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和我一样,只要刷到博主们做咖啡的 vlog 就走不动道?
倒豆子、磨粉、冲咖啡,看着就治愈。咖啡的香气好像能穿过屏幕扑到脸上,整个人都会在咖啡液入杯的瞬间放松了下来。
图片来源:YouTube @CAFICT
视频看多了,难免产生做咖啡的冲动——如果自己也能像视频里那样,专心致志地操作咖啡器具、做一杯咖啡出来,该多好!
如果能品尝自己创造的真实味道和香气,获得一小段属于自己的疗愈时间,该多好!
图片来源:YouTube @ascend
但咖啡博主们对做咖啡的展示,让我们心生向往的同时,也多少让人对做咖啡这事儿产生一些“畏惧”。
Ta 们的器具太专业、手法太讲究,让人觉得这事儿难度很大,好像新手很难驾驭。
图片来源:一些让人心生羡慕又略感畏惧的咖啡角,图片来源 @小红书
我大概从三四年前开始在家做咖啡,自己真的上手了发现,虽然做咖啡的上限很高,但它入门对新手其实很友好!
只要选一些操作简单的器具,不需要太多技巧也不需要花很多钱,就能做出一杯比外卖好喝得多的咖啡来。
而且我发现,喜欢咖啡的人自己做咖啡,会收获比想象中多得多的快乐!
自己做的咖啡,
天然就会更好喝啊!
说来寒酸,我的第一台咖啡机是朋友换新机器后,送我的很入门的旧机器。豆子是网上随便买的,磨豆机只要几十块钱,按理说,这样的配置加上我毫无技术可言的操作,做出的咖啡很容易一言难尽。
但我却实实在在记得,我做的第一杯咖啡,好好喝!
我想,应该是新鲜豆子和鲜牛奶的加持,给咖啡风味的“保了底”。而我自己动手带来的微妙心理变化,则成了这杯咖啡的“增味剂”——心理学上有很多研究都证实,不管是成人还是孩子,人们都天然更喜欢自己参与了制作的食物。
自己动手不仅能够丰衣足食,也能给自己的内心增加一些愉悦,让我们对食物的感官体验变得更加积极[1][2][3]
除了这种“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式的简单快乐,自己动手做咖啡所带来的成就感,更是对我们大部分人来说尤为珍贵的心理体验。
一旦自己动手,
收获的快乐就会不一样!
加拿大心理学家斯特宾斯(Robert A. Stebbins)提出过一个概念,叫“随性 vs 严肃休闲理论(Theory of Casual vs. Serious Leisure)”。
我们躺在沙发上刷好看的咖啡 vlog,就属于典型的“随性休闲”。它能给我们提供短期和瞬间的幸福、愉悦、放松、社交和感官刺激,对我们辛苦的打工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回血方法。
如果我们尝试自己动手做咖啡,就实现了从随性休闲到严肃休闲转变,它所带来的知识技能、自我实现、成就感、归属感等积极感受,往往更长期、更持久[4]
2021 年一项关于食物和心理状态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就发现,准备和制作食物本身给人带来的心理益处是丰富多样的。在准备食物的过程中,人们不仅能获得纯粹的快乐和放松,还能获得个人成长、自我认同这样更长期的心理感受[5]
也就是说,当你决定起身动手做咖啡,你便是在完成一项兼具了“随性休闲”和“严肃休闲”心理益处的活动。
与此同时,摆弄咖啡器具、专注做一杯咖啡的过程,也会额外给我们带来与正念、冥想类似的心理体验。
图片来源:@小红书
更不要说,咖啡本身就是一种对身心有积极影响的饮品[6],甚至不仅是饮用,闻咖啡,也能带来一些身心变化。
2018 年一项发表于《环境心理学》杂志的的研究发现,仅仅是闻到咖啡的香气,就能提高人分析推理的能力、警觉性和能量感,效果和喝下咖啡类似[7]
研究解释了为什么我们在咖啡厅的时候创造力会爆棚。明亮舒适的环境、恰到好处的白噪音当然很重要,但弥漫在咖啡厅里的香气,也是激发我们大脑的有效元素之一!
这也给我们在家做咖啡增加了新的理由——爱咖啡的人,谁会拒绝让家里也飘着如咖啡馆一般,香浓的味道呢?
做咖啡可以多简单?
5 种有手就会的咖啡做法
既然做咖啡有这么多好处,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动手,做咖啡!
