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老师”这个词,你脑海中浮现的是什么?

你遇到过影响你一生的老师吗?

老师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扮演了重要角色。

教书育人是他的职责,这其中育人是首位的,正所谓先成人,后成才。
在应试教育下,教书自不必说,那么育人呢?
不久前看到一则令人心痛的新闻:
小学生缪可馨作文课后跳楼坠亡。
她的家人称,缪可馨曾告诉家人在课上被袁老师扇过巴掌,“感到很伤心”。
缪可馨的自杀是否与袁老师有关,我们只能等待调查结果。
但不可否认,有些老师不仅不会“育人”还会“伤人”。一边打击人的自尊心,一边压制独立思考能力。
在他们眼中,仿佛没有成绩,人就一无是处。

可馨离开了,而她作文本上的批语“传递正能量”仍是那么刺眼。
缪可馨的遭遇不禁令我想起一部探讨教育的电影《死亡诗社》。

这部电影的主角同样是一位文学(语文)老师,同样也有一位学生自杀身亡。

但却是个截然不同的故事。
我想,一位好的老师应该像春风化雨般鼓励和引导学生。
为迷惘的人带去方向,为失落的人带去希望。
他会告诉你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学会独立思考,他还会告诉你大多数人都生活在平静的绝望中。
《死亡诗社》中的基丁(罗宾·威廉姆斯饰)
就是这样的老师。

这部电影不仅是一部深入探讨教育的优秀电影,也是罗宾·威廉姆斯的代表作。
被誉为影史百大经典之一,豆瓣评分9.1。
经典永不过时,即使在今天看来,仍有很多人能从中找到共鸣。
《死亡诗社》这个名字容易让人误以为这是一部阴暗惊悚的电影,Dead poets society本意应该是古老已逝去的诗社之意。
对于这部启迪心灵探讨教育的电影,或许《春风化雨》这个译名更贴切些。

死亡诗社

Dead Poets Society

导演: 彼得·威尔

编剧:汤姆·舒尔曼

主演:罗宾·威廉姆斯 / 罗伯特·肖恩·莱纳德 / 伊桑·霍克
上映日期: 1989-06-09(美国)

片长: 128分钟

一群受传统教育的学生和一位反传统教育的老师相遇,《死亡诗社》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简单而深刻的故事。
电影剧本根据作者托马斯·舒曼的真实经历改编而成,该片荣获奥斯卡最佳电影原创剧本奖。
而主演罗宾·威廉斯也赋予了角色基丁老师鲜活的形象,使之成为影史经典的教师角色。

罗宾·威廉姆斯 Robin Williams

虽然彼得·威尔是好莱坞导演,但他的电影却没有浓重的商业味,《楚门的世界》也是他的代表作。
他总是以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美学理念来诠释深刻又矛盾的人性,为影片赋予丰富而深邃的内涵。

彼得·威尔 Peter Weir

值得一提的是,年仅18岁的伊桑·霍克
在片中饰演一个害羞、缺乏自信的学生托德。

伊桑·霍克 Ethan Hawke

故事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佛特蒙州的一所百年名校——威尔顿学院。
威尔顿学院是全美最优秀的预科学院,以传统校训“传统、荣誉、纪律、卓越 ”而著名,是一所典型的以严厉管制来培养学生的学校。

作为毕业班的学生,努力学习考入名校就是他们的最高理想。
以尼尔为代表的这群大男孩,习惯了私下叛逆表面扮演好学生的校园生活。
他们背负着来自家人和学校的压力,日复一日如机器般学习,考试。

而这种浑浑噩噩的压抑生活,在基丁出现的那一刻改变了。
基丁,这位新来的文学老师是个绝对的异类。
虽然他也是该校毕业生,但在学校僵硬呆板的教育氛围中,他却鼓励学生寻找自我、争取自由的思想。
第一堂课,基丁既没有树立权威,也没有灌鸡汤。
而是将学生领去看百年前的毕业生照片,目的是为了让他们认识死亡。
从而领悟要珍视生命,不要虚度时光。

基丁让学生皮特兹念了一首英国诗人丁尼生的诗《劝 少女珍惜时光》:
如果可以, 快些采撷你的花蕾, 
旧的时光仍然飞逝, 
今天灿烂盛开的花朵, 
明日就或将凋去,变得僵冷, 停止呼吸。
然后他说:“孩子们,千万别虚度光阴,让你们的生命非同寻常!因为我们任何一人都会像花蕾凋谢,变成尘土,已经逝去的古人曾经一样充满幻想和梦境,可是我们用心灵细听,可以听到这样的号角:抓住光阴,让生命不同凡响。”

至此,所有人无论表面如何不屑,内心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触动。

而其他老师是怎么教导学生抓紧时间的呢?

大都是用扣除学分来威胁。

两种教育方式,高低立现。
基延反对禁锢思想的一切规矩。
身为文学老师的他,要求学生撕去课本上老套古板的前言,并称之为“废话”!

