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境是世界向你提出的谜题
解开谜题,你就会获得奖励
快乐不是你得到了什么,快乐是“你认为能得到什么”跟实际得到的差距。所以要想快乐,最简单的办法是降低预期。
我们昨天开心是因为收入还在涨,今天开心是因为还能保住收入,明天开心是因为身体还健康……只要预期下调的足够快,就没有什么不能开心。
听上去,挺在理。
这整套思想本身就是一个陷阱
它就像一盏过于明亮的聚光灯,把人的注意力虹吸在特定区域,这片区域构建了我们评判生活质量的标准,让我们活在这套规则下,作茧自缚
蛊惑之物是什么?我认为,是过去几十年特定历史条件塑造的「进步叙事」,是肉眼可见的“经济增长”、“科技进步”、“生活变好”,你甚至连玩个游戏,都永远只有打怪“升级”而没有“降级”。
「进步叙事」就萌芽、扎根于此,如同血液,渗透进社会、文化组织的细胞内。它是「文明」的青春期,身心皆成长,未来无限美。
然而,评估事物的好坏从来就不应非黑即白。特定的思想踩对了特定的历史潮流,它就是姜汁撞奶,美味滋补。一旦踩歪了,那就是尘埃。
今天很多的迷茫、焦虑、痛苦根源正在于此。然而,无论是“下调预期”还是“躺平摆烂”都不是正解,只要「进步叙事」仍是主导思想,我们就会下意识寻求正向反馈,而不是从根本上改变评判生活质量的准则
拉长时间轴,你会发现我们今天熟悉的「进步叙事」才是历史的反常
近现代水深火热,自不用说了,再往前倒推几千年,在那些强盛的朝代,「进步」也从未挤进主流。历史、政治学告诉我们,“向后看”才是历史的传统,最明显的辅证是,古汉语中连直接表达「进步」的词汇都没有。
那么,「进步叙事」作为今天的主流思想,究竟是怎样塑造我们的思维信念的?这些又会引起哪些反噬
首先,「进步叙事」最直接的影响是,人会对“倒退”零容忍,甚至连“持平”或“停滞”都无法接受
原因很简单,人们坚信进步是常态,那停滞或倒退必然是指甲倒刺般的存在,难以忍受。
但这显然违背了真实世界的规律
以学习为例,认知层次的“进步”首先就是发生“紊乱”——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土成山——只有历经困惑(停滞)、回退然后才能顿悟,进而丰富原有的认知,这才是「进步」。
又比如,职业选择,时人为追求薪资的持续上涨,选择高度泡沫化的产业,误了自己。最优化的职业发展路径,往往需要经历“曲线救国”的阶段。「进步叙事」容易让我们在错误的路径越行越远
其次,「进步叙事」容易摧毁「纵向积累」
不难理解,既然人们坚信社会每天在进步,那自然默认“旧不如新”。实际上,“旧不如新”仅在非常有限的领域才成立,比如以物理生化为代表的“硬科学”及相关的衍生科技应用,但这些领域在我们生命中的权重很低。
那些影响我们生命质量的关键——社会人际关系处理、认知教育、社区文化、生命伦理等等——在这些领域中,有很多“新思想”是彻底的灾难,而“旧传统”却已被全盘抛弃。
又比如,人们倾向于买新书而不是过去几年出版的书。但实际上在很多领域,全方位高水准的书,都是好几年前甚至几十年前的书。
人的认知本能倾向于做简化,一个被「进步叙事」主导的人,会本能的拒绝、排斥、轻视过去的事物。
最终的结果就是许多——微观上事关个人福祉,宏观上决定人类文明走向——像是人文思想、价值伦理、哲学反思等等,其智慧难以承继发展,甚至被抛弃。比如“温故而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致良知……”这些受益匪浅的原则还有多少人信奉践行?
最后,「进步叙事」容易诱导人做激进的决策,将人逼进死胡同。在这套思想支配下,凡事有了“先进”与“落后”。
比如,城-乡二元结构中,人们就普遍认为生产力先进的城市绝对优于生产力落后的乡村。
但事实上,城市与乡村的实质区别是,城市文明是陌生人社会,配套市场经济,而乡村文明是熟人社会,配套“人情交易”。但从适应力角度看,陌生人社会与熟人社会的运作机制其实是各有优劣,两者最优的状态应该是相互借鉴彼此共融,而不是像今天这种一边倒的格局,以至于恶性循环。
最终的结果是,进步叙事造成社会价值观扭曲,文化单一而脆弱计算社会科学的研究也表明,社会多元化是创造财富的关键因素
拉长时间尺度,也许历史的大趋势得确是缓慢「进步」。但历史从来就不会是单调向上,而是在高低曲折中前行,就个体的寿命而言,历史的任意一次细微回调,都是山洪海啸,缺乏与之匹配的「生活思想」,无疑是裸体在北极圈过夜
这正是为什么我认为「进步叙事」是今天许多人虚无孤独、难以沉淀知识、或酿成高风险决策的根源。
那么,更契合今天历史潮流的「生活思想」该是什么呢?
