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浩浩最近迷上了足球。小区傍晚经常上演临时“儿童足球赛”,小朋友们争着抢着当前锋控球,浩浩每次都被分配成“离球最远的那个岗位”,10分钟能摸到2次球都算不错了。
浩浩自己却完全不觉得“碰不到球”有什么问题,还是兴高采烈地跟在别人后面跑。
我有些着急,问他为啥不争取一下别的位置?
他却回答我守门很重要,就靠他拦截球呢。
👆作者拍摄:儿子不争不抢,总当守门员
浩浩一向这样“佛系”:不争不抢、不主动要、也不爱出风头。按长辈的话来讲,就是“不够要强”。
记得当年读幼小衔接时,有个老师私下问我:“你家孩子太乖太安静了,什么都不主动争取,是不是以前被吓到过?总觉得他有点怯怯的,浩浩妈妈,咱们得多鼓励多关注他呀。”
养这种“永远在让”的孩子是一种什么体验?那就是:
我永远不必担心他会打架闹事,但永远会担心他会受欺负和委屈;
我永远不担心他的包容和谦让,但我总忧虑他不够积极主动。
在集体中没存在感的小孩
当初送浩浩去幼儿园时,他哭了整整半年!
从最初的嚎啕大哭,到爸爸抱着上学路上哭,再到后来哼哼嘤嘤不想去……
我不止一次怀疑过是不是老师有问题?是不是同学欺负他了?
我和孩子聊过很多次,也格外留意老师,都没发现异常——就是他自己的性格了——浩浩慢热,既不知道怎么和小朋友玩,也不知道如何向老师和同学表达自己的需求,一切只能靠他自己慢慢摸索。
👆作者拍摄:摸气球都小心翼翼,据说我小时候也一样
👆作者拍摄:外出绘画,小朋友们拔草玩,我儿子安静坐着
一次大班春游,我陪着一起去了,亲眼见到了浩浩在集体中的表现——一个只懂后退、而不知道争取的“乖”孩子,极其没存在感!
有个活动是模特表演,老师让小朋友们上台领服装。
浩浩是明明第一批最早上台的,在边上安静地等着。由于不断有小朋友兴奋地上台,挤过去插在前面,他也毫无异议。如果别人挡在了他前面,他就再往边上让让。
结果最早上台,却一直“让”到了最后几名挑到衣服。
小朋友们拍合照的时候,别的孩子们争先恐后抢镜头、摆pose,浩浩却无所谓的样子,甚至向后缩了缩,给其他人让地方。
👆作者拍摄:最后面不摆pose的,是我儿子
到了领玩具枪环节,浩浩刚拿到手,就有个孩子伸手去抢,两人正推搡时老师走了过去,浩浩立刻放手,把枪让给了对方。
所幸教练看在眼里,又送给浩浩一把新的,他完全没有把刚才的不愉快放在心上,照样玩得很高兴。
👆作者拍摄:最初的枪被抢走了,也没放心上
倒是我在一旁看得很郁闷:这样的委屈,孩子平日或许没少受吧?在家里蹦上跳下的,在班里怎么就成逆来顺受的小绵羊了?
我又进一步想到,会不会孩子今天“让”惯了,未来遭遇凌霸也不敢反抗?天天无声无息没存在感的,会不会以后没有竞争心?
绞尽脑汁,
逼孩子变得“强势”些
从此,我希望让浩浩变得强悍些。
当时的做法简单粗暴,就是在现实里教他学会争抢、学会打架、学会告状。说是教,其实就是想逼他强势起来。
浩浩从不和别人抢东西。无论多么喜欢的玩具,只要别人也要玩,他就让给对方,自己再去玩其他的。
我觉得,这是因为家里没人和他争抢的缘故。
于是我在吃饭时故意抢他喜欢的鸭蛋黄,会在他玩积木时拿走最重要的那个……他哭,和我讲道理,我也趁机说服他“先下手为强”、“别人抢你的东西,你就抢回去!”
有段时间浩浩告诉我,有个小朋友又打他了。
我让他打回去,他却又不同意。
我于是怂恿他去找他爸练手。爸爸在沙发上躺着,浩浩冲他肚子就是一拳,要么就是背后偷袭……老公吵儿子,儿子说是我让他练习打架的...
浩浩还告诉我,一个同学总是故意折断他的铅笔,我让他给老师说。催了几天,他都没动静。
在我追问下,他才无奈地说老师不喜欢告状的孩子。我百般说服和劝诱都没有效果,最后只好私下将情况私下反应给老师,老师帮解决了。
👆作者拍摄:儿子os:“别逼我……”
现在回想起来,在我逼迫孩子“变强势”、“有争夺心”的那段时间,家里可谓鸡飞狗跳。但客观评估,这些行动其实并没有什么效果。
在我看得到的地方,浩浩按照我的要求,变得“爱竞争”了;但在更多我看不到的地方,他依然像以前那样排队都跟在别人后面;和老家的孩子玩耍,处处谦让。
别人都和我夸浩浩懂事,我却总有种挫败感。
直到浩浩爸爸劝我:“如果小时候,你爸妈也逼你去争去抢,你会不会高兴?”
当然不会高兴了!
