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送来这篇超过百万阅读的文章,觉得写得通俗易懂,问是否应该转发。


这篇题目就很惊悚《深入了解新冠后,你的三观绝对会被颠覆》。
作者是外贸专业人士,写的是新冠科普。可以看出作者的确很努力,阅读了很多文章,可惜跨界力度有点大,对新冠的理解还是有不少失误。


1,作者搞不清什么是核酸测试。


这也可以理解吧。作者做了各种各样的测试,有的测核酸,有的测抗体蛋白,还可能针对不同的N、S蛋白,普通人的确容易搞糊涂。


- 核酸检查是把病毒基因(核酸)一轮一轮地扩增到能测出来,是看现在有没有带病毒。


- 作者做的抗体检测则是检查有没有对病毒N蛋白的抗体。如果有,就是感染过新冠。而且这个测试又分测IgM和IgG,分别看有没有近期和远期感染。


所以这是两类完全不同的测试,像白天和黑夜一样。


作者把两种测试混为一谈,她写的下面的每一句都是错的,而且错得如此离谱,让人不知道从哪里下手反驳:


- (核酸检测阳性有一个重要标准:测出了冠状病毒的N蛋白。)核酸是测核酸呀,同志!不能测出蛋白呀!


- (假如一个人的免疫力比较差,又注射了灭活疫苗,很容易出现核酸阳性。)可能是有关免疫力的民科看多了?想象力太奔逸了吧?


-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想变成阴性,可以大量喝水+补充高蛋白)。继续脑洞大开?


2,作者误以为测试的CT阈值越高越好。


Cycle(C)就是扩增的次数。因此病人带的病毒量和扩增的次数是成反比的,病毒载量越大,次数很小就能测出来。


CT值(cycle threshold )则是什么时候划为阳性的门槛,或阈值。


的确CT值划得越大,越可能把一丁点病毒也放大出来。作者理解了这点。但另外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她不知道,这时阳性预测值也越小。


作者急需读一下世卫组织特意发的一个声明。


世卫指出,新冠在某个地区流行的情况会影响测试结果的预测价值,即全部阳性例数中,真正“带病毒”的例数(真阳性)所占的比例,反映了阳性者带病毒的可能性。


在低疫情地区,假阳性的可能性比较大。不管说明书上声称这个测试的特异性如何,一个测出阳性结果的人,他真正感染了新冠的概率随着新冠流行率的下降而下降。


所以在疫情发病率极低的地方,如果把核酸CT数值定得很高,虽然有可能把一丁点病毒都能找到,但也很可能代表的是假阳性,比如把杂质扩增了。


其实作者对CT还有更多的误解:

- 不同测试方法,阳性的CT阈值其实是不同的,不能直接说个数字。比如我们旁边的医院两种核酸测试的CT阳性阈值分别是28和35。


- 解除隔离的CT值也不能和诊断的阳性阈值拿来直接对比,要求是不一样的。


咱们分析一下作者的具体情况。


可以看出她一直很小心,上机前“7天三次核酸,还在三家不同的机构做”,都是阴性。然而,“一下飞机就变成阳性了”。


从作者提供的信息来看,其实她是假阳性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3,为什么作者会有这么多理解错误?


毕竟,她说她“查了大量的文献”啊。


原因之一可能因为她读的都是中文信息,而且不少是二手信息,是在网上热传但不一定靠谱的信息。


一个长期在国外生活的人,并没有直接查医学共同体的信息,没有查原文的第一手资料,转发了不靠谱的信息,这让人吃惊吗?


不吃惊。因为很多人包括我自己也是看中文信息更快捷更舒适。


想起来有一次在伦敦,孩子想吃牛排,我找餐馆的时候“灵机一动”,用中文“牛排”而不是英文steak查了一下,心想这样可以找出适合中国人口味的牛排。


结果到了牛排店,我惊了。餐馆不大,但每一个顾客都是中国人。餐馆也是中国人开的,于是我们吃了一顿不正宗的牛排。


所以信息来源太重要了,你用什么方式、是不是百度、甚至什么主题词搜索就会得到不同的信息。

疫情发展太快,个人,尤其是跨界的朋友,搜索整合医学知识的难度太大,建议还是关注医学共同体的推荐和靠谱信息源。


最后,作者说她的这篇文章“咨询了几个中外专家”,好奇是哪些专家呢?

更多: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