教导他们要敢于挑战权威,学会自己去思考判断。
他告诉学生要学会自己去欣赏文字和语言,不管别人怎么说。
他用独特的方式告诉学生“我们为什么读诗写诗,为什么活着。”
在这个以成绩定胜负的毕业班里,去探讨这样虚无的问题似乎显得很多余。
但基延老师却坚持让他的学生去思考,去探寻。

生而为人,除了名和利,是否还有其他值得我们追求的价值?

“我们读诗写诗,并不是因为它好玩。我们读诗写诗因为我们是人类的一员。而人类是充满激情的。医学、法律、商业、工程,这些是崇高的追求,支撑生命所必须。但是,诗歌、美、浪漫、爱.......这些是我们活着的意义。
这是基延想要传达的。
基延教导学生必须努力寻找自己的声音,
因为越迟开始寻找,找到的可能性就越小。
梭罗说:“大多数人都生活在平静的绝望中。”

基延说:“别陷入这种境地,冲出来。”
写诗只是一种表达方式,目的是寻找自己的声音。
等到功成名就或潦倒挫败之时,一个深沉的自我可以免于绝望。

这就是他让这些高中生去思考的原因。
基延老师还会突然站到课桌上,他说“我站到桌上,是想提醒我自己,我们必须时刻用不同的眼光来看待事物。”
他还鼓励学生们也站上课桌,来体会不一样的视角。

“一旦你觉得自己懂了什么东西,就必须换一种角度来看。同样,读书的时候不要想作者怎么看, 想想你自己怎么看。” 
好一个基延,不仅鼓励学生撕书,还让他们上桌。

基延老师独树一帜的教育方式让学生们震撼之余,也对这个另类的家伙产生了兴趣。
不久,尼尔在学校图书馆里发现了一本刊登着基廷简历的威尔顿年鉴。

原来基廷曾是橄榄球队的队长,参加过一个名叫死亡诗社
(Dead Poets Society)的组织。
这个组织的主要活动是在校外很远的山洞中探讨诗歌、人生。
听上去简直文艺到可笑。

但是当这群大男孩听基延回忆时,竟然莫名产生了神往。

“死亡诗社”这种浪漫精神,是过往的繁重学习生活所不可想象的。
男孩头目尼尔带头决定复兴死亡诗社,大伙纷纷同意。
当然动机并不那么单纯,男孩们一致认为这种文艺调调更容易泡妞。
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里,几个大男孩偷溜出宿舍,前往基延提到的山洞。

这种违反校规的秘密活动不仅新鲜而且刺激,大家带着零食香烟,俨然一个茶话会。
在八卦故事都聊完,意兴阑珊时。
大家没有忘记死亡诗社的初衷,半开玩笑地轮流开始读诗。

就在这样嬉笑打闹的氛围中,他们逐渐体会到文学的魔力。
在隐蔽幽暗的山洞中,诵读古人写下的诗句。
肆意扭动舞蹈歌唱,尽情表达和释放着青春的激情。
此后,死亡诗社的活动便一发不可自拔。

就这样男孩们有了自己的秘密组织,校园生活不再那么乏味。

人一旦开始表达自己的灵魂,很多事情就会开始悄悄发生变化……
基延的教育方式引起了校方的注意,有老师暗暗警告基延不要坏了规矩。

在这样一个以考试成绩为人生目标的环境中,个人的追求终究困难重重,悲剧还是发生了。
男孩中的尼尔热爱表演,他的父亲却严厉古板,始终反对他的兴趣爱好。然而尼尔偷偷参加了学校的话剧演出。
即便在演出中表现极为出色,尼尔也未能逃过父亲的严厉责备。
甚至勒令他转学。他父亲认为尼尔的不务正业都是因为受了基延老师的蛊惑。

尼尔只是希望父亲能肯定他的能力,只是希望他能给自己一点点支持。
但他得到的只是否定和责备,万分痛苦的尼尔最终选择了自杀。

尼尔的死震惊了威尔顿学院。
校方迫于舆论压力,开始调查尼尔自杀的原因。
调查结果竟然把责任完全推到基廷老师身上,这背后是尼尔父亲的指控。
基廷被学校开除。
当他最后一次来教室告别。

曾经循规蹈矩的学生们一个个站上课桌,大声朗读诗歌。
一声声“噢,船长,我的船长”,为基延老师送别。
这一刻堪称全片的泪点。
每个人都希望学生时代的自己,能遇到一位基延这样的老师。

他是封闭环境中的叛逆者,是灵魂的启迪者。

他的课堂拒绝死气沉沉,而是充满自由的气息、思想的碰撞。
他为一帮青春迷茫中的孩子,带去追求自由的勇气。

他让孩子们知道学习不仅仅是几何代数化学历史。

学习还应该是对生命意义的追寻和思考。
然而在那个时代,他超前的教育方式得不到社会的认可,最终不得不离开。
但自由的种子已经在每个学生的心中发芽。
英国著名哲学家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中说道:“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
雅斯贝尔斯也曾说过:“教育本身意味着——一个灵魂唤醒另外一个灵魂!”
《死亡诗社》中基廷老师的教育方式在今天看来依然深刻,令人反思。
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教育?

或者说,我们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
本文作者:RAMA
好看的你也「在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