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戈语录179
猫,就是人类之光。
【姜戈导读】
“你必须非常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说出来你可能不信,这也是喵星人的生存之道。两脚兽总是羡慕俺们的生活:撒娇、卖萌、晒太阳、睡觉,似乎总是活得舒适,被爱得毫不费力的那一个。
然而,两脚兽不知道的是,为了喵星人今天的幸福生活,俺们的祖先有多努力,才成功走进千家万户、走进每个两脚兽的心里,拥有了今天人见人爱、谁见谁宠的生活。冬日的暖阳使猫慵懒,俺今天就不敲推文了,转一篇干货满满的文章供你们学习喵星人的成功之道。(助理汪:喂,自己想赖床,还能赖阳光太好了???)
关于这个多态世界,
如果你也时刻充满好奇,
欢迎关注他们来寻找答案。


撰文 | 邱亦涵
出品 | 网易浪潮工作室
“我要一只猫,我现在就要一只猫。要是我不能有长头发,也不能有任何有趣的东西,我总可以有只猫吧。”
“我一定会有猫的!”
 前者来自著名作家海明威,后者来自千千万万活跃于网络上“云养猫”的你和我。
“吸猫”已经成为了当下人们的生活方式之一,35岁以下是吸猫重灾区,不是在养猫,就是在云吸猫。35岁以上的人群则进入潜伏期,“养只猫吧”或是解决中年危机的最后一根稻草。
人类到底是如何臣服于喵星人的?
从野外到客厅
公元前三千年,尼罗河边,生活着一群深受鼠患困扰的人民。后来他们建成了金字塔,创造了木乃伊,但在这一切之前,他们连老鼠都解决不了。
粮食被吃光,住所被破坏,在古埃及人走投无路的时候,“猫”出现了,以捕鼠能手的身份,带领埃及人民走上了发财致富小康之路。
Photo by Kamonnat Onnom on Unsplash
可以想见,从那时起,猫,就是人类之光
为了解决鼠患,古埃及人开始了有意识的保护和圈养非洲野猫(Felis silvestris),以埃及崇拜的巴斯特女神为猫命名,开始了猫咪崇拜第一步。
在埃及,屠猫的人会被处以死刑,猫是带来了财富和粮食的神灵。在考古挖掘之中,以猫为形象的陪葬品屡屡出现,甚至在法老身边出现了猫咪木乃伊。
古埃及文物“猫木乃伊” / 视觉中国
而视猫为女神的埃及人花了多少年才能顺利的与猫同行,甚至平起平坐呢?近两千年。
从第一王朝时期开始驯养,直至十八王朝时期才出现了成功驯养家猫的证据。在尼罗河畔底比斯古墓出土的石雕,描述了在一张坐椅下一只猫拥抱着一只肥大的鹅,有一只猴子和猫一起嬉戏。此时,猫终于放低了自己野兽的身段,勉强开始了与人类的同居生活。
埃及有猫了,然而隔海相望的希腊人还依靠着猫头鹰的临幸以消灭鼠患。
远航的希腊商人在埃及港口偶然看见了这种奇妙的动物,就立刻向国王报告了猫的用处。国王不惜重金向埃及国王购买,被拒绝后又上演了争夺猫咪的“无间道”,秘密地向埃及派遣间谍,在城市和乡间设法偷一只猫来。
但这一企图很快被识破了。埃及甚至颁布了偷猫处斩法令,责令民间严加看护自己的猫,还沿岸部署侦探,搜集希腊人盗猫情报。一张巨大的反间谍网就此展开。
随着各国人民的友好交往,被视为圣物的埃及猫开始传入其他国家,但据资料记载,当时的埃及国王只向友好国家赠送埃及猫,并有附加条件,运往国外的猫要严加保护,到达规定年限后必须完好地送回埃及,简直和国宝大熊猫一个待遇。
到了罗马帝国时代,猫开始被自由买卖,并且自由繁殖。在人类的长期驯养下,猫又随着人类活动来到东方,从印度河谷到中国,再从中国到日本,足迹踏遍全球,抓老鼠这个闪光点逐渐熄灭,可爱的长相成为了一种“新型毒品”,让人欲罢不能。
行文至此,我们似乎不得不默认,在人类的驯养之下,猫似乎已经从野外凶悍的野兽,变成了蜷缩在客厅沙发上的萌宠。二十世纪的新猫咪,看上去已经忘掉了风餐露宿的野外生活,将“与人类同行”作为新时代的“为猫之道”。
读者折木的猫主子墨菲斯托,小名臭屁猫
然而,十九世纪,达尔文就在《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中指出,猫在许多情形下都必须自谋生活和逃避各类危险,家猫一旦脱离人的饲养,会很快地野化并恢复其原始祖先的性状、肤色和习性并重新成为野猫。
当代生物界也有了同样的结论。研究人员对于猫的DNA进行了全面测序,发现一万多年来,家猫的基因与祖先非洲野猫相比,除了毛色、体型外,几乎没有变化,依然保持了祖先善于杀戮、夜视强大的特征。
欧洲野猫捕食幼鸟 / 视觉中国
2013年发表在《自然通讯》上的一项研究称,美国家猫每年杀死的鸟类和哺乳动物中位数分别为24亿只和123亿只。在生态更加脆弱的澳大利亚,过去200年里,野猫捕杀的濒危物种超过100种,至少27种哺乳动物灭绝。
这告诉我们,猫根本没有被人类驯化,大多数的猫仍然主宰着自己野性的生活。
虽然身在客厅,但心在野外,相比于与祖先天差地别的狗,猫依然像捕猎者一样思考着。即使到了今天,猫依然自我选择伴侣,半夜从纱窗缝溜出去,来去自由如风,哪里经常有食物,哪里就会有流浪猫聚落。
朕的小鱼干呢 / flickr
那么,如果人类驯化不了猫,是什么神秘的力量让猫甘愿与人同行?
