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City walk”(城市行走)概念在互联网上爆火,一些策划组织城市行走的团队也进入更大范围的公众视野。在《城市中国》联合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SUSAS)举办外滩街道山北街区城市行走之际,我们与一系列city walk发起团队对谈,以呈现出各自特点,了解这种观察和研究城市的方式在当下的创新,并期望给大家带来一些新的启发。
自2006年以来,为纪念《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作者简• 雅各布斯 (Jane Jacobs),由她的亲朋好友发起的Jane's Walk陆续在北美和世界各地的城市开展,其宗旨是"鼓励人们分享自己社区的故事,发现社区中不为人知的一面,并将行走作为一种与邻居沟通的方式”。2019年,“一览众山小-可持续城市与交通”志愿者团队将Jane's Walk引入中国并首次在上海发起,之后分别在北京、深圳、广州、杭州、天津、南京、长沙、宁波、香港等11座城市开展了20余次主题各异的活动,受到广泛关注。
最先将Jane’s Walk引入中国的城市设计师王璎珞将其称为“一场城市规划者与市民大众的双向连接和互动”。不同于历史建筑导览、故事讲述,或网红店消费打卡取向的city walk,Jane's Walk由城市规划、建筑设计、交通规划等领域的专业志愿者设计线路,首先带领公众分组分角色进行走街体验,后续则有工作坊环节,邀请主题相关的嘉宾进行分享和对话交流,并引导参与者进行小组讨论、共创提案。
《城市中国》采访了Jane's Walk组织者杨梦洁,以了解作为一个全志愿者团队,利用下班后的时间策划与组织Jane’s Walk背后的故事,行走中的发现与收获,以及对city walk的未来期望。
不同城市的过往Jane's Walk活动海报
Q =《城市中国》
A = 杨梦洁
Q:近几个月city walk突然爆火,你们觉得Jane's Walk跟其他一些city walk不一样的地方在哪?
A:现在大家说的city walk可能更多是指旅游的一个分支,偏城市观光、历史人文方面。也有人说它是“消费降级”的表现。而Jane's Walk是从社区层面出发,更加关注社区和城市生活,这跟组织者的专业背景比较相关——Jane's Walk是以纪念简·雅各布斯的名义发起的全球性城市行走活动。简·雅各布斯虽然是记者出身,不是城市规划师,但非常关注城市生活,也做过一些城市保卫运动,争取保留了一些美国的历史建筑。比如纽约当时计划修建高架桥、拓宽第五大道,会穿过广受市民喜爱的华盛顿广场,公园将不复存在,附近的活力街区也会受到影响,于是她组织了一些女性一起推着婴儿车到公园来进行反抗游行,这个公园最后被保留了下来。
行走的形式上我们更偏共创,希望大家能够更加深度参与,其中会设计一些小游戏,希望大家能有更沉浸式的感受,所以就给了一个身份设定。走街之后还会有大家一起讨论、工作坊环节,不是以领队单方面的输出为主。
Jane's Walk往往会给参与者发“角色卡”,让其带着角色身份进行走街和城市观察;图为2022年Jane's Walk天津漫步五大道角色卡
2023年5月Jane's Walk在上海举办了第一次夜间行走,报名踊跃
Q:你们每次活动招募都收到很多报名,大概会有多少?主要来自什么背景?怎样筛选参与者?
A:第一场是20人左右,现在每年都在增加,2022年收到100人报名的时候就停止了。我们挺希望有更多非城市相关专业的人能够了解到Jane's Walk,参与者能更加多元化,但可能是因为活动信息是在“一览众山小”这个城市与交通类的专业公众号平台上发布,所以每年都是相关行业的人报名比较多。2023年因为有“一席”联合宣传,报名者就激增到400多,多了一些热门的行业,如互联网、教育行业等。
为了保证参与者的体验,我们每条路线控制在8个人内,最终参与者一般是二三十人。对于筛选,会要求参与者认真填写报名表。我们想过要不要收取一定费用、到场后再返还,但后来还是想用认真填写报名理由的方式来筛选。大家的填写也很有趣,比如“曾经在下雨的夜晚city walk,能闻到树叶的味道”这样浪漫的理由。
我们还是希望活动能够“破圈”,有一些不同行业的小伙伴能来,但是他们可能就不太会描述自己的报名理由。其实city walk是一个很i人友好的活动,大家并不需要特别的交流,但反而感觉气场都相投,很有共同话题。
Q:工作坊环节讨论的时候,不同专业背景的人会不会产生碰撞?专业与非专业背景的人在想法和反馈上有什么异同吗?
