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萱姐儿要冲刺高考了,她一直说在学校睡不好吃不好压力大。
这学期我们终于下定决心在她们学校旁边租了套房,让她安心备考,我和张先森分别陪一个娃,我们成了周末夫妻
萱姐儿住校那会儿,我和张先森都在家,我们都能关注一下瑞哥儿的学习状况。
这学期张先森只有周末在家,我花在工作上的时间越来越多,我也越来越顾不上瑞哥儿。
不过我也一直认为作为中学生父母,确实也需要把紧盯着孩子目光收回来。
多做饭少说话是青春期父母和孩子相处更好的准则。
之前很多人说要注意初中的孩子的“初二现象”,我一直没怎么太在意,因为三年级现象,初二现象、高一现象萱姐儿都没给我们带来深刻的印象,也不知道是不是我忘了
所以,我真的没觉得大家总结的三年级现象、初二现象、高一现象有那么严重有那么突出。
但是自从瑞哥儿上初中后,我好像不得不承认真的存在初二现象了。
这不,这两天我又收到了老师的“告状”了,说他上课和同学说话、发呆、走神儿、搞小动作,每周一次的限时练习做得一塌糊涂。
这才开学一个多月呢,前两周班主任还刚刚跟我说过开学以来表现不错,还没坚持到一个月又开始掉线了。
2
关注我久的老粉们都知道,自从瑞哥儿上初一下学期以来,他真的一直不断给制造“惊喜”。
  • 他谈恋爱,为喜欢的女生抱不平在朋友圈公开骂老师;
  • 他失恋,甚至为此不想去上学了;(儿子说不想上学了,父母的反应影响孩子一生!
  • 他成绩直线下降,从原来班级前几掉到十几接近二十。
  • 他恋爱结束,把所有的热情都转到了篮球,结果初二一个学期把左右脚踝、右手手指都扭伤导致骨折;
  • 他的学习热情开始下降,上课开始跟同学说话、走神儿、小动作;

  • 他开始因为不喜欢一个老师,而开始不好好听这门课;
  • 一个月内,我接到了来自数学老师、生物老师、地理老师、政治老师,甚至班主任老师的“告状”
  • 他因为扭伤再加上着急上火,导致期中考试都没能及时参加。
……

“惊喜”真的是一个接一个,我们真的和他一起熬过了那些艰难的时刻,上学期期中考试后,瑞哥儿终于慢慢开始回到正常的轨道。
这学期刚开学后的两周后,班主任老师还跟我说,瑞哥儿这学期开学后的状态不错,听课状态好多了,作业也完成的很不错。
马上就要地理和生物的小中考了,班主任老师给我的信息这让我欣慰了许多。
但班主任的话说完还不到一个月呢,我又收到了“告状”
我真是太天真了,看来陪娃一起升级打怪的道路还很长!
3
为什么存在初二现象,该怎么应对,和孩子经历了一年多的坎坎坷坷,和大家分享一些心得和体会。
虽然后面或许有更多的挑战,但是我希望一路总结一路分享,让大家未来的路少踩一些坑。
‍‍‍‍‍‍‍‍‍‍‍‍‍‍‍‍‍‍‍‍‍1青春期的到来‍‍‍‍‍‍‍‍‍‍‍‍‍‍‍‍‍‍‍‍‍
进入初中的孩子,进入了青春期,他们的身体和心理都在发生巨变,学业也发生巨变,从小学的3门课一下变成初中的7门课,他们面临的学业压力、成长的困惑和烦恼,比我们想象的多得多。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经历孩子的三个叛逆期:
第一个叛逆期为“宝宝叛逆期”,大约在2-3岁,被称为“可怕的两岁”
第二个叛逆期为“儿童叛逆期”,大约在7-8岁,被称为“猫狗都嫌的年龄”
第三个叛逆期为“青春叛逆期”,大约在12-18岁,被称为“不可理喻的青春期”
每个叛逆期,都让父母们烦恼不已,但青春期的叛逆期来的更猛烈一些。
青春期孩子的身体和心理都发生巨变,他们面临困惑、烦恼都和他们的身体和心理的巨变有关。
像恋爱这件事,是因为他们的身体开始发育了,身体的荷尔蒙开始让他们不自觉地对异性产生好感,这是正常的现象。
面对孩子的这个问题,堵不如疏,非要严格控制,只会导致两败俱伤,甚至更严重的后果。
荷尔蒙的产生、身体的巨变除了让他们开始关注异性,也让他们更爱打扮、开始崇拜偶像,希望自己像偶像一样,这些都很正常。

真的不要动不动就批判孩子虚荣,动不动就批判孩子不思进取,还不如趁机跟他聊聊他的偶像,不但拉近和孩子的距离也趁机可以把自己的价值观传递给孩子。
2初中的新鲜感开始减退,初二的学习难度增大
刚进入初一的时候,虽然功课一下子变成了7门课,但是初一的知识点难度都不大,而且孩子对新生活充满了好奇心,所以只要引导得当,大多数孩子初一都能平稳度过初一,正式适应初中生活。
新鲜感消失,再加上初一的难度不大,孩子会误以为初中课程不过尔尔,兴奋劲开始下降,重视程度开始下降。

