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面对病人抽搐,那该怎么办?
来源:“听李医生说”微信公众号
作者:李鸿政
大家好,我是李医生。

这两天看到一则新闻:说一个小女孩中暑了,抽搐,父亲怕其咬伤舌头,忍痛将手放到小女孩的嘴里,歇斯底里地向路过的群众求助。
图源:视频截图
视频可以看到小女孩瘫坐在地上,身体不断抽搐颤抖,看上去已经失去意识。父亲除了忍痛把手指塞入女儿口中,还让路人拿针扎其人中。
图源:视频截图
现场目击者说,这位父亲放在女儿口中的手指已经惨不忍睹,手指被咬到血淋淋的。幸运的是,小女孩在路人的帮助下终于脱离了危险,大概过了10分钟,女孩的意识才逐步恢复了清醒,父女俩向路人表示感激后便离开现场。
读者们把这个新闻转给我看的时候,我还以为是刚发生的,后来一查,原来是去年的旧闻了,只不过现在天气热起来了,可能又会有人面临中暑的危险,所以大家又把这个新闻掏出来,不管新闻老旧,这个案例值得我们分析,因为当中有几个不正确的做法。
1.患儿是不是中暑?
这是第一个问题。
中暑是指在暑热天气(上述新闻发生时间是7月4日,的确很热)、湿度大和无风的环境条件下,表现以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丧失过多为特征的疾病。我国《职业性中暑诊断标准》将中暑分为三级(程度不同):先兆中暑、轻症中暑、重症中暑。其中重症中暑又可分为:热痉挛、热衰竭、热射病。热射病是致命性疾病,病死率很高。

先兆中暑:是最轻微的中暑,什么叫先兆?就是预兆,指再不处理就真的要中暑啦!是一种警告性症状!是指在高温环境下工作一定时间后,出现头晕、头痛、口渴、多汗、全身疲乏、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体温通常正常或略有升高。这时候如果及时把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休息,补充水盐,很快就能恢复。
轻症中暑:已经中暑了,但是相对轻症。除了上述先兆中暑的症状加重以外,体温伴随升高,通常在38°C以上,出现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等表现;或出现面色苍白、皮肤四肢湿冷、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虚脱表现。这种表现,对于普通人来说,似乎已经很严重了,都血压下降了,怎么还叫轻症中暑啊,对,轻症是相对重症来说的,起码这个时候还不至于要住ICU。而且轻症中暑如果经过及时有效处理(转移至阴凉通风地方,补充电解质等),通常数小时内能恢复。
重症中暑:重症中暑包括热痉挛、热衰竭、热射病三种,严重程度依次升高。热痉挛指的是有肌肉痉挛(通常是四肢肌肉、咀嚼肌、腹肌),体温多数正常。热衰竭则会有上述所有症状,而且可能有晕厥、手足抽搐、体温轻度升高。如果热衰竭不及时处理,容易发展为热射病,这是最严重的中暑了。
热射病是致命性疾病,高热(>41°C)和意识障碍,处理不妥随时会死人。
从新闻中来看,小女孩有意识障碍,还有抽搐。如果真的是中暑,那很可能是最严重的中暑,也就是热射病。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及时转移到阴凉地方、补充电解质、降温治疗等等,患儿是不可能短时间内恢复的(新闻中是10分钟左右就恢复清醒终止抽搐了)。
而新闻中,只接受了针扎人中、父亲手指置入其口腔等“应急”措施,这两个措施对于中暑来说都是没有帮助的,不可能让病人改善。必须要紧急抢救,迅速降温才能治疗中暑。
所以,新闻中小女孩可能不是中暑(资料太少,只能大致推测),这个中暑不是医院医生诊断的,而是写文章的记者自己贴上去的,不算权威。如果不是中暑,也就不是中暑引起的抽搐。即便是中暑,这样的处理也是不当的。应该第一时间把孩子抱到阴凉通风的地方。
2.小女孩为什么会抽搐?
较为常见的原因有热性惊厥、癫痫等疾病。


