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了算好像有两个月没更新了。之前听有的MM说本公号更新比较随性,想想确实是有点。特别是春假回国玩了一趟,回来这时差倒了一个月才彻底缓过劲儿来。加上我写东西左思右想改了又改的比较慢,这就磨蹭到了快放暑假了。实在不好意思哈。 所以我特期盼今年秋天小美上一年级,到时候我每天的自由时间就终于可以突破俩小时了。
    理解小朋友各方面的偏好,因材施教,是我这两年最大的收获。所以今天这篇有点长,为了把想说的事说清楚,感觉五篇并做一篇写。
说到家庭教育,
以下几种情况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吧?
  • 听别人家的妈妈讲述着如何培养出来别人家的孩子,可是那些经验秘诀用到自家孩子身上,怎么没有用?
  • 育儿书看了,可是怎么不同书里的方法互为矛盾啊?我到底该听谁的?
  • 我也想因材施教,可是我改扬长避短?还是该取长补短?
    之前聊了聊美国学校的基础教育,提到了无论是家庭对教育的期待值,还是学校对学生的培养,“多样化”都是其中一个最大的特点。其实这个特点,也是美国整个社会(出版流行的家庭教育丛书,教育育儿杂志,家庭教育的电台节目,儿医的建议,育儿博客文章等等)对家长的整体引导方向。
    纵观(美国)市面上最受欢迎的家庭教育类书籍,极少有“哈佛女孩”“硅谷爸爸”“养育天才”这种带着别人家的孩子/妈妈/爸爸光环的书。不仅很少有这种“我是如何培养天才”的书,大多数经典书籍里都有铺天盖地的反面典型案例,或者是讲述自家孩子惹的麻烦闯的祸,或者陈列儿医心理咨询师遇到的各种情况。首先告诉读者的是:你家孩子那情况太常见了,太正常了,你看多少孩子都这样啊。继而再分析小朋友这样做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最后再引到家长如何顺水推舟,取长补短。留给家长的是理性分析自家小朋友的性格行为特点的方法,以及冷静不焦虑的思维空间
    总体而言就是鼓励家长多了解自己的孩子,做到因材施教。
什么是因材施教
    说到因材施教,爸爸妈妈们肯定都对这个词不陌生。但是一直以来,这个词最广泛和传统的应用只是在教学上。

    根据中文解释,因材施教是指 “教学中一项重要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原则,在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教师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来有针对性的教学,发挥学生的长处,弥补学生的不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由此定义,大家最容易想到的“材”肯定是与学习能力相关的记忆力、兴趣和爱好、反响速度、摹仿能力和耐力等五种行为特征的综合反应。
    然而,作为家长对小朋友的家庭教育,因材施教的范围远远就超过了学科学习的范畴,所以咱们这里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一下如何鉴别小朋友的材。
  1. 思维方式
  2. 学习方式
  3. 沟通交流方式
  4. 人际关系
  5. 性格特点

思维方式
    几个小朋友,即使在同样的环境听着一个老师讲同样的课程内容,每个人对于所接受到的信息都有不同的理解方式。有人努力抓住老师讲的每个细节,有人努力把这个概念跟以前学过的知识联系起来,有人有一点点听不懂就卡在那里了,有人能跳过不理解的继续听下去,有人特别在意老师说话的语气和表情,有人只听说话的内容。 

    每个人都在用自己偏好的思维方式去理解别人传达给自己的信息。对于思维方式的分类,最经典的是Dr. Anthony F. Gregorc的分类法。他把思维方式从两个方面进行了两两分类。

信息获取方式
具体角度 VS 抽象角度
    具体角度就是指通过视觉、嗅觉、触觉、听觉、味觉这五个基本直观的方式收集信息。通过这些方式收集到的知识信息都是实际的,直接的,不带有任何隐含信息。

    抽象角度是指自己通过自己的直觉、想象、知识结构、理解等方式所产生的观点,想法,猜测,估计,等等这些非直观的方式所产生的信息。

    虽然说一般人在思维过程中大部分都会同时通过这两种角度来获取信息,但是每个人会对其中的一种有更强的偏好。比如说,咱们常说的“理工男”角色,那种看到什么就是什么,不会去揣摩话语背后更深一层的意思,不会察言观色,说的就是更注重用具体角度来获取信息。女生跟闺蜜见面,啥都没说呢,一眼就看出来“你今天怎么不怎么高兴?咋了?”的这种交流,就是靠的抽象角度获取的信息。

信息运用方式
线性排序 VS 随机排序 
    线性排序的思维方式就是说在我们的大脑处理信息的时候,我们会把这些信息有序地排列成先后次序,事情是怎么一步一步发展的,做一件事是怎么一步一步完成的,先发生什么,后发生什么,这种思维方式特别重视步骤性。

    随机排序的思维方式就是说大脑获取的信息被结合成一小块一小块的,每块直接并没有直接的先后关系,按照这种思维方式做事,就不一定要从第一步做起,也可以中间跳过某些步骤,反正能达到最终目的就好。至于是怎么做到的,什么步骤什么顺序无所谓。

    这两种信息运用方式的区别,举个例子:学校老师教了多位数乘法的运算方法,遇到某些特例的题,比如25*25,如果爸妈想引导一下简便算法,线性排序的小朋友可能会比较抵触,觉得就应该按老师说的一步一步的方法来,不能漏掉任何一个环节。随机排序的小朋友可能觉得这很好啊,反正最后算出来正确答案了。再或者说是应用题写步骤,线性思维小朋友会认认真真地按要求写步骤,随机排序的小朋友就会觉得反正最后答案对了就行了呗,干嘛非要把一步一步写出来。
思维方式偏好
两两组合的四种模式
    根据以上两方面的偏好,可以两两配对组成四种思维方式。具体分析如下:

