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持续加强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推进“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和“讲政治、敢担当、改作风”专题教育活动。全面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深化落实思想政治工作各项举措,构建“三全育人”工作格局。生命科学学院“筑梦先锋”本科生党支部获批全国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校党委获全省高校先进校级党委、全省高校党建“双创”示范高校。校工会获“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称号;马克思主义学院获批陕西省首批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1名辅导员获“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入围奖。学校被中央文明办确定为全国文明校园典型之一,王亚杰书记应邀参加中国文明网系列访谈。成功举办9-10月“陕西好人榜”发布仪式,陈伟星等9位师生荣获“陕西好人”称号。
拓展阅读:
02
进入THE亚太200强

“双一流”建设稳步推进
学校在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简称THE)2019排名中首次进入亚太地区200强,在艾瑞深校友会网2019排名中位列中国区域研究型大学第1位。全面系统总结第四轮学科评估经验,围绕“学科方向-学科团队-学科平台-学科集群”,构建一体化递进式学科发展体系。推进复办医学学科,西安市第一医院、第三医院成为我校医学院直属附属医院。打造学科建设特区,扎实推进地质学一流学科建设和考古学一流学科培育工作。
拓展阅读:
03
“一院一策”全面铺开

综合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
按照“统筹管理、分类指导”原则,改革的深度和广度全面拓展,综合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进一步激发了办学活力和发展动力。持续推进“一院一策”改革,所有院系综合改革方案均已完成。大部制改革稳步推进,成立生命科学与医学部、史学部、人力资源部和国际合作部。管理效能建设不断优化,服务精准化水平不断提升。
拓展阅读:
04
获得3项国家教学成果奖

人才培养水平不断提高
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从 2018级新生开始实施完全学分制。“低油价背景下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动态调整机制研究”入选首批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吴丰华获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文科组三等奖,4位教师在陕西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获奖。在全国数学建模竞赛、大学生英语竞赛、电子设计竞赛、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等各类竞赛中,我校学生获得国际奖项7项、国家级奖项286项。
拓展阅读:
05
获准5个国家重大项目

科学研究取得新突破
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3项,其他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36项,标志性项目12项,其中张兴亮负责的“寒武纪大爆发时期生态系统演化”获重大项目资助。袁洪林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人入选陕西省杰出青年基金资助。早期生命与环境创新团队入选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4个团队入选陕西省重点领域科技创新团队。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2项,其中李浩、段清波、席恒、段建军分获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获陕西省科学技术奖励8项,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34项。韩志斌等获全国民族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郭晗获“刘诗白经济学奖”著作奖。
拓展阅读
06
设立12个院士(社科名家)工作室
人才队伍建设获得新提升
设立12个院士(社科名家)工作室,举办院士新年论坛。1人入选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1名外籍专家入选国家高端外国专家,2人入选中国科协青年托举计划;新增“长江学者”6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新增陕西省千人计划、特支计划、“六个一批”人才、高校青年杰出人才、科技新星等省级高层次人才89人,“三秦学者”创新团队4个。范代娣当选中国化工学会首批会士,华洪当选中国古生物学会副理事长。15人当选教育部高校教指委委员,1人入选中组部“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初选名单,3人获评陕西省教学名师。启动校内青年人才项目遴选,38人入选“仲英青年学者”和“青年学术英才”项目。2位教师分获陕西省“师德标兵”和“师德先进个人”,经济管理学院获陕西省“师德建设先进集体”。
拓展阅读
07
新增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取得新进展
新增马克思主义理论、戏剧与影视学、地理学、公共管理、工商管理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获批港澳台硕士博士研究生招生资格。8篇学位论文获陕西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评陕西省研究生创新成果展一等奖8项、二等奖7项,学校获“优秀组织奖”;首批5个“省级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工作站”通过绩效考核。研究生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650余篇。完成50个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自评阶段工作和26个培养单位77个学位点、14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领域)的培养方案修订。
拓展阅读
08
大陆构造协同创新中心获教育部认定
平台智库建设展现新作为
获批2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基地、12个省部级科技创新基地,其中大陆构造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获教育部认定,陕西西安城市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获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批复建设,陕北能源先进化工利用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通过验收。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发展研究协同创新中心获陕西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认定。丝绸之路研究院、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中东研究所入选中国大学智库机构百强排行榜,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入选年度中国核心智库,陕西宏观经济与经济增长质量协同创新中心获中国智库索引-智库最佳实践案例最佳管理二等奖。1篇对策建议获中央领导批示,6篇被中央和国家有关部委采用。
拓展阅读
09
再获“111”引智基地

国际合作交流取得新成效
丝绸之路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创新引智基地获批国家级“111”引智基地,成为陕西省属高校和我校第二个“111”引智基地。与12个国家和地区的17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签署20项合作协议。选派教学科研人员及管理干部424人次、学生557名赴境外交流学习,接待来自22个国家(地区)的高校和教育科研机构团组104批969人次,招收来自57个国家和地区的1151名留学生来校学习。邀请5位诺奖得主来校讲学并受聘荣誉教授,成立陕西首个诺奖工作室,获批3个高端外专项目和7个省部级以上国际科研合作计划项目,与120余位境外高水平科研人员签订紫藤科研合作合同。
拓展阅读
10
与西安市开展全面合作

社会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与西安市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开展全面合作;与咸阳市、榆林市、内江市签订校地合作协议;与华大基因、陕鼓集团、西安广播电视台等企事业单位签署校企合作协议;与省委组织部共建中华文化干部学院,新建中华传统文化培训学院、陕西省档案人才培训基地。成功举办“梦回长安—百万校友回归”西北大学专场活动,成立校友之家、校友经济总部、校友企业家联盟。我校与延长石油集团的“四主体一联合”模式入选国家发改委《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百佳案例》。学校获评全省脱贫攻坚帮扶先进单位,组织各类扶贫培训19期,设立3个地方科技工作站,组织3场线下销售活动和“互联网+”消费扶贫活动;向对口扶贫的黄山村投入资金60万元,建立3个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和互助基金协会。
拓展阅读
2
1
9
期待更多精彩
微信改版了,快把西北大学设为星标吧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