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黛西
前段时间,一个好久没见的华人朋友约我喝咖啡。
朋友的儿子原先和饼饼是幼儿园同学,去年上小学了。
一到咖啡店坐下,外套还没脱,她就重重叹了口气。
哎,我们学校有个中国妈妈,我的妈呀,怎么形容呢,我已经把她朋友圈屏蔽了!
撂下这句,朋友就坐下闷头看菜单,不说话了。
而我根本没有心情看菜单,你别说话说一半行么!
她说,我都不知道应该从哪说起,可能要从半年前,学校报道第一天说起吧。
1
第一天去学校报道的时候,一个中国妈妈凑到她旁边,跟她打招呼问,你也是中国人吗?
确认过眼神后,对方就坐边上了,尬聊几句后,发现两个孩子是同班,就加了微信。
校长在前面讲话,那位妈妈小声对她说,这个学校的校长啊,不行。
啊?啥不行?
理念不行。
朋友说,这话听得她心里咯噔一下,倒不是担心“理念不行”,而是她连校长的全名都记不住,人家妈妈都知道校长啥理念了!
她追问,你是怎么知道校长理念的?为啥说他的理念不行?
那位妈妈说,大半年前,我和校长深入交流过,因为我家孩子的情况比较特殊。
朋友很想问“怎么特殊”,但还是把话咽下去了,万一是孩子有啥先天不足之类的,人家不愿意提这茬,那不是自讨没趣么。
没想到对方非常主动,毫无保留地和她分享孩子的种种“特殊”:
我们家孩子,德语,英语,中文,都已经实现自主阅读了,德语拼写也很熟。
我看了下德国小学一年级的数学,太简单了,我们在家已经教完了。
所以我就问校长,这种比较特殊的孩子,你们有什么重点培养的项目吗?
校长说,没有,不赞成让孩子提前学课堂内容。
但问题是,我们孩子已经学会了啊,我总不可能让他倒退回去吧?!
然后我就问校长,起码有一些特殊的资源给到我们吧?
校长还是说,也没有。
没有就没有吧,他还给我来了一句,“我觉得您孩子不适合我们学校”。
你说这个校长奇不奇葩?!
朋友给我转述这段话的时候,右手一直在捻菜单的角,一张纸,角都被捻得卷起来了。
菜单没有做错任何事,却默默承受下了所有。
2
我问朋友,校长都说不适合这个学校,她还是送孩子来上,校长怎么看呢?
朋友拍了一下菜单说,这就要说到最精彩的部分了!
校长专门在家长会上说:
我知道这届学生里有很优秀的孩子,父母在家提前教了很多,但我们不鼓励这样做。
我们也不会为这样的孩子提供额外资源,因为如果我们这么做,就是对别的孩子不公平。
说这话的时候,校长一直往她们的方向扫。
没想到那个妈妈特别刚,当场就举手质问:
学校应该尊重每个孩子的个体发展,如果明明知道孩子很优秀,课堂知识都会了,却不给他提供更多资源,怎么能叫“尊重个体发展”?
校长好像对这个问题早有准备:
我们尊重孩子的自然发展,根据他们的兴趣和特点提供资源,但不是根据家长提前教出来的成果匹配资源。
如果父母在家提前教,我就重点培养他们的孩子,那么就等于给其他家长释放了一个信号,让他们也跟着这么做——但这不是我们想看到的,因为这样的竞争对孩子成长没有益处。
3
朋友说,听校长这么一说,我就对他的理念放心了。。。
其实,这样理念的校长在德国真不罕见,可以说非常普遍。
身边朋友的娃都陆续上小学了,校长老师都会苦口婆心地给家长传达精神:不要在家提前教。
有人会说,中国和德国的情况不一样,国内提前教提前学很普遍的。
这点我也感受到了。
我之前在淘宝上搜小学语文课本,惊讶地发现商品有近万个评论,语文数学英语全科月销几万。
我一开始很纳闷,这不就是普通的课本么,国内上学都会发的,为什么大家还在网上买?
翻了几页评论破案了,是为了假期在家提前教下学期的知识,赢在开学前。
从销量看,这个做法似乎是挺普遍的,但问题是,普遍的就是合理的吗?
德国和中国的教育环境不同,不同的往往是表象,越是接近本质的东西,越相似。
教育以人为本,外部环境再不同,孩子作为“人”一定是有共性的。
什么共性呢?