我认为,好的生活思想不应该建立在架空现实的基础上,无论是民族叙事、进步叙事还是更伟岸的解放全人类……都属于此。就科学哲学来说,人类理性认知存在无法逾越的局限,任何以“全知全能”为前提的思想都是愚蠢的,历史已无数次证实……
因此,最好的叙事应当是消除叙事本身,也就是「去叙事」,或者说,“真实叙事”。这将是我们取代「进步叙事」的生活哲学——不用架空现实的信念去支持我们的生活,相反,是以生活本身去创建、发展自己的信念这是我近年践行的生活哲学。
概括的说,有三点:
  • 认知层面追求真实:保持灰度意识
  • 价值层面:夺回并重塑价值话语权
  • 生活态度:减少预测活在当下
一、从灰度意识到开放接纳
在无法改变出身的前提下,你认为度过完满一生最重要的素质是什么?是知足常乐,还是坚韧不拔,或是追求卓越?
苏格拉底或许会说,是“认识你自己”。但我认为,更重要的“元素质”应当是「追求真实」。
前面论述了,「进步叙事」会诱使人形成非黑即白、非对即错的二极管思维。讽刺的是恰恰是「进步叙事」阻碍了人的「实质进步」
真实的世界既不是「进步」,也不是「倒退」,真实的世界中两者共存,它们相互拉扯行进,颤颤悠悠。又或者如恩格斯所说,任何进步同时又是相对的退步
因此,如果你想要度过完满充实的一生,必然要在生活践行中「认识并发展自我」。
面对一个真实复杂的世界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
答案是,「追求真实」,培养一种“灰度意识”,一种不轻易对任何事物作评判、下定论的习惯,在此基础上形成「开放接纳」的心态。
“开放”这个词被用滥了,有些人以为开放就是多体验新事物,甚至是纵情纵欲……真正的「开放」有相当的门槛——是当你原有的认知甚至价值观被外界冲击时,你仍能保持一种探究好奇的心态,直面负面反馈,向冲击你的人请教
比如,你坚信意志力可以靠锻炼增强,但我告诉你“意志力”是虚构的概念,你能否敞开心胸不抱偏见的去听我接下来的观点?
要改进一个旧有的框架,就必须先将之「陌生化」,这就需要保持「灰度意识」,同时,整个过程势必要容忍“认知失调”,然后才能吸纳外界的全新观点。
简而言之,你要获得实质进步,就必须先容忍退步
所以,我们只有将「追求真实」放在首位。唯有此,才能勇于承认过去的错误,才能以追求真实的探究心态压制认知失调时的“羞辱感”
在认知层面,从「追求真实」,保持「灰度意识」是「去叙事」的第一步,没有这个前提,后面的「去叙事」也无从说起。
二、夺回并重塑价值话语权
「进步叙事」诱导人们寻求“可量化”的标准来定义成功、成就。这就不成比例的放大了收入、资产、学业成绩等容易量化的指标在人类社会中的价值权重,直到它们在事实上牢牢控制住了价值话语权
而这种简单粗暴、肤浅单一的价值评判方式,将社会带入了零和博弈的恶性竞争状态
毕竟,按照这种金字塔式的世俗成功标准,要上一层楼就务必得拉一个人下楼,以至于社会中恶性竞争、戾气横生,“笑贫不笑娼”的风气比任何时期都更为严重。
更可悲的是,很多人尚未意识到,这一扭曲的价值体系是多数人不幸福的根源
尤其是今天,由于众所周知的因素,聪明勤奋的年轻人努力数十载,按世俗标准,其“社会地位”还不如大城市里的拆迁户。
但是,如果我们继续顺着这个价值话语权的逻辑下去,就误入歧途了:从佛系、躺平到摆烂……最终吃亏不开心的还不是自己?