具体线性思维
特点:
  • 勤奋用功(知道一步一步该怎么走,认真照做)
  • 喜欢用传统方式,不善于创新
  • 做事精确,可靠,一致性强。
  • 喜欢用事实说话。
  • 做事有条理有组织性
最擅长的事:
  • 按照说明步骤完成任务
  • 整理和组织步骤和材料
  • 在细节上完善每个步骤,提高效率和准确性
  • 把抽象的主意变成具体可执行的步骤
  • 按时完成任务
最喜欢的做事方法:
  • 系统性的,步骤性强的做事方法
  • 关注细节
  • 列出任务时间表
  • 遵守具体的指引
  • 明确别人具体的要求
  • 建立常规的做事方法和步骤
最让他们头大的:
  • 跟别人合作
  • 目的性步骤性不强的讨论和合作
  • 在杂乱的环境中工作学习
  • 得到的指令不详细不明确
  • 工作/学习的要求抽象不具体
  • 要用创造力和想象力解决问题
  • 要解决开放性的问题(不是非黑既白的问题)
抽象线性思维
特点:
  • 分析能力强
  • 目标明确
  • 知识面广
  • 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深
  • 有条理
  • 逻辑能力强
  • 做事系统性强
最擅长的事:
  • 为决策和目标搜寻具体数据
  • 分析提议,建议,各种观点
  • 研究,科研
  • 预测事件发生的逻辑性后果
  • 用数据论证或者推翻某个理论
  • 分享论证什么是最佳方法
最喜欢的做事方法:
  • 运用精确的信息
  • 用观察的方法获取信息
  • 用逻辑分析
  • 有专业性强的老师或者专家指引
  • 从始至终的完成一件事
最让他们头大的:
  • 没时间去深入调研,深入认识一个问题一件事
  • 重复做相同的工作/任务
  • 过多的规则和规矩
  • 情绪化的对象和环境
  • 要求表达自己的情绪
  • 转弯抹角地向别人表达自己的意思
  • 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只能做听众而不能发表意见或者主导谈话的方向。
抽象随机思维
特点:
  • 敏感
  • 有同情心
  • 观察力强
  • 想象力丰富
  • 理想主义者
  • 感性
  • 即兴性强
  • 处事灵活
最擅长的事:
  • 用心聆听别人说话
  • 理解别人的感受和情绪
  • 关注主题和大方向目标
  • 协调人际关系
  • 与人为善,广交朋友
  • 辨识别人的情感需求
最喜欢的做事方法:
  • 个性化的学习方法和工作方法
  • 只用遵守大概的原则,而非细节
  • 在允许的情况下,尽量与所有人保持良好的关系
  • 对自己喜欢的项目全情投入
  • 从情感上支持和向往高尚的目标
  • 靠心理/感情做决定,而非理性分析
最让他们头大的:
  • 必须向人理性地解释自己的感受和情绪
  • 竞争和比赛(难以与所有参与者保持良好关系)
  • 跟不友好的人共事
  • 需要提供做事的具体步骤和方法
  • 接受别人的批评,无论是善意还是恶意的,无论严重程度是大是小
  • 必须专注做同一件事
具体随机思维
特点:
  • 反应快
  • 依赖直觉
  • 好奇心强
  • 现实
  • 发明创造性强
  • 敢于冒险,创新
最擅长的事:
  • 启发别人去动手做想做的事
  • 发掘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 提出新颖的有创造性的观点和方法
  • 对未来的发展做出可视化的预测
  • 能另辟蹊径达到目标
  • 跟不同性格的人相处,接受不同的做事方法
  • 遇事沉着冷静
  • 面对挑战和冒险
最喜欢的做事方法:
  • 通过直觉和独特的眼光解决问题
  • 做事有个大方向的时间表,而非具体到细节小事
  • 提出和测试不同的解决问题方法
  • 通过亲身经历和真实事件来总结经验教训
  • 不轻易听信别人,喜欢自己亲身测试
最让他们头大的事:
  • 过多的限制和规定
  • 要做正式的报告和计划
  • 墨守常规,做一成不变的事
  • 重复别人已经实验成功的事
  • 对事件或者过程进行详细记录
  • 详细的描述自己的解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
  • 在众多选项中只能选一种方法解决问题
  • 被迫用一种方法,没有自由选择的灵活性
    仅是思维方式的这四种分类,就能看出来每个人的行为处事方式能有天壤之别。不光是每个小朋友自己的思维方式决定了他/她对于课堂,作业,辅导这些知识的理解方式的不同,也决定了他们听课写作业解题上有着不同的偏好。最主要的是,家长和自己小朋友的思维方式也很可能不同。
    想象一下,一个“具体线性思维”的妈妈来辅导她 “抽象随机思维”的孩子做作业。那简直就是全方位的矛盾:
  • 妈妈要求先做语文里的背书,默写,听写,故事复述;再做数学;再练英语。小朋友觉得我最喜欢故事复述了,为啥不能先做那个,然后做几道数学题,再回去做其他的语文?
  • 妈妈强调解数学题要步骤清晰,一步一步列出来;小朋友觉得只要答案对了就行了,干嘛非要写步骤?
  • 妈妈坚持练钢琴要先左右手分开练,等熟练了再合起来。小朋友觉得一开始我磕磕巴巴就能两个手合起来弹,干嘛不让合?大不了那里弹不下去了再分手练练。

