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汪汪,上周六我们举办了每月一次的、比文章更新还准时的——增长黑客知识星球线下活动!
有三十位圈子里的朋友带着业务上的问题,过来听Alan拆解案例,和其它小伙伴头脑风暴,在这活动里找到灵感。
据说有的朋友专程从杭州过来,有的朋友赢到了上一年亚马逊黑马爆款奖品,还有的朋友把我们的吉祥物“狗子”🐶 带回了家!
虽然线下活动劳心劳力、还倒贴钱,为什么我们还是坚持“每月一次”呢?因为我们就想把“增长黑客圈子”做起来,大家能及时得到一手行业信息,能够对接到资源,甚至组建起自己的增长团队。
在我们圈子里,有很多营销总监、产品经理、高级运营和创业者,在实操里遇到各种各样增长相关的业务问题,但目前并没有哪家机构能够帮忙解决,告诉大家应该怎么做(可查看增长黑客技能树连接🔗https://learn.growthhackers.com.cn/ ,但毕竟是个方法论和学习工具,照顾不到你具体的问题和场景)。
而我们的圈子和线下活动,就是提供了“外脑”机会,把你的问题抛出来,既让你自己审视了业务问题,又有“外挂大脑”群策群力帮助构想解决方案。
本次线下活动完全“以问题为导向”。Alan&Yolo跟很多知识星球的朋友聊过,发现一个普遍的问题——业务逻辑不够清晰和体系化,这就导致没办法定位问题,从而让增长受阻。
所以我们在活动预热和参与者筛选的时候,都以“提问”为门槛,因为首先你得能“定位”问题。围绕“问题”为中心,先在社区里征集问题,再挑选出典型案例,现场围绕典型案例讨论提出解决方案。
为了引导大家梳理自己的业务,Alan和Yolo参考曲卉老师《硅谷增长黑客实战》一书Yolo也写过45页PPT读书笔记,整理了一张帮助梳理业务的“自检表”,大家在现场根据该表进行讨论。
在两个半小时的时间里,活动大致被分为2部分:
Part 1
 Alan用做“增长黑盒”的公众号为例,带着大家分三步思考自己的项目:
  • 找到北极星指标
  • 梳理业务流程(用户决策心理地图)
  • 组装增长模型
Part 2 
30名参与者分为5个小组,分别讨论组长带来的增长相关的问题:
  • 增长黑盒征集问题,确定5个较典型案例
  • 提问者作为组长,向小组成员介绍案例背景
  • 小组沿三个步骤进行头脑风暴,探讨增长方案,成果可写在这张表里
活动开始之前我们还担心冷场、尬聊,安排了Alan、Yolo去每个小组“陪聊”;结果,小组讨论太激烈,差点儿都没能插上话。
一个小时的时间很快过了,最后10分钟,头脑风暴的idea太多,组长还在赶紧统计。来自不同行业、从事不同工作的“外脑”小伙伴们从不同的角度提了很多建议,给足了组长项目灵感。
那么这群小伙伴到底是为什么问题讨论那么欢?又提出了哪些有用的意见呢?
我们把组长们提的问题和讨论结果的干货整合在这里,也希望给你的增长业务带来一些启发。
第一组
行业:体育 电商
产品:某著名运动品牌服务号
背景:因为粉丝多且比较传统,看上去可改造的空间大;现在的就3万粉,开了快5年,本来是一个户外品牌,后公司细分了策略,从去年底开始三个品牌合用这个订阅号,以用户的需求为中心,每周2条原创推文,定期举行抽奖或评论点赞的福利活动。
目前号已到瓶颈期。正在探索拓展深度运营的可能性,帮助拉新和留存。
问题:是否需要专设增长的岗位;是否需要深度运营,如社群运营?
成果展示:
第二组

