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非马
热剧慢评
64万人在豆瓣给《漫长的季节》打出了9.4分。这些年来,极罕见的高分国剧了。

无数看了它的人,似乎都会情感、思绪严重过载,也包括我的好朋友、前同事提拉米苏,她说:“后劲儿太大~” 她因此写了一篇非常走心的剧评,特别分享给大家。
作者提拉米苏:文学硕士,毕业于复旦大学、吉林大学,曾经的媒体人,现为高校内刊编辑。
标题:《漫长的季节》:人在命运面前可以做些什么?
正如主演秦昊所言,《漫长的季节》这部剧,悬疑是外衣,内核是命运。

和命运交手的时候,有人放手一搏,有人含泪讲和,有人坚守本心,有人缴械沉沦。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游戏,在命运面前或许都是脆弱的,但那份自由意志里的善与美、努力与坚忍,自有其永恒价值。
1. 命运的判词与自由的意志
在《漫长的季节》里,沈墨是推动剧情荡开层层涟漪的关键人物。她奋力改变命运,无奈命运死死掐住她的脖子, 一次次把她逼向绝境。
沈墨本是一个白月光般的存在,医科大学生、擅长弹钢琴、温婉柔美、纯真善良、自立自强。她绝不是一个天生的杀人犯,无奈命运并不因为她的美好而松开魔掌,而是撕开旧伤又连捅新刀。
叔本华将悲剧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邪恶之人作祟;第二种是命运和偶然性悲剧;第三种则是由于不同的地位、关系造成的彼此损害。
沈墨身上,三者兼而有之。
她遭遇禽兽大爷是第一种,沈栋梁的侵害与控制是她人生悲剧的源头。
她和大娘是第三种,大娘并非大奸大恶,但在大爷把手伸进沈墨衣服里的时候,她装聋作哑成为事实上的帮凶。
最令人叹惋的是第二种,沈墨身上透着几分古希腊命运悲剧的意味——主人公有可爱可敬的人格,也有可圈可点的抗争,但是在不可捉摸的命运面前,善良、智慧、反抗统统失去意义,厄运早已写好判词,只是等待时日收网。沈墨的美和善、抗争和努力,与命运的反复鞭打之间形成了巨大的张力,也带来了撼人心魄的悲剧效果。
尽管沈墨的人生笼罩着浓重的宿命感,但是在她身上,你看到的不是被命运击垮,而是一种爆发力,一种不甘屈服的刚烈,一种对自由和尊严的不灭追求。
在沈墨设计调虎归山、与大爷摊牌的那场戏里,恼羞成怒的沈栋梁狠狠掐住她的脖子,但是她的表情里带着笑,眼神里带着死磕到底的坚定。这份意志力和尊严感恐怕是这一人物形象的美学价值所在。
此外,在这场人与命运的角力中,由沈墨带出的一众配角形象,比如禽兽大爷沈栋梁、刑警队长马德胜、可怜可恨的拜金女殷红、有情有义的弟弟傅卫军等等,他们个个被塑造得立体、生动、真实、饱满,就仿佛你的身边人,吹口气就能从屏幕上下来。
他们在善与恶、真诚与背叛、良知与欲望、伤害与复仇的纠缠中展现了丰富的人性侧面,也展现了时代和生活的质感。
用汪峰的话来说:“每个演员的出色度,都让你无话可说。”
2.擦干泪扬起头与命运同行
王响的厄运,有儿子卷入命案的偶然因素,也有时代洪流下的无可逃脱。
计划时代的产业工人,如果是背靠国营大厂,幼儿园、子弟学校、商店、职工医院、电影院、职工宿舍甚至子女就业,从生到死一条龙,啥啥单位都包圆了。因此,壮年的王响虽然一脸严肃,却十分幸福。他是桦林钢铁厂的火车司机、劳动模范,在工作中,有着强烈的职业荣耀与尊严,在生活中,他是一个有权威感的丈夫和父亲,时不时摆出一家之主的派头,正如千家万户“爹味儿”十足的的老爷们一样。但命运先是让他家破人亡,继而又把他抛进下岗大潮。这位当年的火车司机,人生彻底脱轨。
隔了三十年回望当年的工人下岗,观者的心境已悄然改变。1990年代,在产业工人黯然离岗的同时,也有一大批幸运儿站上了改革开放的时代风口,他们乘势而上,书写传奇,下岗工人这个亚群体的泪与痛在某种程度上被忽略了。
如今,社会环境已然变化,无论你是谁,都可能在不留神之间就成为时代的落水者。时代大潮像万花筒一样不停变出新花样,电商崛起冲击了传统零售,直播带货又改写了电商格局,学历傲人的中年精英可能正遭遇大厂裁员,地产、教培从业者经历了行业洗牌,人工智能让一些老人有钱也没处花,年轻人苦于内卷无尽头……每个受众都是以自己的生命体验去解读文艺作品,当人们自己也有了故事,对下岗工人的际遇就有了更多的感同身受。
编剧最后给了王响一个暖调的结局,他穿越回过去,对着那个端坐在驾驶室的年轻自己喊道,“向前看,别回头!”
