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YU校友故事是NYU上海校友会的一档访谈栏目
邀请杰出校友们分享其职业经历和人生感悟
荣获NYU Alumni Association 2018年度创新奖
华盛顿CASE 2019年卓越项目金奖

本文约3000字,阅读需5分钟
王晖,现任弘晖资本首席执行官、清华大学担任客座教授。原任鼎晖创投高级合伙人、投资委员会委员。在加入鼎晖之前,曾就职于美国Avenue Capital和Lehman Brother伦敦分行,并且曾在美国 Becton Dickinson 医疗集团全球总部任收购部高级经理。王晖曾先后就读于中国科技大学生物学学士、美国纽约大学 (New York University)化学硕士及博士资格、英国伦敦商学院 (London Business School) MBA。
从纽约到伦敦,探索商业世界
成长环境会深刻影响一个人的一生,从哪里来才会知道到哪里去。我爷爷是军人,因此我继承了一些军人基因,做事讲纪律讲组织讲担当;我外公是商业者,经商讲究信誉,再艰难也要遵守与客户达成的契约;我父母都是医生,从小对医学耳濡目染。在报考大学的时候,虽然父母不建议我读医,但因为家庭氛围潜移默化对我的影响很大,我最终选择了去科技大学读生物学。因此我可以说从小就在生命健康这个大圈子,一直没离开过。”
90年代初期,国内生物医药公司和研究机构很少,生物专业学生大多数毕业会选择出国深造。彼时大学刚毕业的王晖也顺应潮流选择了申请美国高校读博。“NYU是给我全奖offer的两所学校之一,我非常向往离开合肥到国际化大城市生活,因此选择了进修NYU的生物化学PHD。”
在纽约的时光是美妙且充满变化的,王晖在求学过程中逐渐发现相比学术研究,自己外向的性格更加适合商业世界。又恰逢当时美国经济环境比较好,各个企业都在扩张招人。在市场机会和自身选择的双重加持下,王晖斩获十几家公司的offer,包括微软、甲骨文等知名IT企业。出于家庭原因,王晖最终选择加入美国医疗器械公司Becton Dickinson(下简称BD)的管培生项目。即使在职业生涯的起步阶段,王晖也没有因为短期的丰厚工资选择火爆的科技行业,而是把眼光放得更加长远,选择从自己的特长和行业属性出发专注于生物医药行业。“我依旧选择生物医药行业,一是因为和我的专业相关,更重要的是这个行业的发展更利于长期个人积累。”可以见得,如此着眼于长期而不拘泥于表面的决策方式是伴随王晖一路走向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BD的5年帮助王晖完成了从单纯的学生到懂得商业规则和公司管理的职场人士的转型。“早期在BD的工作内容较杂,需要处理各种汇总到总部的项目。这段经历对我个人领导力提升有非常大的帮助,过程中我学到如何应对全新的任务、如何组建和管理团队、如何平衡不同部门领导间的关系等等。BD的工作也给我很多见识,让我意识到一个人是分社会属性和个人属性的。BD公司待遇规格高,我随同领导们出差一般都是乘坐公司自己的商务飞机,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平时在家就开一辆二手丰田小轿车。这让我在做着上亿美金交易的同时也能踏实过自己的生活,是一段非常令人谦卑的经历。”
因为在BD担任并购部经理的缘故,王晖结识了不少来自华尔街的投行人,并对投资机构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想要通过MBA实现进一步的职业转型。巧合的是,当时爱人有一个外派去瑞士信贷伦敦办公室工作的机会,王晖便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以金融见长的伦敦商学院(LBS)MBA项目,由此开启了自己在金融领域的全新旅程。
在LBS的第一个暑假,王晖就拿到了德意志银行和雷曼兄弟的全职offer。彼时的他又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我觉得读MBA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业务实践。一年的课程已经让我对金融领域的必要知识有了充分的掌握,于是我选择直接就职雷曼兄弟伦敦分所,同时将MBA的项目转成半工半读。有一年半时间我白天在雷曼上班,晚上上课。虽然辛苦,但我觉得我收获了比别人更快的成长速度。”
回国发展,深耕生物医药投资
2007年过年王晖回国探亲,通过熟人介绍认识了倪振东、包凡等国内创投圈的元老人物。“当时他们都建议我去VC/PE公司做生物医药投资,说国内像我这样既有国际医药公司背景又有华尔街投行经验的人很少。后来我去面试了一家外资的PE叫Avenue Capital,大老板当场就给我发了offer,负责生物医药赛道投资。这让我深刻意识到国内生物医药投资领域的发展机会与潜力。”之后的7年多中,王晖辗转Avenue Capital、鼎晖两家投资机构,负责的领域也从生物医药逐渐拓展到消费品等其他行业。
下决心创业的原因是好时机和自身能力成熟的结合。2014年,王晖嗅到在中国做VC/PE基金的商机成熟,与此同时在鼎晖承担募资工作的经验也让他具备了相关的能力,于是创立弘晖资本,专注投资为人类生命诊治以及健康生活提供科技性产品和差异化服务的领先企业。近几年,弘晖团队主要投的公司包括联影、迈瑞、泰格、康龙化成、鱼跃等规模较大的企业以及艾博、普米斯等对标海外的前沿生物技术公司。
当问及07年回国至今所观察到的生物医药行业变化时,王晖说道:“任职Avenue Capital时我接手的最热门的案子是当时的步长药业。步长当时主要做中成药,以服务为特色。从2007年开始,随着药监局的机构调整,整个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07年到14年是国内生物医药投资行业逐步走向专业化的关键成长时期。14年以前,生物医药投资基本没有细化,比如我早年在鼎晖就需要看所有生物医药领域的项目,包括医院和Biotech。从我们创立弘晖开始,我们就开始走向了细分赛道。每个同事在弘晖有自己的根据地,一起组成了大的医药根据地。
另一个趋势是中国创新药市场在政府的一系列药品监管改革驱动下从14年开始逐步热了起来,目前算是到了end of the beginning。在信达、百济等发展壮大之前,小的创新药领域还有一些机会,而现在随着这些公司建立了非凡的团队及体系,后来者想要拔尖需要更前沿的技术并承担更高的风险。同时,国内一些传统药企例如正大天晴和恒瑞也在不断提高创新药研发能力。”
快问快答 – 想对校友们说的话
问:校友十分好奇投资圈大咖们每天的工作状态,能否简单描述下您正常一天的工作安排?
答:首先我不是大咖,只是金融从业人员。我一直以来不熬夜,大多数工作会安排在晚上22点前结束。18:00点后不再做任何决策,公司开会基本都安排在早上。我们安排会议均比较紧凑,例如很多会议会控制在1小时以内。
问:在纽约学习与工作期间有什么趣事与大家分享?
答:第一件事是我在WashingtonSquare附近抢劫的经过。当时我直接拿了40美金给他,并且和黑人朋友说我把钱给你且不会报警,calm down, 如果需要更多钱我们一起去提款机取。后来劫匪说:Good Brother。
第二件事是911发生当天,我和夫人都在曼哈顿上班,第一架飞机撞击后我们一起向河边走(因为我们住在Hoboken),在隧道封锁的情况下在河边乘坐了一艘美国人的小船回到了新泽西。
问:有人说投资应该是人生最后一份职业,您是否认同这个观点?从职业生涯的角度,您认为进入投资领域最恰当的时间段是什么?
答:不同阶段开始做投资的都有成功案例。红杉沈南鹏先生一开始也是做投行,后来去创业做了携程和如家。我个人也不是第一份工作就做投资。我没有统计数据不好说我们这样的更容易成功,但是之前的丰富人生经历会对投资有所帮助,毕竟投资是门艺术,投资决策并不能仅仅用方法论和模型来解决。
我的个人感触是从事完投资很难去做别的事情,因为投资工作太迷人,投资本身就在解读技术和行业密码以及创始人的人生,并在信息不完整甚至矛盾的情况下做出决策。
问:作为资深生物医药领域投资人,您有哪些建议给其它(包括非相关专业背景)有志于在生物医药行业发展的(工作、创业或投资)年轻校友们?
答:一个人最重要的事情是自我认知。我是什么人,和同伴相比我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很多人会花很多钱去买名牌货物,但是却很少有人花5000块钱去做个人的性格测试。在自我认知清晰的基础上,个人未来的发展才会走向成功。人分将才和帅才,适合当元帅的就领导团队,适合当将军的就应尽快找到合适自己跟随的团队并努力工作,发挥自己的人生价值。能否遇到值得追随的团队是人生机会,这实际上是命运的一部分。遇到了就得抓得住、跟得上。就像邓小平爷爷说过,他成功的秘诀是“跟着走”。
第二个重要的事情就是放开心态,踏踏实实完成工作,帮助团队解决问题。不要怕吃亏,点滴小事既为自己赢得了锻炼机会也在大家心中树立了好的形象。
采访记者:
庄臣,上海纽约大学首届毕业生。曾任职于普华永道战略咨询、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专注生物医药领域,即将赴美国西北大学凯洛格商学院就读MBA学位。
邹子晖,2012年毕业于tandon FE专业,香港中文大学MPH在读。从事生物医药领域研究和投资多年,2017年创办Healstar Group至今,主要从事海外医学项目投资与孵化。