渴望学习新东西。
人是天生的学习者,小婴儿生下来就在学习,观察,探索,学说话,学走路,学形状,颜色,分类,学数数,学社交,问“为什么”,脑子根本停不下来,因为对他们来说,满世界都是新鲜的东西。
如果在家提前教会了课本知识,带来的一个问题就是,课堂上很难接触到新东西。
没有新知,大脑得不到足够刺激,上课这件事就可能变得无聊,没有吸引力,缺乏内驱力,或者在大脑放空神游的时候,错过一些他们实际上并没有理解透彻的知识点。
4
这四年写公号,我认识了不少国内一线教学的老师。
和他们交流中发现,大多数老师在“抢跑”这个问题上的理念都“很德国”。
用他们的话说,提前学会有优势,但不多,关键是不可持续,还有隐形的损失。
一位老师告诉我,她愁的是很多家长不清楚“预习”和“提前教”的区别。
一听到老师让预习,家长就在脑子里“翻译”成提前教。
课还没上呢,连课后练习都带着孩子做完了,在家用功,上课开小差,实在是本末倒置。
她也和学生家长反复说过,预习的重点不是“学会”,而是“提问”。
这节课的重点是
讲什么?

和之前学过的哪些知识点相关?

哪一块是比较难理解的?
哪一块让我联想到生活中的某件事某个场景?
小学一科预习下来,几分钟足够了,目的是对第二天要学的东西建立一个模糊的感性认知,这就达到了预习的目的。
但问题是,强调这些好像用处不大,孩子们能听懂,家长们听不懂,因为家长们自己就不会提问。
当然了,家长们的“不懂”也是有内在动力的——提前教确实给孩子带来暂时的领先优势。
身边同学门还在念“ruler,r-u-l-e-r,ruler,ruler,尺子,尺子”的时候,孩子都可以和英语老师对话了,肯定感觉良好,倍儿自信。
与其说是为了给孩子建立自信,不如说是为了给家长带来信心。
很多父母认为“一开学就领先”是很重要的,因为他们觉得一步领先,步步领先——这就是固定型思维。
咱们这些过来人都知道,成绩这东西,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临近高考的两个月内,班级名次都会大洗牌。
提前学的优势可能持续几个礼拜,可能持续几个月,如果持续了整个学生时代,说明人家靠的一定是别的能耐。
5
我之前和几位小学生妈妈讨论过“三年级现象”,大家一致觉得是因为三年级的知识开始加深了,开始“考脑子”了,导致分化。
我觉得还有个隐藏的原因,一二年级很容易通过家长在家提前教,打造出一个“假学霸”,年级越往上,这个可能性就越小。
不是说家长教不了三年级以上的知识,而是这个阶段的知识不能只“会”,还要“懂”。
记住了一个方法一个概念,可以应付考试题,这就算“会”了。
“懂”还需要理解概念背后的意义,方法背后的逻辑。
比如,三岁孩子可以脱口而出“10+5=15”,但如果他不知道10的含义,5的含义,“加”这个词背后的逻辑,那么这就只是“会”,但没“懂”。
再比如,中学生可以熟练运用十种方法求根,但求根公式默写地再牢,十字交叉法用得再溜,也只是“会”。
极少有人能说出这些方法背后的逻辑,大多数人对“根”的理解只停留在一道道“求根题”上,这就是没“懂”。
检验一个人是“会”还是“懂”,最好的方法就是让他教别人。
教别人,被别人提问,你就会发现很多“会”的东西其实根本没理解透,讲不清楚。
所以“在家教”没问题,但很多人把对象搞反了,更合理的打开方式是,娃在学校学新知识,回家教你,或者同学之间相互教。
我上学时候经常给同学讲题,看上去是在帮别人,实际上我知道,受益最多的是我自己。
讲着讲着就发现,一些以为很简单的知识点实际上并没真正懂,还要继续研究,研究着研究,对知识的理解就从“会”变成了“懂”。
最后,用理查德·费曼的一句话强行升华下——
出不仅是学习的最佳方式,也是学习的终极目的。
黛西
"
微信又双叒叕改版,只有⭐️星标公号常读公号才能正常接收到文章推送。
为了咱们不失联,为了黛西还有动力再写三十年,请动手点几下,⭐️星标「天赋一饼常来听我聊5毛钱。
不开打赏,你的点赞“在看”和转发,这样的鼓励比钱更值钱。
黛西
"
📍🛒 黛西好物推荐
📍📖 你可能还喜欢读
不开打赏,喜欢请点赞+在看+转发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