     所以,如果家长每次给小朋友辅导个作业,陪练个琴,催个作文,默写个单词都气得血压飙升需要深呼吸的话,十有八九是
因为你们的思维方式不同
。不妨先看看自己的思维方式属于哪类,再分析一下小朋友的思维方式类型。这样矛盾的根源就清楚了。一旦知道了这是天生的区别,而不是小朋友故意跟家长对着干,心情估计会平复很多。然后在着重发挥小朋友擅长的学习思维方式,同时把家长自己默认的“大家不都应该这么想”的方式,耐心地解释给 “其实从来都没这么想过'的小朋友。这就真做到了因材(思维方式)施教。

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偏好一
学习的环境
    当然,学习效果不仅仅是跟思维方式有关,大家都知道学习环境直接影响到小朋友学习的注意力。但是到底是什么样的学习环境最有利于注意力呢?
  • 安静还是放音乐?什么样的音乐?
  • 自然光还是暖色灯光?
  • 大桌子小桌子?
  • 自己房间还是厨房饭桌上?
  • 一边学习一边吃东西会影响注意力么?
专家研究的出的结果是:因人而异 
虽然从统计数字上看,大多数人是在安静无干扰的环境里注意力最容易集中,学习效果最好。

但是,确实是有人对学习环境的偏好与众不同,也就是说,有的人确实在有声(听音乐,周围有杂音,有人聊天)的环境下更能集中注意力,有人喜欢暖暖呵呵地学习,有人喜欢凉凉快快的学习(环境的温度也有影响)。有人喜欢自己关房间里学,有人喜欢边上有人走动聊天着学。
所以,咱们做家长追求的应该是自家小朋友最适合的学习环境,切忌把自己觉得好的环境强加到小朋友身上。
至于如何具体了解自己小朋友偏好的学习环境,之前在这篇文章里详细介绍过:如何营造一个提升小朋友注意力的学习环境:学习方式杂谈一
学习方式偏好二
感官偏好
回忆一下十年二十年前,咱们高中大学的时候背单词,是
躲在角落里埋头啃书?
在操场或者阳台,屋顶叨叨着或者吼着背?
在房间里,宿舍楼里,教学楼走廊上溜达着背?
每个人都对如何学习有自己的偏好,但是我们习惯性地把自己的学习方式默认为唯一有效的学习方式,看见小朋友的跟自己的不一样,就立马觉得这样怎么能学得进去。以下这些场景估计爸爸妈妈都不会陌生:
“你写个作业怎么坐都坐不住啊?屁股都不沾椅子的,怎么能专心?”
“怎么又要喝水/上厕所啊?刚才不是刚上了么?”
“你在背单词吗?怎么一点声音都没有?光对着书发呆了?”
“你做数学题专心一点,别老要跟我说话。”

“这题讲了两遍你怎么还不明白啊?有没有专心听?”
    这些抓狂的矛盾根源很可能是出于家长和小朋友对于学习过程中,偏好不同的感官来获取最佳的学习效果。比如一个偏好通过视觉学习的人,需要看到学习内容的文字或者图像才能更好的理解。一个偏好通过听觉学习的人,想问题的时候喜欢自言自语把思维过程说出来。一个偏好通过动作学习的人,如果能动手参与一项活动,学习效果特别好。
    之前在这篇文章(
小朋友学习时那最烦人的毛病,可能就是他们最大的长处:学习方式杂谈二
)里详细介绍了每个感官偏好的特点和更有效的学习方法。

