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名片,关注我们
本文看点
儿童早期的科学启蒙,并不是只为了培养科学家,或者学习科普知识,而是可以从发现孩子的科学萌芽开始逐渐建立起孩子的科学思维链条,让孩子像科学家一样思考。童行科学教研老师在直播间中谈到了几个对于科学培养的大问题:
1 你看到孩子的科学萌芽了吗?
2 发现了孩子对科学感兴趣,然后呢?
3 除了科普知识,什么才是成为科学家的密钥?
今天在本文中,我们将跟随教研老师一起来打开“科学家思维”之路!
六一要到了,我们为小朋友们准备了多重好礼!两套不同的课程,不同的侧重和难度,都有樱桃舰长亲笔书写的贺卡赠送哟!
樱桃舰长亲笔书写贺卡获取方式(二选一):
1、购买全家桶or时空之旅PBL(收件信息将在下单时填写);
2、转发本文到朋友圈,24小时不删除,之后复制以下链接或在文末点击「阅读原文」填写表单即可。
填写表单,送你一张贺卡:
https://shimo.im/forms/WlArzWKEayu9e2A2/fill
 周五
视野 🌏
全文共5264字,阅读时间14分钟
🌿🎨🌏
他敲水杯的行为让我烦透了!
孩子天生有着无限的好奇心,但是“怎么培养孩子的科学兴趣?”是越来越多的家长在科学启蒙中关注的问题。我观察到的我儿子叮当的一件事情:有一天,叮当拿着一根小木棒名副其实的“叮叮当当”挨个敲打每一个水杯,来来回回的没完没了.....我相信这是每个有娃的家庭的日常--他真是烦透我了!但是,你会怎么做呢?
排除掉孩子无聊、吸引你的注意力、“就是想要烦你”的种种荒谬原因之外,我们可以认定,他的这种这种行为正是对科学感兴趣的表现。
科学是对未知事物的探索。他在敲打不同的杯子时其实就是在探索科学中的声音现象,这个探索的过程就是对科学的兴趣。虽然我真的很烦躁,但是理智告诉我,“我还是个科学老师,我要对他有耐心”地进行科学引导。所以我没有去阻止他,默默看着他观察他的反应。
一、看到孩子科学的萌芽
开始提出科学问题正是孩子的科学种子开始萌芽的表现
叮当在敲打杯子的时候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不同的杯子发出的声音不一样呢?这个问题其实就是物质科学领域对于声音主题的研究课题,孩子能提出这样的问题说明他在探索的过程中对于他观察到的事物进行了思考,是产生科学思维的迹象,所以及时注意到孩子提出的好的问题就是看见孩子科学萌芽的时机。
(图片来源于百度)
当我们注意到孩子的科学问题后,不是急于和他讨论问题的答案,而是要给予足够的重视,首先,我们先要表扬他提出的问题,然后,再表扬他发现问题的行为,比如:
“你这个问题非常好,科学家也曾经研究过这个问题哦!”
“能提出这样的问题说明你认真观察并进行思考了,你是一个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小朋友。”
等等这种方式会让孩子觉得自己问问题的行为被关注到了,他会往越来越积极的方面去发展,让孩子的关注点从问题本身转移到了发现问题上面,从而产生更多的思考动力。在我的“隐忍”之下,叮当也被“放任”成了无限提问的好奇心宝宝,慢慢形成了一种喜欢观察和提问的思维习惯,也涌现出越来越多、越来越好的科学问题,比如:
“树叶为什么会动?风是怎么形成的?”
“为什么吸管可以把牛奶吸上来?”
“为什么蜘蛛会织网?”
“为什么天会黑、季节会有不同?”
“吹风机为什么能吹风?话筒为什么可以把声音变大?”
在直播间中,也有很多家长分享了孩子提出的科学问题:
  “洗澡时为什么有的玩具会浮起来,有的玩具会沉下去?”
  “树皮上为什么要刷白色的漆?”
  “为什么我们在地球上不会掉下去”……
孩子们对一切事物都觉得新鲜、好玩、有趣=科学家就是这样发现问题并进行科学研究的=孩子原本就是科学家
按照这个标准我们就很容易识别出孩子的科学问题。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守护好这份好奇心,重视孩子在生活中的观察发现,让孩子意识到提问是善于观察并认真思考的体现,鼓励孩子继续保持这种思维习惯
二、有了科学兴趣,然后呢?
