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上方“马江博说趋势”,设为星标,以防失联

我是马江博,关注我,看清形势,看到趋势。
越来越没有什么退路了。
这两天,“保险打破刚兑”这一话题迅速引爆,从业者和投资者的焦虑提到了嗓子眼。
原因是财新在其报道《处理问题险企业》中披露保险法修订草案,被认为是要打破保险的刚性兑付。
从事实来看,这只是草案,后续还要经过征求意见-草案修改-提交审议-公开讨论-表决通过-公布实施等漫长流程,即使最后落地了,也只是涉及“破产保险企业”而已。
但就是这么一件还看不见影儿的事,却极大地触动了大众的神经,甚至成为舆论风暴眼。
原因就在于:一旦如此,最后一点确定性保障也没了。
我们来做个沉浸式体验,从不同的视角来感受一下。
假如你是一个职场人,经过了前半生的摸爬滚打,好不容易过得舒坦了,前几年看着楼市行情还不错,手上也有点闲钱,咬咬牙贷款又买了两套,但今年却遇上失业裁员、房价大跌,收入没了,资产还大幅缩水,日子要过不下去了。
假如你是某个行业内的小老板,靠着过去的勤奋攒下一点家底,但这两年经济很不景气,生意越来越难做,就想把钱拿出来做做投资,但股票、期货的极端暴跌行情却让你赔的底掉儿。
假如你是个小有资产的中产,过去靠着投资信托、理财、城投债、企业债赚到了不少钱,可这些年大环境变了,理财频频暴雷,本金利息一样也拿不回来,信托还不给刚兑了,只能苦果自己吃。
就是在这样资产危机的困境下,在生意、房子、股市、信托、理财都大亏、暴雷的当下:
众多中产阶级争先恐后的涌向储蓄型保险保障性保险,寻求资产保值和落寞都市中最后的安全感。
从前信托是刚兑的,存款是保本的,保险是兜底儿的,理财是包赔的,楼市前景是光明的。
而现在,信托早就不刚兑了,理财是自负盈亏,股票和楼市还看不到希望,存款还只保50万
城市中产只剩下保险这个唯一的确定性保障
怎么更好的理解这句话呢?
简单来说,对于当代人们来说,他们会做很多投资,也想创造更多的财富来保住生活水平。但避免不了两个不可控因素:一是意外和疾病的发生,二是投资的亏损。但凡踩雷一个,就有极大可能一夜之间“中产返贫”,跌落谷底。
保险无法避免疾病、意外和投资亏损,却能极大程度挽回这些风险因素带来的经济损失,至少保证孩子还能有学上,保证自己还有养老钱,保证自己曾经积累的财富还能通过保险来保值。
这也是众多中产阶级在当下环境里打破头冲向保险的原因,就是:
保住已经赚到的钱,和保住未来需要用的钱。
但现在突然出来个《保险法》修订,突然告诉我,保险也不刚兑了,我花那么多钱买安全感,但最后却可能拿不到钱
论谁,能接受的了呢?又怎么不触动大众的敏感神经呢?
时代是在不断变化的,不能受伤的总是同一批人
而且身后已经没有退路了
所以此次修订草案的披露遭到了众多的反对,也不乏许多专家指出其不合理之处。
未来到底如何,还不知道,但这个过程,这不仅是金融行业的一次变革,也是无数家庭的焦灼,更是跌落时代下的人心缩影和白云苍狗中的众生无常
我是马江博,关注我,关注趋势与财富。
— END —

为防走失,也请各位顺手关注一下小号“马江博的趋势研究”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