我自己小时候就挺“佛”的,如果那时候爸妈逼我,只会让我觉得不舒服,说不定会因此陷入矛盾、怀疑和自我否定中。
换个角度看孩子
在知名的杰罗姆·卡根(Jerome Kagan)实验里,哈佛大学发展心理学家卡根通过跟踪研究462个婴儿,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 婴儿确实有着与生俱来的独特禀性;
  • 在这些婴儿长大后,他们的性格也会受到这些与生俱来禀性的影响
但是在禀性之外,成长的环境和事件也会持续影响孩子的性格发展。
如果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孩子的性格和社交能力,这些都会随着年龄不同而发展变化。孩子的社交能力和社交方式并非一成不变,也不会一蹴而就。
我观察浩浩,他确实有些“厌恶”一切形式的冲突,他从小就喜欢在稳定的环境中平静地学习和生活。
对于浩浩这样的孩子,他的确不如“社牛”孩子们那样善于领导他人、善于交际和竞争,他原本就需要更多的时间来熟悉。
通过一定程度的“让”,他可以帮助自己处于安全舒适的范畴,从而更舒适安心地与人相处。
这是天生的禀性,是出生自带的不可改变的那一部分人格特征。让我稍感心安的是,这种性格并不是一种“错误”,也并不代表教育出了问题。
👆作者拍摄:儿子玩攀绳,小心谨慎慢慢走
2018年,BBC曾拍过一个婴幼儿节目《北鼻的异想世界》(The Wonderful World of Babies),由儿童发展专家组成团队,专门研究婴儿的各种行为。
英国心理学家Emily Johnes博士设计了一个实验:给6个月大的婴儿看些出人意料的玩具,比如会突然弹出玩偶的盒子,或者会突然跳起来的小狗,然后观察孩子们的不同反应。
鲁本的第一反应是激动。玩偶弹出来时,他笑出了声。小狗跳起来时,他甚至咧着嘴想伸手去抓。
👆图自《北鼻的异想世界》
洛根很平静。不管玩偶,还是小狗,他看起来都很冷淡,没什么反应。
👆图自《北鼻的异想世界》
而利维亚的反应很不同。看玩偶时他显得很谨慎,而小狗突然跳出来时,他则吓了一跳,直接哭了出来。这小表情,简直和我儿子小时候一模一样。
👆图自《北鼻的异想世界》
Emily Johnes在节目中建议家长们,“应该根据气质类型来提供孩子需要的东西”。
比如如果宝宝更偏向谨慎,那么家人对TA要更有耐心,做事慢一些,介绍东西也不要太快,让孩子足够的适应时间。
👆图自《北鼻的异想世界》
节目还提出,所谓的各种性格和气质,都没有绝对好坏之分。因为每个孩子长大后,都会用自己的方式适应社会环境。
接受现实后,
发现孩子“佛系”背后的闪光点
了解这些后,我再也不逼迫浩浩去争抢了。
慢慢地,我也发现他“佛系”背后也有许多闪光点。现在他上一年级了,曾经我无必苦恼的许多问题,都迎刃而解了。
(1)不争抢的孩子不代表不努力
虽然每逢需要“竞争”的事件,比如竞选班长、学习委员之类的,他从不参与,但他依然看重集体荣誉。班里分了很多学习小组,浩浩会为了小组奖励而好好表现。踢足球时,也会为了自己队赢球而欢呼呐喊。
(2)也能交到稳定、长期的朋友
浩浩有不少好朋友,都是那种情绪和关系可以很稳定、愿意长期玩的孩子。他不会一见面就先声夺人,但却能在熟络后,和孩子们玩得很好。而又因为朋友多,现在也并没有孩子敢欺负他了。
(3)不争抢不代表没有斗志
浩浩不争抢东西,是不喜欢和人产生矛盾,并不代表他没有斗志。
上学后,我给他报了架子鼓班。在遇到一首比较有难度的曲子,他每次都会提前半个小时去练习,还发狠地说:“我就不信我练不会!”
英语口语作业需要线上练习,有AI智能打分,他每次都一定要反复练习口述,直到达到90分以上才肯提交。
想想当初我总担心他没进取心,实在是没必要。
浩浩本能地回避那些“需要与他人争夺”的举动,但他仍然会自己和自己比,自己给自己设立目标。
从更长期来看,我们养育孩子的目标并不是和同龄人竞争,而是让他找到自己的目标和节奏,并为每一次进步而快乐。
👆儿子每天关注英语练习排行榜
现在的他,依然是别人口中的“乖孩子”,还是不争不抢的模样……他还面临许多问题,只是我不再逼他了,而是用一些更温和的方法陪伴他,帮他更加积极一些。
1.放手不放眼,让他自己解决矛盾
在小区玩的时候,我不再步步紧跟,而是放手让他自己玩,只要在视线范围内即可。
小朋友间的矛盾、挫折,尽量让他自己解决,锻炼独立性,实在处理不了再找我。在许多次无伤大雅的小矛盾冲突后,再“佛”的孩子也能摸索出自己的应对之道。
2.多陪他玩比赛类游戏
我也会陪他下象棋、围棋、跳棋、五子棋等。刚开始时儿子懵懂,后来下输了要哭一场,现在的目标是下赢附近科技馆里的AI机器人。
👆作者拍摄:儿子与机器人下象棋
3.坚持运动,锻炼身体,增强自信心
我发现浩浩每学会一项运动技能,都会发自内心地开心很长时间,比如跳绳、乒乓球、足球等。
最近我给他报了武术课,周末去公园总要炫耀下新学的动作,张嘴就是:“我们练武术的人……”
虽然他还是“佛”,但以前的那种谦让总含有某种怯怯的感觉,现在则更多是一种从容和自信。
养娃就是操不完的心,养一个不爱争抢的娃,更是将我一个万事无所谓的人变成了一个处处留心计较的妈!
我这个妈妈走过一些弯路,现在分享出来,希望和各位有共同经历的父母共勉。
编辑丨曲安 
参考资料丨
[1]《为什么有些孩子特别敏感?天生的吗?19号宝宝的故事》(童学馆文章)
[2] 纪录片《北鼻的异想世界》The Wonderful World of Babies(2018);
✍️
|作 者 招 募 & 投稿|
后台回复“投稿”,查看详情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