    每个人对自己偏好的学习方式不是通过什么训练出来的,而是天生的偏好。所以家长千万不要把自己喜欢的记忆/学习方式强加的小朋友身上。当你理解了小朋友自己的学习方式之后,最大的改变将会是:小朋友学习的时候,你不再把那些让你看不顺眼,让你抓狂的毛病作为小朋友不好好学习的证据,也不会去尽力让小朋友去改成家长的学习方法。家长和小朋友从对立的状态变成理解和支持的队友状态,矛盾少了,学习效率提高,双赢。
亲子关系:爱的沟通方式
    之前说了,家庭教育不局限于学习和辅导作业,其实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是否亲密,对小朋友的成长更重要。
    现在的爸爸妈妈都深知向小朋友表达爱的重要性。但是正如“你妈妈觉得你冷”一样,很多时候我们表达了爱,小朋友不但没感受到爱意,反而理解成了敌意。到底怎么才能让小朋友接收到“我爱你”的信号,更难的是,怎么让小朋友学会表达“我爱你”。
    家庭关系经典书籍“五种爱的语言”估计不少人都听说过(不光是小朋友,每个成人也对表达爱的方式有自己的偏好)。这本书的作者Gary Chapman和Ross Campbell还根据这个理论专门为亲子关系写了一本书叫 5 Love Languages of Children (小朋友的五种爱的语言)。这本书对传递爱的五种语言分类跟原著维持一致,进而把这五种表达方式跟小朋友的需求和日常结合起来。这五种表达/感受爱的语言包括:
爱的语言一
身体的接触
    包括小朋友和爸爸妈妈之间的亲亲抱抱,捏捏挠挠,坐妈妈爸爸腿上听故事,被爸爸举高转圈,跟爸爸打着玩,把爸爸当马骑,挠痒痒,对于大一点孩子的拍肩膀拍后背,击掌,等等。
    对于喜欢以身体接触表达情感的小朋友,他们不光是通过这些来感受爱,也喜欢用这类方法表达自己对爸爸妈妈注意力的需求。比如爸爸工作的时候,小朋友跑过来拍爸爸一下,挠个痒痒,捂上妈妈的眼睛等等,这些看似“捣乱”的行为,其实是他们在向爸爸妈妈求关注。
    同理,如果他们在这方面受到了负面的对待,比如被打屁股,被捏胳膊,被揪耳朵,他们感受到的负面信息会特别强烈,第一反应就是爸爸妈妈不爱我。
    如果家里小朋友感受爱的语言是身体解除,那平时多抱抱,看电视的时候挤一块看,看书的时候让小小朋友做妈妈爸爸腿上,或者俩人一起盖条毯子窝一起读书,没事挠挠痒痒玩,上学放学的时候抱一下,表扬小朋友的时候拍拍肩膀击个掌,惩罚完小朋友之后再抱一下让小朋友确认惩罚归惩罚,爸爸妈妈的爱没变,这些都会让小朋友感受到爸爸妈妈的爱。
爱的语言二
语言上的肯定
    包括语言上的表扬,鼓励,加油,寄予希望,也包括文字和艺术形式的表达(写信写小纸条,画画等等)。
    不过,表扬和鼓励要注意方法。
针对小朋友的努力和进步的表扬(比如今天你练琴每个曲子的错误没超过3个,比昨天每个曲子错五个地方,真是有进步),比单纯针对学习/比赛结果的积极意义要大更多。
针对小朋友具体行为的表扬(比如,你刚才吃完饭不仅把自己盘子收了,还帮爸爸也收了,谢谢你)比笼统的夸(比如,你真是乖孩子)也效果更好,因为小朋友知道你是真心看到他的优点和做得好的地方。同理,在鼓励的时候,也要尽量客观具体地鼓励 (比如,明天的1600米跑步比赛,虽然可能有其他小朋友跑得比你快,但是妈妈相信你会尽力去跑,就算中途感觉累了也会努力坚持下来)而不是漫无边际地瞎吹(比如,你明天肯定能拿第一名/破纪录!)
    再就是对语言表达敏感的小朋友,也特别容易从爸爸妈妈说话的语气中猜测家长的情绪和情感。如果家长大声吼,训,骂,会让这些小朋友比其他小朋友感受到更强烈的压力和负面情绪。
爱的语言三
高质的共享时光
    爸爸妈妈专注和小朋友一起做事的共享时间,包括一起玩,读书,打球,遛狗,去公园,博物馆,远足,一家人一起吃晚饭,小朋友睡觉前跟爸爸妈妈窝床上聊聊天。
    无论做什么,最主要的是要向小朋友表达一个信息“你对爸爸妈妈很重要,我们喜欢跟你在一起”。
    所以,在一起玩一起聊天的时候,听小朋友说话的时候要注意看小朋友的眼睛/表情,陪他们玩游戏的时候不要一边看手机,一边轮到自己再走一步棋。有些小朋友不善于面对面(纯聊天)的交流,如果家长等小朋友一放学就问小“今天在学校怎么样啊?”,回答“很好”。问“都学了什么啊?”答“不知道”。但是肩并肩(一起做事)的时候,小朋友精神情绪更容易放松,也感觉跟爸爸妈妈更亲近(正在做同样的事),很多时候就算不问,也会叨叨叨主动说很多。
    对于以共享时光为爱的主要交流方式的小朋友来说,跟爸爸妈妈一起做事,是个最好的情感和思想交流的机会。聊天 也是共享时光的一个最常见活动,特别是睡前窝床上聊天。但是这种聊天的故事中心不一定要是小朋友,很多时候小朋友特别喜欢听爸爸妈妈说他们自己小时候的故事,听爸爸妈妈小时候捣过什么乱,犯过什么错,学会了什么道理,体验过什么样的不同生活,会让小朋友在没压力的情况下进一步拉近跟爸爸妈妈的关系。
