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办公室最后硬核直男的老张,是个坚持只用QQ而不用微信的人,然而在今年年初,他还是将社交阵地转移到了微信。
没办法,时代变了,他两手一摊,无奈地说道。
那些负隅顽抗,且战且退的人,最终都已经败下阵来,被微信收拾得服服帖帖。腾讯的存在,为大家普及了一个真理,那就是让你认清究竟谁才是爹。
微信的诞生,就携带着绑架的基因。大批从未接触互联网的中老年人,父母叔伯,七姑八姨,一哄而上,横加干涉你的生活,在围观之余指指点点,大放厥词,令人苦不堪言。
比如,生活中总有一些不远不近、不尴不尬的所谓朋友,跟你发来微信,说什么才艺表演,给自家的小朋友投个票。
本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精神,你打开链接,稍微看了看,正准备摁下大拇指的一瞬间,你犹豫了。某种程度上,你会感到一丝良心上的不安。
就这水平,笑得跟哭似的,别说前三了,就是十名开外,那也是妥妥的。
个别生性凶猛的,可能会直接告诉朋友,作为一个认真负责的人,我已经看了所有孩子的才艺表演,您的孩子顶多能排15名,本着公正公平的原则,我已经投给了3号小朋友。为预防尴尬,我已经抢先拉黑你了。
但你不会这样,因为你很清楚,自己就是个怂货,除了贱贱地去投票,你还能有什么办法?
还有些人,似乎已经丧失了文字表达技能,每天不是飞巴黎纽约,就是聊顶层改革,能抽空花十分钟给你消息,那是给你面子。
于是你就收到了一串串语言,每段都在30秒以上,只要是个正常人,相信都会升起一股无名怒火,熊熊燃烧。
有急事,不打电话,非要发微信,末了,还要问你为什么不回,逼着人24小时盯着微信,连上个厕所,都要一手扶鸡鸡,一手拿手机。
就是这个破玩意儿,让互联网上的最后的疏离感和安全感都丧失殆尽,既不能胡说八道,更不用一言不发,那种逍遥自在的网上冲浪生活,一去不回头。
你去上个班,一会儿的功夫,就能给你拉上十个群,一天下来,消息“999+”,还有人腆着臭逼脸问你“为啥要屏蔽群消息”,你说为啥要屏蔽群消息,心里没点逼数吗?
一个事情,一个项目,同时有七八个群,动不动就有人在群里@你,此起彼伏,简直防不胜防,烦不胜烦。
此外,还有抢红包群,租房群,健身群,炮友群,工友群,学习群,打卡群,开车群……24小时轰炸你,时时刻刻刷新你的微信列表,这已经不是在冲浪了,而是他妈的体验海啸。
从另一个意义上说,微信的发明,也让社会主义生产力得到了伟大提升。
不论何时,不论何地,哪怕小动物都睡觉了,哪怕你远在太平洋,老板都可以不分彼此地对你进行“关心”,进行工作上的“慰问”,一如亲兄弟般的友谊,不禁令人潸然泪下。
掌握了话语权的中年人,在性功能和学习能力双双退化的情况下,猛然发现了微信这种东西,简单好用,不费脑子,就是它了。
于是乎,不管它是不是要在PC上扫描登录,是不是能传输大文件,是不是能在线进行协作,你都必须得用它,因为那帮中年人在用。
他们也许刚刚起床,穿着一身锦袍,留着个地中海,用牙签拨弄着还留在嘴里的螃蟹渣,顺手打开微信,检阅大家熬夜奋战的“成果”。
前一秒钟,你还在和家人聊家长里短,和同学开车讲段子,嘻嘻哈哈,不亦乐乎。
下一秒钟,老板只需要伸出兰花指,轻轻敲几个字,或者分享一个行业文章,短短数秒,就能让一群人从休闲状态进入战备状态。
接下来,你需要迅速浏览完文章,并归纳总结出要点,在聊天框里输入自己的心得,其间,还不能忘记吹捧一番领导,夸其高屋建瓴,洞察犀利。最后,再检查一下有没有错字,确认无误后,点击发送。
原本好好的心情,直接土崩瓦解了。长期下去,能把人搞精分。没关系,领导是在锻炼你,玩的就是心跳。
告别了邮件、电话和短信,古典的仪式感彻底丧失,员工任由领导在微信里呼来唤去,活生生像个仆人。你的工作时间不再是996,而成了7x24,这酸爽,真带感!
如果说微信群是毒瘤,那微信支付就是屠刀,还有创新性玩法,微信群和微信支付相结合,那就是宝刀屠龙,号令天下,莫敢不从。
红包发少了,怕别人见怪,红包发多了,自己又肉疼。久而久之,微信里的开支越来越大,成为压倒工薪阶层的又一座大山。
朋友圈,更是虚荣矫情的装逼地,当代社交的势力场。
本来生活在不同圈子的人,本来是没有任何交集的人,朋友、同事、亲人、同学,无论亲疏远近,全被搅进一个锅里。
点赞这个事,就大有学问,点得勤了,显得图谋不轨;点得少了,显得人情淡薄;要是从来不点,搞不好会被当做仇敌。
明明是线下交集,偏偏要线上联动。哪怕发的东西,再无聊,再装逼,再俗气,也得忍着恶心,老老实实点赞,乖乖巧巧评论。
稍微发条朋友圈,就有种被视奸的感觉,仿佛背后有成百上千双眼睛盯着你,压力倍增,要遣词造句,斟酌小心,不能太有观点,不能过于愤青,不能误伤别人,是删了又删,改了又改,比他妈写高考作文还认真。
你说干脆不发了吧,或者设置三天可见,别人还说你不够朋友,不够大气。
然而你还是不得不用,因为你爹妈再用,你同事在用,你朋友在用,就算把你逼急了跳脚,也只能喊一句:狗日的微信,我操你姥姥!
往期精选: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