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了不起的盖茨比》
富裕者有哪些烦恼?
知乎机构号:KnowYourself(知乎心理学话题优秀回答者)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个关于钱和快乐的研究吧,钱能买来更多的幸福快乐吗?其实这句话,只对了一半。
下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当人们从穷困潦倒到有点小钱时,他们的幸福感有了一个巨大的提升。但当收入达到中产水平以后,曲线变化的弧度越来越小,“有点钱”,“很有钱”和“非常有钱”的人其实是差不多快乐的。换句话说,当你有了点钱之后,金钱就不再能够带来显著的幸福感提升,那些真正的富裕者也不见得比“小富即安”的人快乐很多。
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题主的这个话题,富裕者有哪些烦恼呢?很多答主都从实际的物(xuan)质(fu)生活中分享了烦恼的细节,我们来从心理学上补充这样一点,富裕的人会遇到一种常见的烦恼——他们往往会被批判为冷血、不尊重别人和更自我中心的人。
在影视作品中,那些更有权力或金钱的人,比如总统政要、大财阀、华尔街的金融家,总会被塑造成冷血无情的形象,似乎取得成功,就同时意味着拥有冷酷的人格特质。
那么,我们对这些“有钱人”的看法,是真实存在的还是某种意义上的“仇富”?
心理学研究是这么告诉我们的:
有钱人真的更冷血吗?从很多研究结果的表象来看,的确是这样。
1. 富裕者更少同情别人
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研究者发现,富人更不善于识别他人的脸部表情。研究者让更高和更低社会阶层的人分别去解读照片中人物的表情,以及在模拟面谈中解读对方的表情和情绪,结果,更低社会阶层的人都表现出了更好的识别能力。
在另一个实验中,研究者首先根据收入水平、教育水平、家庭情况等因素来判断被试的社会阶层,然后让被试在被监测心率的情况下观看视频,内容是关于癌症困扰下的孩子们。社会阶层更低的人,比社会阶层更高的人在观看视频的时候表现出了更多的共情,他们的心率会变得更慢——这表示他们对他人的感觉付出了更多的注意,受到了更多的感动(Stellar,2012)。
也就是说,相对来说,同情心这件事,比起出现在有钱人群里,它们实际上更多是相对没钱的人关注和擅长的。
2. 富裕者会表现出更不尊重他人的行为。
在 Paul Piff 的一个实验中,让两组陌生人一起玩“大富翁”(Monopoly)游戏,其中一组人的起步资产是另一组人的两倍,在每一步获得收益时,收益也都是另一组人的两倍,而且每次都能掷两下骰子,对方则只能掷一下骰子,以此来模拟更富裕的情境,然后用隐藏起来的摄像机记录两组人的表现。
结果发现,更有钱的那组人,在玩游戏的时候移动游戏组件的声音更大,更喜欢重重地将组件放在桌面上,并且在赢得比赛时,会有更夸张的欢呼和庆贺,他们也对自己的对手态度更粗鲁,甚至在游戏的过程中吃掉了更多的脆饼干。而且,在游戏结束后,即便是在游戏被这样公然操纵的情况下,他们仍然更多地谈到是由于自己的原因取得了游戏的胜利(Wald, 2014)。
综上,更有权力的人,表现得更少同情别人,也更容易不尊重别人。
但是,需要我们注意的是,无论是这些研究结果还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对富裕者的“冷血”印象,都有可能是来自弱小者的偏见。
有研究者提出,类似这样的实验结果未必能够真的得出“有钱人更冷酷”的结论。因为就像他们是用实验条件制造出人更富裕或更贫穷的状态一样,这样临时制造的条件未必能说明,一个人在真的富有的情况下会缺乏善良与同情。
我们对那些有钱人更冷酷的刻板印象,也许也来自于一些偏见:
1. 富裕者只是不需要太多地注意他人。
有时候,人与人之间的“友善”、“共情”也许并不是我们所理解的那么简单。Dacher Keltner 认为,有钱人之所以会表现出冷酷,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们不需要对他人倾注较多的注意力(Piff,2010)。
我们每个人都会更多地注意让我们觉得有价值的东西。对于社会地位较低的人来说,他们更需要通过与他人建立人际关系来获得资源,比如,他们可能会在出门的时候,需要邻居帮忙照看小孩;或者在无法用金钱解决的问题上,需要熟人的帮助。因此他们会对其他人更加友善。
而收入和社会地位较高的人,则不需要通过注意他人、和他人维持人际关系来获得资源,他们可以用金钱来解决很多问题,比如请一个保姆来照看孩子。
因此,也许我们生活中一些所谓的共情和友善,换一个角度说,也可以被称之为一种“交换”和“利用”。当我们对他人施以关心和注意时,有时仍然是不敢放弃未来得到一些潜在的资源和帮助的可能。
2. 社会距离导致了敌意的放大。
对有钱人产生的偏见,也可能是由社会距离产生的敌意导致的。社会距离使我们在面对与我们不同的社会群体里,更容易放大我们和其他群体的微小的差别,并且倾向于给他人以负面解释,给自己以正面解释(Goleman, 2013)。
弗洛伊德在 1917 年提出了这种现象,将其称为“对微小差别的自恋”(narcissism of small differences),他发现,在兄弟姐妹间会有这样的现象:他们会寻找彼此间微小的差别,再以自恋式的解读来夸大这些差别,以打击他人,说明自己的独立和特别。这种现象后来被研究者引申到不同种族、民族、宗教群体和社会群体的分析中。
因此,当我们大多数人认为自己处在社会地位更低、更贫穷的群体中时,就会放大我们和有钱、有地位的群体的差异,并且会倾向于对有钱人进行更加负面的、带有敌意的解读。
事实上,我们总是很难站在一个真正客观的立场上。有时,我们会认为是自己的努力带来了权力、金钱与地位,有时我们又会抱怨阶级差异与不公,觉得自己是弱势群体。对富裕者的解读,也受到我们本身的制约。
以上。你对“富裕者”有类似的印象吗?
 本文内容来自「知乎」
 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知乎热门文章 Top 3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