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开始之前,想先跟大家说一下,微信最近改了推送规则,如果不常读、不加星标,就没办法收到咱们的信息了。
为了不失联,大家一定要动动手指,按照以下方式点亮【星标】——
文 | 小树妈妈
原创文章,其他公号转载请后台输入“授权”
*文末有免费送哈
现在大家经常说:养娃就像买彩票,全看运气好不好。
大致意思就是,娃到底咋样,老天爷早就暗中标好了奖项,咱们当爹妈的,接受事实,顺其自然就好。
这么说其实更多是自我安慰,毕竟现在的普世价值观还是:
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没有太大差别,所以经过后天努力,人可以是通过公平竞争,改变自己命运的。
所以吐槽归吐槽,大家平常该鸡娃的鸡娃,该内卷的内卷。
不过还真有人以此为话题写了一本书,书名就叫《基因彩票:运气、平等与补偿性公平》。
作者叫凯瑟琳·佩奇·哈登,是美国一名心理学家和行为遗传学家。她在书中提出了一套很有意思的观点,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
虽然总说人生而平等,但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很大一部分是先天差异造成的。
这所谓的先天差异,被作者总结成两点:
一个是投胎,就是孩子的出生环境:家庭的经济条件,父母的社会阶层,国家的发展水平……就是现在总提到的起跑线。
另一张呢,就是所谓的“基因彩票”,它会影响孩子的智力、长相、身高……
现在谈到教育公平,我们总会想到前一点,看到环境和条件的差异,但是基因这方面的差距,很少有人会意识到。
作者哈登通过一系列研究确信:
“在过去几年中,新的分子技术已经开始支持这样一个基本发现,即我们的个人轨迹,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我们的基因。”
我看到不少人评价说:“这本书是从科学角度,证明了鸡娃无用。”
听起来,这似乎更像是一种宿命论。
但是等我慢慢啃完这本书,发现作者想表达的,可能并不是这个意思。

关于遗传:
父母双学霸,生娃是学渣
除了均值回归,还因为啥?
说实话,因为书里有大量的遗传学专业词汇,我读的时候还挺头疼的。
不过头疼归头疼,我觉得里面有一些新鲜概念,还挺值得咱们当父母了解的。
里面最有意思的,就是“多基因指数”这个概念,它重新解释了为啥“下一代不如我”这个问题。
举个例子:以前我们觉得,父母双方个儿都高,他们的身高基因好,孩子就一定高。
事实上,决定孩子身高的,不是一个基因就能决定的,而是成千上万个基因,这就叫“多基因指数。”
即便是身高这种,遗传率高达80%的特征,相关基因也多达10万个。
里面每一个相关基因,都会产生微小的影响,累加起来,从量变到质变,最终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所以哪怕父母身高基因好,10万个基因到孩子身体里,经过重新分配,变异、组合,再表现出来,可能就和大家预期的完全不一样了。
这种多基因指数的分布规律,是呈正态分布的,靠近中间均值的人多,往最低分,最高分两个极端的人会越来越少。
咱们拿美国著名NBA运动员,肖恩·布拉德利举例。
他是身高最高的球员之一,足足有2米29,要比世界上99.999%的人都要高。
这种得天独厚的优势,也让他在篮球场上比别人更容易脱颖而出。
但是这种先天优势,是怎么获得的呢?
首先,他的父母就很高,换句话说,就是基因彩票池底子好,哪怕是普通票,数值也会相对更高。
其次,也是最主要的,肖恩运气很好。在决定身高的多个基因中,他都幸运的遗传了高个子的基因。
这也能解释,为什么父母双学霸,生出来的娃是学渣,纯粹是娃遗传的相关基因里,好的那方面凑巧中奖少一些。
还有同一对父母生的孩子,相似却又大不相同,也是这个原因。
每一对父母,产生的独特基因组合都有70万亿之多,这还是没有考虑基因突变的情况下。
而孩子们成为这70万亿基因组合中的哪一种,搭载什么出厂配置,全看天意。
之前看过一个段子说:
普通家长学霸孩子组合,这叫“祖坟冒青烟”;
高学历爸妈学渣孩子组合,这叫“智商均值回归”。
其实哪有那么多道理可言,这纯纯看的是运气和玄学。