热性惊厥是儿童惊厥(抽搐)最常见的原因。最常见是6月龄~5岁,当然大一些的孩子也会热性惊厥。因为小孩子大脑发育还不是很成熟,髓鞘形成不完善,这时候有较高体温的发热就很容易造成惊厥(抽搐)。常见的原因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鼻炎、中耳炎、肺炎、急性肠胃炎、出疹性疾病、尿路感染等等,病毒感染是主要原因。


比如孩子感冒了(上呼吸道感染),有发热,并且体温较高,如果处理不及时,那是有可能发生惊厥的,如果病因明确、生命体征平稳,那就不用担心,甚至都不用住院治疗。大多数热性惊厥都是短暂发作的,持续时间1~3分钟,医生在面对这类孩子时都不会急于使用药物来终止惊厥,因为他很可能自己就会停止发作了。这时候要做的就是保持呼吸道通畅(这个很重要,大家要记住),防止孩子跌落或者受伤。也不要刺激患儿,更加不要掐人中、撬开牙关、按压或者摇晃孩子导致进一步损伤。
不管是对付中暑抽搐,还是热性惊厥,都不推荐甚至禁止掐人中、撬开牙关,因为这对于抽搐的孩子来说没有帮助,反而加重刺激。
掐人中是很传统的办法,传统的办法不一定就是科学、灵验的。撬开牙关,是因为家属看到孩子抽搐、牙关阵挛,怕咬伤舌头,所以要撬开,甚至置入异物(比如文中父亲伸手指),这帮助不大,也可能有害。
首先这种情况咬伤舌头少见(有,但不常见),其次咬伤多数也是舌尖轻微咬伤,不会有大问题,所以目前医学界都是不建议置入所有东西到口腔,因为暴力撬开牙齿的时候可能造成更大的损伤,或者导致堵塞呼吸道,那就得不偿失。
当孩子发生热性惊厥时,家长不要慌张,也不要采用不必要的甚至不恰当的过度医疗(掐人中、撬牙关等)。当然,是否热性惊厥,家长有时候也不好判断,即便是专业的医生,也要排除癫痫、脑炎、脑膜炎等疾病才能诊断热性惊厥。
3.癫痫也可能导致抽搐、舌咬伤
癫痫,大家听的很多了。民间有的地方称之为“羊癫疯”,名字很不好听,带有歧视,我们要科学对待癫痫。癫痫是一组脑部疾病,是由于脑神经元过度放电、异常放电引起的突然、短暂、反复的癫痫发作的中枢神经疾病。
癫痫种类几十上百种,其中广为人知的、最经典的就是“全面性强直-阵挛性发作”,患者突然意识丧失,并且全身抽搐发作,看起来很吓人。
这种癫痫(全面性强直-阵挛性发作)发生抽搐都是很突然的,一下子就神志丧失,可能会发出尖叫声、跌倒,全身肌肉强直性收缩,持续大概20秒。然后进入阵挛期,全身肌肉屈曲痉挛,继之有短促的肌张力松弛,呈现一张一弛交替性抽动,这叫阵挛,这期持续1~3分钟,可能有口吐白沫,如果舌头被咬伤,会有口吐血沫。最后进入发作后期,这时候还会有短暂阵挛,以面肌和咬肌为主,导致牙关紧闭,可发生舌咬伤。病人会逐步恢复,也逐步清醒。
整个全面强直-阵挛发作,通常持续5~15分钟。
上述患儿也是意识丧失、抽搐了10分钟左右时间,从时间恢复来看,符合癫痫表现。假如是癫痫大发作,那需要掐人中、撬开牙齿么?当然也不需要。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一点,这时候掐人中肯定是没有帮助的。学中医的朋友也不必激动,掐人中不等于中医,中医也不仅仅掐人中。你以为是掐了人中,患者才在10分钟内恢复,认为掐人中有用。事实上,什么也不干,患者也会在10分钟左右恢复。就好像鸡鸣天亮,鸡不鸣天也亮一样。这已经是被无数研究证明了的事实。
那撬开牙齿呢?
当患者抽搐时,牙关紧闭,很多人怕患者会咬伤舌头,所以会想方设法撬开牙齿,塞东西进去。这样的行为也是危险的。首先,我们要承认一点,癫痫大发作,的确有可能会咬伤舌头,但多数是咬伤舌尖一点,弄破了皮,出了些血,不至于发生很大问题。不大可能会把舌头咬断,因为患者不会主动把舌头伸出来,卡在上下齿之间,然后咬断,这是不大可能发生的,文献绝少相关报道。
强行撬开牙齿,只会加重牙齿、舌头损伤,塞东西进去,可能会堵塞呼吸道,又不利于抢救,不管是塞筷子,还是毛巾,都是坏处大过好处,更何况是把自己的手指塞进去。病例中,小女孩的父亲情急之下,担心女儿咬伤了舌头,把自己手指塞了进去,这种救女心切的感情我们能理解,也感叹父爱伟大,别说一根手指,如果能救的了女儿的命,我相信让这个父亲付出一只手臂的代价他也不眨眼。
但这种做法却不是正确的,一来导致父亲损伤,二来也存在隐患,咬伤手指出血了,血液流入患儿口腔,可能会误入呼吸道,引起窒息,那就弄巧成拙了。
4.面对病人抽搐,那该怎么办?

