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来自拥有全国最多中小上市银行省份江苏省的江苏海安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海安银行),IPO在全面注册制实施后获得了上交所受理。此前,中国证监会已对该行IPO反馈了意见,如今,海安银行在交易所的审核情况又会怎样?

海安银行最新招股书显示,该行仍存在股权质押和冻结问题。同时,海安银行在报告期内多次被有关部门作出行政处罚。
海安银行近几年净利润增速高于商业银行整体净利润增速,不良贷款率也持续下降。不过,该行也存在房地产业贷款不良贷款率较高、净息差下降、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占比小等情况。
其中,房地产不良方面,2019年末—2021年末及2022年上半年末,该行房地产行业公司贷款不良贷款率分别为4.59%、3.73%、4.12%和 4.69%。
第一大股东有股权被质押
全面注册制实施后,海安银行主板IPO顺利获上交所受理。但此前证监会审核时提出的一些问题仍值得关注。
  招股书显示,海安银行报告期内多次受到行政处罚。
其中,2022年6月28日,中国银保监会南通监管分局针对海安银行存在的关联交易管控不到位、授信管理不到位以及表外业务贸易背景审查不严等违法违规行为出具了《行政处罚决定书》。
此外,海安银行收到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等监管机构及其派出机构的现场和非现场监督检查,针对监管机构的检查及提出的整改意见。
其中,海安银行被指出存在的问题有:营业间管理松懈,有待加强;存在个别应入库保管而未入库押品的情况,以及部分抵押人名称错误或空白等问题;未如实报告POS管控漏洞;对账及大额查证存在隐患;绩效考核机制欠审慎;账户明细及EAST数据缺失;5万元以上的柜面存取款业务中存在部分身份核查时间晚于业务办理时间的情况等。
据招股书,海银行贷款客户以中小微企业为主。截至2022年6月30日,海安银行中小微企业贷款客户共计4,396户,占本行公司类贷款客户的99.37%;本行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为315.57亿元,占公司贷款和垫款总额的94.02%。
海安银行在招股书中称:“相对于大型企业而言,中小微企业规模小、日常管理能力相对较弱、抗风险能力低,更容易受到宏观经济结构调整、营业成本上升及自然灾害等不利因素的影响。”
海安银行还存在股东股权质押与冻结情况。
而2月17日全面注册制实施时证监会发布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中有相关条款规定,发行人的股份权属清晰,不存在导致控制权可能变更的重大权属纠纷。
据海安银行招股书,截至托管证明日,中洲置业和苏中建设为海安银行并列单一第一大股东,皆持有海安银行5000万股,持股比例皆为5%同时,江苏中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中洲置业的一致行动人,持股比例1%,其与中洲置为海安银行合并第一大股东,合计持股比例为6%。
据悉,2021年下半年以来苏中建设的主要客户恒大出现流动性紧张与债务危机,苏中建设的回款情况受到较大不利影响,进而导致苏中建设出现流动性紧张。据企查查,苏中建设有失信录88条,未履行数量88条;该企业有被执行人记录486条等。
据招股书,保荐机构及海安银行律师认为,海安银行质押股份数较为分散,不会因为个别股东已质押的股份被处置而导致海安银行股权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因此,海安银行的股份质押情况不会对该行的股权结构、业务经营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不过,海安银行也称,由于质押和冻结股份占比较高,如果未来因股东自身经营不善导致其质押或冻结的股份被处置,该行的股权结构仍会因此而发生一定变化。
房地产业不良贷款率较高
海安银行还存在房地产业贷款不良贷款率较高、净息差下降、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占比小等情况。
2019年—2021年及2022年上半年,海安银行净利润分别为6.58亿元、6.84亿元、7.77亿元、4.79亿元,2019年—2021年同比增速分别为15.26%、3.87%、13.59%。相应期间商业银行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8.91%、-2.71%、12.63%。
海安银行官网公布的财报信息显示,2022年上半年,该行净利润同比增18.35%。同期,商业银行净利润同比增速为7.08%。
虽然业绩增长不错,不过,海安银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规模较小。
2022年上半年,海安银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亏损0.11亿元上年同期亏损0.05亿元
同时,海安银行净息差在逐渐下降2020年、2021年和2022年上半年,海安银行净利息收益率分别为2.50%、2.43%、2.31%。
2019年、2020年、2021年及2022年上半年,该行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8.3亿元、18.8亿元、20.3亿元和10.12亿元;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6.58亿元、6.84亿元、7.77亿元及4.79亿元。截至2022年6月30日,该行资产总额813.58亿元,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527.41亿元,吸收存款余额648.98亿元,股东权益82.60亿元,不良贷款率0.95%。
但该行房地产业贷款不良贷款率较高。2019年末—2021年末及2022年上半年末,海安银行投向于房地产行业的公司贷款不良贷款率分别为4.59%、3.73%、4.12%和 4.69%,高出该行整体不良贷款率较多。
2022年6月末,海安银行全部对公逾期贷款中,房地产业逾期贷款占比为12.42%。海安银行称,占比较高主要是因为受房地产行业风险影响,其中一户贷款户出现利息逾期,涉及贷款金额2600万元。
另外,本行股权结构分散。截至托管证明日,持有海安银行5%及以上股份的股东共计2名,分别为中洲置业、苏中建设,均持有本行5%的股份。此外,中洲置业的一致行动人江苏中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持有本行1,000万股,占本行总股本的1%。另外,海安银行有1733名自然人位于股东行列。
据招股书,海安银行贷款集中于海安市、若干行业和客户。从地区分布看,截至2022年6月30日,海安银行贷款和垫款总额的93.38%投放在海安市。
从行业分布看,截至2022年6月30日,海安银行向制造业、建筑业以及批发和零售业发放的贷款和垫款总额分别占本行全部公司贷款和垫款总额的65.27%、11.03%和7.41%,公司贷款和垫款总额占本行贷款和垫款总额的63.64%。
从客户分布看,截至2022年6月30日,海安银行向最大单一客户发放的贷款余额为2.07亿元,占本行资本净额的比例为2.39%;本行向最大十家客户发放的贷款余额为17.72亿元,占本行资本净额的比例为20.46%。
海安银行报告期部分财务数据
数据来源:海安银行招股书
来源丨城市金融网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