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超额收益的缺失期。票息资产收益过于集中,成为不少投资者诟病的焦点。截至3月29日,收益在2%至2.8%之间的非金融公募信用债规模达到15万亿,其中在2.3%至2.8%的现券规模占比高达92%;而超过3%的资产规模仅在2万亿;去年同期收益分层点在3%至3.5%,且3.5%以上现券体量在5.7万亿。负债端成本若在2.75%,资产端要兼顾流动性和超额收益的难度远超去年,而除此之外,“跌不出分层”同样困扰着投资者,核心原因是供给短板,制约了收益弹性。产品端与资产端两难的格局,会催化两类结果:一是主流资产稍有调整,“捡资产”行为趋同,压制调整力度,甚至降低预期中的干扰(比如资本新规);二是小仓位+小众策略的使用有迹可循,以下分别从两方面展开。
票息增强的主流与小众。
  • 第一,主流都在找左侧机会,特别是3月中旬市场急跌之后,理财接短券和保险接长券的格局,快速修复票息资产收益。银行次级债这一品种,亦有相似的特点,即便是临近季末,可以观察到银行自营有集中减持行为,保险和其他产品类持续增持,稳定该品种定价。
  • 第二,小众策略的两个选择。方向之一:用中小银行次级债替代城投债。方向之二:城投债久期策略的进一步突破。值得注意的两点是:1)天津省级和区县级平台债(1年以上样本)平均成交期限分别达到2.76年和3.3年,不仅缔造近期成交期限高点,同时高于去年12月和1月均值,其平均成交收益可达3.1%至3.3%。2)贵州各行政层级平台债同时有成交,尽管笔数不多,但其地级市平台债平均成交期限升至2.64年,高于3月初读数。同样的久期策略,城投债和产业债性价比如何?1)产业债普遍有回撤较大,修复慢的特点,10年以上样本(以诚通控股为代表),绝对收益虽高,但3月累计净价跌幅明显较大,2)城投长债净价跌幅较缓,特别是隐含评级AA和AA(2)品种,且跟涨速度较快,这也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近期久期策略执行方向。
总体上,过于扎堆在低收益的票息资产,变相收缩了超额策略布局空间,以至于博弈主流资产的利差,多数体现在了左侧区间,即:边跌边配置。而具有票息收益的资产,在中小银行次级债及长久期重点关注省份城投债,前者作为部分城投债仓位的替代品,已经广受投资者关注,后者则是近期机构集中增持的焦点,天津和重庆等地城投债均有突破久期约束的特征。无论何种策略模式,本质依旧指向当下超额利差难赚的局面。
4月,是否还有增量资金期待?首先,保险净买入利率债和一般信用债力度增强,是其欠配的延续。其次,资本新规季末考核告一段落,将阶段释放银行自营委外资金。再者,理财资金季末回表的影响淡化,有望从增量端推动中短债需求。而从供给端来看,4月是年内发行人抢抓债券融资窗口期(可以规避财报补充环节),若信用债净增节奏加快,还叠加国债、超长特别国债和地方债发行压力,需要关注保险欠配会否缓释。
策略布局方面,1)重点省份城投债久期策略过于进取,赚超额价差同时,无疑会加剧暴露账户久期和信用风险敞口,4月面临的不确定性尚在,城投债稳健配置更可取,3年至4年非重点省份AA(2)优质地级市平台债可适当关注,2)4年至5年国股行次级债可适当关注,核心逻辑在于资本新规考核时点结束,银行自营配置资金的回归,或催化这一品种行情,3)关注优质城农商行次级债作为打底资产的交易机会,3年附近非强区优质银行次级债是不错选择,4)10年以上产业债适合负债端稳定账户,而其定价表征着保险欠配情况,建议密切跟踪其一级发行定价。
风险提示:测算失真,计算方法需调整,超预期信用事件,机构负债端面临压力。

正文
【超额收益的缺失期】
难再向票息要收益。迈出3月中旬的剧烈波动,债市再度贴上窄幅震荡的标签,期间有对跨季资金利率、资本新规首次考核、后续供给放量及利差绝对保护空间不足的多重顾虑,同时也蕴含着多空博弈力量相对均衡的特点,而近期市场对央行购买国债的讨论升温,从侧面展现出投资者对托举经济措施的期待。缺乏方向性指引的阶段,票息收入往往会更占优,特别是配合相关主题投资机会之时,如去年11月至12月,地方化债行情利好信用债基,使得其净值涨幅远超同期利率债基。尴尬的是,今年信用债基难再走出独立行情。