1. 启发对问题的思考过程
很多家长问,面对孩子的很多问题无法解释怎么办?其实对于孩子的问题,我们的目的不是给他一个标准的正确答案,而是启发孩子的思考过程。
如果孩子的每个问题都能从你这里获得答案,他们渐渐就会把你当百科全书来搜索答案,而不是真的对问题感兴趣了,既然你都可以给孩子答案,那么他干嘛再去追寻和学习呢?孩子不是来收集答案的,而是来探索世界的。
我们可以这样来做:
第一,用提问把问题“推回去”,让他对自己的问题进行简单的思考:你是怎么想的?你觉得是为什么呢?你认为应该是怎么样的?
第二,“拉回来”,让他对自己的思考进行合理解释:你为什么会这样认为?
第三,“再推出去”,查资料:和孩子一起去查资料,验证探索的方法,再和他分析猜想的合理性,最终引导他思考出问题的答案
叮当曾经问我一个问题:植物有没有大脑?他的猜想是有,理由是我们人的大脑就是在我们身体最高的地方,所以大树的大脑应该在树顶,虽然他的猜想和解释很不合理性,甚至有些可笑,但是在这个思考过程中,他将人与大树进行类比,其实体现了类比思维,这比任何知识都重要,因为能够深入的思考就能延续他的科学兴趣和探索的欲望。后续再和他一起分析大脑的作用以及随着他了解到越来越多关于植物或大脑的相关知识后,自然就能发现自己的猜想是否合理的。
这个过程中,重要的是启发他进行猜想假设,并且能对自己的猜想进行解释,培养独立思考、逻辑推理和表达观点的能力。并且这种引导思考的方式不需要很正式或花费精力和时间,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都可以进行
我们也许不能解释孩子所有的问题,但是可以给他一个想象和探索的空间,驱使他自主的去寻找答案,在以后遇到相关的问题时他会有更强烈的求知欲。
比如叮当在听《世界之旅》的机械主题时,发现桃子姐姐提出的很多问题都是他曾经和我讨论过的,像“会吹热风的小猪佩奇”中“吹风机是怎么吹风的?”“钢铁大鲸鱼”中“鱼为什么可以在水里沉浮?”“吸尘器为什么会吸气”中“吸管为什么可以把牛奶吸上来?”,当他听到这些问题时,抑制不住自己的兴奋,很认真的聆听音频中对这些问题的讨论,听完还主动给我解释了一遍,能够输出的过程说明他在听音频的过程中是真正动脑思考了,而不是机械的记忆知识。
对于很多不能互动讨论出答案的问题,我还会借用Ai互动视频课让他去思考,比如他问我宇宙是怎么形成的?太阳为什么能发光?这时我会让他去玩《时空之旅》中太阳的起源和宇宙大爆炸的游戏,在游戏中去探索和体验核聚变、宇宙膨胀的过程,这样他不需要明白背后复杂的物理理论,而是把这种通过自己的游戏获取答案理解的乐趣融入到他对世界万物的探索之旅中。
孩子有时也会提出一些比较棘手的问题,可能会让你措手不及,不知如何应对,比如有一次在吃排骨的时候,他在对排骨味道的赞美中和我来了一场出其不意的对话:
“妈妈,这个排骨是谁的骨头啊?”
“这个是猪的排骨”
“猪排骨真香,人的排骨是什么味道啊?我想把人切开尝尝人排骨的味道”......
