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今日酒价
关注我们
200万酒商的经营参考
酒业家、云酒头条,都专门写百荣。其实,写这么多,所讲A面B面,都是从酒厂、品牌的角度来写,居高临下的观察角度。
酒厂——经销商——分销商——终端,这是个庙堂的体系,诚如中央——各省——市县——乡镇。
庙堂体系讲究规则,所谓的“串货”“低价”,都是庙堂体系的话语体系,权力自酒厂向下分配,才会有这些居高临下的评价。
对于百荣商户而言,这些都是庙堂体系,而百荣,则是个江湖。对于江湖人而言,庙堂的规则百荣的商户都懂,但是都不会去触碰。百荣的都理解上游供货商,甚至自己也是经销商。
百荣是个江湖,江湖的规则也很简单,百荣的第一规则是对什么人,你不在这个江湖里,价格给得高也不一定拿到货。很多经销商或者厂家让业务员上百荣收货,却收不到,因为不在江湖的体系内。

江湖不会有明文的规则,这是区别于“庙堂”的显著特征。百荣商户间只有“潜规则”,备注“担责”,两个字就是彼此的约定。货出问题或者被厂家查处了,赎回甚至承担罚款是“担责”意义所在。
如果对方不承担赎回等责任,百荣群里发出相关证据等,就相当于是“江湖封杀令”,百荣圈里的信誉,就算毁了。这是江湖“快意恩仇”的一面。
明文规则是保护既得利益者的,所以,庙堂有明文规则,而江湖没有明文规则。因为没有明文规则,就没有既得利益者,所以江湖传说中才会“英雄辈出”。
在百荣江湖里,每年都会有一两个传奇商户出现,就像江湖中的“少年英雄”,不知道练了什么武功,突然横空出世一样。百荣的大户中,80后90后权重已经日益明显。
因为是江湖,所以,无论男女老少,基本上都是“兄弟姐妹”相称。就是全国各地再大交易量的老大,到了“炸壶天团”里,都要先干一壶。这就是江湖“大口喝酒”的豪爽。

即使不认识的外地酒商,提起百荣里面的字号,有共同的朋友,就像江湖中的门派一样好使,拉个群,互通下,就放心货款来往了。
这就是江湖的第二个特点:不会论资排辈。论资排辈和“规则”一样,都是保护既得利益的。王侯将相之后,总会有江湖少年揭竿而起,高喊一句“宁有种乎?”
河南这么多大商,没有一个是没有茅台经销权的。大商们讲究哪一年签的茅台?谁是顾问团成员?什么吨位?多少个专卖店?与厂家什么关系?
这就好比庙堂里面的“开国功臣”一样,也有个先后。什么时候跟随大王起兵?最后给了什么爵位?封地多少?说来说去,仍然是庙堂的规则。唯有论资排辈,才会保护既得利益者。
江湖的门槛很低,所以,容纳性强,屠狗卖浆、落草为寇,甚至杀人掠货,都算是入了江湖。这与庙堂需要科举进身、功爵世袭不同,所以自古以来,人们都很喜欢江湖,因为江湖会容纳自己,随时能混碗饭吃。
作为江湖,百荣包罗万象,功成名就的经销商,压货破产的代理商,刚入行的门外汉,跑业务的老油子,蹬三轮的送货员,都能在百荣混口饭吃。
百荣商户中,贩卖信息者居多,没有上游供应商或者开发商资源,勤快者也很混碗饭吃,各种酒商群,大小糖酒会,混个圈子也能靠百荣庞大的货源获得客户,随时“混碗饭吃”。
既然是江湖,也有或明或暗的“组织”,如各大门派。百荣则有正盛、众成、国五剑、晨鑫、鼎时金辉、鼎盛、永盛、明睿等等,这是百荣的“组织”核心,他们或联手接尾货、炒尾货,或独自散大货、收散货。

其实,多数尾货或者常销货,都来自经销商。或因资金,或因销路,“明渠道”销售之外,还需要“暗渠道”出货。
庙堂的规则解决不了所有的问题,即使是雍正皇帝也养下“血滴子”这群江湖人,用于处理一些规则无法处理的问题。
百荣是个江湖,江湖是庙堂的补充。江湖上声名鹊起了,庙堂也会找上门来合作,百荣商户中不乏五粮液、习酒等名酒的经销商。
庙堂中人也会在江湖中立个门户,无论是河南省副食、盛林、三睿等河南大商,在百荣均有铺面,在江湖中也颇有话语权。
规则之内,只有对错,非黑即白。
规则之外,很多灰度空间,无所谓对错,只有江湖情义。
快意恩仇,人才辈出,大口喝酒……
       这就是江湖,四海皆兄弟。
       这就是百荣。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