掐人中不行,塞东西也不靠谱,那怎么办?总不能眼睁睁看着病人抽,什么也不做?当然不是。


在医生没到来之前,家里人能做的就是保护好患者。其中最最关键的一条就是保持呼吸道通畅。我们往患者嘴巴里塞东西,都是违反“保持呼吸道通畅”这个原则的,比如你塞一根筷子,万一他咬断筷子了,筷子掉入咽喉怎么办?好,那我塞一根铁筷子,总不能咬断吧?对,咬不断,但情急之下,你把他咽喉捅伤造成出血怎么办?那我塞毛巾呢?毛巾很软,不至于捅伤吧,对,但是毛巾块头大,很可能堵住嘴巴,甚至堵住咽喉,导致呼吸道不通畅,引起窒息。
事实上,如果要塞东西,并且足够专业的话,塞口咽通气道是没问题的,但不是在牙关紧闭的时候强行撬开牙齿,而是找准机会送进去,避免损伤。另外,口咽通气道本身就是维持呼吸道通畅的利器,这根塑料管,对于昏迷舌根后缀的病人来说是很有帮助的。但一般人家里哪会有口咽通气道呢?即便有,你会使用么?使用不好,也会导致口腔咽喉损伤的。正因为如此,我们不建议普通人往抽搐患者嘴巴里塞任何东西。

我们要做的是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如果患者口水、白沫很多,就帮他清理干净,以防口水误入呼吸道造成吸入性肺炎、窒息等。另外,如果可能的话,让患者头偏一侧,尽可能表面舌根后坠堵塞呼吸道。

患者抽搐厉害的时候,也不要强行按压他,因为极端情况下我们可能会把他按压到骨折。但也不能完全不管他,可以轻微按压一下,防止他撞伤脱臼等等,移开可能会导致受伤的坚硬物体,说白了,就是腾出一个较为安全的环境,让他抽。剩下的等医生的处理,该用药就用药。但很可能医生还没来,患者就终止了抽搐,因为前面我们讲了,多数癫痫大发作都是持续几分钟而已。
综上所述,下次当我们的孩子或者其他亲人抽搐(不管是中暑、癫痫、热性惊厥等)时,我们要做的不是掐人中、塞东西,而是要保持病人呼吸道通畅,防止意外损伤,找医生。

如果是中暑,第一时间要把病人转移到阴凉地方、通风,补充电解质(糖盐水都可以),绝对不是掐人中或者针扎人中,更不应该塞手指。
责编|苏沐  亦一
封面图来源|视觉中国
精彩回顾
戳这里,更有料!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