理财也在面对相似的尴尬。今年以来,理财子公司无论是实际募集规模,还是新发产品数量,均位于相对较低水平,与过去几年一季度冲规模的场景有不小的差异,缺乏票息收益的支撑是造成这一现象的关键。实际上,截至今年3月,存量产品规模居首的股份行理财子公司(参考普益标准,1季度股份行理财子公司产品存量规模占比44%),新发纯固收类理财业绩基准下限已经降至新低2.75%,可见过去三年贡献绝对收益的票息资产,如今难再成为理财扩规模的“利器”。
大量资产集中在2.3%到2.8%,拿或者不拿,都很难受。产品端布局空间越发狭窄,脱离不了当下票息资产格局的特殊性。近期路演过程中,票息资产收益过于集中,成为不少投资者诟病的焦点。截至3月29日,收益在2%至2.8%之间的非金融公募信用债规模达到15万亿,其中在2.3%至2.8%的现券规模占比高达92%;而超过3%的资产规模仅在2万亿。而去年同期收益分层点在3%至3.5%,且3.5%以上现券体量在5.7万亿。
如上述,负债端成本若在2.75%,资产端要兼顾流动性和超额收益的难度远超去年,而除此之外,“跌不出分层”同样困扰着投资者。
以3月底存量利率债、地方政府债和信用债(不含地产债),作为衡量收益波动的样本(含权债采用行权前估值收益),对比其过去三段时期加权平均收益变化幅度,不难发现两个结论:
首先,3月市场波动加剧的过程中,信用债总体收益变化与利率相当,而城投债和二永债估值收益变化幅度整体偏窄。但过去两个月中,信用债收益下行幅度明显超过同期利率债走势,因而并未遵循超涨之后会超跌的规律。
其次,去年9月上旬理财预防性赎回阶段,信用债调整幅度普遍超国债和地方政府债,符合直观感受,亦是信用债流动性弱于利率债使然。
供给短板,制约了收益弹性。纵观一季度各类券种净融资,信用债中仅产业债超千亿,城投债及金融债发行节奏整体偏慢,重点关注省份城投净融资尚在负区间。供需层面不匹配,抑制交易意愿,削弱估值收益弹性。
低收益、缺少利差分层、供给节奏还偏慢的叠加,致使能拿量的资产,多数无法实现增厚策略;反之,有超额收益的资产,存量规模又偏低,不适合有策略需求的大中型账户来做。产品端与资产端两难的格局,会催化两类结果:一是主流资产稍有调整,“捡资产”行为趋同,压制调整力度,甚至降低预期中的干扰(比如资本新规);二是小仓位+小众策略的使用有迹可循,以下分别从两方面展开。
票息增强的主流与小众
第一,主流都在找左侧机会,特别是3月中旬市场急跌之后,理财接短券和保险接长券的格局,快速修复票息资产收益,一般信用债的稀缺属性更是强化了理财和保险的配置。
银行次级债这一品种,亦有相似的特点,即便是临近季末,可以观察到银行自营有集中减持行为,保险和其他产品类持续增持,稳定该品种定价。
第二,小众策略的两个选择。
方向之一:用中小银行次级债替代城投债。城农商行次级债成为近期债市备受关注的资产,与其票息收益中枢整体偏高有关。其中,56%农商行二级资本债存量集中在2.8%至3%,25%城商行永续债集中在3%至3.5%。
持债偏好方面,苏州银行二级资本债平均成交期限升至4.4年附近,创2月以来新高;泰隆银行和青岛银行成交笔数则有改善;永续债方面,成都银行和台州银行成交笔数同样升至2月以来高点。
事实上,从持债机构来看,去年11月至今年2月,基金是主要的买入机构,而近两周理财增持1年至3年城农商行次级债力度加大,颇有替代城投债仓位的考虑。
方向之二:城投债久期策略的进一步突破。近一周,城投债拉久期行为再度出现,如湖南地级市平台债、广西省级平台债等。另外值得注意的两点是:1)天津省级和区县级平台债(1年以上样本)平均成交期限分别达到2.76年和3.3年,不仅缔造近期成交期限高点,同时高于去年12月和1月均值,其平均成交收益可达3.1%至3.3%。2)贵州各行政层级平台债同时有成交,尽管笔数不多,但其地级市平台债平均成交期限升至2.64年,高于3月初读数。
分别从广西、湖北、天津和重庆3年以上城投债交易情况来看,重庆交通开投、涪陵国资和津城建存量券活跃度提升,而后两者成交期限均值在5年附近,收益则分布在3.3%至3.5%之间。此外,贵州多家平台1.5年以上个券活跃度亦有好转,1.8年左右遵义经开成交收益可达4.55%。
同样的久期策略,城投债和产业债性价比如何?3月以来,10年以上产业债密集发行,联动二级现券交易热度。截至3月最后一周,10年以上产业债成交达33笔,平均成交收益为3.11%。相同的久期策略下,城投债要博超额,要超过2025年截点,是否具有性价比?若以10年产业债成交收益为基准,从比价角度来看,除较为激进的操作之外,广西、湖北和部分重庆地区城投债绝对收益还不如10年以上产业债,这是否足以说明产业债拉久期更有优势?