    最后要指出来的是,虽然高质的共享时光是小朋友和爸爸妈妈一起做事,但是不代表所有一起做事的时间属于高质的共享时光。特别是辅导作业陪练琴这种高压力的共事时间,家长和小朋友的关系是监督和被监督的关系,并不能表达“我们喜欢在一起”这种态度,这种情况下,小朋友也很难在放松的心情下感受到爸爸妈妈的爱。
    所以就算是爸爸妈妈整个周末都跟小朋友在一起,也要想想有多少时间是真正的共享时光。
爱的语言四
礼物
    这个方式好像很简单,没有人不喜欢礼物的吧。但是关于送礼物,还有几点特别需要注意。
    一是如果爸爸妈妈的爱的语言是礼物,但小朋友不是,这样就容易出现爸爸妈妈花了心思挑了礼物送给小朋友,但是小朋友并没有表现爸妈所期待的兴奋,高兴,和感激,这种反应会让爸妈伤心或者觉得小朋友不体谅爸妈的一片心意。认识到每个人的爱的语言不同,会让人理解到收礼物人的反应,很多情况下只是天生偏好的表现,跟两人之间的关系亲密与否没关系。
    再就是送礼要做到“礼轻情意重”也不简单,给小朋友挑礼物,要通过平时的观察知道她/他喜欢什么,送礼的时候也要告诉她/他,爸爸妈妈为什么挑这个礼物,如果是手工制作或者毕竟难买到的礼物,也可以告诉小朋友制作的过程,让小朋友体会到爸爸妈妈送这份礼物的用心之处。
    最后,对于送礼,最重要的是除了礼物之外,一定要同时用其它方式表达爱,才不会陷入滥用礼物的情况。再喜欢礼物的小朋友,如果从爸爸妈妈那里除了礼物之外得不到其他任何方式的爱的表达,小朋友也会慢慢觉得爸爸妈妈只是用礼物打发自己。
    书里关于“礼轻情意重”有不少好的建议,比如:
  • 带小朋友去向往已久或者特别喜欢的餐厅吃饭
  • 去一个难得有机会去的博物馆/公园
  • 把礼物用包装纸包得漂漂亮亮的,收集漂亮可爱的包装纸和礼品袋
  • 时不时亲手做个小礼物
  • 送礼物的时候可以玩个寻宝游戏,让小朋友根据提示找到藏起来的礼物
  • 给小朋友一个宝藏盒,让她/他可以更好地收集自己小物件礼品
  • 把“玩个游戏,全家一起运动,去看个电影”之类的家庭活动写在纸条上做成礼品券。
爱的语言五
服务/干活
    这一项乍一听有点怪怪的,因为爸爸妈妈养育小朋友,本身就是个服务(给小朋友提供各种生活和情感所需)的过程,而且如果什么都帮小朋友做了,小朋友没有机会锻炼自理能力,不是害了她/他么?
    服务小朋友的方法估计所有爸妈都能数出来一百个(因为小朋友基本上天天都在让爸爸妈妈做这个做那个),所以书里强调的是在决定要不要服务/帮小朋友做的时候,要考虑到三点:
    一是不要以讨好小朋友为目的,而是要综合考虑在这件事上,小朋友更需要的是体验到家长的爱还是培养自理能力。如果某个阶段小朋友有特别强的情感需求,那么多帮小朋友做一些即使是他们力所能及的事,也没问题。如果小朋友很明显的只是霸道或者偷懒,那就应该坚持要小朋友自己做。
    二是尽量给小朋友提供他们真正需要帮助的服务,或者帮着做超出他们能力范围之外的事。比如五岁小朋友想要妈妈帮着削苹果切橙子,使用刀具是她能力范围之外,那这个请求就完全合理。或者小朋友希望爸爸妈妈去自己的学校做义工,去自己的球队当教练,春游的时候帮着学校老师带队,等等。这些都是他们希望通过爸爸妈妈付出的时间和精力来感受到家长的爱。
    第三点就是,把服务作为彻底的表达爱的手段,不要加上附加条件或者期待某种回报。一旦加上条件或者要求回报,那这种服务就是个劳动力的交换,而达不到表达爱的目的了。这一点也有利于小朋友体验和理解如何对人不计回报的帮助。
如何判断爱的交流方式
  1.  观察小朋友怎么向爸爸妈妈表达爱  (小朋友一般都会喜欢用自己偏好的方式去表达和接收爱)
  2. 观察小朋友如何向别人(老师,朋友等等)表达爱。
  3. 注意小朋友向爸爸妈妈提出来的最频繁的要求是什么,最常问的问题是什么。
  4. 注意小朋友平时抱怨的最多的是什么 (一般来说抱怨的内容都是想要但是没得到的)
  5. 有时候可以给小朋友两个选择,比如这个礼拜六上午,是想跟爸妈一起玩桌游(共享时光),还是去逛街买双新鞋(礼物)? 再比如爸爸这个礼拜出差,你想爸爸给你打电话(语言)还是写明信片(礼物)?周六早晨,问问小朋友是想妈妈给他做个特别丰盛的早餐(服务)还是妈妈教他怎么煎鸡蛋(共享时光)。
    亲子关系中这五种爱的语言,能帮助咱们理解每个人对交流方式的不同偏好,但目的并不是要把亲子交流的方式局限在自己偏好或者熟悉的方式,更重要的是还能帮助家长尽量拓宽自己向小朋友表达爱的方式,让小朋友也学会理解到不同的人可能以不同的方式向他们表达情感,同时小朋友也会潜移默化地学会用不同的方式表达情感,毕竟他们以后会接触到各种同学老师同事朋友。
人际关系
    亲子关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是和其他人的人际关系又怎么被划分到家庭教育里了?
以下几个场景,是不是又是很熟悉?
  • 妈妈的烦恼 “我看我儿子在幼儿园随便玩玩的小朋友不少,但是真正的好朋友不多,怎么能帮他交到好朋友呢?”
  • 小学二年级的女儿回家跟妈妈哭诉“在学校没人做我的朋友,没人跟我玩。” 但是妈妈去跟班主任谈了谈,班主任说平时下课课间大家都跟女儿在一起玩啊。