关于教育:
基因对孩子的影响
到底有多大?
为了方便研究这个课题,科学家提出了一个概念叫:“教育多基因指数”。
换句话说,就是把一个孩子身上和教育有关的所有基因变数都累加在一起,算出一个数值。
我看到这部分还挺吃惊的,因为教育多基因指数,不仅涉及智力,还有很多非认知能力。
比如坚毅、成长型思维、求知欲、掌握取向、自我概念……通常大家会认为,这些主要靠后天塑造,结果也有60%的遗传率。
那么,这个教育多基因指数对孩子影响到底有多大?
科学家们做过很多次实验,结论都大差不差。
比如白人退休老人中,教育多基因指数高的人,财富平均比指数低的人多出25%。
比如近2000对兄弟姐妹中,那些教育基因指数高的人,往往也比兄弟姐妹更富有,社会声望更高。
如果是双胞胎,这个差距会更大,毕竟近40%都是由于遗传差异造成的,而家庭收入水平的影响,仅仅占11%。
这不由让人感慨,先天基因的力量,真是恐怖如斯。
现在大家总强调环境,资源、条件这些外在因素,对教育公平的影响。
很少有人注意到,先天基因造成的差距,也是影响教育公平的另一大因素,而且靠人力很难改变的。
不过,这本书并不是为了传播基因决定论,让父母们躺平摆烂。
里面还举了很多例子,说明基因再好,如果没有一个稳定的大环境作为基础,优势也很难发挥出来。
比如在很久以前,大环境并不鼓励女性上学,她们的受教育程度和教育多基因指数相关性就几乎为零。
再比如,前几天我看到一则新闻,说韩国一对同卵双胞胎,分别成长于美国和韩国。
成年后,韩国长大的孩子,要比美国的娃智商高出了16分,这种智商差距,正是环境和养育方式造成的。
还是那句话:天赋决定上限,环境决定下限。
你很难判断,基因和环境,哪一个对孩子影响更大。
他们一个是硬装,一个是软装,彼此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作为父母
我们该怎么做
我对撒贝宁的一个访谈,印象特别深刻。
他说:
老天给他最宝贵的记忆,就是“照相机记忆”,看完一本书,他就能把书的排版,照片的位置都能记住。
在北大上学四年,他逃课逃到老师都怀疑他是不是自己的学生,但最后考试,成绩依然名列前茅。
作为他的同学,自己勤勤恳恳学了一学期,还不如人家临阵磨枪,心情肯定很复杂。
对照我们教育孩子也一样,这个世界上的天才太多。
大多数父母都该尽早正视一个事实,就是:我的孩子,只是个普通人。
不要把他和那些开挂的人比,更不要一昧的强调努力。
没什么效果不说,关键是孩子很容易被挫败感裹挟,痛苦不堪,还破怪亲子关系。
我很喜欢这本书序言中的一句话:幸运并不是优越,而不幸也不应被鄙视。
基因本没有优劣之分,那些优秀的孩子只是比较幸运,恰好拥有了社会选拔机制青睐的能力,仅此而已。
我们无法改变娃的基因,但依旧可以提供一些帮助,让他们走得更顺一些。
01.
尽力提供正反馈
那些教育基因指数高的孩子,最初的起点,的确比普通孩子高,但也只是高了一点而已。
正如书中所说:
但“每次解题的成就、老师的夸奖、试卷的高分、排名的领先等正反馈,又都在进一步加强着他们对学习的兴趣。

这些微小的主客观差异累积起来,可能会造成彼此人生巨大的不同。”
很多时候,养育一个平凡的孩子,就像是牵着一只蜗牛去散步。
你催他,拉他,扯他,嫌弃他慢,其实人家已经用尽了全力。
与其彼此怨怼,不如用正向反馈,多给孩子一点前进的动力。
不论孩子的起点在哪里,只要父母能给予及时的赞美,充分的肯定,让孩子体会到成就感,她就更愿意进行下一步。
长按图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长此以往,形成正向循环,这何尝又不是给了孩子一个更高的起点?
02.
因地制宜
就像书中说的:
“成功有很多种,并不一定学习好才叫成功。大自然创造的每一种基因组合,都有各自的作用。他们是人类多样性的一部分。
养孩子,其实就像养植物一样,天生属性就各不相同。
他们有的可能像参天大树一样,枝繁叶茂;有的可能像鲜花,注香飘满园,还有些孩子就像小草莓,看着不起眼,但能让人甜到心里。
成功没有标准,我们做父母的,也不该强求每一种植物都长成大树。
把目光放在孩子的优点,在他们的长处上多发力,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和赛道。
长按图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这或许是比盲目努力更有效的路径。
03.
用尽全力,坦然接受
我看好多人看完这本书,最后的结论是,鸡娃不如鸡自己。
从某种程度看,这个决策是有一定道理的。
有些孩子,基因决定了他很难成为人中龙凤。
父母投入再多,可能也只是把孩子从一个普通人,培养成一个比较努力的普通人。
如果父母资质更好,完全可以把精力放在自己身上,实现收益最大化。
哪怕孩子最后只是个普通人,起码还有咱们打下的底子在。
当然,也不必强逼自己,陪孩子过好每一天,给孩子一个温暖幸福的童年,也是一种路径选择。
我觉得做父母最好的心态,就是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
用心陪伴,用力托举,懂得欣赏自家孩子,不再结果上强求。
或许有一天,孩子会给我们意想不到的惊喜。
 树妈说:
文章之后,还有份礼物想送给大家。上次直播华熙生物的时候,咱们在群里送过好几波肌活面膜给大家试用,后台有妈妈说没抢到,所以我又准备了一批,下周会在群里免费送给大家。
还没有入群的妈妈,一定要扫码入群。咱们还要很多免费试用和福利抽奖,因为数量有限,也是给群里的妈妈专属,所以大家一定别忘了加入进来哈。

  如 果 不 想 和 树 妈 从 此 失 联  
  请 一 定 按 照 下 方 提 示 操 作  
设置【 星标 】

〖 亲爱的们,看完记得在文末点个“在看” 
↓↓↓↓ · 点击查看更多 · ↓↓↓↓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