对于这样的问题,我当时也是先愣了一下,该怎么引导呢?作为生物专业出身的芒果老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首先关注到孩子进行思维迁移的过程,对于孩子的这种迁移的能力可以给予肯定;另一方面,也要引导着孩子把关注点转移到一个可探究的科学问题上,比如启发孩子去思考一下:猪排骨的部位和人排骨的部位分别在哪里?它们各自的数量和特征都有哪些?排骨为什么和其他部位的骨头长得不一样?等等类似的问题。
其实很多时候面对孩子的问题我们都会先从自己的角度做出一个判定,而无法理性的思考一下孩子问题中可能隐藏的科学探究的机会。叮当的问题在之后工作的某一天,突然让我想到在《经典之旅》中讲到的维萨里项目式课程,他最初也是由于对于人体构造的痴迷,并将这种探究的兴趣持续的转化为发展的动力,最终转化为了一生的职业,而我们想要启发孩子的并不是有相似的特质就一定会成为医学家,也可能是其他领域的专家。
当我们遇到一些孩子目前还不能完全理解的问题时,还可以将孩子的问题和猜想的过程记录下来,比如我就在手机备忘录里建了一个“叮当的十万个为什么”文件,这样,在他以后的学习中,也许就会对遇到的某个相关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了。
所以说无论是家长对孩子的科学问题精通与否,只要遵循引导猜想为主,标准答案为辅的原则,通过亲子对话的互动方式来启发孩子的思考过程,将科学思维渗透到日常生活中,都能很好的引导孩子的科学思考习惯。
2. 拓展科学视野
孩子的科学发现是从自己已有的认知联系生活的实际中得来的,要让孩子对科学的兴趣进入到深入的探索,我们需要扩大孩子的科学视野,帮助孩子提升自身的认知和经验,优质的科普资源可以为孩子提供一个广阔的探索途径和环境。
叮当在读了“土在哪里”这个故事后开始观察身边不同地方土壤的特征,走到小区或则公园、小河边都要认真的去比较一下不同土的颜色是深还是浅,松散还是黏稠,适不适合种花,而之前他对土的认知还停留在玩沙子的阶段。所以说科普资源不只是为了让孩子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而是借助这些知识在拓展科学视野后与自己的思考产生连接,在科学兴趣的基础上引发他的探索实践,促进他思考更多的科学问题,让科学兴趣更浓厚、科学思考更深入。
将知识与生活实践进行联系也是我们在设计课程时非常重视的环节。在《经典之旅》的阿基米德项目中,孩子通过设计机械武器攻打敌人的游戏探究学习杠杆的知识,让孩子去发现生活中的杠杆工具,比如剪刀、指甲剪、甚至发现妈妈的睫毛夹也是杠杆。孩子学完之后会主动寻找自己身边的杠杆,这个过程就会提升迁移思维和联想思维。知识可以引发更多的思考,让孩子在科学萌芽的基础上生出更多的枝叶。
3. 建立发展变化的科学观
除了刚才提到的引发孩子的科学发现和思考之外,这些外部的科普资源还可以帮助孩子建立发展的科学观,比如《进阶的巨人》,这本书以改变世界的伟大科技为线索,了解科学家的研究历程,为孩子建立一个系统的科学发展构架,理解一个新观点是怎么发展来的,比如人们对于光的认识经历了从亚里士多德认为的光是白色的观点到牛顿通过实验证实的光是五颜六色演变过程,孩子从中会认识到科学是一直在变化的,形成变化发展的科学观,相信自己也可以发现新的现象,探索新的自然规律,让孩子的科学兴趣更扎根更深远。
我们的Ai视频互动课同样也是给孩子搭建了一个完整的科学脉络的体系,从自然的起源一直到科学的未来,不仅如此,还可以让孩子通过与大师的互动对话,通过在游戏中的动手实践、探究发现,身临其境的感受科学的发展历程。
三、
除了科普知识,什么才是成为科学家的密钥?
1.科学家的密钥—做实验
当孩子通过丰富的资源学习了大量的科普知识,拓展了科学视野后,就真的具备了科学家的潜质了吗?