  • 读初中的女儿对爸妈的话一句不听,同学朋友说的倒是听风就是雨,坚信不疑。
    如何理解孩子和别人的人际关系,如何引导他们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如何从他们偏好的人际关系出发,去鼓励他们在学业和生活上的成长,对家长来说绝不简单。
每个人(包括成人),到底更需要/注重哪种人际关系,都是有天生的偏好的。这些偏好,不仅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与人交往的方式,也同时决定了一个人如何理解和看待别人对自己的言语行为。总体而言,每个人最期待的人际关系为以下四个之一:
人际关系偏好一
喜欢我 (popularity)
    希望尽量的人认识自己喜欢自己 ,对人际关系重视的是广度,在乎所有人(并非某个指定人群)对自己的看法。会努力地不断认识新朋友。
  • 对别人对于自己的负面评价特别在意,无论是谁。因为会觉得别人不喜欢自己了。
  • 一般来说自己也不会给任何人负面评价(除非这种负面言语能让自己更受欢迎,比如说大家都一起骂同一件事)。
  • 非常容易受人影响,喜欢做别人喜欢做的事,喜欢人多的群体活动。
  • 从积极的角度看,可能因为希望受人欢迎而努力去学习工作参与运动或者活动。
  • 但是如果自信心不强的话,也可能因为怕别人不喜欢,而不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也可能因为怕有人反对而不喜欢发表自己的意见。
人际关系偏好二
爱我 (love)
    希望得到最真诚无条件永不会变的爱。对人际关系重视的是深度
  • 人际关系圈成金字塔状,最底层的是陌生人,往上一点的是那些点头之交的认识的人,再往上是熟人,闺蜜挚友,人生挚爱。
  • 越往上,这个人际关系对“爱我”的人来说越重要,越渴望更多的交流,对方言语行为对自己的影响力也越大。
  • 为了巩固和加强跟塔尖的人的关系,甚至可以牺牲下层的关系。
  • 如果说“喜欢我”有喜新厌旧的嫌疑,那么“爱我”更偏爱小圈子,朋友不用多,有一两个深交的就能很满足了。
  • 也正因为对深度的需求,“爱我”的人渴望自己深交的对象可以无时无刻通过各种方式对自己表示关心和需要。
  • 从积极的角度来说,可能会为了向最亲近的人(或者希望亲近的人)证明自己值得被爱,去努力掌握各种才能去做一切让对方能关注和关心自己的事。
  • 但是如果亲近的人(或者希望亲近的人)不全心全意关心自己,会感到特别伤心痛苦。
人际关系偏好三
尊重我  (respect)
    希望自己是高高在上,被尊重的,是赢家是第一名。
  • 只要自己的第一的地位被承认,别人不喜欢自己,讨厌自己也无所谓。
  • “尊重我”如果感觉孤单,那不是因为没人喜欢,也不是因为没人爱,是因为没人来崇拜自己,赞美自己,佩服自己。
  • 特别在乎别人说话的语气,无论说话内容是否恰当,如果语气中带有不尊重的口气,都会生气。
  • 喜欢跟崇拜尊重自己的人在一起。
人际关系偏好四
完美我 (perfection)
    我行我素,客观准则最重要。
  • 最重视规则原则行为准则。
  • 关注点是一件事情应该怎么做/一个人的说话行为应该如何,这个标准放之四海皆准,不会因为某个人跟自己关系的特殊性而改变。
  • 喜欢学习(因为可以帮助自己更多的了解到事物的运作和原理),不用推就有动力自我提升。
  • 在一成不变没有新东西可以学的时候会觉得无聊。
  • 对别人给自己提的意见和建议比较容易接纳(因为可以帮助自己提升)。
  • 喜欢跟能教自己更多东西或者向自己学习的人在一起。
  • 对待人际关系,别人的能力原则性(行为,道德,知识,能力,事业)越高,越喜欢跟这个人在一起。
  • 喜欢别人对自己的道德行为的赞赏,以及对自己成就(各方面,学业,家庭,爱好,健身,工作)的夸奖。
  • 更喜欢自己按自己的方式独立完成自己设定的目标任务。
  • 一旦自己所坚持的原则/方法被否定或者破坏,受到的打击会很大,自己意志消沉,甚至会导致自我怀疑其他一系列所坚持的原则。
家庭教育中的综合运用
    在“喜欢我”,“爱我”,“尊重我”,“完美我”这四种人际关系中,每个人除了有一个主导的偏好,,还很可能在不同环境和年龄阶段在主导关系中加入另外一种作为辅助关系。比如,用“喜欢我” 的关系去寻找和构建“爱我”的关系;用坚持“完美我”来获取“尊重我”的目标。
    而且,即使一个人很明确地偏好某种人际关系,这种偏好也分“我值得”和“我不配”的自我判断取向。
    比如说,某个最期待朋友成群,被众星捧月的“喜欢我”人际关系,如果他对自己的判断是“我值得”(不一定是事实上他很受欢迎,就是他自己觉得),那他的外在表现会是非常明显地经常呼朋唤友,遇到个新人就加微信加Facebook。但如果他的自我判断是“我不配”,那么他即使非常向往这种关系,也不一定在明面上表现出来,因为他觉得别人不会喜欢自己,不会想跟自己做朋友,所以向往归向往,只是把这种渴望藏在心理,也更多的是在明面上去通过辅助关系去慢慢增加自己被喜欢的可能性。
    这个理论里的四个分类其实对成年人在日产的工作和生活中的帮助最大,可以通过自我分析和对家人朋友同事的分析,去理解大家行为语言的动机,能够尽量减少沟通上的误解,做到有针对性的交流。
