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三联生活周刊加星标!
婚姻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有统计显示,有伴侣的人预期寿命要比单身狗长出一大截,其年限可不止是一两年、两三年,而是十年八年甚至更多。正因为这个原因,当我看到结婚率创了新低的消息,深深震撼了一下。是什么因素居然压过了对健康的关注,阻碍着沿海城市中的人们结婚呢?
图 | 摄图网
一个典型的段子是,沟通靠手机,无聊靠游戏,聊骚靠app,吃饭有外卖三巨头,电影有云盘爱腾优,荷尔蒙分泌有大把的爱豆和墙头,母爱泛滥更有猫猫和狗狗……自已一个人,明明就能过的很好啊!
手机和外卖,提供了虚拟的人际交流和生活便利,替代了现实中的情感需求,替代了柴米油盐和灶头烟火,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简单明了了,但有了婚姻的亲密、有了人伦天伦之外,就不能玩app了?婚姻是个万花筒,或许是那些光鲜之后的东西,令人望而却步的。
革命导师恩格斯描述过理想中的婚姻形态,那是一个物质极大丰富的状态,女性也拥有着和男性同样多的,极为丰富的物质财产,男女们不必因为财产上的计较而结合,而是全凭感情而在一起或者分离开。这是婚姻的理想国,前提是实现了共产主义制度。
《浪漫是一册副刊》剧照
如今西方国家的确是结婚率下降离婚率上升,婚姻变得更为自由了,在美国,仅有一半的成年人结婚,与1960年72%的高峰有很大不同。与历史上任何一代人相比,“千禧一代”在40岁之前结婚的比例将是最低的。在法国,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初,每年约有30万对新人结为夫妻,最多的年份超过40万,现在却只有20万出头。我国的结婚率也是发达地区的上海和浙江最低,只有4.4‰和5.9‰,西藏、青海、安徽、贵州等欠发达地区结婚率高,如贵州2018年结婚率达到11.1‰。
物质越富有的地方,结婚的越少,离婚的越多,这的确体现着物质文明某种程度上对婚姻自由的促进。但考虑到革命导师所描述的婚姻状态的前提,还是不由得不使我们另辟蹊径,寻找不婚的原因。
《逃避虽可耻但有用》剧照
导师描述的是一种完全忽视财产的婚姻理想,可无论是美国、法国还是我们这里,婚姻制度仍是建立在财产共享基础上的婚姻制度,婚姻中的财产正在被严格界定着。借鉴其他国家的立法经验,我国的新《婚姻法》还特别突出了婚前财产的归属问题,婚后双方所得均属于家庭财产,若离婚则需要进行财产分割。自由地结婚和离婚的共产主义理想状态还远没有到来。
现代社会的运行以财产私有为基础,而个人更把自己对财产的自由支配视为天经地义的权利,当自由主义的价值观根深蒂固时,甚至一个家庭内部分享财产都很难了,因此出现了颇多的AA制家庭。此时如果再考虑到婚姻的团队合作本质,双方都要让渡出独立的生活空间、独立的生活习惯以达成家庭生活的和谐,这就更使得恋爱中的男女对婚姻裹足不前。
但我们的上一辈乃至更向上数辈,以至于农业社会开端后的祖先,是必须秉承婚姻的传统的。
导师恩格斯说过,婚姻是私有制的产物。“野蛮时代”的人类没有专一的性伴侣,不是群婚就是走婚。是生产力提升后有了多余的粮食,财富才集中于少数人,男子尤其是部分男子地位提高了,他们才可能占有更多的性资源,作为财富创造和经营的基本单元的家庭才成型。而专偶制,也就是一夫一妻是文明社会的产物,婚约具有社会的和法律上的效力,财产的共同占有为其基础,这一阶段,婚姻讲究的是门当户对,财富是择偶的主要标准。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剧照
家庭之于财富的生产和积累,在社会生产的某一特定阶段,的确起到了非常好的促进作用,典型的莫过于男耕女织,技能上的互补。男女团队合作,“养儿防老”,以当前的付出获得未来的奉养,堪称完美的人生财务规划。至于以血缘为纽带传承财富,并投入于扩大再生产,更是摩擦力最小的财富创造和积累的制度设计。
可这样的婚姻制度是不平等的。非典型的,如“男性婚姻溢价”,讲的是在婚男性工资比非在婚男性工资显著高出一截,可原因却可能是他背后的“贤妻良母”。又比如,“家务使人愚蠢”,当然这不是革命导师的原话,而是他人附会的,马克思在写给恩格斯的信中写道,“对有志于社会事业的人来说,最愚蠢的事一般莫过于结婚,从而使自己受家庭和个人生活琐事的支配”。不管怎么说,男权社会家庭结构中的“男主外女主内”,贯穿始终的是女性不独立和不平等。如果说经营家庭就如同经营企业,以最有成效的再生产为目标,组织架构中也就一定有折中有妥帖,而弱势的一方总是利益的牺牲方。
现代社会的经济组织形式,早超越了以家庭为单位的农耕和小作坊状态,股份公司、合伙人制度等把女性从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机械的大规模运用更使女性拥有了和男性同样的工作机会,很多方面,女性反而更胜任后工业化形态的组织和运营。凡此种种,经济上独立的女性开始对农业时代根深蒂固的家庭传统保持警惕,也难怪有女生抱怨,“钱可以自己挣,饭可以自己做,车可以自己开,要男人做什么,结婚后就当免费保姆的,当不好还被数落”。
现代人的不婚,正如藏区艰苦环境中的“一妻多夫”,经济上的考虑才是根本。
    大家都在看
文章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
点击图片,一键下单【成为父亲】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周刊书店,购买更多好书。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