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莎莫。
前两天,看到一位心理咨询师的话,非常有共鸣:
中产父母,正在不知不觉把孩子当成商品来投资。
每个父母都是孩子的产品经理。
为了打造出牛娃式的好产品,得以终为始,紧抓细节,大到方向选择,小到每日安排,一步步规划出一条考高分、上名校的成功路线。
过程中一个小环节都不能错,不然就是出了bug,大事不妙。
然而,教育真的可以如此被简化成一个标准产品吗?
那些被当做「成功模板」的孩子们,真的是细致地规划出来的吗?
正在藤校哥伦比亚大学读书的Allen,强烈表示非常不想背负这个标签,:
如果把自己作为成功案例,就会倒推出很多理所应当的成功路径来,但事实却是我也并不知道究竟什么才是关键性因素很多比我优秀的同学却与梦校失之交臂。
所以,我实在没有资格高高在上评价为什么是我拿到了录取,这太傲慢和自大了,运气在申请中所占的比重太大了。
那么,站在过来人的角度来看,真正对我们有启示的到底是什么呢?
很多家长来问昨天那篇关于双减的文章,因不可抗力因素被删了,想看的可以看这个内部版本👉双减了这么多年效果如何?一篇北大论文告诉你
「弃奥从文」的际遇
在我看来,申请只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积淀来自在成长过程中日积月累的探索和思考里。
尤其是会发生在很多不经意的际遇里。
比如我申请了哥大政治,经济,文学三个专业,但我在高中前却是一名奥数生,忙着搞一些奥数竞赛,非常不喜欢文科。
要是按照现在家长们如此精细的规划,可能我就一条道走到底了,根本不可能会有发现自己真正的热爱。
我小学和初中在上海读的,学校学术能力非常强,虽然学得有点累,为我未来求学打下了良好基础。
只不过学校不怎么重视人文素养的培养,直到我初升高转去了一所美高,以人文见长,必修两年大人文课。
在那里,我遇到了我的文学启蒙老师,让我开始真正爱上了阅读。
我们一开始读的是最简单的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到狄更斯的《Great Expectations》,再到《呼啸山庄》。同时我在中文课也渐渐的真正对鲁迅,钱钟书的作品有了兴趣。
从文学里,我看到了很多的可能性。 
我高中时基本不用读课外书,因为课业中要求的阅读量就非常大。
比如《简爱》两三周就要读完,读书是不间断的,读完一本马上就要读下一本,阅读成为一个课内学习。
我遇到了一名影响我很深的英文文学老师,他是伯克利博士,教授课程的方式与其他老师很不一样。
他不是简单的从历史背景、作者故事和当下现实来这样一种容易的方式来分析这本书,而是把这部文学作品看成自己的世界,从一个纯文字的角度来分析这个作品。
比如读Virginia Woolf的作品时间线是串起来的,她会利用人的回忆把现实和过去写在一起,让人很难分辨,也就是意识流,跟人脑在回忆时如出一辙。
■我们的趣味仍然是我们读书的指路明灯,因为唯有趣味才能使我们身心激动不已,我们是凭着感情来读书的,我们不能压制自己的癖好,就是加以限制也不行。—Virginia Woolf《伍尔夫读书随笔》
通过作品,我完全进入了一个不同于现实世界的新世界。
我代入了主人公的视角,理解他们的悲苦和呐喊。在仅活一次的人生里叠加了无数不同生命的厚度,慢慢构建起我对人性的洞察,对于幸福的理解,对于自我追求价值的明确。
我意识到我之前对文学的很多理解是错的。
比如说文学是历史的一部分,或是政治的一部分等..
实际上文学才是文科里面最精华的学科。它让我能够感受、洞察到人性的一些深层次的东西——人性不可琢磨,不能像理工学科有标准化的公式
而当我能代入这个设定以后,不仅读书和分析作品的能力大大提升,自我的创造力也迅速提高。
至于选什么书去阅读,我个人不大会偏向流行向的书,这类书可能高中前更适合。入高中,我更偏向经典阅读,建议大家尽可能读一些古典名著或是在学术界比较认可的书,我们学校选书的标准也是如此。
可以说,一切思索、探究和认知,都是从阅读里来的。
而阅读是兴趣,是快乐,而不能来自任务式的规划。
■Allen为谷雨星球精心准备的书单,下拉文末获取。
从兴趣到志趣得有空间
跟国内学校不大一样的是,美高活动非常丰富,课程设置超过百门,我有大量的时间和机会去发现自己的兴趣,并深入探究。
比如我发现自己对政治学科的兴趣,就是通过打辩论赛。
在美国校园里,打辩论是一件特别酷的事。
一来代表这个学生很全能,未来有可能成为政客;二来因为比较难,比较苦,如果能打出成绩来,也能侧面印证学生的优秀。
我一开始喜欢辩论,就是享受这种能下来的成绩感。但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几乎90%的论题都与政治话题相关。
而我也慢慢地觉察到,我喜欢的是政治而非辩论
■网站Tabroom.com,可以查看辩论赛日程
辩论的目的是要赢过对方,深度可能不够。