我们要做的是“有手就会”的咖啡,所以咱们就尽量把问题简单化,直接把我试过的、操作最简单的 5 种咖啡制作方法推荐给大家。
在此之前,我们要先解决一个小问题:怎么选咖啡豆。大家放心,这个问题的解法并不难。
虽然与咖啡豆相关的概念非常多,比如原种分阿拉比卡和罗布斯塔,产地分埃塞俄比亚、巴西、云南等等;烘焙度分浅烘、中烘和深烘;处理方式又分水洗、日晒、蜜处理……
但咱们刚开始体验,只想做一杯符合自己口味的咖啡,并不需要了解那么深入,厘清一些基本的概念就好。
新手选咖啡豆的基本步骤
1、选风味。
咖啡豆大致可以分为 4 种风味:水果调、花香调、焦糖坚果和可可黑巧。虽然这是很笼统的分类,但根据这 4 中风味,可以大致确定自己喜好的风味方向。
2、看烘焙度。
咖啡豆烘焙程度分浅烘、中烘和深烘。烘焙度越浅酸度越强,风味更偏果香、花香;烘焙度越深,酸度越弱、苦味越强,风味更偏坚果、巧克力。刚开始做咖啡,可以尝试中烘,风味更均衡。
3、看新鲜度。
咖啡豆的保质期一般为一年以上,但最佳赏味期在烘焙过后一周到一个月之间。我们要避开生产日期超过两周的咖啡豆,以获得最佳的咖啡风味。
关于新鲜度,还有一点要注意:咖啡豆磨粉后香气会迅速散掉。虽然店家都会提供磨粉服务,但最好还是买豆子自己磨。
说完了豆子,接下来我们开始动手。
01
冷萃,和泡茶一样简单
这是我在油管上学来的方法。自从学会了这招,每当夏天来临时我都会拿出冷萃壶做冷萃喝。它的做法相当简单,和泡茶差不多。
1、壶中放入 600mL 常温水。
2、50g 咖啡豆研磨至白糖颗粒大小(可以参考说明书的建议研磨度),放入冷萃壶滤网后装入壶中。
3、冷萃壶放冰箱,冷藏 8 小时以上,完成!
是不是很简单?
这里提醒大家,如果你是第一次做,可以按照我给的比例,之后再根据成品是否合乎自己口味做适当调整。
比如,咖啡粉和水的比例,可以在 1:8~1:15 之间灵活调整,水越多,味道越淡,反之味道越浓郁;咖啡粉的浸泡时间可在 8~24 小时之间自行调节,浸泡时间越久,味道越浓。
这种方法虽然简单,但做出来的咖啡口感顺滑、清冽、柔和,特别适合即将到来的夏天。
喜欢喝热咖啡的话,也可以把咖啡倒到杯子里,微波炉里叮一下,风味上不会有变化。加牛奶做奶咖也很棒,不过大家记得牛奶要一点点加,直到找到自己最喜欢的比例。
我用的冷萃壶是 HARIO 家的冷萃壶,手摇磨豆机是泰摩栗子系列。这两款销量和口碑都很好,是挺经典的产品系列,可以放心买。
02
挂耳,兼具简单、好风味和仪式感
挂耳是将咖啡粉研磨装入滤包后充入氮气,以减慢咖啡粉香气挥发的速度。它不仅便携、冲泡方便,风味也能保持在不错的水平。
挂耳的冲泡没有那么多讲究,热水分两三次倒入挂耳包,完成。冲泡工具上,有手冲壶最好,没有的话饮水机直接冲,或者用保温杯冲,都可以。
想讲究一些,可以尝试下面的步骤。
1、将水烧沸后室温晾 1 分钟,此时的水温(90℃)刚好适合做咖啡。

2、倒一些热水到水杯里,温杯后倒出——用热杯子接咖啡,味道会更好一点。
3、挂耳挂到杯子上,注入半袋水,滴完;注水到接近满,滴完;再次注水到接近满,滴完。
用这种方式冲挂耳,能收获一杯口感均衡、香气四溢的咖啡,推荐你试一试!
另外推荐两款我常回购的挂耳。就我自己的体验看,豆叔家的挂耳适合直接喝,柯林数字系列里的 3 号特别适合加牛奶。
我也安利一下自己用的手冲壶,给想要一点点仪式感的朋友。
03
法压壶,多功能神器
法压壶常被长辈们买来泡茶——虽然是咖啡器具,但用它泡茶真的很方便!