我们该用什么姿态面对命运的任性?导演辛爽说,还是扬起头吧。
3. 命运的鬼脸与不变的真纯
马德胜和龚彪都是剧中的笑点担当,看着都不那么“正经”。命运看人下菜碟,没少对他们扮鬼脸,但是他们骨子里的真纯天性从来没有改变过。
先说马德胜。
他是个一根筋的职业刑警,不懂得围着领导意图转,也不那么在乎当不当官。在他的价值排序里,案子永远第一,不管年轻年老,不管在岗离岗,不把案子捋明白了,心里就过不去那道坎儿。他破案完全是出于责任和本心。
《杀死一只知更鸟》里有句话,“良心是唯一不能从众的地方”。老马显然是这句话的跨海知音。
同时,他又有率性冲动的一面,脑门子一热就打人,一言不合就辞职,完全不计后果。在生活中,这样的人难免会吃亏。但正因为他不世故,不算计,专注于破案本身,才最终打通了案件的所有关节。
他用已经中风的大脑,跑赢了技术和资源加持的李群。
李群的一句“马队,还是你行!”让老马瞬间泪崩,十八年了,深埋心底的执念终于解开了!满腹委屈的他仿佛回到了从前,他拖着哭腔激动地说:“朱局,这案子破了吧?”这一幕,演员演技炸裂,观者无不动容。
龚彪的真纯则带有几分孩童气质。
东北形容一个人嘴上叭叭的爱吹牛、做事不过脑子爱逞能叫作彪。彪子还真不是浪得虚名。不管命运塞给他多少闹心事,他照样该吃吃,该喝喝,嘴上天天跑火车。天底下就没有龚彪那张嘴消解不了的忧愁。
这也使他成为剧中“最东北”、最有概括力的角色。
在感情上,彪子在一片真纯中展现出难得的宽厚和包容。一般来说,对男人而言,不管多么深爱一个女人,当接盘侠这件事还是难以下咽的。可面对丽茹与厂长有染、怀孕流产和不能生养这“三件套”,彪子的回答是“那我更得要你了,没孩子就养点别的呗!”在现实生活中,能付出如此真爱的又有几人!
婚后,两颗心渐行渐远,看到丽茹和郝哥那么热乎,笑得那么开心,本想绰家伙舞炸舞炸的彪子选择了放手和成全。他把钱和房子留给了丽茹,自己净身出户。这些,都展现了彪子的善良、博大和深情。这是他人性中最动人的部分。尽管他慵懒、撩妹,毛病也不少,但依然赢得了观众的喜爱。
正因为如此,当我们看到中了彩票、满脸欣喜的彪子被“郝哥货运”卡车撞飞的一刻,才会如此刀心。就在被撞之前,他刚刚给王响和马德胜买了早点,还在语音留言里劝两人“赶紧起来精神精神,大丈夫能屈能伸,起来又是新的一天”,不曾想彪子的生命就这样戛然而止。很多网友说,全剧最让人心疼的就是彪子。
站在功利的角度看,马德胜和龚彪混得不怎么样,多少都有点把一手好牌打烂了的意思。但在艺术领域,观众用的并不是成功学那一套,我们深爱那些有趣的灵魂。
在彪子死前的那个夜晚,三个大叔在KTV放飞自我。王响说年轻时不信命,现如今发现自己错得很彻底,每个人的命运早已注定,可是彪子就是不服,想要找决定命运的人好好唠唠。其实唠不唠都一样,彪子处世的画风不会改变,骨子里的东西变不了,人性中的真纯和善良自有其永恒的价值。
4. 命运之下的悲悯让人心头一软
每个在职场混过的人,对邢科长(邢三儿)这样的角色都不陌生。这类掌权者,用《论语》的话来说叫 “色取仁而行违”。
在面上,他能把高调唱得比谁都好听,即使做的很龌龊,嘴上也一套一套的。在内里,他精于算计,不择手段,一心谋利。在做人上,他端架摆谱、盛气凌人、攀高踩低。从他监守自盗和挖坑算计王阳这些事儿上,可以看出他没有任何底线。
十八年后,冤家路窄,“大叔三人组”查套牌车,竟撞到卖假车牌的邢三儿。更没想到的是,一番扭打之后,被摁在地上的邢三儿露出了身上的尿袋。当年那样威风八面,如今,他变成了一个靠倒卖假车牌赚透析钱的尿毒证患者。邢三儿颜面尽失,躺在地上痛苦哀嚎。这是全剧特别出彩的一幕。说它出彩不是因为人物的戏剧性变化,不是“活该你也有今天”的解气,而是因为这里透着一个可贵的艺术品质——悲悯。
无论是创作者,还是屏幕前的观众,那一瞬间,大家都心头一软,选择了和解与放下。
谁的人生不是有限的游戏?当年机关算尽、风头无限又如何?看《漫长的季节》时,我常常会想到《红楼梦》。
两部作品有个共同点是:创作者对他塑造的人物是有爱有悲悯的。那种心境,已然跳出了是是非非、恩恩怨怨,站到了更高的视角去观照人生与命运。就像甘肃张掖大佛寺的楹联所写,“天地同流眼底群生皆赤子;古今一梦人间几度续黄梁”。
这份悲悯背后,是对人的关切,是博大的爱与同情,是对命运的坦然接纳,也是对一切生命的由衷祝福。
哪怕走过荆棘,依然坚定向前;哪怕遭遇龌龊,灵魂依然走向净化、升华;哪怕冲突和痛苦无法回避,依然能在和解的春风里嗅到生命的甜意。
谢谢阅读。你看了这部剧吗?是否有共鸣?也欢迎文末留言分享你的观后感。
 推荐阅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