但我更喜欢深度去思考、探讨政治议题,从一个角度去延展出不同的理解视角。之后我就退出了辩论队,专心去研究起了政治
我开始撰写政治评论,并担任了一本学生政治评论杂志的主编。也做了围绕政治相关的公益组织。
我的课外活动基本都是围绕着我喜欢的政治而延展开,大学申请的专业也申请了自己喜欢的。
很多人问我,政治专业毕业后能做什么工作?
耶鲁一份报告这样写过,人文教育的根本意义不在于教授任何特定职业所需,而是为所有职业的共同点奠基
哥大是最推崇通识教育的藤校之一,学生大学前两年都得上博雅教育,等大三再确定未来方向,所以我还有两年的时间去探索。
哥大可选的科系很多,政治,经济、哲学都非常好。
政治算是一个比较的文科,专业出路也很广,最对口的是去法学院,做金融的也不少。
■哥大的核心课程,课程运作了百年,核心课程超越了学科概念,将文学、哲学、历史、科学和艺术的基石思想和理论都包含在内。
我刚满19岁,马上高中毕业,现在说对未来有个多清晰的构想,也都为时过早。
不过我常看到有人说名校生起初都是怀有一些人文情怀去仰望星空,最后也都进入投行赚钱了,是不是很可惜?
这个关于理想和面包的问题,我思考过好几次。
英国作家毛姆在《月亮与六便士》里塑造了一位为追求艺术而放弃优渥的医生职业的画家。
在临死前,画家过得穷困潦倒,连吃顿饭都吃不起,他可能是幸福的,但他留下的家人却活在穷困和痛苦中。
在我看来,一味追求自我理想而不顾及他人,反倒是一种不负责任
而对于现实和理想的选择,我现在还小,也许会遇到一些事,一些人改变我的看法,这也无法来自目标明确的规划。为未来留一些遐想,也是一种美丽。
唯一确定的是,我们都非常拼
我本来不太想写申请的细节,我觉得我没有资格高高在上评论自己为什么在这场大学竞争中赢」了别人。
但应「谷雨星球」邀请,我试着大胆分析下我的申请。
哥大校方曾出过一份报告,显示其录取的学生95%都是所在年级的前10%。
我在九、十年级成绩不是年级中的最顶尖,但我11年级时拿过年级第一名。
然而,随着大学录取越来越卷,我们压力挺大的,身边心理出现不稳定的同学们也越来越多——
因为要申请一所好大学,就要考出好成绩,但是前10%的位置是有限的,都是在又聪明又拼的高手云集的学校里,这种可想而知。
学好已经完全不够了,大家都在想怎么超越」。
拼到最后就是拼谁学习时间多,拼谁睡眠少。
11年级final的那一个礼拜,我连续两天通宵没有睡觉,交完两篇paper之后连睡了20多个小时。类似这种的情况在11年级下和12年级上经常发生。
除了卷学习时间和学习方法,区别好学生与更好学生的共识是谁更懂得跟老师沟通
除了平时课堂和课后的沟通外,很多同学会试图在课外也和老师打好的关系。比如一些学科老师会兼任某项体育俱乐部的教练,就有同学去参加活动。
有的是本身喜欢,凑巧发现老师是教练,这属于中奖,有时是有意为之,刷刷存在感,锻炼之余讨论对学习的看法,争取高分。
■B站有很多汉化版的名校学生的一天
当身在其中的时候,这些竞争,时间紧迫所带来的压力只能自己去慢慢消化,再加上家人都不在身边,初中认识的可以信任的朋友也没法经常联系。
这一切大部分只能自己扛。
我最难的时候是整夜失眠,睡不着,不停地听音乐。
最忙的时候身体在很累的状态下是肯定能睡得着的,这又何尝不是帮忙解决了一个问题。
好在我也认识了一群特别好的朋友,还有特别支持我陪伴我的爸爸妈妈,有些晚上我一边写作业,一边给他们打电话,算是一种排解吧。
不过,像我一样甚至比我努力的人不在少数,光我认识的朋友里就有不少我实实切切佩服的,认为比我的学生,最后的结果不尽如人意。
所以,从成功的结果往前倒推,那么所有论据都会成立,我很难说这一路走来到底什么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文学作品和戏剧作品里最大的定律,就是人生的不确定性。作家和诗人能想出千千万万种悲剧,让英雄陨落,有情人天各一方,引得读者观众声声惋惜。
现实生活中这样,申请大学亦是如此,运气的成分在大学申请里比重太大了
比如哥大当时让我列一个清单,写上我最喜欢的音乐、歌手、平时读的书之类,刚好我特别喜欢的乐队Vampire Weekend的成员是哥大毕业的。
但我事后才知道的,并不是刻意规划为之。
唯一肯定的是,为了走到获得机会这一步,大家都很拼
哈佛教授迈克尔桑德尔在《精英的傲慢》里也说,把成功只归因于努力,忽视了包括出身、天赋、机缘等在内占决定性因素的运气,是我们常会掉入的陷阱。

谷雨本期福利
我们问Allen同学要到了独家书单
扫码添加小助手获取
明天晚上,00 后故事上新了,扫码来听
关于谷雨星球:信息大爆炸下,我们愿做一股清流,像栽种庄稼一样做好教育,做内卷时代下的长期主义者,让升学、成长之路越走越亮。
谷雨孩子们的真心话

被芝大录取的第三年,我拿着奖学金跑去蒙古学蒙语

上岸名校后,18岁女孩「无痛内卷」的思考点醒了我

我在Top1公立牛校学计算机,差点被“卷”成恐怖片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