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谷雨星球
微信号:guyujihua2021
这年头,“名校牛娃”的故事就跟量产一样,
每天都有无数篇新出炉的如何把孩子送进名校。
我一直好奇的却是,这些在升学中“获胜”了的学生,在金榜题名的光芒褪去后,他们过得怎么样呢?
■你能想象吗?这是一所名校的一节专业课,千人大课CS61A的排面安排上。
“学校丧心病狂到把MIT2个学期的课缩成3个月,末位还挂科。
作为一个高中小学霸,我有门课只考了2分……
有门课1600多人一起上,更可怕的是没有一个人不努力。”
就读传说中全宇宙最好的公立大学的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A同学
,用亲身经历告诉大家:


上美国公立牛校,还是排名第一的那种,可能会被卷成”恐怖片“!
■伯克利在最新的US.NEWS世界大学排行榜排名第四,大家都说其在美国大学排行榜里被低估了。伯克利是自由、创造、开放、包容的代名词。
01
有门课我只考了2分
跟中国顶尖大学都是公立不同,在美国,顶尖大学分为三类:

  • 综合性私立大学,如哈佛、斯坦福、麻省理工等
  • 私立文理学院,被称为“私塾制大学”,如威廉姆斯等
  • 公立大学,伯克利应该是全世界最好的公立大学
跟私立大学师生比高,资源丰富,更重视教育的“道”,也就是博雅教育比起来,公立大校的课更看重职业前景,也就是教会学生技能。
公立大校学生多,资源紧缺,课都得靠抢,教授对着上千人上课,连你长什么样都看不清。
公立和私立的大学申请也不尽相同。
私立大学的录取偏重“全人教育”,而伯克利的录取最看重成绩。最近加州大学刚进行了一次录取改革,取消了标化成绩,那么校内学术成就更重要。
■加州系大学今年的改革。
打个比方,私立像头等舱,公立大校像早高峰的地铁,更拥挤,但也更多元。
高中时,考进伯克利是我的梦想,上大学后,我开玩笑说,伯克利的拼音首字母是BKL,也就是不快乐(BKL)。我大一的时候经常会做噩梦,还有朋友形容是”恐怖片“:
👉1600人一起上课,末位就挂科
我高中读的是私校,师生比在1:6之间,无论是学习上的支持,还是生活上的关注,学校基本上可以做到有问必答,有求必应。
而伯克利每届学生超过1万人,在读学生人数超过4万人,自己就像汪洋里的一粒沙,只能靠自己。
我上过1600人一起上的计算机课,去晚了就坐在地上上课;几百个学生像春运抢票一样的争夺实验室名额“大战”,也是常态。
还有大作业前或project截止前我就进系统排号求答疑,但考完后还没轮到自己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这跟摇号买房买车票一样,全靠缘分。
部分课还会采取末位挂科制,我考了多少分不重要,只要我在倒数10%就算挂科,大家主动、被动地都得“卷起来”。
👉3个月上完MIT一学年的课
更让人头痛的是,学校进度非常快。
像计算机入门课只上3个月,覆盖的知识点可能是MIT两个学期的量。

也就是说,在还要上其他难度不小的专业课的同时,我们得用不到3个月,就要从一个完全不懂编程的小白进化到能写出各种程序的大神的完美变身。
听不同教授的课就像“开盲盒”,有的云里雾里不知讲什么东西,有的也会答疑解惑深入浅出。不过大学不可能像高中时期掰开揉碎,试卷分析课和练习课几乎不存在,但作业和考试却从不含糊。
一般来说,作业从布置到提交只有两周的时间,而编程从编到跑,再到debug等一系列流程走完,都要足足五六十个小时。
我作为一个从没上过编程的人,学得很吃力。有个最难的编程项目,成绩出来的时候我就得了个2分(满分20)。
👉人与人的差距是人与“神”的差异
计算机专业是靠近硅谷的伯克利最热门专业之一,聚集无数大神和大牛人。
而在世界顶尖大学的顶尖专业里,我体会到人和人之间的差距,是“人”和“神”之间的差距——“神才辈出”。我都快学崩溃了,却总是有人可以完成的又快又好,近乎完美。
更可怕的是,身为学神的他们也没有一个人不在努力。
■伯克利出过110位诺贝尔奖得主,位列世界第三。
02
《伯克利自救指南》

