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疑说思
疑而勤思 人生不迷
朱宁教授介绍
朱宁教授毕业于北京大学,随后赴美留学并获得康奈尔大学管理硕士学位和耶鲁大学金融博士学位。现任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泛海金融学讲席教授,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副院长,美国耶鲁大学国际金融中心教授研究员。他曾任美国加州大学终生金融教授,上海高级金融学院金融学教授、副院长,并曾在美国加州大学、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担任特聘金融教授。
1 Media特约撰稿人|朱家菲
名家观点|朱    宁
编辑|鲁佳艺
近距离聆听
朱宁教授的中国经济相对论
5月23日,参加了陆想汇举办邀请的朱宁教授以中国经济相对论为主题的讲座,有幸近距离一睹朱宁教授的风采。2小时的演讲,从凸显问题、增长结构、经济目标、周期规律等方面,一气呵成,阐述了中国经济在刚性泡沫中,砥砺前行的相对论。
对中国宏观经济如何看待,朱宁教授说,有点像横看成林侧成峰,不同角度会看到不同的结论,这也反映出中国经济的相对论,机会和挑战总是并存。
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
宏观层面与微观层面,看经济形势也会有不同的判断。自上而下看,发现过去几年中,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经济增长的结构在经历深层次的改革,地方政府的债务水平不断积累,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可能性不断积聚。从国际环境看,中美贸易摩擦,国际竞争加剧,对国内汇率水平及国内资产价格都形成了一定的压力。
但换一角度,自下而上看,又发现有些企业与板块具有强劲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发展想象空间,比如新四大发明的诞生、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消费转型升级、高端制造与中国设计的实现,以及基础设施的持续改善,全球化的进一步推进,让我们看到中国经济在全球创新领域中实实在在的实力。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在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之后,4万亿计划的应对措施一方面带来了经济的持续增长,但同时也带来了很多难以想象的问题,倒逼着中国经济将进行深层次、长期的、史无前例的转型,且没有任何其他国家的经验可以照抄。
保增长还是调结构?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基本经济政策的发力点,主要是在保增长上。无论是通过出口补贴鼓励外贸出口,还是通过大型基础设施建设拉动内需促进国民消费,还是通过财政刺激投资,以三驾马车为核心的驱动力,挖掘着潜在的生产力、拉动着经济的增长。
这背后是有为的政府,通过一系列积极的财政政策,包括一带一路国家级顶层合作倡议,采取货币定向宽松、政府采购等举措,有效地带动经济发展。
但随着海外市场需求的开拓、政府大规模采购等,政府投资对民间投资也存在一定的挤出效应。同时,某些领域出现产能过剩、结构失调。“三去一降一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便被提到了议事日程上。
所谓调整结构,不仅指需要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在驱动力方面,也需要从投资驱动型切换到消费驱动型。在出口结构方面,需要从输出产品升级到输出技术和资本。在货币政策方面,需要从量化宽松型政策向中性、温和型政策过渡。在过去一段时间内,以经济增长速度为主要诉求的经济政策,在今后必将发生较深层次的改变。
短期目标还是长期目标?
房地产给中国经济繁荣带来的推动力,已不言而喻。但房地产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刚需,它仅是出于对投资和投机的需要而已。随着房地产价格的一路攀升,这一类资产已出现了扭曲,并导致财富分配的不均,而收入分配的不均也将成为社会不稳定的因素之一。
我们的长期目标,应该是追求给大多数民众带来幸福感和满足感的高质量的经济增长。一系列的政策倾向也正在发生变化,无论是通过行政手段去产能、推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是实施环保大检查、重视扶贫,还是将防范金融风险放在最重要地位的举措,都把解决长期问题、谋求长期稳定作为核心目标。
扶贫或者帮助更多的人们过上小康生活,放到了与国民经济总量增长同样重要的地位,这为下一阶段整个国家的经济质量和韧性,同时也对整体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对全球经济的引领起到推动的作用。
经济规律还是中国特色?
经济发展通常具有周期性的规律,但中国经济又带有其特色,改革开放40年中国创造了经济发展的奇迹。
以日本及亚洲四小龙为代表的东亚模式,即出口导向型工业化模式,曾经获得了经济的快速增长,提高了区域竞争力。但繁荣过后,随着制造业的空心化、过度依赖服务业,特别是在经历了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之后,这些国家都增长乏力,走向颓势。
经济增长最好的驱动力,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即在没有增加投入的前提下,增加产出。互联网技术的诞生,促进了资源通过有效的合作模式实现其最大的效用。中国模式借助了互联网领域新锐力量的优势,助力了经济的腾飞。
同时,中国加入WTO后,中国经济融入全球经济,并加强了全球竞争意识。中国企业也在竞争中成长并强大起来。在经历了金融危机的考验之后,某种意义上,中国成了受益国,在供应链体系上掌握了相当的话语权。这也体现出积极的政府与积极的政策,能带来与其他国家所不一样的经济效果。
新周期还是旧泡沫?
2018年第一季度中国GDP增速超出预期、消费不断升级、进出口实现较快增长、房地产行业稳中有升、人民币保持基本稳定。中国经济是否已经进入新周期,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但随着房价的高企、劳动力成本上升、融资成本提高,泡沫是否已然存在,要看如何定义泡沫本身。事实上,泡沫在未被戳破之前,很难说它就是泡沫,而只有在破灭时,人们才能认识到它的本质。
一般来说,新鲜事物在刚刚诞生,并具有极度宽松的流动性的时候,容易激起投资者们的兴趣,又因对其本身估值的困难,容易被无限想象,形成泡沫。而泡沫在经济发展史上的形成,几乎是很难避免的现象,只不过是从一个国家传导到另外一个国家、从一种资产转移到另外一种资产罢了。
如果说中国经济存在泡沫,那么它更像是一种刚性泡沫。刚性泡沫迟迟无法打破,原因还在于其他国家所罕见的政府或国家的兜底行为。可以说,如果不能打破刚性兑付,中国就没有金融,只有财政。
有一点是肯定的,中国的金融体系必须为实体经济服务,所有的资产最终都将落实在实体经济之下。
新出台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明确了资产管理业务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金融机构发行的新产品需符合意见相关规定。这意味着,受投资者欢迎的保本型理财产品将逐渐减少,至2020年底过渡期满后将正式退出市场。
结语
经过了改革开放40年,中国经济发展到了一个从高速发展到中高速发展的换挡期。在外部环境面临美联储加息、中美贸易摩擦加剧,内部环境面临劳动力成本及融资成本的提高、地方政府债务水平累积等诸多挑战之下,唯有通过不断技术创新、调整货币及金融政策、发挥民营企业的力量、重视实体经济的发展,才能化解中国经济的刚性泡沫,并实现有质量的经济增长。
朱家菲
绿庭研究院院长
绿庭研究院院长;
复旦大学绿庭新兴金融业态研究中心副主任;
曾任绿庭投资董事兼副总裁、监事会主席;
并曾就职于建设银行、丸红、埃森哲等企业。
往期回顾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