用法压壶做咖啡,方法也特别简单:
1、咖啡粉 20g,研磨至白糖颗粒大小,倒入壶中。

2、300mL 水烧沸后室温晾 1 分钟,倒入壶中。水和咖啡粉的比例可以自行调整,一般在 1:15~1:17 之间。
3、不用盖盖子,泡到 3 分钟时,用勺子轻轻搅动漂在水面的咖啡粉,使其沉到底部;泡到 4 分半时,用勺子撇去浮沫。
4、盖上盖子,轻轻将滤芯压至杯子中间,完成。
用法压壶做咖啡,方法比较粗狂,做出来的咖啡还可能有一点咖啡颗粒残留,咖啡本身的观感也偏浑浊,喝起来口感和味道浓郁、饱满、粗粝,另有一番感觉。
除了泡茶和做咖啡,法压壶还能用来打奶泡,称得上是万能神器。
这里推荐两款法压壶。泰摩小 U 是我的自用款,设计上偏年轻化一些,Bodum 则被称为“法压壶世家”,是将法压壶发扬光大的传统老牌。大家可以按照自己喜好自行选购。
04
摩卡壶,更浓郁的咖啡香
摩卡壶的外形可爱,是非常受欢迎的咖啡器具。
它由三部分组成,底部用来接水,中间是放咖啡粉的粉碗,顶部用来承接做好的咖啡。用它做咖啡的原理倒不复杂:水杯加热后产生压力,顺着管道向上,通过咖啡粉变成咖啡液后流到壶中。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由于摩卡壶做咖啡的过程中有一定的压力参与,相比前面几种方法,它做出来的咖啡会更浓郁、更香醇。虽然和意式咖啡机不能相提并论,但也足够搭配牛奶,做出一杯香浓的拿铁了。
但摩卡壶操作起来略有点难度,我尝试了各种做法后发现,下面这种做法最简单,而且不容易翻车。
1、热水倒入摩卡壶,水位至泄压阀下面一点的位置。泄压阀是避免壶内压力过大的安全装置,要注意水不要超过它。
2、将刚好填满粉碗的咖啡豆,磨成盐粒大小的细粉后放入粉碗,用手铺平。
3、安装摩卡壶,拧紧。因为之前加了热水,这里最好用一块湿毛巾垫住壶底,以防烫伤。
4、开小火加热,并打开壶盖观察。当摩卡壶开始往外冒大泡时,摩卡壶离火,直接放到湿毛巾上降温。
一杯浓郁的咖啡就做好啦。
如前面所说,摩卡壶做出来的咖啡更浓郁,不太适合直接饮用,可以加水变美式,或者加奶变拿铁。
想买摩卡壶,推荐大家买比乐蒂。它是摩卡壶的发明方,坐拥“正统地位”。容量上,建议选 3 人份容量,大小最合适。
也可以搭配它家的电陶炉一并购入。
5
全自动咖啡机,家用咖啡机最佳选择
常见的家用咖啡机有胶囊、半自动和全自动三种。
三种我都用过,就我的经验看,半自动操作繁琐,胶囊昂贵且风味一般,比来比去我觉得还是全自动最适合大部分人家用,只要按几下按钮,就能获得一杯浓郁香醇的意式浓缩。
全自动咖啡机也可以打奶泡。它的蒸汽棒做了特殊设计,不需要技术和手法,只要选冷藏的鲜牛奶,将蒸汽棒埋入 0.5cm 左右,就能打出还算绵密、细腻的奶泡。
将打发好的牛奶倒入咖啡液,一杯热拿铁就做好了。


自从我买全自动咖啡机后,这样做的拿铁便承包了我每天的早餐饮品。虽说很多人都觉得,全自动咖啡机在风味上会差一些,但就日常饮用来说,用自己买的豆子和鲜奶,成品的味道要比绝大部份连锁咖啡厅更好喝。
推荐两款全自动咖啡机给大家。一款是我在用的入门咖啡机飞利浦 EP1221,另一款是功能和体验都更好的德龙 E Plus,丰俭由人。
写在最后
咖啡是个挺大的话题,真要讲究起来,网上有无数的教程、做法,可以说是学无止境。
但对于我们大部分非发烧友、只是爱喝咖啡的人来说,用尽量简单的方法做一杯咖啡,就已经是很大的收获了!
我甚至觉得,咖啡做得好不好喝,都不见得有那么重要。我们愿意花心思、花时间,去尝试自己感兴趣的事物,给无聊的生活加点趣味,本身就有它的价值。
所以,对咖啡感兴趣的朋友们,强烈推荐你们动起手来!如果你有朋友也对做咖啡感兴趣,欢迎把这篇文章 转发 给 Ta,我们一起,做咖啡!
讨论
喜欢做咖啡的朋友请在评论区开麦,
分享你的经验!
作者
星河
安静的力量
本文关键词:咖啡,手冲,摩卡壶,咖啡器具
欢迎大家在 FeelBetter 后台,搜索你需要的科普。
参考文献:
[1] Dohle, S., Rall, S., & Siegrist, M. (2016). Does self-prepared food taste better? Effects of food preparation on liking. Health Psychology, 35(5), 500.
[2] DeJesus, J. M., Gelman, S. A., Herold, I., & Lumeng, J. C. (2019). Children eat more food when they prepare it themselves. Appetite, 133, 305-312.
[3] Dohle, S., Rall, S., & Siegrist, M. (2014). I cooked it myself: Preparing food increases liking and consumption. Food Quality and Preference, 33, 14-16.
[4] Stebbins, R. A. (1997). Casual leisure: A conceptual statement. Leisure studies, 16(1), 17-25.
[5] Güler, O., & Haseki, M. İ. (2021). Positive psychological impacts of cooking during the COVID-19 lockdown period: a qualitative study.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12, 635957.
[6] Franco, R. (2009). Coffee and mental health. Atencion Primaria, 41(10), 578-581.
[7] Madzharov, A., Ye, N., Morrin, M., & Block, L. (2018). The impact of coffee-like scent on expectations and performanc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57, 83-86.
点【赞】点【在看】,感觉好多了!👇🏻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