过来打卡说“复古叙利亚风”。甚至太过于突出的装修会让熟客有种“被暴露”的感觉。
不过这些的“社区店”与其说服务于社区,不如说服务于这个“社区的年轻人”。
去过一家民宿。从收费、管理到装修全部功利到了极致,超大的浴缸、昏暗的灯光、隔音完美甚至还带着一张圆床,一线城市一晚上二百出头,全程无接触入住。名字是“影院体验馆”,但感觉没把炮房写在大众点评的主页上应该是老板最后的矜持。
房间在一栋商住两用的公寓里面,最让我震惊的是老板就在自己充满工匠精神的情趣酒店楼下开了一家早c晚a的咖啡厅酒吧,生意非常差,每当我在房间里进进出出取外卖的时候,都能看见老板一个人坐在吧台后面无所事事的样子。出于对他追梦形式的同情,我隐藏了自己楼上住户的身份,点了两杯乏善可陈的手冲咖啡之后,我问他为什么想开这家店?
他眼睛有光地告诉我开一家这样的店是他一直以来的梦想。看得出来他真的热爱这一切。只是更多时候开在社区的店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美好。至少他的小店在这个破旧的商用公寓里显得格格不入。
每一个来到社区开店的青年都觉得自己选择了看起来最完美的社区。也许这里人流量合适,离商圈不远不近,社区氛围良好,但是真正等到开店的时候。尤其是那些为了逃避社会开一家小店的人们,第一次体会到了社会的残酷——你以为是你在选择着社区,实际上完全相反,是社区在选择着你。
不论人们如何去挑选,一旦做出不符合这个社区氛围的事情的时候,很轻松地就会被淘汰。
服务社区的态度往往难以被任何具体的方式所定义,最常见诸如:“符合街道空间的场景化建构”还有“食物材料和灵感来自于本地”都像是把自我的空间和元素展示给外来者的猎奇。
这里尤其点名批评一下,在自己的饮品里面加入街道名字中某一个字的这种土鳖做法。
对于社区的居民来说,这种感觉就像是初中给自己喜欢的姑娘表白的时候,送她一本封面上大大地写着“爱娟一生”的笔记本一样令人尴尬。
即使年轻的人口流动性再高,相比于前面“网红”和“社区”之间的矛盾。“服务社区”和“服务社区中年轻人”之间的矛盾并没有那么不可调节。
因为街道会记住的东西,这里的年轻人哪怕只是匆匆过客也一样会记住。街道也许很难记住你特调的糖浆是亲自熬制的,也许难以记住你每块牛排都用的纯血和牛精准又完美地熟成了21天。
也许会有一个每天六点出门锻炼的阿姨,她自然绝对不可能和你花里胡哨地菜品产生交集。但是她能够记住的是你每天六点钟开门的辛劳。然后笑嘻嘻地和隔壁说“那个小伙子看着挺勤快的。”
好消息是他一旦接纳了你,甚至会原谅你的很多缺点。
这时我们从动机出发换一个角度理解。像是1900年出版的《米其林指南》中提出一家优秀餐厅的标准是值得为之策划一次专门的旅行。这一个概念在21世纪被我们的网红店完美继承。
那么反过来,标题里的暴论就呼之欲出了,社区店指的就是“不值得为之专门策划一次旅行的店铺。”
实现这一目的的方式有很多种,在这里我建议大家选择一条最容易的路——做饭难吃。
撰文三F王编辑三F王设计Jaz
本平台采用作者征稿制度
如有任何交流需求
我们向你开放作者联系方式

上下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想不开的人可以来做新加坡高考题
出狱大哥开的饭馆,搅动天津几十年的风云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