我今年大四了,回顾这几年,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成长。
在湾区,除了能接触到各地精英外,我也能接触到各式各样的移民,看见更真实的世界,这是很多阶层愈加固化的顶尖私立藤校所不及的。
还有一点,伯克利位于西部,是嬉皮士文化的发源地之一,非常看重平权和平等,反权威,更务实,和东部名校传统精英主义,更求“道”的理想主义的文化差别很大。
■伯克利三观非常正,在前段时间部分有心人传播歧视华人的消息时,伯克利特意发了声明澄清并请同学们不要无端猜忌。图片来自@insight视界
回到学术上,我在伯克利的第一个学期就是这样过去的——从雄心勃勃的昔日“学霸”,经历了从天上到地下的冲击。
但现实总得逼得人快速成长,用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贼船已经上了,只能硬扛了。我总结了几个自救指南,供想学理工科专业的学生参考。
首先,学好数学是王道。
专业里有一半计算机知识,一半统计学之类的数学知识。我初中以来理科基础打得非常牢固,在美高后我也学了AP数学,这是非常好的缓冲。所以,当编程类的作业“扑街”了,理科类型的考试成绩可以帮我补齐。
其次,主动出击找资源,认清大学就是自主学习的事实。
吴军在《大学之路》里提到,在伯克利的体验好坏全靠个人的主动性,我非常认同。
比如找不到教授,那就找研究生助教。他们每周也会有1-2次的讨论时间,大多数人都非常敬业,乐意不厌其烦的解答问题。

我还会上网找一些课程视频讲解,主动去找一些优质的网课资源等,
自己做到60-70%,再加上教授和助教给20%-30%的补充
,就可以“存活”了。

不得不说的是,伯克利的课程理论和实践结合得非常好。
只要能学出来都很扎实,我实习的时候能比较顺利地应用课上学到的东西,学校的课确实功不可没。
■伯克利学生的就业走向非常好,堪称硅谷一霸,图片来自businessinsider
还有,我也学会放过自己。
大一的时候,我非常苦恼为什么别人能学会自己不行?加上面临的种种社交、生活上的挑战,高压下,我陷入了深度的自我怀疑中。
现在,我也开始接受世界的差异性,有些东西就是有天赋的存在。无论课业多难多繁杂,现在我也会尽可能保证自己的睡眠和运动时间,不被内卷耗光。
03
爸爸妈妈们的焦虑
作为一个在外留学了7年的过来人,我也越来越理解,在我离家的这些年里,在国内的父母的焦虑不安。
前段时间芝加哥大学的枪击事件震荡了留美家长群,每个留学生都为这件事而难过不已。我有时候也会扪心自问,如果不是我今年在国内实习,我妈妈肯定好多天睡不好觉。
伯克利没有校门、围墙,校园是开放的,也常出现各种大大小小的事故。
■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排出的美国大学校园及附近枪击案的数量,排出了最危险的大学,伯克利排第三。
我平均每两天会收到一封学校发出的安全警告邮件,事有大有小,有校园外的抢劫事件,交通事故,也有校园内的安全事件等。
一般来说,白天还是挺安全的,偶尔有同学步行、骑车上下学的路上可能会遇到一些流浪汉的袭击。绝大多数袭击是为了钱,大家会准备一些零钱求放过。
还有次在学校开会,有个精神有些问题的流浪汉就大大咧咧地闯了进来大闹,我们后来报了警,等了10多分钟,警察才来。
我很幸运没有遇到过重大安全事故,离我最近的一次是学校南部几条街发生了凶杀案。
■芝大枪击案后,很多中国留学生走上街头。
除了外部安全问题外,还有内部的安全隐患。
如不少学生就会通过喝酒,吸食drugs来排解巨大的压力,一到周五或周末,经常听到哪儿又倒了一片送去急救的新闻。有学生实在承受不住压力的,轻则心理出现问题,重则出现人身安全问题。
外部隐患我们无能为力,内部隐患我们是可以避免的。
所以,我非常想跟家长们说,从源头来看,千万不要为了上名校或好就业,让孩子读一个他们不感兴趣的专业。
■摄影师拍的伯克利,伯克利离旧金山非常近,只隔了海湾大桥。
很多家长会为了让孩子进名校而特意选择一个冷门的专业,或者逼迫孩子学一个他不感兴趣的专业,那他们怎么能独自面对接下来的种种挑战和压力?又何来力量去克服接连不断的挑战?
名校绝对不是产品出口时盖上的标签,这只是我们将要独自面临的世界的入口。
而且进名校和从名校毕业不能划等号,每年转专业、退学的学生比比皆是。
■2017年usnews发布的数据显示,伯克利四年制大学毕业生毕业率在72%左右,图片来自吴军《大学之路》。
说实话,我好几次都在崩溃的边缘,幸好我找到了兴趣爱好作为支撑,加上我还是挺喜欢编程的,才能“存活”下来。
但如果再来一次,我会提前做好更充分的准备,事先学习下专业知识,或者我会选择去一所更适合我,关怀度更高的私立大学,来个软着陆,才不会落地落得这么硬。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谷雨星球(ID:guyujihua2021),作者:图拉、Summer,关注我们,看「100个中产妈妈的故事」,用真实对抗焦虑,解决中产育儿难题。
相关阅读:

倡导理性阅读,离梦校更近一步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那就点个「在看」吧!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