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版

文字版

大家好,我是思思。
在阅读这篇文章之前,建议先点击蓝字阅读完上一篇推文:我要怎么说,对方才肯听?这样吵架,让你们越吵越甜蜜(上)
今天和大家聊聊,面对不愿意沟通的伴侣怎么办?
我要怎么“听”
对方才肯“说”
01
我要怎么听,对方才肯说的第1步:共情倾听。
很多时候,人在沟通中,本能地是关注“我”想表达什么,有没有表达完整。而倾听,实际上是有些违背我们的本能的。听比说要难得多。
回想一下,如果伴侣不听我们说的话,我们内心的第一本能反应就是“你什么都给我放下,必须现在,立即,马上听我说话”。
如果伴侣不认真对待,我们就会更想说,有的时候甚至歇斯底里,大吵一架。其实啊,想要让对方愿意和你对话,你必须要控制住你本能的表达欲,首先学会去倾听。
而会倾听的必备技能之一,就是共情的能力。
简单来说就是换位思考:我了解你在说什么,并且能够站到你的立场,感受到你的感受。共情能力可以化解掉交流双方之间的距离。
先和大家分享几个常见的糟糕倾听表现,我们可以自查一下,平时有没有踩雷。
1.读心术。
我不需要听你说,我对你那么了解了,我还不知道你在想啥?。想当然地认为自己知道对方的感受,想法和观点。
2.以消极方式打断对方。
为什么强调消极呢?
因为并不是所有的打断都会引起人的反感,比如为了表示赞同或者要求解释而打断对方,可能让沟通更高效。

