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下午,西北大学史学部成立大会暨史学家工作室揭牌仪式在太白校区举行。西北大学名誉校长、著名历史学家张岂之,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一级教授王子今,西北大学党委书记王亚杰,校长郭立宏,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王正斌、常江、赖绍聪,校党委常委、党(校)办主任吕建荣等出席仪式。
张岂之、王子今、王亚杰、郭立宏共同为
“西北大学史学部”“史学家王子今教授工作室”揭牌
郭立宏为史学家工作室首席专家,史学部主任、执行主任、副主任颁发聘书
王正斌宣读相关文件
赖绍聪主持大会
学部制改革试点是西北大学深入推进学科交叉融合、促进学术协同创新、支撑“双一流”建设的一项重要战略性工作。继生命科学与医学部之后,史学部挂牌成立,标志着西北大学学部制改革探索又迈出坚实一步。史学部涵盖历史学院、文化遗产学院、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中东研究所、丝绸之路研究院(西北历史研究所)、科学史高等研究院等学院和研究机构,同时吸收中共党史、文学史、新闻史、经济史、哲学史及信息学科相关研究领域参与建设,打造大史学学科协同发展范畴。学校在充分赋予史学部自主权的同时,明确学部内各相关教学科研单位在现有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不变、积极推进各自一级学科建设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激发相关学院、科研机构创新动力和学部发展活力,凝练和突出史学学科优势特色,建立健全跨学科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打造高水平学科团队,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增强服务重大战略需求能力,更加有力地支撑学校“双一流”建设。
张岂之先生在讲话中回顾了四十年前学校历史系的办学情景。他对今天史学部的成立、王子今教授受聘史学部主任表示祝贺,并表达了殷切期望。他指出,本科教育是高等学校的中心工作,任何时候都应抓紧抓好。他同与会师生分享了自己对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感悟和体会,号召全体师生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并贯彻落实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把西北大学建设得更好。
王亚杰在讲话中表示,西北大学实施学部制改革试点并成立史学部,是学校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具体实践。就做好学部制改革试点,特别是史学部未来的建设发展,他提出四点要求:
1
要着力交叉融合,推动学术协同创新,通过做大、做优、做强史学学科,打造学科交叉融合、发展新兴学科、构建学科集群的平台,真正发挥史学学科“集团军”力量,以超常规的思维、超常规的举措,产出超常规的成效
2
要构建学科生态,促进学科内涵发展,积极发挥学部统筹协同作用,聚焦“学科方向—学术团队—学科平台—学科集群”一体化发展,充分整合、协调、运行好各类资源,对内同心同向凝聚合力,对外强化竞争谋求突破
3
要大胆改革创新,打造学术创新高地,史学部改革试点步子要稳、步伐要大,勇于先行先试,及时总结经验,凝练形成西大史学的学科特色、制度特色、运行特色,走出一条符合西大实际的学部制改革路径,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4
要凝聚高度共识,激发学部发展活力,史学部内各教学科研单位要强化“主人翁”意识,全力支持和深度参与学部各项建设工作,学校各有关职能部门要根据自身业务职责,主动对接史学部发展需求,发挥优质资源集聚效应,提高精准服务质量,全力支持史学部的建设发展
成立大会结束后举办了西北大学“侯外庐学术讲座”第163讲,王子今教授为师生代表作了“秦汉儿童的世界”的专题报告。
王子今作报告
常江主持报告会
西北大学史学学科源于1937年设立的西北联合大学历史系,在历代西大史学人坚守初心、埋头苦干下,厚植形成了学养深厚的历史底蕴,凝练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研究方向,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标志性成果,较好地服务了经济社会发展。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考古学取得了A+、世界史取得了B+、中国史和科学技术史取得了B的良好成绩。
史学部的核心主干学科中国史、世界史、考古学和科学技术史是西北大学积淀深厚的传统优势学科,具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和社会声誉。史学部成立后将重点围绕学科交叉方向凝练、学科交叉团队组建、学科交叉平台搭建、学科交叉人才成果评价、跨学科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工作。学校将举全校之力支持学部制改革试点工作,为西北大学“双一流”建设探索有益经验、提供示范样板。
西北大学学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历史学院、文化遗产学院党政班子全体成员,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中东研究所、丝绸之路研究院(西北历史研究所)、科学史高等研究院、延安精神与党的建设研究院等学院、研究机构负责人及骨干教师,经管、文学、新闻、哲学、信息等相关学科负责人及人文社科类无行政级别实体研究机构负责人,部分师生代表200余人参会。
微信改版了,快把西北大学设为星标吧
更多精彩,不容错过~

素材来源/ 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
图/ 马骞  编辑/ 吴慧莹  责编/ 李琛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