A:这几年“鸡同鸭讲”的情况越来越少。这几年的报名者,虽然可能不是相关专业的,但至少对城市生活有深度体验,分享也会跟我们主题更加密切相关,毕竟现在建筑、规划专业的一些理念和常识已经逐渐普及了。
不同背景的人在意的点可能不太一样。比如之前走武夷路的时候,一个交通行业的男生说路太窄,公交车没有停车位,就提议路两边设立港湾式的泊车区。但从城市文脉传承的角度来说,会涉及拆除历史建筑、破坏街道风貌。所以不同背景的参与者的出发点是不一样的。
工作坊环节参与者激烈讨论、提出改进方案
Q:你们如何策划city walk的路线?
A:首先小范围地确定参与组织的人员,然后大家再讨论主题,广泛地头脑风暴。一般是先定主题再寻找合适的线路。2020年封控刚结束时,我们做了寻找“消失的附近”的主题,是希望大家不要到了周末都奔向网红打卡点排队,而是探索一下身边的小店。2023年上海这一次就想着把已经酝酿好几年的女性友好、关于夜间街道的主题落实下来。我其实更希望Jane's Walk是一个向大众介绍自己社区的活动,2020年在普陀区(我住的附近)也有了路线,也对外招募主讲介绍自己熟悉的社区。
Q:能不能选一条路线来介绍一下具体行走内容?走完之后,大家有没有一些新的发现或讨论出一些结论?
A:我当时带大家走的是镇坪路一带。那是个特别大的老旧小区,外围是一个地铁站。可能因为当年回族人迁入留下的生活痕迹,之前镇坪路地铁站外面全是卖羊肉串的,你会感觉无论多晚出站都不会害怕,因为全是人,但后来慢慢地就只剩下一两个流动摊位,保留了一排底商做餐饮,虽然不再有浓烟,但烟火气与之前也无法相比。马路北边有很多特别高的树木,虽然在高架旁边,但每次进去有一种进入小小森林的感觉,每天天一亮就能听到鸟叫声。
走到我们小区里有几处公共空间,行走的队员发现当时因为疫情,小孩的舞蹈室被封,老师就带着他们在公共空间中练街舞。还有一处令我印象深刻,是拿一个简易的棚子搭了一个“独居老人谈心处”。现在那边已经新建了休息处,做的比之前更好了,也很热闹。再比如下午2:30左右很多外卖小哥和修理师傅会来吃饭,跟大家错峰,这边的小店餐饮价格也很低廉。我们也能因此感觉到服务群体对整个城市的支撑,城市也给他们提供了可以休息的地方,彼此之间双向支持。这种行走就给了大家契机去观察社区附近的生态,甚至跟一些平时不熟悉的群体聊天,了解他们的生活。
行走途中偶然发现的“独居老人谈心处”2020年vs 2023年
Q:你们策划一次行走大概需要多长时间,有哪些流程?整个过程主要有哪些挑战?
