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上方“马江博说趋势”,设为星标,以防失联

我是马江博,关注我,看清形势,看到趋势。
Part1
AI技术精英的分布的科技地缘格局,比我们想的还重要目前,全球77%的AI专业博士留在美国,57%的顶尖AI精英在美国工作,而在这部分群体中,中国人及华裔比重占到38%,而全球47%的AI人才亦是在中国读的本科。除此之外,美国仍在通过教育和工作等方式持续不断地虹吸全球人才,中国智能产业的下一阶段无可避免的需要面对“如何甄别人才”、“如何留住人才”、“如何吸引人才”三道难题,新型举国体制下的人才机制改革和科技体制改革箭在弦上、刻不容缓。
Part2
小米SU7上市背后,北京成最大赢家。我们注意到,此前北京曾发布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提出未来两年新能源产量达到30万辆,而小米规划的一、二期工厂的产能均为15万辆的规模,正好完美覆盖。因此,北京的未来工作重点可能将会放在全力扶持小米保供上此前,外界就曾指出,北京市政府对小米汽车进行大力支持,包括但不限于解决关键生产资质、工厂建设、环评、资金等。小米汽车是赢家,但背后更大的赢家是北京。
Part3
本周市场盛传“央行下场购买国债”的传言。我们注意到:央行并未辟谣市场传言起自两个原因:一是今年发债力度加大,承接力度预期不足二是进一步压低长期利率创造宽松环境。但是需要指出的是,中国的国债市场85%的持有者为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市场化程度偏低、定价不充分,通过买卖现券国债的方式来压低长端的方式会存在传导不畅、影响市场一致预期等弊端,因此在央行的政策工具中并非优选。
Part4
一线城市楼市松绑迎来升级,各地对楼市提高调门北京宣布放开“离婚三年不得买房”的规定,深圳放开7090政策,上海松绑土拍市场规则要求,一线城市的楼市限制进一步解除。后续:1、宽容政策将会是楼市主基调,楼市刺激措施将持续出台2、豪宅迎来松绑,改善型需求将得到进一步释放,各地会掀起一轮“抢富人”大战3. “因城施策”导向下,各地会更加发挥微观创新的主动性,以本地楼市复苏为核心进行施策,地方竞争格局会加速形成。
Part5
两年来我国幼儿园数量减少了2.04万所。从产科跌落到幼儿园关停潮,人口萎缩带来的后果正在逐渐显性化,相关产业和职业的没落趋势会以十年左右的跨度持续进行;对经济和市场的影响也会日益突出,人口的时代命题将会越来越成为国家政策的核心关注对象。我们注意到,去年出生人口数仅为902万,创下开国以来最低纪录。
Part6
胡润研究院发布《2024胡润全球富豪榜》。埃隆·马斯克以1.67万亿元的身价成为世界首富,今年一半以上的新增财富是来自于AI。英伟达的黄仁勋第一次财富明显增长,进入全球前30。在全球财富经历了1960-1990年代硬件科技时代,1990-2020年的互联网时代的两个阶段的发展后,财富增长引擎已经改变,在当下的第三阶段,AI等软科技对财富跃升的贡献将会是时代的主旋律
Part7
部分非标类信托刚一上线便被火爆预约,尤其是预期收益率在6%以上的政信类信托,投资人认购热情异常火爆。伴随着存量非标项目陆续到期,多家信托公司的非标额度有所空余。与此同时,监管出台的各项风险化解政策使得投资人对政信类信托信心回暖市场信心有所重建,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已不是信托投资者考虑的主要风险之一。
我是马江博,关注我,关注趋势与财富。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