行业:跨境电商 美妆
产品:美妆类跨境电商公司
背景:一位曾在美国就读的90后。在回国后的一段时间里干过金融,也接触过互联网APP的运营。在三个月前,在贸易战开始的前夕,成立了一家美妆类跨境电商公司。
公司总共投资金额规模在300万人民币,全部为个人投资。目前公司主要分两块业务,代理渠道和新媒体。代理渠道主要是发展分销员,本质是Supplier2Business。新媒体部门主要负责2C零售,最终的销售是通过自己的微信小程序。
目前的战略侧重点还是停留在转化漏斗的第一步,获取流量。在测试过很多平台后,发现抖音流量获取的速度是最快的。在一个月的测试过程中,抖音已经形成自己的一套方法论,获粉累计四万。但是完全没有达到我们的预期。同时,九月份已经开始执行一场微信裂变活动。
问题:从搭建团队到具体的工作执行,现在遇到最大的问题不是流量的获取,而是流量的转化。如何快速获取流量?如何更高效地实现用户变现

成果展示
https://shimo.im/sheet/Icu5pdclhBgxsp80/RIDOC/ 《增长黑盒分享会》,可复制链接后用石墨文档 App 打开
第三组
行业:Saas  企业服务
产品:电销机器人和营销自动化
背景:目前主导一个SaaS项目和两个AI营销项目,分别从电销机器人和营销自动化两种触达方式,对金融,教育,房产,医美,股票等市场做增长获客尝试,转化留存以及客户成功方面都做得不错。
问题:遇到的问题是规模化
成果展示
第四组

行业:儿童玩具
产品: 积木玩具项目
背景: 儿童积木玩具项目,拥有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已积累大量已购用户,已沉淀用户5w+。希望沉淀老用户流量池,展开老带新,增加复购率和新购。
问题:1)产品非强刚需、高频性产品;2)家长用户购买玩具后,再沉淀至社群的诉求不强,老用户不活跃,裂变和变现难以实现
成果展示

第五组
行业:教育 少儿编程
产品:视频讲解课+线上实操联系平台
背景:用户画像7-12岁,希望给孩子进行少儿编程的家长。已经在自己的朋友圈招募了种子用户进行MVP,现在还是开班运营中;目前内测基本结束,现在开始全面拉新阶段。
正在尝试免费领资料裂变,把用户引流到服务号,进行用户转化。
https://www.cocode.cn/
问题:如何为这组产品做增长

成果展示
这就是我们每个组的作业和讨论成果了!大家都是带着问题而来,在相互分享经验的过程中给得到别人的启发。无解的问题,多向自己提几个问题就想通了。
不仅组长有作业反馈,参加讨论的小伙伴也写了深度复盘。我们知识星球的小伙伴Koc的本职工作是一名爬虫工程师,Koc同学1年多的业余时间,公众号积累起2万多粉丝,带着如何持续增长的问题来参加讨论。他回家马上写了一篇几千字的复盘,将讨论比喻成古代战场的运筹学,复盘了这场活动。
增长是一种应用思维,我们提供了思考框架;而作为团队增长负责人,就需要在增长思维的架设下思考自己的项目,让理论结合实践。
在活动结束之后我们做了个满意度调查,大家对本次活动的满意程度在90%以上。
在我们活动宣传刚刚发出来的时候,就有不少圈子里的朋友问下一次活动在哪里:北京、深圳、广州...呼声都还挺高,看来我们增长黑盒还是挺受欢迎的。
为了不辜负大家对我们狗子的喜欢,我们准备建立城市分会,Alan和Yolo会定期到不同的城市和大家交流面基。
所以我们准备寻找“城市负责人”,希望负责人能够在场地、会务上给我们提供一些帮助,和我们增长黑盒一起筹办活动。
这次活动前期我们只进行了小范围的宣传和曝光,消息只发到了知识星球的群里,因为担心参与者太多我们会照顾不周、聊不上话,而且会务规模太大必然会造成参与感的打折。
其次也是我们为知识星球的用户提供的“独家份”福利,我们圈子里有很多大咖牛人,有各种创业者和CXO,也有还在往增长黑客道路上进阶的小伙伴,我们希望用“线下活动”这个节点打通交流壁垒,让有价值的信息得以流通。
好啦,活动成果的干货分享都在这里了,希望也能给大家带来一些思考和启发。
这是我们星球的二维码,以后还有很多场这样的线下活动,针对我们的付费会员发布。不仅如此,我们的会员还享受国内外精彩案例、大咖线上直播、招聘内推等福利,欢迎大家来勾搭👏
从入门到进阶,还有更多干货
增长案例
增长攻略
增长工具
彩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