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到了,祝朋友们新年快乐!
全球各地资本市场也走完了2020年的最后一个交易日,我们今天可以做出一些对比并给出一些观点了。
总结中美两国权益类资产在2020年的表现:
沪深300累计上涨 27.21%;
创业板指累计上涨64.96%;

标普500累计上涨16.26%;
纳斯达克100累计上涨47.58%。
它们的表现都非常耀眼,再考虑到全球疫情肆虐,很多人都觉得2020年非常糟糕,最终能跑出这个成绩真是不容易。
中美2020年部分权益类资产表现对比
跟中国人谈投资,就不能不谈房子,因为中国人的大多数身家都在房子上。上文提到的中美两国的四项具有代表性的权益类资产涨幅在16%-65%之间,可以说比同期的房价强多了。

我知道这时候一定会有人出来杠一下,我帮他们把想说的话都说了吧:深圳和上海平均涨了20-30%、个别片区和楼盘更高!A股有47%的股票在2020年是下跌的、还有房子自带三倍杠杆呢,房子当然比股票强啊...
但是你知道这个逻辑错误在哪里吗?错在了对比的标准不对口。
要客观对比股市和楼市其实很简单,那就是:整体对整体,个体对个体。
A股确实有一小半股票在2020年是跌的,中位数股票涨幅也很小,但中国(不含港澳台地区)共有663个设市城市,中国这663个城市的中位数城市(即排名在332名的城市)在过去一年的房价涨幅是多少?有正增长吗?大概已经是鹤岗那样躺着了吧。比完了整体再比个例,深圳上海这么牛,有白酒、医药、电动车这些板块牛吗?南山浦东这么牛,有特斯拉和茅台牛吗?咱们这就不谈融资融券这种高风险偏好的事(融资融券不是不给你加杠杆的机会、而是你不敢加),就按没有杠杆的个体对个体、整体对整体的简单对标,房价涨幅就算乘以个3在2020年都不如股票,这里还没有考虑股票在流动性和交易成本等方面的优势。
这就是2020年的客观事实,承不承认都摆在那里,我们只有深入思考和学习这背后的逻辑,才能让自己获利。
另外,在中国做投资,不能和国家唱反调。因为中国有着全方位的社会掌控能力,理论上讲,除了在自然资源、基础科学这种存在客观限制条件的领域,国家对内想做的事情还没有哪件是做不成的,结果怎么样完全就看愿不愿意、有没有决心。

所以我们也看到在2015-2016年期间,全国各地连续不断地降准、降息、降首付,各地推出越来越优惠的房贷利率折扣,本质是希望我们去买房。果然在短短两三年时间里,很多城市的房价涨了一倍甚至更多,那会儿买房的人浮盈、不买的人踏空,这就叫不要和国家作对。这个道理在房价上也是一样,很多人说调控了这么多年房价不下来,所以笑话决策者,这种网民属于把自己的幼稚当成小聪明,居然到现在还看不懂调控的初衷是要稳定市场而不是要价格大跌。

那么对于楼市和股市这两大资产,官方现在的态度是怎样的呢?我个人总结起来八个字:房住不炒、培育慢牛。
我在12月23日的原创主题《换一个货币蓄水池》中提到“
国家对资本市场的扶持已经是一张明牌
”,并且给出了几个线索,这里再分享一下:

(1)刘鹤副总理在今年的陆家嘴论坛指出,要坚持建制度、不干预、零容忍,加快发展资本市场。鼓励中长期资金开展价值投资的制度体系,强化对市场中介机构的监管,大幅提高对财务造假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快推动证券代表人诉讼机制落地,更好地保护投资者利益;
(2)监管部门对待险资的态度出现180度转弯,从前几年以排斥险资“野蛮人”,到现在引导险资入市;
(3)积极引入外资进入A股,降低甚至取消外国投资者进入A股的壁垒,QFII基金取消所有限额;
(4)证监会近期表示要促进居民储蓄向投资转化,大类发展权益类公募基金。
在金融改革的背景下,外资和机构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散户比重降低,所以我们也看到市场风格变得越来越像美国,最典型的就是龙头集中化。这是好事,好公司就应该被追逐,垃圾股就应该被抛弃。
再次强调,我们没必要对房价太焦虑,因为普通人要让资产跑赢房价一点也不难,长持一些大盘指数(例如沪深300、标普500、纳指100)就可以躺赢,前提是不要对权益类资产的短期波动过于纠结,否则精神上的损失会让你得不偿失。
反过来说,买房相比买权益类资产最大的好处其实不在结果、而在过程,买房不会让业主心脏受冲击,不会每天刷新一个价格给你看,但其实并不是它价值不波动,而是因为这种波动你看不到而已。所以投资权益类资产应该向买房学一点佛系和耐心,在认准了一项优质资产的前提下,以合理价格买入后就不要老盯着市场看了。有些人恨不得交易时段每分每秒都盯着K线图,这真的一点意义都没有,纯属浪费时间,在拥有优质资产之后,你要做的事就是吃喝玩乐。这也是我们公众号第二次强调这个观点了,第一次是在12月21日的主题《不要在房价上钻牛角尖》中提到的。
当然,中国房产作为市值超过400万亿的巨大水池(可能也是全球总市值最大的单项资产),放在当下仍然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这则主题的主要目的,不是说让你去卖房炒股,而是希望读者可以在投资领域开阔视野,投资不只是有买房一种方式而已,一定要把对买房的非理性偏好扭转回来,使自己的资产配置更加优化、更加均衡、也更具有成长性。
展望2021年,我对中美两地市场都比较乐观。2021年大概率是一个周期回归、非周期继续称王的年份。主要逻辑是疫苗作为克服新冠疫情的最终武器,也会是周期性传统行业的大救星。疫情对于包括能源、航空、旅游、金融等周期性行业打击最大,疫情的退去对这些行业也会带来强力推动。同时今年美联储、欧洲央行等世界主要央行大水漫灌,使得2021年有明显的通胀预期,现在原油、煤炭、钢铁的价格已经涨了不少了,下一步传导到消费品,物价上涨刺激各个行业工厂的生产,增加公司利润,这对于周期类公司会带来很大推动。
至于非周期称王,基本上可算是一个常识,2021年中国的那些头部消费股大概率还会创出新高,美国以大型科技股为代表的纳斯达克100指数也大概率将不断创出新高。中国的核心资产在消费、美国的核心资产在科技。
往期相关主题:
欢迎点在看、转发朋友长按上方二维码关注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