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微微辣
情怀
2017年文化类综艺节目着实火了一把,《见字如面》、《朗读者》带来了全民文化狂欢。紧接着《国家宝藏》出现,这类节目用更加亲民的方式将边界延伸到躺在博物馆里的民族瑰宝,让文物“活起来”也“火起来”,元旦新出的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将亲民路线贯彻得更彻底,表情包、短视频和独特讲解也实实在在圈了一波民族自信般的情怀。
然鹅,除上述之外,微微辣本辣发现,《国家宝藏》为首的文博类综艺竟然已经开始暗戳戳地布局新风暴了。光是大热的“博物馆经济”和强势上阵的“科技+”就已经走在了潮流前线。
科技
说实话
除去新闻联播和抗日神剧
央视做节目的态度还是令人感动的
央视一出手
就知有没有
《国家宝藏》和《如果国宝会说话》都是央视大手笔
却都是先从B站火起来
不用说
央视爸爸就是想圈你们这波儿90后、00后的粉了
《如果国宝会说话》表情包
《国家宝藏》的良心舞美特效令人拍案
谁其守之,吾辈守之
谁其护之,吾辈护之
皿方罍(léi )守护人黄渤的一句
“我就想回个家,怎么就这么难?”
真真是赚足了“吾辈”们的眼泪
和快餐综艺看完就忘相比
文博类综艺可以说是长知识的
当然央视爸爸知道吃瓜群众喜爱吐槽
也悄咪咪地创造了些有趣的梗
比如说乾隆的“农家乐审美”
比如说题字狂魔皇帝
比如说这样的国宝海报
评论区弹幕区也是满满当当
还有人安利自己家乡的宝贝
缺陷还是有的
比如《国家宝藏》中
明星守护人和主持人看提词器太频繁太显眼
服装和道具出错
小剧场过度渲染煽情
总让人忍不住吐槽
然而瑕不掩瑜
节目还是创造了一波又一波的小高潮
总结来说
文化内核,年轻受众,B站走红,
泪点槽点兼具,戏谑式传播,精良制作,归于情怀
节目的套路千篇一律
有趣的综艺万里挑一
不过,迈出一小步就是创新一大步
况且这些节目带来的改变远不止如此
大有可为的博物馆经济
在经济领域,有一个专门的“博物馆经济”的说法,它是指以博物馆或博物馆群为依托,通过充分发挥博物馆的优势和价值,将博物馆与旅游、文化等产业有机融合的一种经济形态。
举个例子,英国旅游局的统计显示,2013年海外游客去英国旅行的超过3000万人次,其中有超过三分之一的行程都造访了博物馆和画廊等英国文化机构。除此之外,像大英博物馆还积极和电商平台合作,全方位开脑洞,开发自己的文创产品。可以说,博物馆经济一度成为英国的“出口支柱”。
大英博物馆的小黄鸭纪念品
其实,发展博物馆经济,我国并不缺乏资源。据统计,2016年度全国注册登记博物馆总数达到4873座,比2015年度增加了181座,保持稳定增长态势,且全国免费开放博物馆4246座,占全国博物馆总数的87.1%。(数据不代表一切,相信你懂得。而且国内很多博物馆展品和展览的品质让爱逛博物馆的本辣不敢发表什么意见)
但我国民族文化灿烂多彩,民族瑰宝众多,并且随着历史源远流长,背后的故事极具韵味与价值。并且《国家宝藏》的走红说明,民众尤其是年轻观众并不缺乏对博物馆、文物的兴趣。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曾说:“不创新,没有一家博物馆的大门能够开得下去。”因此,资源丰富的背景下,创新是博物馆经济大有可为的前提。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
《国家宝藏》是一个有影响力的创新尝试。自开播以来,通过“博物馆”搜索国内旅游产品的数据骤然上升了50%。有预计称,今年寒假将成为博物馆旅游季。
除了实地旅游,文创也是博物馆经济的重头戏。就拿故宫来说,这些年做APP、搞H5、卖文创产品、拍纪录片,如今还登上了《国家宝藏》的舞台,多渠道全方位营销自己,效果有目共睹。
从“奉旨旅行”行李牌、雍正帝的“朕亦甚想你”折扇,到一把难求的“千里江山”团扇,凭借“来自故宫的礼物”这一诱人口号,故宫不仅取得了年销售额10亿的成绩,还把自己打造成了社交媒体上的“超级IP”。
当前,传播技术日新月异,创新氛围浓厚,博物馆经济的春天浩浩汤汤来临。每一件文物都是一个IP,如何让文物活起来,讲述它们经历的历史智慧,《国家宝藏》们可以做更多的尝试。
风口浪尖的科技+
《国家宝藏》玩起QQ-AR。在马苏扮演杨贵妃那期的《国家宝藏》中,我们在舞台上看到了寂静千年的“葡萄花鸟纹银香囊”。
节目外,打开最新版手机QQ,对准葡萄花鸟纹银香囊的图片扫一扫,我们就能看到AR效果:葡萄花鸟纹银香囊在手机屏幕上转动了起来,展示了全方位的观察视角。
腾讯研究院发布文章称,接下来每一期的《国家宝藏》都会有一个文物可以通过QQ-AR生动地呈现在大家眼前。
腾讯去年也和故宫一起搞了一次《千里江山图》的线上活动,用户只需要在活动 H5 页面上传一张家乡风景照片,即可通过腾讯的 AR 图像识别技术找出《千里江山图》和用户家乡风景照最相似的部分,并通过后台机器学习,自动转换成《千里江山图》的青绿风格,最终汇成了一副新的千里江山图。
最近几年,互联网行业几乎每年都会有一个新技术催生的风口,从前年的AR/VR,到去年的人工智能,再到今年的区块链,这种密集的、爆发式的技术迭代,是在过去从来没有过的,也是所有行业都必须面对的机遇与挑战。
虽然初步尝试,收效甚微,但《国家宝藏》这类文博类节目借力科技的做法让我们看到,博物馆里文物和展品可以更加与人们接近,可以用更亲近、更现代的的方式讲述它自己的故事,引起更多人的兴趣,带来现代化的传承。
结语
随着年初《见字如面》、《朗读者》等爆红红以后,兄弟卫视竞相模仿抄袭。越来越多学诗词、记成语、读美文等节目层出不穷,内容与形式的雷同渐渐让受众产生“审美疲劳”。
希望文博类综艺节目能够避免这类同质化的怪圈,趁着《国家宝藏》的东风,在博物馆经济和科技+的道路上推陈出新,努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你 一 定 也 喜 欢👇🏻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