    比如说,对于“尊重我”的同事,说话提建议要特别注意语气,语气带有尊重性,说的话对方也特别容易接受。或者对于“喜欢我”的朋友,理解他们邀请新朋友加入party的热情,而不会觉得朋友喜新厌旧。
    之所以把这个分类也引入到育儿中,是因为无论成人还是小朋友,都有自己对人际关系天生的偏好。家长很容易下意识地去用自己的偏好来判断小朋友的社交状态,或者说在学校幼儿园是不是高兴。
    比如说,一个“喜欢我”的家长看到小朋友在幼儿园只有一两个好朋友经常一起玩,就会担心小朋友是不是不够外向,不受欢迎。但如果这个小朋友是“爱我”,其实这种只有一两个深交的好朋友关系是最舒服的。如果妈妈不停跟自己说怎么能交到更多朋友,怎么应该跟所有人都一起玩,小朋友会困惑自己的感觉是不是不正常,会有压力被迫去做自己不想做的事。
    除此之外,家长在引导和教育小朋友的时候,也容易用自己的偏好去解释为什么一件事应该做这样那样的选择。
    比如说,一个“完美我”的家长,会很难理解“喜欢我”或者“爱我”的小朋友为什么会在学习爱好等方面那么受同学的影响,要引导“喜欢我”的小朋友,一味的灌输“不要听别人怎么说 ,你要坚持自己的选择”远不如跟她聊聊什么是真正的友谊更有效。相反,而对于“完美我”的小朋友,如果跟他说“你这么做会没人 想跟你做朋友的”,这个效果微乎甚微,因为人家更在乎的是原则,而不是被人喜欢,所以不如跟他从道理上解释清楚为什么应该这样做。
性格
    关于按照性格特点分类的方法有很多,但绝大多数都是针对成人的。虽然能有部分适用到小朋友身上,但是毕竟我们更需要的是能运用到家庭教育上的知识。Growing Kids with Character: Nurturing Your Child’s Potential, Purpose, and Passion. 这本书里, 作者Brittz 把小朋友按性格特点分成四组,并以不同的植物来形象的代表,特别有助于家长理解小朋友的性格。
性格分类一
棕榄树 (Palm tree)
阳光海滩无拘无束,娱乐享受,Party的中心
    棕榄树性格的小朋友,不喜欢被规矩束缚,不喜欢被限定所走的路,思维发散,异想天开的鬼点子多,喜欢呼朋唤友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中心。他们:
  • 喜欢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中心,喜欢被人关注被人夸,如果不能从最亲近的家人那里得到关注和夸奖,会转去寻求其他人的掌声。
  • 喜欢被抱抱,亲亲,哄着。
  • 喜欢和容易接受稀奇古怪不寻常的观点,方法,和性格
  • 幽默搞笑,心态积极
  • 喜欢有灵活性的安排,而非死板一成不变的日程和方法
  • 有创造性和原创性
  • 嘻嘻哈哈,爱笑爱乐
  • 喜欢说笑话,发白日梦,编故事
  • 喜欢跟人交往,和朋友打成一片
  • 喜欢能互动能动手或者交流的环境和场景
  • 喜欢自由,能有自己做自己喜欢的事,穿自己喜欢的衣服,打扮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性格分类二
玫瑰花丛 (Rose bush)
 带刺,要强,生命力强
    玫瑰花丛的小朋友,性格倔强独立,不喜欢被人指示和命令,认定自己想做的事会自己客服各种困难去努力达到。他们
  • 经历充沛,爱玩爱动
  • 喜欢学习锻炼新技能,希望自己能更高更快更强
  • 不喜欢被别人管教和约束
  • 被管教被纠正的时候喜欢跟家长老师对着干,喜欢挑战家长和老师的权威性
  • 目标性强,为了达到目标,可以很努力,甚至也愿意接受别人的建议和指导
  • 遇事做决定和选择都果断不犹豫
  • 逻辑思维能力强
  • 有责任感,希望自己成熟,会为自己担当的职责而自豪
  • 喜欢指挥人(按自己的计划做事),喜欢做领头的。
  • 喜欢挑战和竞争,希望自己能挑战困难,在比赛里得第一
  • 做事解决问题不喜欢被人逼着指定用某种方法,喜欢在多种方法中选择自己中意的
  • 最重要的是,喜欢自己做主。
  • 喜欢自由,希望被信任,希望能向别人证明自己的能力
性格分类三
灌木丛 (Boxwood)
成排成列整齐规矩,可以被剪裁成各种形状
    灌木丛的小朋友是最喜欢(也是唯一喜欢)规矩和各种指定道路的。遵守规矩不出格,对自己严格高要求,容易接受教导和指引,基本是“别人家的孩子”那类的。同时他们也对身边的环境和人特别的敏感,观察细致,也容易藏有不为人知的心理活动。他们
  • 严格遵守各种规矩和规范,各种指引和规范让他们觉得有安全感,知道应该怎么做。
  • 观察能力很强,喜欢了解事物是如何运作的,某件事应该怎么做。
  • 思维紧密严谨,容易陷入正在进行的工作/学习中,很难主动抽离出来
  • 对自己严格要求,自己在学业和事业上一般比较自推。
  • 对周围的人也一样严格要求,觉得所有人都应该像自己一样遵守各种规则和规矩。
  • 喜欢把事情做到完美。
  • 计划性强,不喜欢突然发生的变化和临时的安排。
  • 喜欢通过列时间表,计划表,任务表来做到对自己时间的安排和实物的掌控。
  • 容易担心未来,会为可能发生的问题(不管可能性多大)焦虑,会把问题发生的可能性和恶果无限放大
  • 对别人的情绪特别敏感,能感觉出来别人表情和语气中非常细微的情绪
  • 担心别人对自己的负面评价,而且能把一点点的负面评价都无限放大,即使99%的评价是正面的,记住的也是那1%的负面评价。
