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佛经,许多人表示难以理解其中含义,紧接着便自认为没有佛缘。其实,佛经之所以存在,其目的之一就是让佛法的真意得到传播,是导向大众的,绝非清冷孤傲之书。
那为何大众都读不懂佛经呢?其实并非佛法难懂,而是语言与文字这一关,大多数人没有心理准备。
汉译佛经中的文字,一直被定义为一种特殊的文体,它同时保留了梵文和古汉语的特色,甚至还存在许多修辞手法,远没有今日白话文之平铺直叙,此为难解点之一。
△ 佛经靛蓝染色纸·唐·写经
若从篇幅上看,大多数佛经都达万言,读者在没有把握佛经文章结构的前提下,很难找到逻辑支撑,此为难解点之二。
最后,由于汉译佛经自古以来有多种流派与译法之争,同一部佛经可能有多个版本,故佛经作为外来文章,其文体本身带有异域感,加之翻译者所使用的手法复杂多样,因此普通读者阅读佛经时会自然产生一种「异样感」,此为难解点之三。
以上困境,是笔者归纳的佛经阅读常见的障碍,而非必然障碍。若是从事古文研究之人,只需稍加学习佛教基础知识,阅读佛经便可无碍。
△ 佛经手稿·敦煌·写经
若是常年习佛之人,自身对佛学法事已有相当认知,只需具备中学生的文言文水平,通读佛经也不会太难。
但对普通大众,即非相关领域的人来说,是否可以依据某种思路,一步一台阶地迈向佛经的殿堂?这便是此篇文章的初衷。
阅读佛经首先要对佛经的历史有个初步的把握,是为缘起;其次,要对佛经文体与专业名词有初步的记忆,并且能区分佛经文章的三分结构
最后,要知道绝大多数佛经都以「三法印」为基本原则,且每一本经书都有自己的「经眼」,用来统领全文。可以说,知道了经眼,便大体知道了该佛经的主旨
这些步骤,只是为读者开启一条通往佛经的路,并不能等同于真正的佛经阅读。就如有人以手指月,我们终究要自己顺着那个方向望过去,才能真正地看见。
△ 佛经 ·五代十国·佚名
01 佛经文体
梁启超在谈及汉译佛经的文体特点时说:「吾辈读佛典,无论何人,初展卷必生一异感,觉其文体与他书迥然殊异。」
这种感觉许多人也深有体会,打开佛经后,映入眼帘的是一种与古文相近,而词汇语法又迥然不同的语体。对大多数读者而言,能通读佛经,但往往难以理解其意。
后来的研究者将这种新文体称为「译经体」,也有语言学家称其为「佛教混合汉语」。这种文白夹杂、梵汉混合的文体,形成了一种「既非纯粹口语又非一般文言的特殊语言变体」,其主要特征「一是汉语与大量原典语言成分的混合,二是文言文与大量口语俗语与不规范成分的混合」。
在理解了佛经文体的源流之后,我们就可以知道,要想理解佛经,一方面要有阅读文言文的心理准备,即用古文的方式去断句;而另一方面,则需要对一些常见的佛教名词有基本的了解
△ 佛经残页手稿·敦煌·写经
02 佛经名词解释
佛经词汇浩瀚如海,现选出使用频率较高的词语进行解释,旨在扫清初步接触佛经的阅读障碍,为佛学爱好者起一个头,或者说打开一扇窗。
缘起
缘起论认为世间的事事物物(一切有为法),既非凭空而有,也不能单独存在,必须依靠种种因缘条件和合才能成立,一旦组成的因缘散失,事物本身也就归于乌有。
涅槃
指的是灭生死、灭烦恼而达到解脱无为的境界,即不生不灭。涅槃意译为圆寂,是佛教修行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
△ 佛经手稿·敦煌·写经
五蕴
分别是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五种。在五蕴中,除了第一个色蕴属物质性的事物现象之外,其余四蕴都属于精神现象。
无常无我
「无常」与「无我」观点的提出是以缘起论和五蕴论为基础的。「无常」与「无我」指出一切事物都不会永恒存在,都会经历一个从产生到灭亡的过程。
八正道
