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紫牛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转载拒绝任何形式删改
否则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手提水桶,肩背鱼竿,一身装备齐全……近日,南京“钓鱼大爷团”又出动了。每天早上6点,当许多人还在沉睡时,南京南站地铁换乘S1号线的站台已经聚集了近百名钓鱼的大爷们,他们的目标是距此80公里以外的高淳乡村池塘。
近日清晨,记者赶到地铁南京高淳站,等到了“钓鱼大爷团”。84岁的王爷爷是其中一员,一大早他从玄武区的家中坐公交车赶到地铁站,再坐地铁换乘到高淳,下车再坐公交车到达钓鱼点。王爷爷告诉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他1999年退休,闲着也是闲着,钓鱼就是想多动动,“数不清来多少次了,能来每天都来,不过明天就不能来了,明天是我女儿60周岁生日,我得在家。”
南京到高淳的早班地铁
被钓鱼大爷们“承包”了

近日清晨,南京地铁S9号线高淳方向的第一趟早班车,5节车厢都挤满拿着渔具的钓鱼大爷们,他们右手拎着水桶,左肩背着鱼竿,还有的钓具看起来颇为专业,为了方便行走,大爷们把成套的设备折叠放在小推车上。7点40分左右,第一趟列车缓缓到达高淳站。大爷们早已做好准备,门一打开人群立马“沸腾”,安静的地铁站变得热闹起来,他们一窝蜂冲下地铁,年纪大的慢慢在后面踱步,六十多岁的“年轻人”飞奔在前面,个个看起来精神抖擞、神采奕奕。
钓鱼大爷们身背装备,健步如飞
这一幕经常在此上演。几天前,南京的魏先生上班路过这里,偶然拍到大爷们以“冲锋”模式奔下地铁的场景,他将此段视频发到网络后,引起不少人围观。其实此前这一场景也曾被网友拍到发在网上,魏先生说,他刚看到的时候很震惊,一下子没整明白是怎么回事,“3节车厢都是钓鱼的老年人。”
大爷们兴致勃勃地拿着装备“冲锋”
对此,南京高淳地铁站的志愿者告诉记者,地铁S9号线2018年12月试运行,南京老人来高淳钓鱼大概是从2019年开始的。他们中大多数人已经退休,赶早过来,钓完鱼再坐车回城区,因此早班车就几乎成为了“钓鱼专列”。
下了地铁,大爷们会在高淳地铁出口的公交停靠站等待,随后各自乘坐不同的车辆前往不同的钓鱼点。“每天都有人来,过年也有人来。七点半到八点人最多,天气好的话能来五六百人,今天我开的那班有20多个人,都是来钓鱼的。”一名公交师傅说,他所驾驶的这辆公交车20分钟一班,但是为了保证钓鱼老人们出行的方便和安全,早上8点半以前调整到15分钟一班。
几节车厢外站满了钓鱼大爷
跨越半个南京城
寻一方钓鱼天地

上午10点钟,记者坐上从高淳地铁站开往乡村的公交车,跟着大爷们寻找钓鱼点。车辆行驶不久,便转入了市区旁边的村庄。高淳拥有天然的优越水产养殖环境,全境由固城湖、石臼湖和水阳江支流环抱,所以一路上池塘成片,水域仿佛从未中断过。经过一条乡间马路时,司机介绍道:“以前这些地方也都是人,后来鱼越钓越少,他们就换了地方。”
车上的一名当地人对这群大爷很熟悉,看到记者有兴趣,他打开话匣,这群老大爷对他来说,早已是熟悉的陌生人,“见过很多次,他们拿个板凳在路边草丛找块地方一坐,就开始钓鱼。”他是高淳本地人,平时也爱钓鱼,出了家门往外走100多米,就有能钓鱼的水域。在他看来,家乡高淳被称为南京后花园,是江南鱼米之乡,能吸引这么多钓鱼大爷们,也不足为奇。
一位大爷坐在岸边安静地等鱼上钩
84岁的王爷爷早上5点钟就从家出发,记者见到他时,他已经进入状态,坐在池塘边静静地等待鱼儿上钩。王爷爷说,他家在南京玄武区,今天早上4点半起床,吃完早饭5点50分就从浮桥坐地铁过来了,忙活了一上午钓到了三条鲫鱼。他是一名深度钓鱼爱好者,有三十多年钓鱼经验,1999年退休后开始专心玩钓鱼。当问到觉得钓鱼最有趣的地方时,王爷爷禁不住捂着脸噗嗤一笑,“那当然是鱼上钩的时候”。
大爷笑着向记者展示钓到的鱼
他通常下午4点钟收拾装备回去,随身带有午饭,非常简单,只有馒头和茶。之所以选择在高淳钓鱼,王爷爷说主要是在市区能钓鱼的地方不多,有一些是收费的,有一些是禁钓区,他以前在玄武湖钓鱼,后来玄武湖禁钓,听人介绍就来了这里,“在这边钓了快三年鱼,‘贪点小便宜’,舍不得花钱,而且坐车不用花钱,要是一来一回二十块,那我也不来了。”
王爷爷钓鱼的时候十分专注
不只是“大爷”
年轻人也加入钓鱼团