  • 容易记住自己犯过的错误,哪怕是很小的错误,然后一直纠缠和难以放下。
  • 因为思维容易锁定在对自己的负面评价上,对自己能力的评估往往远低于自己的实际能力,自信心不强。
  • 因为担心可能的负面后果和影响,很难愿意尝试后果不确定的新鲜事。
性格分类四
松树 (Pine tree)
安静镇定,向往宁静
    松树小朋友喜欢安安静静,不求做被人关注的对象,也不喜欢别人给自己强加任何压力和任务,喜欢在熟悉的环境里,只要自己周围的家人朋友关系平和,就很高兴。他们:
  • 最在乎的是家庭关系的平和。家里的矛盾,比如离婚,父母亲吵架打架,家庭的经济压力等等,都会让松树小朋友特别焦虑和无助。
  • 他们喜欢仪式感的家庭传统和习惯,全家一起吃饭,出游,过节这种传统的不变的活动,会让松树小朋友感到安全和幸福。
  • 他们交新朋友需要一个缓慢适应的过程,很难于陌生人短时间内打成一片。
  • 他们喜欢有一帮固定的朋友,虽然不喜欢自己作为众目的关注中心,但是在一帮朋友中默默的跟大家在一起,这种归属感会让松树小朋友很满足。
  • 相对应跟同龄人同伴的交流,松树小朋友更喜欢跟家里人交流,因为越熟悉的人越让他们感觉到关心和安全感。
  • 对于别人的批评,他们会觉得因为自己做得不好而让别人不满意,因此感到不安和焦虑。
  • 喜欢别人不带任何附加条件和不加压力的温和的鼓励,不喜欢被强迫做任何事,特别是带有挑战性的事。
  • 与世无争,不求关注,甘做背景,愿意安安静静看别人热闹
  • 大多数松树小朋友都比较慢性子,做起事来慢慢悠悠不着急,也不喜欢被人催。
  • 他们特别喜欢有空闲的时间放松,发发呆
  • 看起来无欲无求,真正感兴趣的事很少,对很多别人喜欢的事情都不感兴趣无所谓
  • 喜欢养花养草养宠物,或者照顾小朋友这种温和的事情
家庭教育中的综合运用
    这四种性格,在很多人的身上还有各种两两组合,比如棕榄树+玫瑰丛,灌木+松树,甚至有三种混合的性格,比如玫瑰丛+灌木+松树。对于小朋友的家庭教育,会因为这些天生的性格区别,在家庭教育方面会有甲之蜜糖乙之砒霜的情况。
    比如棕榄树的小朋友喜欢热闹喜欢有人一起玩喜欢成为众目焦点,但是松树小朋友正好相反,如果被推上众目聚焦的中心,会压力很大非常不自在。体现在乐器或者才艺学习上的话,表演的机会会让棕榄树小朋友更加兴奋,更加想努力去练好琴;但是同样的场合会让松树小朋友额外紧张,甚至会因此不喜欢练琴,想逃避这种成为众目焦点的任务。
    再比如玫瑰丛和灌木,玫瑰丛小朋友最渴望的就是自由自主,家长让她做什么或者教她怎么做,在她看来是剥夺了她的自由选择权,她的本能反应就是“不”。但是灌木小朋友最喜欢的却是引导和规则,因为在确定了轨道之后,他会觉得特别有安全感知道努力的方向是什么。所以如果要辅导作业引导学习的时候,对于玫瑰丛的小朋友,越插手越“帮忙”她就会越逆反,给她自由解决问题的空间往往更有效(不是说完全不能帮,但是要在玫瑰丛主动提出需要帮忙之后再帮)。对她们来说,最难的挑战是如何虚心接受别人的辅导和帮助。而对于灌木丛小朋友来说,他们会感激大人帮他们解释概念,缕清解题思路。对他们而言,最难的挑战是如何自主思维有创造性地自己解决问题。
所以呢?
    以上列出来这些小朋友在各方面的偏好,其实目的并不是让家长自我诊断然后给小朋友贴上各种这样那样的标签,主要是想说明在任何情景下在做任何一件事的过程中,人的思维方式关注点解决问题的方法等等都深受自己各方面偏好的影响。不光是小朋友,这些偏好也同样体现在成人身上。而且
这些天生的偏好并不是金银铜铁的优劣排序关系,而只是苹果橘子香蕉梨的个人偏好,每个偏好都有优势劣势。
    作为家长,或者任何普通人,我们因为习惯了自己的偏好,会把自己偏好的思维和行为模式的优点放大,缺点忽略。所以一旦遇到跟我们自己不同的偏好,就会相对的把对方偏好的缺点放大,优点忽略。我这明明是为你好,你不但不接受不听话不感激,还逆反,怎么看对方都不顺眼,这就是家庭教育中家长和小朋友矛盾产生的根源。
你跟小朋友各种偏好完全一致的可能性是?
0.01%
这篇文章里列出来的各种偏好还只是生活学习中最明显的,光是用这几方面的不同偏好大概算算,两个人(一个家长一个孩子) 在各方面偏好都相同的概率是0.01%,没错,百分之零点一。
这还不包括每个方面里不同偏好的混合(超过一半的人偏好都会是至少两两混合的组合),还不算性格是否敏感,还有爱好差别的。如果再算上父母双方,再加上家里有多个小朋友的话,就更热闹了。
最想说的就是
如果不了解小朋友的偏好,不清楚家长自己的偏好,对于小朋友的家庭教育基本上就是场不分方向不讲方法的混战。累得人仰马翻,结果确是事倍功半。
    所以想想那些虎妈推爸分享的育儿经验,为什么难以在自己家里实践,或者实践了 也没有效果,这原因可想而知:自家孩子跟别人家的孩子的偏好吻合可能性也不到0.01%(其实牛娃大部分还都是自推娃,理性守规矩内动力强:线性思维+灌木丛/玫瑰丛,这些都是天生的),人家家长的经验咱们能真正理解和赞同的也不多(因为大人之间的偏好不同也一样存在),能照搬经验copy出来一个牛娃才怪了呢。
    只有针对自己小朋友的偏好,才能真正做到扬长补短,事倍功半。理解了小朋友擅长什么,才能帮他们找到兴趣所在和努力的方向;知道了小朋友的短板,才能有的放矢地耐心鼓励。

更多关于基础教育和家庭教育
关于作者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