A:大概两个多月。前期的头脑风暴是耗时最长的一部分,路线一般是希望彼此之间不要距离太远,最好集中一点,方便去工作坊集合。如果有人没跟上,我们也会有小助手负责。不同路线的参与者走得有快有慢,但最后要一起参加工作坊,如果给大家更多自由探索、调研或聊天的机会的话,可能对于整个组织来说就比较难,因为我们现在全程卡点下来得要4个半小时。
我们希望把行走活动产品化、流程化。因为现在成员中工作者比较多,希望能降低沟通成本,界定好每个人的职责,因为随着本职工作压力增加,个人可支配时间也会被压缩,大多需要疯狂熬夜做行走相关的行程和准备。最大的挑战应该是沟通。最初活动规模小的时候,可以一人身兼数职。但分工合作的时候,不同条线(例如路线组、地图组、文案组)的负责伙伴就要保证良好的信息互通,整个过程非常紧凑,这个环节弄好赶紧对接下一个。
将Jane's Walk引入国内的璎珞最近也在播客上分享了在多伦多参加Jane's Walk的经历。他们有特别多种类和主题,包括一些偏城市反抗性质的,比如发起人想要保留一片历史建筑会发起一些呼吁。活动相对“草根”,一般只写一条活动通知,说几点、在哪,一般会来10个人左右,大家再一起出发。图为关于可负担住房、时尚产业街区的行走。(图片来源/janeswalk)
Jane's Walk在多伦多公交车站的宣传海报(图片来源/网络)
Q:行走中你们一般会讲解分享哪些内容?行走的记录会以什么方式沉淀吗?
A:历史建筑肯定要讲,另外我们前期踩点时会和当地的居民和小店店主聊天,并邀请他们来作为我们活动的彩蛋嘉宾。活动结束后会以推文的形式来再次呈现,也会把活动视频剪成小的vlog。如果话题可讨论的内容足够丰富、大家感觉意犹未尽的话,我们也会另约时间录个播客。
在北京邀请到居民大爷分享
在深圳邀请到公园设计师分享
Jane's Walk和一览众山小的两档播客,包括行走后的复盘节目
Q:每次工作坊共创出的一些提案,会不会反映给相关方从而得到一定程度上落实?
A:其实我们也没有特别去争取,只是有一些机缘巧合。2022年与紫竹可持续实验室、BottleDream合作的武夷路那一场,当时也正好有负责华阳街道社区更新的小伙伴在,可能是因为这层关系,后来他们的系列活动也采用了社区漫步+工作坊的形式。当时我们的工作坊中还提出了关于“我家菜场”的一个提案:白天正常卖菜,晚上可以蹦迪。后来他们联合合作方做了一个以菜场为背景的虚拟时装秀,我们有一种方案被采纳的很开心的感觉。
上海设计周携手阿里妈妈联合出品的《烟火》,以“我家菜场”为场景蓝本进行数字走秀场景实景虚拟化(图片来源/上海长宁)
其实这种行走也是城市规划和建筑专业的一种fieldwork(田野调查)研究方式,如果有不同专业的视角,确实可以提出更多不同角度的问题和改进方案,能被做城市开发、城市管理的人听到的话,都是对其工作有启发的反馈。但挑战在于不同群体的信息渠道之间是有壁垒的,大家关注的不一样。
Q:对于city walk从一个小众活动突然变得“网红”,你们怎么看?对未来发展有什么期待吗?
A:我觉得挺好的,因为讨论的人多了,我们才能更好地破圈。像2023年的一场活动,我们的报名人数激增到了430人,参与者的专业背景也更多样化。当然有些地点变得“网红”之后,涌入大量人流,可能会带来批评的声音。我们做古北行走的时候,黄金城道到银杏季时游客非常多,但周边都是高端住宅区,就会产生一些矛盾。我觉得集中于两大点:噪声和垃圾。之前在英国的时候,居民楼下的酒吧最多只能开到11点,就是怕噪声影响楼上的居民,但国内好像很少精细化到分时段管理。
随着city walk的出圈,赞助方也多了起来。这种合作其实对行走活动的可持续开展是有益的。首先是希望能有一些场地支持,其次也希望有更多类似“一席”这种联合传播机会,通过媒体让活动产生的社会效益更广泛,吸引更多人来参与Jane’s Walk。
策划/李娟
采访/周艺娴+李娟
编辑/周艺娴+徐梓婷(实习)
图片提供/Jane's Walk
内容合作联络 [email protected]
其他对文章的意见和建议,或新奇有趣的话题问题,都欢迎您微信留言或邮件联络我们。
微博/ 豆瓣:城市中国
App:App Store搜索 城市中国
官网:www.urbanchina.com.cn
长按二维码
下载APP
或点击
阅读原文
购买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