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来,由于中美经贸争端的加剧,叠加本土经济结构转型所出现的种种问题,舆论上对资本和部分产业、企业的反思越来越多。许多反思是专业的、有益的,但一些声音极端且刺耳。这使我想起了在前些年,对国有企业、制造业企业,也有不少类似极端且刺耳声音。有意思的是,这些声音,仿佛有一些来自同一批人。

在中国,向来“吃风向饭”的人不少。这些人在专业上毫无基础和建树,却事事都要体现存在感。他们擅用舆论、引导民意。论建设,一事无成;论破坏,次次有之。虽然今天不是几十年前,我们已经在法治建设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许多极端言论被无脑转发、评价,说明“吃风向饭”人的影响力,仍然很大。
一家企业的有效生命其实是非常短暂的,能够长期存续的企业是极少数。美国《财富》杂志从1955年开始统计美国500强企业,如果我们稍加比较就会发现,在这个榜单上从1955年起,能够持续存在到今天的美国公司,寥寥可数。甚至曾经部分500强企业,今天在榜单上只能查到公司名字的缩写,连它的行业都无法辨别了。今天有多少人能够想到,1950年代,美国的500强企业中,还有几家是糖厂呢?

一家企业,存在于一个或者几个产业中,由于科技的进步、社会需求的变化、人员结构的老化、管理层的失误、市场竞争的失败,逐渐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进而规模缩小,退出作为大企业的历史舞台,这是每一天都在发生的事情。这是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认为通过“舆论鞭挞”、“舆论讨伐”就能够促进企业进步,只证明这样的人,离真正的市场非常遥远。当然,也有可能是,这些人恐怕“另有初心”。
真正应该关心的,不是某一家企业的生死存亡,而是每一家企业所共同生存的环境,还有无改善的空间。同时还应该关心的是,为什么曾经的环境,产生了今天这样的企业?背后深层次的问题是什么呢?
本轮对资本和某些企业的质疑,源于在中美争端的大背景下,从上至下,对什么才是真正优秀的企业达成了一些共识。这些共识不是用来喊口号的,不是用来搞对立的,也不是用来分善恶的,而是用来指明经济结构改革方向的。最终,它要体现在制度变革上。这就是为什么今天会有北交所,会有针对“专精特新”企业的政策支持,为什么要以“数字经济”这个表述去超越“互联网经济”的内涵。
2009年的时候,我去德国做工作交流。当时是欧美对中国资本需求的蜜月期。金融危机刚刚结束,许多欧洲企业陷入危机,非常欢迎中国资本的进入。当时不少中国A股民营企业手中,都有10亿元人民币左右可动用的资金,这笔资金在当时足以收购许多欧洲的百年老店,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那些掌握“核心科技”的隐形冠军企业。当时确实也有一批中资企业完成了收购,从而改变了它们的发展路径。但在当时,国内能够看到的更多耀眼的收购标的,却是欧洲的球队和球星。
而在本土,将互联网平台企业判断为科技发展的前沿,直接导致这些企业充分享受了诸多“政策红利”。在2018年时,我们把这些针对平台企业的“政策红利”归结为六项制度失效,也即劳工保护、消费者权益保障、产品质量保障、知识产权保护、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制度都对它们失效了。除此之外,当然还有特定时期的税收优惠,以及地方采购倾斜。当你将“政策红利”给予某些产业和某些企业的时候,那些与之有竞争关系,或者与之有资源争夺关系的产业和企业,自然而然就处于劣势。终于,在中美科技的硬实力对抗时,从上至下都发现,原来这些享尽红利的企业,并不那么“高科技”。那真正的问题是什么呢?“政策红利”仅仅是靠几家企业的努力争取,就一定能获得吗?如果曾经没有那么多的红利,今天的经济结构会不会更健康一些呢?
人类社会,就是不断在尝试犯错和总结教训的过程中成长。批评的目的,是继续向前走,而不是往后退。百年太长,空谈误国,只能争朝夕。
如果说曾经出了错,显然不只是某些企业犯了错。我们的“公共知识分子”长期不“公共”,长期“吃风向饭”;许多舆论长期不讲专业、只讲讨伐,无论是学研和舆论,都无法为决策者提供足够有份量的认知和分析,恐怕才是真正的问题所在。
“文人”指挥经济,不是没有尝试过,但好像已经被历史决议文件所否定了。都2021年了,80后都40岁了,90后都30岁了,为什么那个时代的文人,还没有离开舆论的中心舞台呢?

之所以形成今天的局面,也不能不怪一些企业长期在民族口号和政策红利中浸润太久,民众对其有期待,进而产生失望,这是正常的。靠舆论获了利,当然会在舆论上栽跟斗。但“舆论讨伐”,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对企业进行过多的道德评价,不去(没有能力)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除了不断形成对立情绪,好像也没什么别的作用。
今天,决策层已经很清晰的看到了“鲍莫尔病”问题,已经很清醒的认识到了生产性行业、尤其是制造业对科技创新、财富生产的基础重要性,已经明确了要将“数字经济”融入和服务百业而不是用某一个行业去承载百业。这些共识,是继续向前行的基础。
政策红利给得不对,那就拿掉。拿掉之后,这些企业可能停滞、可能缩小,也可能因此变革。这个时候,不应当是去捧另一群人,把新人又抬到天上,将政策红利又堆积给他们。最应当做的,是继续去完善承载百业发展的底层制度基础。
真正的创新,不是将别人已有的东西复制过来然后把价格压到最低,“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并不是本事,而是幼稚;真正的创新,是创造无限需求进而产生足够多的增量。新是“企业家+科学家”共同实现的,底层制度能否识别出真正的“企业家+科学家”,进而在此基础上实现资源的有效分配,才是关键所在。
更关键的问题是,上面这些事,都太专业了,只会“舆论讨伐”的文人们,根本没有能力去深入探讨,就算全写成中文,他们也读不懂。怎么说呢,曾经的文人们,也该离开历史舞台了,趁着还不是太丢人。新新文人们,你们的未来,恐怕不会比老文人们更好。谁让你们生在一个专业性如此高的时代呢?喊口号的技术都无限内卷了,你还不知道吧?
以上。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