科学启蒙中,实验对于科学思维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实验验证也是科学家真正做研究、寻找真理的唯一的途径,“近代科学之父”伽利略在历史上首先以科学实验的事实为根据推翻了人们对于自然的传统认识,证实了哥白尼的日心说,改变了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在我们的Ai互动视频课程中,就设计了让伽利略带领小朋友通过实验验解决问题的内容,在《时空之旅》中,小朋友跟着伽利略去做了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实验,从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在《经典之旅》中,小朋友跟着伽利略去体验了日心说实验、斜面实验、船舱实验、从而解决了如果地球在动,为什么我们感觉不到的问题,除了伽利略,还有牛顿、阿基米德、法拉第等项目让孩子学习大师是如何利用实验证明观点的思路和方法,帮助孩子建立起实验探究的科学思维。
2. 科学实验中的“玩中学”
我的一位高中同学和我聊到孩子的科学启蒙时,说自己家孩子在家做过很多科学实验,但科学学习还是不好,她说一方面是学校的科学课从来不做实验,另一方面是孩子虽然做了很多科学实验,但不理解原理。
其实对于低龄段的孩子来说,做实验的目的不是为了学习某个科学知识,记住某个实验原理,而是让孩子带着对问题去感知现象,从而激发和提升对科学的兴趣,在此基础上去动脑思考,能够用实验中发现的结论去解释自己的问题,达到在实验中玩中学的目的。
我会根据叮当提出的泡腾片在水里为什么会产生泡泡的问题去做小苏打和柠檬酸反应的“火山喷发”实验,理解泡腾片中产生的泡泡和实验中的泡泡是同样的原理。当他在科普绘本中看到凸透镜可以聚光融化冰雪怪的故事时,我会带他到外面做放大镜聚光点燃树叶的实验.......
科学实验不是手工,如果按照实验材料的说明一步一步做完,呈现一个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实验现象就结束了,那么孩子就会知其然不知所以然,不明白做实验的目的,也就不能提升科学探究能力,缺失了科学思维形成的阶段。
四、科学家的梦想并不遥远
科学家并不遥远,每个孩子都是一颗颗“科学家”的种子。能够发现一个别人没有注意到的现象,证明自己的发现,就是在做科学家做的事情。我们希望孩子能对于“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实验验证”形成科学思维的链条,具备学习一切学科的核心能力,以及用理性思维去探索更多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良好的科学思考习惯不仅受用于科学,也会迁移到其他的学科,它将一直伴随着孩子成长,成为他在任何时候、任何领域都能受用的底层思维能力。
赠“六+1”大好礼
科学兴趣的培养难么?思维应该如何启发?这些看似很难的问题,其实在游戏中,就可以潜移默化的让孩子接受。

童行书院,一直秉持的理念就是——运用科学、艺术、人文的多学科知识,全方位启蒙孩子的底层思维,并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用完成一个个项目的方式学习(PBL)。
上文中提到的音频课是世界之旅、哲思之旅,APP课是时空之旅,如果您对我们的课程感兴趣,那就不要错过六一的两款课程优惠礼包:
1
全家桶:1999元
全家桶包含:音频课《世界之旅》《哲思之旅》、AI课《时空之旅》《经典之旅》,适合年龄3-12岁,以通识教育理念为基础,涵盖科学、人文、艺术等多学科知识,旨在激发孩子的跨学科底层思维。

六一活动中,购买全家桶可获得以下六款赠品:

赠品1:童行口罩
赠品2:块乐园恐龙拼图
赠品3:爱奇艺会员半年卡
赠品4:100元童行PBL课优惠券
赠品5:100元童行父母俱乐部优惠券
赠品6:100元童行线上夏令营优惠券
特别赠品:樱桃舰长手写六一贺卡
2
时空之旅PBL:2999元
时空之旅PBL是基于《时空之旅》AI课的深度拓展。时空PBL课程包含自然科学、文明、艺术三个学科,每个学科都设计了起源、构成、发展、未来四个项目,如文明起源、文明构成、文明发展、文明未来~共12个项目,每个项目历时4周。
六一活动中,购买时空之旅PBL可获得以下六款赠品:
赠品1:童行口罩
赠品2:翼龙探索线上课
赠品3:爱奇艺会员半年卡
赠品4:100元童行AI课优惠券
赠品5:100元童行父母俱乐部优惠券
赠品6:100元童行线上夏令营优惠券
特别赠品:樱桃舰长手写六一贺卡
互动话题
你平时会给孩子做科学启蒙吗?你有发现什么好的引导方法吗?欢迎和我们留言分享你的经历和想法!
如何搜索文章
在公众号文章列表页面,点击右上角🔎处,输入关键词,可搜索过往文章。
拓展阅读
✏ 投稿 | 欢迎投递原创稿件,来稿请投邮箱:[email protected]
📖 转载 | 后台回复“转载”,获取授权方式
童行书院
系统性通识教育
长按关注 一起童行

点击“在看”,与好友共享!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