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我科普全国人均收入数据的时候,遭到了很大的难度,相当多的粉丝不理解,中国人收入居然那么低。当时我就怀疑我的粉丝平均收入可能远超全国平均数据,毕竟是有一定积蓄的人才会关心财经,于是昨晚顺手做了一个调查,结果数据吓死人,比我想象的还要高。样本量达到万以上,足够体现平均值,调查表主要体现出我的粉丝里,学历高、大城市多,收入高、适婚人数多。
1、学历高
首先是学历数据,我们可以看到,大学以上学历占90%的比例,大学以下占10%
而上次我和大家展示过教育部的公开数据,从恢复高考到现在40年的时候,累计大学招生数量是9577万人,占据13亿总人口的7%,也就是大学以下学历全国平均值应该是93%,结果到了我这里,直接颠倒了一下,1比9变成9比1。
然后再细分一下学历,我们知道,历年大学招生基本都是三本以上一半,专科一半,然后到了我这里,本科占52%,专科占18%,不是1比1,是1比3,此外还硕士以上还占了18%,换句话说本科以上占70%,这个学历绝对完爆任何婚姻市场的平均学历啊,更完爆全国平均值。
2、大城市多
然后是所属城市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北上广深这四个一线城市,居然占了28%的比例。二线省会城市又占了29%
那么实际上一线城市的人口有多少人呢,根据2015年常住人口公开数据,北京2170万人,上海2420万人,广州1300万人,深圳1137万人,合计7200万,占总人口的比例为5.5%。
有人说一线城市就这么点人啊,你这是户籍人口的数据吧,实际人口不止吧。但是我上面列的,就是实际常住人口。户籍人口其实很少的,以最容易落户深圳举例子,虽然它号称来了就是深圳人,但是实际户籍人口才354万人,只占30%。
中国的主要人口,都集中在县城,虽然一个县少则三五十万人,多了也很难超过百万,但是架不住数量多啊,2861个县,平均一个县30万人,直接8.5亿出来了。
但是我们可以看到,这个调查表里,县级只占12%,明显和平均数据对不上去,呈完全反比,这就说明,关心财经和金融的人的比例是和经济发展水平呈正比的。
3、收入高
关于个人年入,我很贴心的让全职妈妈和在校学生,都直接填最低档6万以下,结果这个最低档的,依然没多少人。
我们可以看到,年入6万以下的人,只占17%,而年入20万以上的人都有21%,但是实际上,年入超过6万,已经碾压了95%的中国人了,符合月入超过5000纳税标准的,全国只有3000万人,国开行副行长昨天刚说的。
所以,这个收入是真的高,很多鸡汤文说年薪10万只够温饱,那是针对大城市,在实际生活中超过10万的中国人真的是凤毛麟角,不信问问郊区工厂的打工妹和你农村的亲戚。
不过在我这就不一样了,年入10万以上的居然有60%。。。
4、适婚人数多
然后,我调查了年龄分布,这个本来是随手填的,以22和25为分界线,22以下基本还在大学无收入,35以上已经步入中年,工作和收入都基本稳定,要供房子养小孩所以收入波动不会很大。22~35岁的人是爱折腾的年龄,进步速度快,负担压力小,敢辞职也敢挑战,收入变化速度快,而且通常是向上变化。我的本意是通过这个,修正一下收入数据。
调查之后发现,居然59%的人都是22~35岁,这说明上图的收入,是年轻人的收入,后续他还会增加。
看到这个图之后,我突发奇想,22~35正是婚配高峰期,学历和收入都这么高,这是一大波需要婚配的人群啊,而且质量非常高。
做月下老人是积善行德的好事,所以我今天决定直接用头条做一个活动,来一次大型相亲大会,本来想放在次条夜报的,后来想一下,还是放头条吧,惠及人群更大一点。
活动规则:直接留言,我随机翻上墙。格式举例为:坐标北京,男,年龄,职业,收入,自我介绍,对另一半的要求,联络微信号XXX。
被翻上墙的人,是有关注度溢价的,我们都知道,如果你结识了10个异性,只能其中选对象的话,和你结识了100个异性效果那是完全不一样的,很明显后者你选中满意对象的概率要更大一点。在婚姻市场上有一个明显的关注度溢价效应,受关注最高的人,找到的对象条件越好。
而在这里,连读者带他们的适婚亲戚好友资源库,每一个上墙的人都等于被几十万人关注,把你选为满意对象加你聊天的人会非常多,然后你再从中选择,牵手成功概率会非常大。
翻的时候我会尽量按照城市分布和男女分布平均翻,资料详细的、有个人生活照做头像的、留言早的,上墙概率大。
不过上墙最多50人,这是系统限制,只能解决一部分问题,其他的你们可以先在上墙的人中进行选择,还不够的以后再说啦。
友情提醒:我是随机翻留言上墙,无法对留言中的身份职业等信息进行核实,望读者们在现实交往中,自行核实。
不过,爱读书的男孩和女孩,应该都不会太差的,因为他们自带仙气,比如下面这个这个做复习题的妹子:
觉得此文的分析有道理,
对你有所帮助,
请随手转发。
往期回顾(回复“目录”关键词可查看更多)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