但如果打断谈话是为了表示反对意见或者转换话题,就可能会显得不够尊重伴侣。你有没有见过这样的:“哦这个事情不是你想的那样的,你听我说...."
你说这种人讨不讨厌?
3.用 是的,但是....这样的句式。
听起来好像你在认可对方,事实上还是为了给自己辩护。咱们要承认对方就大大方方承认,每次都要在后面跟个否定,多扫兴啊,不是吗?
4. 反响抱怨。
就是如果对方在和你表达自己的不满和需求的时候,我们避开对方关注的问题,反过来呢,去向对方吐槽自己想吐槽的问题。
上面说到的四个倾听的雷区,希望我们可以尽量避免。
02
你接下去可能会问,即使我愿意听,但是对方不愿意说怎么办?
这常常是非常常见两性相处模式,女生喋喋不休,男生完全回避。
罗马不是一日可以建成的,在对方没有沟通习惯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退而求其次,不要着急去解决你俩之间的问题,而是先卸下他的防备,让对方明白你和他之间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合作的关系。
我讲个故事。
曾经有个叫红豆的宝妈曾向我求助。
有一段时间和丈夫的关系降到冰点甚至想要离婚。
原因是她觉得丈夫根本不关心孩子,就连周末都要自己催着吼着才能陪孩子玩一会。而且更可气的是,丈夫从来不正面回应红豆的抱怨,被栗子说烦了就自己回到书房锁上门。
在和我进行一次深聊后,红豆意识到了问题所在。
她不再催或者吼丈夫去陪孩子,不再给家庭制造这种紧张的氛围,丈夫对她的态度也变得越来越缓和。
一段时间后的一个晚上,她做了几个老公最爱吃的菜,在轻松温馨的氛围下问:
“老公,我看到你陪孩子玩的时候感觉真的很幸福。你能和我说说你陪孩子玩的时候的感受吗?”
在接下去的对话中,红豆一直保持倾听共情的态度,站到了丈夫的立场想问题,哪怕对方对自己有抱怨,红豆也没有做出任何反驳或者自我辩护。
后面她了解到,丈夫看起来对带孩子的事情懒散,是因为觉得自己的价值被妻子忽视,平时在家里被妻子指使,自己更像这个家庭中的一个工具人而非男主人。
当丈夫积压在心里的情绪压力释放出来之后,他就觉得自己被看见了,被理解了,两个人交流的通道就被打开了。
看吧,很多时候我们太急了,想要马上揪住对方解决问题。事实上一个长期积累的问题,双方内心都有沉重的负担,并不能指望在几天内解决。
故事里的红豆并没有急着去解决问题,而是耐心地用了一段时间,先让丈夫感受到轻松的关系氛围,让他慢慢卸下防备,这样为后面的有效沟通创造了一个安全的环境。
那么共情倾听之后,我们怎么去推进问题解决呢。
03
我要怎么听,对方才肯说的第2步:邀请合作的开放式讨论
很多时候遇到矛盾,我们会忍不住强势表达自己的意愿,同时否定对方的意愿,就是强行把对方推到了我们的对立面,两个人处于有一种争夺话语权的敌对状态。
其实,更聪明地做法是:我们可以在遇到分歧的时候去有意识地去邀请对方参与决策。
用商量的态度,和对方一起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
也就是我们说的使用开放式讨论:这个问题我想达到这样的目的,我觉得可以这么做,你有什么更好的建议吗?
需要你们共同参与,商量出对你们双方都有好处的目标,而不仅仅是一方的收益。
比如红豆本来特别想抱怨:你做爸爸的和孩子吃什么醋?我这么做不也是为了家为了我俩的孩子吗?
但是她按捺住了这个冲动,这么和丈夫说的:
“我理解我之前指挥你干着干那,让你不舒服了。不过有了孩子之后,家里的确有更多需要操心的地方,我一个人忙不过来,就经常又累又气。我希望我俩可以一起分担这一些。但是我也不知道怎么分工合适,你觉得怎么做好呢?”
这就是一个开放性的讨论,红豆在向老公传达这样一个信息:
“你有你的困扰和情绪,我也有我的困扰和情绪,这个问题需要有一个双赢的解决方案”。
这就巧妙地
1.把伴侣变成问题的解决方,而不是麻烦的制造者。
2.两个人的态度不再是对立的,而是合作的。
3.红豆的丈夫从一个被动被安排任务的工具人,变成了主动制定规则的游戏玩家,也就激发了他做好这件事情的主动性。
04
到这里,你可能会问:要怎么做好像是明白了。但是日常生活中遇到冲突的时候,我俩都很容易被负面情绪绑架,脾气一上来就控制不住自己怎么办?
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个练习自我控制,避开恶吵的实操性好方法——听说者技能“(speaker-listener technique)”
听说技能是心理学家Markamn教授在1986年就提出来的沟通模型,能够帮助夫妻在遇到问题的时候进行建设性地交流,避免破坏性的争吵。
听说者技能指的是,双方都轮流扮演表达者和倾听者的角色。我带着大家来过一遍这个技能的流程和规则。
首先是双方需要共同遵循的规则:
1. 在一个人发表讲话的时候,手里就拿一个代表说话者的小物件,比如一支笔,作为“发言棒”。
谁拿着这个物件才有说话的权力,是唯一可以说话的人。倾听者在表达者发言的时候,不能说话。
2.我们需要分享发言权:发言尽量简洁,一次一个观点,就事论事,不翻旧账。说完后及时转换角色,把发言棒给对方。
3.平日里,双方就确定好这个代表发言的小物件。在遇到分歧的一开始,其中一个人可以及时拿起这个物件,主动成为说话者。
接下去我们再细讲一下表达者和倾听者分别需要遵循的规则。
表达者规则:
1.只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绝对不去猜测对方的心思。  比如:用第一人称“我”来描述自己的想法,情感和关心的问题。不要凭着自己的想象去谈论伴侣的动机或者观点。
2.停顿让听话者重述。说完一个意思之后,让听话者重述你刚刚说过的话。如果伴侣重述的话误解了你的意思,或者表达的不是十分准确,你需要重新解释。目标是帮助听话者真正地理解你想表达的意思。
倾听者规则:
1.用自己的语言重述,向对方确认自己听到的信息是不是准确的,不带误解。目标是确保你理解了对方想表达的意思。
2.全神贯注去理解对方想传达的意思,不要反驳。除非你成为了说话者,否则不要提出你的问题的想法或者观点。作为听话者,你的任务只能是为了理解伴侣的话而说话。
最后,我们需要明确一下这个表达方式的目的。
听说者模式的目的是展开一场有效的对话,
在矛盾中增进对彼此的理解,培养合作能力和共同决策能力,
而并不是要马上找到一个具体的解决方案。

只要有了这种能力和态度,解决方案我们可以慢慢摸索的。
当我们真正看懂彼此的需求,愿意相互满足的时候,就是从对立走向了合作,迈出了解决矛盾最重要的一步。
相关阅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