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喜欢曼岛Chinatown一家叫做Hometown Hotpot & BBQ的火锅/烧烤店,之前住在离岛车程一个小时的地方,也还是坚持每周一次雷打不动的开过去吃一顿。我喜欢这家店,不是因为他们的锅底够香,不是因为他们是buffet制敞开吃,也不是因为他们的海产够新鲜,而只是因为他们的蘸料里的那一碟辣油。
那个辣油的味儿,怎么讲呢,就是我小时候家门口那家烤鸭店里送的那个辣油的味儿,就是柴火馄饨里面加的那个辣油的味儿,就是南京人问你的那句“阿要辣油啊?”里面的那个辣油的味儿。
一个字,正!
(国宴基准淮扬菜)
照理说,南京菜属于淮扬菜系,是以“和、精、清、新”为主理念的,但我们家的掌勺大厨——我外婆,是个除了做汤,任何菜都爱放点辣的人,所以我从小的口味就是,“淮扬菜里带点儿辣”。
我这个人,长了一个中国胃,并且一直以来除了吃,没什么大志向。当年读本科的那个村儿,统共三家中餐馆,还都很难吃,所以从出来上学的第一年开始,我就自己捣腾着给自己做饭了。这么些年,我跟着菜谱学了川菜、粤菜、日本菜、法国菜、美国菜,喂饱了我的一任又一任室友,可唯独淮扬菜,我学也没学,做也没做过。我知道我做不出那个味儿。别说我,就是五星大厨也难说。在密歇根读书的时候,打听到附近有家原锦江饭店大厨开的中餐馆,只接预订,不接walk in。于是巴巴的提前好几个礼拜订了一桌菜,其中就有一道盐水鸭。老实说,生煎包是地道的,鱼头汤也很鲜美,可盐水鸭,就差得远了,老远了——大概所有南京人都看不上全世界任何其他地方的盐水鸭吧。
美国这地方,除了那几个大城市,基本上就整个是一个大农村。本科毕业了去读研,是从一个小村换到一个大村,研究生毕业了去工作,是从一个大村换到另一个大村,所以总的来说,我的走出故乡,跟传统意义上的“走出故乡走进大城市”正好相反,我是走出故乡,然后走进一个又一个村。这直接导致了我一个“村里来的人”想回去故乡的时候,猛然发现自己完全不适应故乡的发展了。
有段时间回国总是坐大韩的航班,于是整个流程是这样的——到了ORD,哎呀芝加哥的味道真是一点都没变,机场的Popeye还是那么的好吃;到了仁川,哎呀韩国的化妆品还是那么便宜好用,连柜姐都是熟悉的那个妹子;有几次办了过境签,在首尔溜达溜达就觉得真是亲切啊,离家越来越近,都仿佛可以闻到家的味道;最后真的到了家,我就……滚你妈这是南京???我都不认识了哎这是南京啊?这怎么是南京呢?印象中逛街吃喝还停留在新街口水游城的阶段,谁晓得河西万达、江宁嘉业国际也已经那么好逛了。
有次回国朋友约我在虹悦城见面,我一愣:“虹悦城在哪?”
朋友:“你怎么跟个外码一样?”
我:“……”
故乡发展的太快太快了,以至于外地的朋友要去南京玩儿,自己做了份攻略发给我看,问我有什么建议的时候,我发现攻略上的那些地方我居然一个都没去过——什么1865创意园,什么练山,什么薰衣草田……
我的内心:南京居然还有这种操作???我还停留在中山陵玄武湖的时代呢……
维基百科上说,南京市是中国特大城市之一,是华东地区仅次于上海的第二大城市。离开家的这几年,南京举办了青奥会,开通了城西隧道,建成了三条过江隧道,地铁线路增加到了七条……十七岁那年离开家,怀揣着“要出去看看世界”的梦想的我,到了二十三岁终于想通了一件事:六年前我眼中的苟且,变成了现在的我眼中的远方。对于这个认识,我挺懵的。但同时我又庆幸,还好我只花了六年时间就想明白了这件事。
你说走出故乡还回得去吗?我仿佛听见故乡在对我说,盘膝,随时欢迎你回来。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