纽约大学(New York University,NYU)成立于1831年,是美国私立名校之一,其提倡Global Network University理念,拥有纽约、上海、阿布扎比三大校区和十多个学习中心分布全球各地。
近年,NYU在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与U.S. News中均位列全球Top30以内。至2019年初,NYU共诞生了37位诺贝尔奖得主、8位图灵奖得主、5位菲尔兹奖得主、30位奥斯卡金像奖得主、及30余位普利策奖得主。

纽约大学校友会(NYU Alumni Club)旨在服务纽约大学毕业校友,会定期组织社交活动和主题讲座,努力促进校友之间的联系与合作。
NYU上海校友会委员会——
- 谢定原 Will Hsieh (Stern'00), President
- 杜佳毅 Jiayi Du (SPS'08), Event Leader
- 符啸愚 Rico Fu (Tandon'10), Comm. Leader
- 顾泱 Aaron Gu (Law'13), Event
- 杨晓婷 Xiaoting Yang (Law'15), Event
- 庄臣 Sherry Zhuang (NYUSH'17), Comm.
- 王阿敏 A'min Wang (GSAS'16), Comm.
- 丁莫莫 Momo Ding (SPS'17), Event
- 葛书影 Shuying Ge (Tandon'10), Nanjing Branch
- 邹子晖 Conan Zou (Tandon'12), Hangzhou Branch 
NYU上海校友会顾问团——
- 卫欣 Xin Wei, NYU Alumni Relation
- 黄经纬 Alfred Wong (Stern'94)
- 陈永岚 Eddie Chen (Tandon'95)
- 高劼 Crystal Gao (Stern'00)
- 包强 Danny Bao (Stern'01)
如您需要联系我们,请在本公众号留言,或发送邮件至 [email protected]
——纽约大学上海校友会

纽约大学校训——坚持不懈,超越群伦(拉丁语原文为Perstare et Praestare)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