相对比价层面,城投债拉久期的稳定性更强。选取3月以来有成交,剩余期限1年以上(含权则用行权前剩余期限),且收益在3%以上的非永续公募城投债和产业债作为测算样本,观察其净价走势来看,不难发现:1)产业债普遍有回撤较大,修复慢的特点,10年以上样本(以诚通控股为代表),绝对收益虽高,但3月累计净价跌幅明显较大,2)城投长债净价跌幅较缓,特别是隐含评级AA和AA(2)品种,且跟涨速度较快,这也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近期久期策略执行的方向选择,然而需要关注的是,重点省份过快拉久期,依旧难免争议。
所以,超长产业债目前不适合所有账户参与,保险依旧是净买入主力,最近一周现券净买入再创高点。
总体上,过于扎堆在低收益的票息资产,变相收缩了超额策略布局空间,以至于博弈主流资产的利差,多数体现在了左侧区间,即:边跌边配置。而具有票息收益的资产,在中小银行次级债及长久期重点关注省份城投债,前者作为部分城投债仓位的替代品,已经广受投资者关注,后者则是近期机构集中增持的焦点,天津和重庆等地城投债均有突破久期约束的特征。无论何种策略模式,本质依旧指向当下超额利差难赚的局面。
4月,是否还有增量资金期待?首先,保险净买入利率债和一般信用债力度增强,是其欠配的延续。其次,资本新规季末考核告一段落,将阶段释放银行自营委外资金。再者,理财资金季末回表的影响淡化,有望从增量端推动中短债需求。而从供给端来看,4月是年内发行人抢抓债券融资窗口期(可以规避财报补充环节),若信用债净增节奏加快,还叠加国债、超长特别国债和地方债发行压力,需要关注保险欠配会否缓释。
策略布局方面,1)重点省份城投债久期策略过于进取,赚超额价差同时,无疑会加剧暴露账户久期和信用风险敞口,4月面临的不确定性尚在,城投债稳健配置更可取,3年至4年非重点省份AA(2)优质地级市平台债可适当关注,2)4年至5年国股行次级债可适当关注,核心逻辑在于资本新规考核时点结束,银行自营配置资金的回归,或催化这一品种行情,3)关注优质城农商行次级债作为打底资产的交易机会,3年附近非强区优质银行次级债是不错选择,4)10年以上产业债适合负债端稳定账户,而其定价表征着保险欠配情况,建议密集跟踪其一级发行定价。

本报告分析师
尹睿哲  SAC执业证书编号:S1450523120003
李豫泽  SAC执业证书编号:S1450523120004
特别提示:
本公众号不是国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国投证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公众号只是转发国投证券已发布研究报告的部分观点,订阅者若使用本公众号所载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对完整报告的了解或缺乏相关的解读而对资料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
本公众号所载信息、意见不构成所述证券或金融工具买卖的出价或征价,评级、目标价、估值、盈利预测等分析判断亦不构成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投资建议。该等信息、意见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具有针对性、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意见,订阅者应当对本公众号中的信息和意见进行评估,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国投证券对本公众号所载资料的准确性、可靠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对依据或者使用本公众号所载资料所造成的任何后果,国投证券均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本公众号所载内容仅供国投证券股份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参考,其他的任何读者在订阅本公众号前,请自行评估接收相关内容的适当性,国投证券不会因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或者收到、阅读本公众号所载资料而视相关人员为专业投资者客户。
一般声明:
本公众号仅是转发国投证券已发布报告的部分观点,所载盈利预测、目标价格、评级、估值等观点的给予是基于一系列的假设和前提条件,订阅者只有在了解相关报告中的全部信息基础上,才可能对相关观点形成比较全面的认识。
本公众号所载资料较之国投证券正式发布的报告存在延时转发的情况,并有可能因报告发布日之后的情势或其他因素的变更而不再准确或失效。本资料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仅为报告出具日的观点和判断。该等意见、评估及预测无需通知即可随时更改。
本公众号所载资料涉及的证券或金融工具的价格走势可能受各种因素影响,过往的表现不应作为日后表现的预示和担保。在不同时期,国投证券可能会发出与本资料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不一致的研究报告。国投证券的销售人员、交易人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士可能会依据不同的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头或书面发表与本资料意见不一致的市场评论或交易观点。
本公众号及其推送内容的版权归国投证券所有,国投证券对本公众号及其推送内容保留一切法律权利。未经国投证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否则由此造成的一切不良后果及法律责任由私自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者承担。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