其实高淳并不是所有水域都能随意钓鱼,近些年,当地政府开展了一系列养殖池塘生态化改造措施,比如将可利用的水域承包给当地人进行水产养殖。有一些水塘旁边插着小旗帜的,表示已有人承包,不可野钓。大爷们只能到处寻找,探索不同的地点,这也是他们赶早班车的原因,“来早点就是为了抢位置。这几年来这的人越来越多,星期日还有好多年轻人加入进来。”王爷爷指着不远处的位置说:“你看他那个位置就很好,地平离水又近。”
朱先生钓到的鱼
他指的那个位置被四十来岁的朱先生占据。朱先生是江苏盐城人,在南京工作。他自小爱好钓鱼,车后备箱随时带有钓鱼的全套设备。今天他休息没上班,因私事路过高淳,看到这边挺适合钓鱼,便停下车在这边等鱼上钩。
运气不错,一上午收获了八九条,他掂掂网兜向记者展示,说话间又有一条鱼上钩,“这条不错,挺大。”看到活蹦乱跳的战利品,朱先生嘴角向上扬起。他钓到小鱼总是会放掉,大鱼才会带回家。相比王爷爷,他的这套设备价格要昂贵许多,也要新颖许多,因为他采用的是竞技钓法,对钓手的装备精良度要求较高。
朱先生说,他是第二次到高淳野钓,之前刷手机看到“钓鱼大爷团”的短视频才过来,大爷们在钓鱼爱好者圈里非常有名。由于平时工作繁忙,他通常会付费就近在城里的黑坑(钓鱼爱好者对商业性质鱼塘的时尚称谓)钓鱼,“有五十块的,也有百来块的,价格不一,但不一定比得过高淳的这个大水塘。好不容易过来一次,我要钓到晚上。”
女儿明天60周岁生日
八旬老大爷提前收工回家


手臂挥舞,将长线抛到深水中,接下来只需坐在岸边静候,随时观察水面动静,王爷爷年纪虽大,但这套动作做得一气呵成。钓起鱼来,他的眼里只有那平静的水面,只见他一动不动地紧盯着,还嘟嘟囔囔地说:“鱼很狡猾的,不容易钓。”记者离开一会儿再过来,远远地便看到老爷子笑弯了眉眼,他拍拍脚边的自制冷冻柜,得意洋洋地说:“我刚刚又钓到了两条。”
下午1点多,王爷爷提前收竿,这次他要早点回家,“明天是我女儿60周岁生日,我得在家。”家人不是很理解他每天跑来高淳钓鱼的意义,为了安抚老伴,他特意准备了一身钓鱼的衣服,到家再换上干净的衣服。过年期间他还想来,但是家里人不让。
可是王爷爷想想,除了钓鱼,生活里好像就没有什么爱好的事情了,就像他的老伴儿爱跳广场舞一样。他退休在家,年纪也越来越大,能感受到的乐趣却越来越少,“闲着也是闲着,钓鱼就是想多动动。”
一名袁姓的地铁安全员是高淳本地人,执勤时,他见到过许多次大爷们奋力“冲锋”的样子。对于这群大爷的到来,他很欢迎,“我不介意,他们那么多人从南京过来钓鱼,也给我们带来了不少人气嘛。”
紫牛新闻见习记者|陈燃 孙庆云
编辑|张冰晶
剪辑|万惠娟
主编|陈迪晨
图片视频来源:部分由网友魏先生提供
记者拍摄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转载拒绝任何形式删改
否则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紫牛新闻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大成(南京)律师事务所唐迎鸾律师
你可能还对这些内容感兴趣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