一切都是假象
在野猫的世界里,没有家庭这个概念。为了防止近亲繁殖,母猫在生下小公猫后几个月就会将它们赶走,开始独立的生活。
而在一个群落里,如果存在多个家族,野猫总是选择斗争而非和谐,它们似乎缺少和同类维持亲密关系的能力,更不用说与另一个种族——人类的交流和沟通。
东京大学的实验结果也验证了这一结论。科学家们找了一群猫奴,对于自家养的十余种品种的猫主子们进行呼唤。大概一半的猫咪回了头,30%的转动了耳朵,代表“朕知道了”,剩下的压根儿置之不理。
但听见和有反应是两码事。仅有5%的猫咪喵了一声,4%的有了轻微的肢体动作,只有1%的贴心猫咪来到了主人的身边。对比一下人类忠诚的伙伴—狗,对主人呼唤的应答率达到了80%。
也就是说,当你呼唤你的猫咪时,它其实听到了,但就是懒得理你。至于在无数“猫片”里反复出现的猫咪蹭着主人的裤脚,专一又温柔的凝视,就更是人类的自作多情。
苏格兰折耳猫 / 视觉中国
在猫的世界里,每样东西都有着独一无二的气味,在你身上蹭来蹭去,实际上是在向天下昭告,“你是我的私有财产”。但不要以为这是什么“霸道猫咪爱上我”的言情故事,在宣示完主权后,猫最喜欢做的就是舔舐自己的皮毛,努力清洁自己,去除掉人类的气味。
至于那些温柔的凝视,则是猫可能随时暴起攻击的信号。要是你的猫目不转睛地盯着你看,那不是坠入温柔乡,而是自我防御机制的启动。你可能是世界上最爱她的异族,但在它眼里,却是入侵它领地的敌人,随时因为侵犯了领地而被抓个头破血流。
或许,我们不得不承认,从科学上说,猫根本不喜欢和人类相处
Photo by Marko Blažević on Unsplash
那么既不愿意与人相处,又不能被人类所驯化的猫,到底是怎么从驰骋野外的杀手摇身一变,成为了拯救中年危机的萌宠?答案或许只有一个:猫是自己驯化自己的。
虽然说猫依然保持了高冷的本色,但和祖先非洲野猫比起来,确实是温顺了不少。虽然听到主人的声音依旧爱搭不理,但他们确实产生了移动头部、瞳孔扩张、移动爪子的行为特征;虽然他们时不时偷溜出去抓点野味,但期待被投食小鱼干也成了习惯;虽然生性放荡不羁,但也愿意和人类重组新家庭。
可以说是嘴上说着不要,身体却很诚实的代表。
而这一系列行为,很可能又要追溯到我们视猫如神的古埃及人民。研究显示,猫的驯化过程与人类农业的发展过程几乎完全吻合,猫解决人类鼠患的技能使得大量的猫被圈养,得以密集地与人类交往。
2013年8月12日,美国加州萨克拉曼多,26磅的肥猫Norm Lopez近来成了社区里的明星 / 视觉中国
为了捕食更多人类粮仓里的啮齿类动物,也就是多抓老鼠,或者说能够白吃白喝,猫乐意修炼技能点,抱紧人类大腿,获得人类的信任。
这一自我驯化的过程是万年间逐渐发生的,不像犬类经历了人工筛选,迅速成长为了人类忠实的朋友。猫与人类的社交,其实是猫自我驯化求得生存的一种方式。
要是从历史的进程来看,人类的客厅,不过是漫长岁月里,猫的寝宫一处罢了。
你真的是猫的奴隶
到这里,你可能已经接受了这个事实,“我的猫咪有着放纵不羁的自由灵魂,是它选择了我,不是我选择了它。”
那么接下来更难以接受的事实是,在选择之后,你的猫咪还在时时刻刻支配你、驯化你。每天清晨,铲屎官接受的“猫之睥睨”,也许真的代表着“嘿,愚蠢的人类”!