指获得最终解脱的八种正确方法和途径,包括: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 无量寿佛经册·清·阮元
阿弥陀佛
佛名,意译是无量光、无量寿,故亦称无量寿佛。目的在于建立净土,广度众生。
菩萨
为菩提萨埵(Bodhisatta)的简称,将自己和一切众生一齐从愚痴中解脱出 来,而得到彻底的觉悟(自觉、觉他), 这种人便叫作菩萨。
菩提
为古印度的梵语,译成汉文的意义为「觉」即成佛的意思,菩提心即是成佛的心。
具足戒
为比丘、比丘尼受持的戒律,因为这些戒律与十戒相比,戒品具足,也就是要遵守完整的波罗提木叉(戒律),所以称具足戒。
△ 菩提叶罗汉图·清·佚名
波罗蜜多
梵语音译,「波罗」为彼岸,「蜜」是到,「多」是上,整体意思为到达彼岸,即「渡」。
佛陀十弟子
一、舍利弗,智慧第一。二、目犍连,神通第一。三、摩诃迦叶,头陀第一。四、阿那律,天眼第一。五、须菩提,解空第一。六、富楼那,说法第一。七、迦旃延,论义第一。八、优婆高,持律第一。九、罗睺罗,密行第一。十、阿难陀,多闻第一。
三法印
即三项标准,可用来印证是否为佛教正法。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一切皆苦。
△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03 三分科经
理解了佛经缘起,便能把握佛经所特有的文体;明白了佛教词汇,便掌握了读懂佛经的必要工具。现在,则需要进入通读佛经的最后阶段,即对佛经的文章结构进行剖析,从而在阅读时能有所侧重。
三分科经将佛经的正文内容分为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三分科经有助于我们对佛经进行提纲挈领的分析,在阅读时做到条理清晰有序。
序分是指佛经中叙述本经产生由来的部分,序分一般位于佛经正文的开头部分。佛经的序分部分,就是为读经的人说明这部经文是因为什么事情而起或什么人说的,就是所谓的本经因缘。
读了序分部分,我们会大概了解一部经书的产生时间、地点、缘由等情况,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佛经的主旨。
△ 菩提叶罗汉图·清·佚名
正宗分是佛经的正文,所谓「正宗」,是指佛的说法一定是正说,而且能证明经书的要义的意思。佛经的正宗分部分,一般包括了佛法教义的阐明、论证及修行法门,是一部佛经中最重要的部分。
因此历代高僧都对正宗分非常重视,不惜花费诸多精力来进行分析。一般来说,佛经的正宗分解法主要分为「佛答问题」解法及「信、愿、行」解法。
流通分是佛经正文的结尾,在佛经教义陈述完结后,还要让佛经在世间流传,进而传至后世,以便利益众生,所以,佛经的结语一般被称为流通分。
流通分的基本形式大多是「大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意思是 大家在听了佛陀的说法后,内心无比欢喜,恭敬地接受了佛陀的教诲,并发愿依照佛陀的教导而修行。
知中ZHICHINA重点书上市
《太喜欢诗词了!》
📚已在天猫、当当、京东正式发售📚
点击下图👇即可入手
撰文|齐乎巽
节选自知中ZHICHINA
特集017《幸会!鸠摩罗什》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C O N T A C T 
商务合作及投简历请发邮件
☞ 推荐阅读 ☜

点击下方图片即可阅读
最全诗词入门!我们用一套书打通古今中外诗歌脉络
我们花了两年,为世界众神画像!
世界变局下,我们应该给孩子读什么?

点击👇阅读原文 👇
获取《太喜欢诗词了!给孩子的中外诗歌全书》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