生活可是自己的,我们为什么要被这种扭曲的价值话语权主导
如果想要度过充实幸福的人生,最好的方式不是随波逐流,而是「去叙事」,去追求真实,通过生活实践来重塑自己的价值体系
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我说的可不是某类阿Q精神或自我催眠,我的逻辑既有理论依据也有生活体验支撑。人类社会学的研究表明,人类幸福的根源归根结底是来自于亲密健康的社会关系
人们追求物质上的成就最底层的动机是为了获得更亲密的社会关系,但这种扭曲的价值评价体系显然已经违背了这个初衷。因此,它必不可持续
事实也是如此,一个值得结交的人,一个值得付诸你亲密关系的圈子,是不会以愚蠢扭曲的价值观去审判质疑你
上周末我组织了个亲友聚会,恰好有个老同事跟我拿点东西,我就顺带邀请他加入。事后,他跟我感慨,原来亲友间还可以这样相处,整个聚会没有丝毫世俗功利的话题,仅是分享生活的趣事或糗事、生活的新体悟、知识发现等等,哪怕不说话也能感受到温暖。
朋友还特意提到他的亲戚们挺富裕,但每次聚都暗暗的攀比炫富,明争暗斗,毫无亲密可言。而这次的“旁观”让他对生活有了新的认识。
可见,夺回价值话语权或许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难
别忘了,一个坚定践行某种价值观的人,是具备“感染力”的。这种意志会一传十、十传百,终将形成一种社会思潮。
我认为,工作应该是为了建立亲密的社会关系即人伦之乐服务而不是反过来被扭曲的价值观引导,以至于活得表面华丽,实则孤寂。看似周边很多人取悦你,剥离利益关系后,荒野孤魂。
夺回价值话语权,靠的是“夺”,是行动,是践行,而不是空想。
比如要获得真实而亲密的社会关系,只需要抑制「进步叙事」误导的世俗功利价值体系,不要用这种价值判断将人分为三六九等,更不要以这种价值观去评判他人的观点,这就不难获得他人尊重,进而发展成友谊。
这也是我一直践行的人生准则,或者说,是生而为人的责任。
夺回价值话语权属于主观精神层面的「去叙事」践行,那么,面对客观现实时,我们又该如何应对?
三、生活态度:减少预测活在当下
我国农业历史悠久,未雨绸缪可说是国民品性,这赋予我们思维“以终为始”的特性,在相对自给自足、周期显著、经济封闭的农耕文明,这种思维有适应优势,但到了经济多元复杂,未来难以预料的今天,我们这种以“未来预期主导今天”的思维却是一个弊大于利的存在。
毕竟,对未来的预期不仅影响着我们当下的决策,更影响我们的心情、影响当下的生活质量。
一个低收入但坚信未来前途光明的人,比一个高收入但忧虑失业的人,幸福指数有着天壤之别。但现代社会,任何“坚信”随时可能被摧毁,反之,任何“忧虑”也可能永远不会发生。
因此,不要以不可靠的「预期」来主导决策,更不要以「预期与现实之差」来决定你的心情。
取而代之,我建议你可以用「感恩+负责」的心态来生活。这是「活在当下」的秘诀。
从统计与概率的角度讲,你阅读到本文的概率远远低于无缘相会;你当下能活蹦乱跳周身没有任何不适就已经比多数人舒适;你成为今天的「你」的概率亦远低于你不存在……
就概率而言,“存在即奇迹”并不为过,奇迹难道不值得感恩么?在此认知基础上,我们就很容易做一个「快乐捕手」——假日出行偶遇大雨看似不幸,但如果我们一开始就因为大雨没出行,岂不是才真正辜负了假期?狼狈出行也别有一番乐趣。
我们说用心生活,并不是要你纵情纵欲享乐主义,那样的生活是空虚而不幸的。用心,实际上就是一种负责。我们用心享受美食,是对食材、对厨师的劳动、对自己大脑的味蕾神经、对自己的时间负责。
生活与责任,就像草木与土地,是一体两面,谁都无法离开谁
简而言之,不要让架空现实的信念来掩盖生活,更不要用未知的预期与现实的差距来影响当下。取而代之,我们「活在当下」。活在对细节的「感恩」,以及对存在的「责任」中
那我们该如何在「活在当下」与「未雨绸缪」间达成平衡呢?
有个简单的判断标准:你能否对预测做干预
我印象特别深的是有次跟同事在高原出差,在空旷无垠的道路上,恰逢雷雨,电闪雷鸣,同事惊恐,问我被雷劈到的概率大不大。我坚定的说,不大,没事。我真的这样想么?不,我们那时是有被劈的风险,但我很清楚——反正害怕也于事无补,那还不如不去害怕,哪怕真是倒霉至极,临走前至少近距离欣赏了闪电的宏伟不是么?
聚焦于「当下」,而不是「预期」,更不是架空现实的信念,我们就能从无谓的痛苦和矛盾中释怀。毕竟,长远来看,所有人都会死。唯有当下,是恩赐,是责任。
结语
实际上在两年前疫情大流行之后,无论是世界的政治还是经济格局,都已经发生了质的转向,虽然历史的惯性不会即刻消失,但方向一旦调整就不会回头。
最让人忧虑的不是来自陌生世界的风险,而是人们面对未知时会更依赖并强化过去的叙事信念去应对,直至一发不可收拾。
在一切尚在迷雾中时,我认为,最好的思想不是任何一种叙事,而是「去叙事」。
不再眼中只盯着「正向反馈」,不再让扭曲的价值体系来左右我们的心情,不再用架空现实的信念去生活。
相反,我们以「寻求真实」作为生活的起点,重新夺回价值话语权,在「用心负责」的生活中去创建、发展自己的信念

相关专题:
本文由作者李少加原创首发于公众号(少加点班),媒体转载请后台回复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