但其实,初二的知识点不但难度开始上升,比如数学开始学习几何,又增加了新的一门课程——物理,再加上初二下学期生物、地理要小中考。
说真的,初二的压力其实变得非常大,但孩子们的心理却开始松懈,这也是导致初二现象的重要原因。
3孩子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越来越重要
随着学科的增加,难度的增加,对孩子的学习习惯、学习效率、自主学习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光靠听课就想获得好成绩越来越难。
那些有预习习惯、听课效率高、下课后能及时复习、高质量完成作业、及时整理总结错题等习惯的孩子成绩会越来越好,反之,学习这个闭环中,哪一环没做好,都会越来越吃力。
所以,每次老师只要跟我反映上课没好好听课,接下来肯定就是成绩下滑。
一旦没及时跟上去,后面跟着更多的知识点,会让孩子更加应接不暇,陷入恶性循环,孩子会越来越没信心。
但是初二现象也没有那么可怕,这是孩子真正走向独立的时期,很多孩子顺利迈过这个坎后,越来越轻松,越来越独立,需要父母操心的越来越少。
在初二这个阶段,孩子的样子已经长成了大人的模样,很多孩子的个头都远远超出了父母,而且青春期的孩子为了彰显自己长大,好像越来越不爱父母管他们。
但是,他们心智远没有成熟,他们仍然非常需要父母的关注、支持、引导,所以这个阶段孩子出现问题我都告诉自己:沉住气,孩子需要你和他一起面对问题、打败问题!
4
瑞哥儿确实制造了很多“惊喜”,后面估计还有“惊喜”等着我,但是经过两个学期的磨练,我面对熊孩子给我带来的“惊喜”淡定多了。
就像前两天老师又跟我“告状”了,我没有着急、也没有生气,我知道这些都没有办法真正解决问题。
如何应对熊孩子的“初二现象”,帮孩子一步步度过这个比较难时期,历经那么多“惊喜”后我总结几点分享给大家
1永远把良好的亲子关系放在第一位
所有的教育都必须建立在良好的亲子关系上,如果我们和孩子的关系紧张,孩子根本不想听你说话,纵使你有浑身的劲也只能打在棉花上。
特别是青春期的孩子,父母的唠叨、指责、说教或者打骂只会让青春期的孩子越来越烦燥,导致他们越来越躲着父母。
多少青春期的孩子和父母之间,完全没法正常沟通,即使我们再想帮孩子也无从下手呀。
这些年,我觉得我做得最对的事就是和青春期的孩子保持良好的关系。
对于青春期孩子,一定要做到:
1、要给孩子足够的自由,比如交朋友的自由、穿衣打扮的自由等等

2、尊重孩子的隐私,青春期的孩子有了很多自己的秘密,甚至到时候会被孩子屏蔽朋友圈
3、除了学习外,更重要的是多和他们聊聊学习之外的事,关注他们感兴趣的事,寻找更多的共同话题,想办法和他们交朋友。

4、多带孩子在体验中学习,这比父母说教管用多了。
5、行大于言,多给孩子做榜样。
6、保持稳定和谐的家庭氛围,父母都保持良好的情绪,这一点比我们想象的中的重要的多了。
2重视孩子的学习习惯,重视孩子品德心性的培养。
习惯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并且孩子的习惯其实也是要持续坚持的,人总是有惰性的,特别是孩子,真的需要父母的持续督促。
关于学习习惯,预习、听课、复习、作业、纠错总结,写作业的有书写习惯、计算习惯等等;

还有运动的习惯、生活的习惯、时间管理的习惯、阅读的习惯等等。
3小学孩子的家长提前帮助孩子打好学科基础

我在很多篇文章都跟大家分享了,孩子升入中学后,时间越来越紧张,像语文和英语这样的学科,是需要时间积累的学科,并且对孩子智力要求不像理科那么高的学科,
一定抓住小学充裕的时间帮孩子打好基础。
1、英语学科
听力也好、口语也好、语感也好、阅读能力也好,都是可以在小学打好非常好的基础的。
要说我后悔哪方面做的不够,可以说我对娃的英语重视还不够,特别是瑞哥儿,一直只上线上课,也没有参加什么考试。
但是即使那样,瑞哥儿的口语和听力基础还是比较好的,但阅读能力远远不够。
2、语文学科
阅读!阅读!阅读能力太重要了,一定要让孩子多读好书!
写了很多篇了!语文越来灵活性、难度会越来越大,而且阅读能力几乎影响各个学科。
除了阅读,像古诗词、古文都是利用小学充裕的时间大量背诵的。

先把课内的搞定,可以用小红书把孩子扩充广度,再在5、6年级提前熟悉初中的内容,前两天团的紫皮三本就非常非常好。
这样给孩子打下良好的基础,初中就会从容很多,即使新增那么多学科也不怕,毕竟小学的学科基础都好,自然有精力应对初中学科。

一不小心,又说了那么多,前天给大家推荐的紫皮书,高年级孩子没买的一定给孩子备上!

击小程序购买!
-END-
你的【赞】和【在看】,【分享】就是对我最大的鼓励

About|沙粒
人大硕士/亲子阅读推广人
正面管教讲师/解密青春期养育讲师
家有一儿一女,分别备战高考和中考

分享小学至高中学习经验
青春期孩子养育/亲子沟通/情绪管理

相关阅读
点个
在看
和你不走散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