Photo by Mickey O'neil on Unsplash
猫是天生的声优。一只小奶猫就能发出超过50种不同音调,不同频率的叫声。不过这其实是为人类特别定制的。猫叫虽然是猫与生俱来的能力,却不是他们赖以交流的工具。对于常年在外的野猫,除了发情期,几乎都是沉默的潜行者。
而家猫就不同了,一旦发现主人对于猫叫有特别的反应,便会开始实验和学习,通过不断变化各类叫声,测试主人最喜欢的是哪一种,甚至在不同的场合定制不同的叫声,时间一长,就能归纳出一整套让主人言听计从的猫咪语言学了。
Photo by Jacek Smoter on Unsplash
科学家使用声学仪器的分析得出了更为惊人的结论。猫的叫声其实是一曲两重唱,低频的那个和大多数猫科动物类似,而高频的那个却是家猫独一无二的频率。这个频率显然起不到与其他猫科动物沟通的作用,那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来自英国的McComb进行了实验。选择了50名志愿者听两种猫叫,一种是只保留了低频段的声音,另一种则是混合了高低频的声音。所有的志愿者都表示,第二种声音让他们迫切地觉得被需要了,坐立难安,要立刻查看声音的源头。这种被称作“教唆式”的声音,可以让人类铜墙铁壁般的感情防线,瞬间溃不成军。
深究这背后的原因,将猫咪的叫声与其他各类声音对比,竟与婴儿哭声的频率惊人相似,能够天然引起人类照顾的欲望。
“小鱼干还不给我吗?” / 视觉中国
为什么其他猫科动物都没有出现过这样的叫声?
科学家们得出一个猜想,或许在猫与人相伴的漫长岁月里,慢慢学习了婴儿哭声的频率,并将这一频率逐渐融入到了猫叫之中。利用人类保护婴儿的天性,甚至激发人类投食幼儿的本能,从而达到“喵喵几声,饱腹不愁”的驯化人类成就。
也就是说,当你的猫冲着你喵喵直叫的时候,你感到的两脚一软,浑身酥麻,只想跪下来把一切都给它的情况不是吸猫成瘾,是完全正常的。你我都是“被驱使的愚蠢人类”。
当然,喵乐之声远不是猫驯化人类的唯一武器,体型的进化才是驯化人类的终极手段。“颜即正义”的时代里,猫的长相是其在一众宠物中脱颖而出的法宝。
让我们先来简单看看,作为一只合格的猫,要长成什么样。观测最常见的几种宠物猫品种,无论是布偶还是英短,加菲还是中华田园猫,都有着大而圆睁的眼睛,毛茸茸的皮毛,短小的四肢。这一切构成“萌”的要素,其实都源于一个概念“头身比”。
猫的远房亲戚们,你绝对不会想要家养的猎豹、狸猫,他们的头身比在1:7左右,这意味着他们拥有颀长的四肢,强大的力量,迅速奔跑的捕食能力,这也意味着他们绝不会进入人类的饲养的视野。
而猫,在与人相处的漫长岁月里,头身比开始不断加大,向着“人类幼崽”的比例靠拢,达到了惊人的1:4甚至于1:3。对比古埃及出土的猫陪葬品,猫原先优雅的四肢,修长的脖颈,已经变成了更能唤起人类保护欲的小短腿、大脑袋。
2200年前的埃及猫咪塑像 / 视觉中国
光是卖萌这一招,猫就花了近万年时间修炼,最终达成了哪怕只是坐着,也有人类投食的伟大成就。
尽管“猫咪之心,路人皆知”,但人们依然俯首甘为猫咪奴。
在日本,关西大学教授宫本胜浩指出,到2015年养猫人买猫粮、带猫看病等的支出约为 1.1 万亿日元,购买以猫为主题的产品消费约为 30 亿日元,猫咪总共为日本 GDP 贡献约 2.3 万亿日元,超过了国民偶像 AKB48 的 565 亿日元,俨然成为了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Photo by Rodion Kutsaev on Unsplash
在美国,依据美国宠物商品协会的数据,猫已经超越狗成为了第一大宠物,风靡互联网的“反猫复狗”运动正式失败。
在中国,猫奴们也不甘示弱。在社交网络上掀起了吸猫热潮。知乎上猫话题讨论量是狗话题两倍,数万人想要知道“做一只猫是怎样的体验”,微信指数猫指数是狗指数的三倍,微博话题,猫话题是狗话题粉丝数的四倍。
猫咪不仅攻占了人类的客厅,还攻占了无数人的线上主页和精神生活。人类以为自己驯化了猫,最终反被猫的桀骜完全折服。
在这重意义上,若是硬要形容猫和人类的关系,《小王子》里的一句话颇为合适:“如果你驯化了我,那我们就会彼此需要。你对我来说是独一无二的,我对你来说也是独一无二的。
参考资料见原文
内容已获独家授权,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点击查看“浪潮工作室”更多文章
有趣的世界是多样的。他们只是提供一个思考问题的角度,和另一种看世界的态度。戳下方公众号入口并关注“浪潮工作室”,即刻获取新鲜优质的知识。
姜戈荐读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不点就走宝了!
为什么养只猫要让全天下人都知道?
算了吧,猫奴这辈子别指望戒猫了
欢迎加入新周猫粉丝后援会晒猫~
更多姜戈日常&养宠知识等你来!↓↓↓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