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9日,第5期混沌·真爱创益院圆桌论坛如期而至。
本期论坛聚焦“现代公益”主题,邀请到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的创始人、理事长——潘江雪老师做客圆桌直播间,借其新书《有效的爱——真爱梦想公益方法论初探》的发布契机,分享了自己和真爱梦想过往十多年的公益从业经验总结。混沌创商院负责人、混沌x真爱创益院联合发起人沈杰老师、上海复恩社会组织法律研究与服务中心理事长陆璇、深圳海天出版社教育分社副社长张晶莹也参与到圆桌分享中,与大家共同探讨如何推动公益和商业的跨界融合,用“求真”的方法去实现“向善”的目的。
以下内容基于圆桌分享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公益之路,道阻且长。圆桌论坛上,潘老师从感性和理性角度切入,娓娓道来这些年的公益从业心得体会。
用“爱”筑起公益高墙
2007年,我辞去原本在金融公司的工作,于2008年成立了真爱梦想。辞职的时候正是中国金融资本市场发展最好的时段。离开主流的行业投身公益,这是一个很感性的决定。有四、五年的时间里,我没有一分钱收入,甚至还把家里的积蓄拿出来投入到真爱梦想的发展当中。
那时候,我并没有想到真爱梦想能有今天的成就。
十几年前,只是看到藏区孩子们的学习环境和状态跟城市里孩子间的巨大差异,觉得自己应该为他们做一点事情。如果别人都不去做,那我更应该承担起这份责任
当时身边的亲朋好友都很担心我,但我没有一点担忧,也没有一丝焦虑。因为所做的每一件事都让我感到愉悦和满足。哪怕是公益物资物流上取得了一个小小的进步,我都开心得不得了。而且令我欣喜的是,这些年真爱梦想的发展也得到了金融机构相识多年的老朋友们的支持。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他们敦促着真爱梦想向着更加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什么是“真正的爱”
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个今年7月份发生的小故事。
今年7月我们去云南弥渡县回访梦想中心,见到了弥渡县前县委书记沙伟峰。弥渡县是一个我们经营了5年的、梦想中心全覆盖的地区。在过去5年,县委县政府与北京大学、上海市浦东新区、真爱梦想三方一起为全县45所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全部建设了梦想中心。
回顾项目发展的点点滴滴,沙书记很是自豪,在一旁的司机韦家俊也很激动,他跟我说潘老师,我知道真爱梦想。我的老家贵州黎平的学校就有梦想中心,好多孩子上过梦想课,走出了大山,家乡的人们都念着真爱梦想。
他的话勾起了2011年我和梦想教练计划团队第一次来到贵州黎平的回忆。一群来自珠海的大学生志愿者和来自贵阳市的梦想种子老师,作为梦想教练,与腾讯基金会的小伙伴们共赴黎平,为刚刚建成的梦想中心的当地学校的老师带去第一次梦想课程的体验。
在从贵阳去往黎平的崎岖山路上,我和贵阳市花溪区九小的徐峰老师初次相逢。这位土家族牧羊少年出身的年轻老师跟我说,他正考虑辞职不当老师了。然而在五天的梦想教练计划结束后,徐峰改变了主意,他说没想到原来老师还可以这样做。2011年底,梦想课程覆盖了九小所有的班级。2012年,他和学校的骨干教师们自筹资金,在贵州的威宁、修文等地用梦想理念培训,带动了一大批山区老师。2013年,他们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字,蔚蓝梦想教练团。这些年他们一直在贵州推广梦想课程理念,已经影响了20多个区县。
所以说,这十五年来真爱梦想到底做了什么?
我想可能就是用爱影响了一个个具体的人。
两点之间直线最短,但在两点之间连直线并不是我们做所有事情的原则。河流弯弯曲曲,却照顾到了更多的生灵。我知道在公益这条路上,我们时常会被一种深深的无力感裹挟,但是只要我们坚持下去,就一定会取得成效。像蜿蜒曲折的河流一样,在不经意间用爱哺育更多的人。
有效的爱:大爱亦有边界
真爱梦想的创办是一个感性的决定,但是真正从事公益之后,每天面对很多问题、做很多决定,这又是一个很理性的过程。现代公益是一个需要感性和理性相结合的复杂的社会工作。
我们讲“有效的爱”,有效是定语,爱是核心。爱是难以被具体事物框住的,是一个人内在流淌出来的生命力,这种生命力带有一种原始的、澎湃的力量。很多人会说,“有效”一词就为爱设定了一种边界。从大爱出发,我想这是所有公益人在发起公益活动时依照的原则,而在“爱”之前加上“有效”这一定语我也有几方面的考虑。
第一,对谁有效。你所提供的爱对于客体来讲,即受益人群来讲是否真的有作用。这其实是对公益人的一种鞭策,要防止公益人自我感动,拿取了社会公共资源却只是满足于自己个人的良好感觉。弗罗姆的《爱的艺术》里说,爱本身是一种能力,你给别人的爱其实是一种被需要。如果你提供的所谓的爱,别人并不需要,那么就不能称之为有效的爱。
第二,效率如何。践行公益时是否有效率,是否切合实际,怎么能把10万块钱发挥出20万乃至30万的效果,我觉得这是职业公益人士需要潜心研究的。
我们在尝试做第一个项目时,机缘巧合选择了藏区大山深处的青海玉树。一座山连着一座山,真的感觉在山里绕不出来了。想建造一个梦想中心,想把最好的东西都提供给那里的孩子,在那么偏远的山沟沟里,跨越现实和想象之间的鸿沟是很困难的。
我们当时也做了很多不切实际的想象和设计。比如原本想建一个图书馆,让那边的孩子能看到大城市孩子们所享有的丰富多彩的优质儿童图书,但当募集、购买了这些图书后,发现运费都超过图书本身的价值。
比如为了能更快地把梦想中心献给那边的孩子,在没有做实地了解的情况之下,就在冬季施工了。天真的非常冷,有时还会因为大雪封山,15年前那边还经常断电,在没有电、没有取暖设备的情况下,很多东西运过去也用不了,如结冰的油漆。要按期完成项目还得买发电机和取暖设备,这在建设梦想中心的预算里原本是不存在的。
运输物流也有很多问题。在过去,物资是不能够直接运输到目的地的,九吨的物资从上海运送到康山九年一贯制学校,需要从大卡车换成中型卡车再换成拖拉机才能够运到学校。更伤心的是,当时我们的总工程师为教室设计了非常漂亮的灯,经历了反反复复的搬运后,70%的灯管都是碎的。
有了这样的经历之后,我们就深刻感知到爱确实是无价的,但是爱也是有成本的,所以让这份爱有效地传递就尤为重要。在做真爱梦想之前,我有学习货币银行学、金融学的基础,还有在中国金融行业工作14年的经验。把控风险、信托责任,这些东西是沉淀在我的职业基因里的。真爱梦想的运作也遵循着这样的原则,既然利用了别人的财富,主动成为别人爱的信托,那么就要用守住底线,高效地去完成别人爱心的传递。
真爱梦想的三条工作原则
第一,帮助自助之人。我们清楚地知道我们不是万能的,爱是有边界的。因而真爱梦想的项目在最初设计和交付的时候,就不是单纯给予的,它一定需要受益人本身愿意接受这份爱的礼物,和我们一起行动才可以最终实现。
第二,借鉴商业管理经验。从其他行业转到慈善公益工作时,有时候自己会突然变得非常白痴,好像所有行动都跟过往的经验分离了。我和我的团队一起反思过这个问题,其实很多事情都已经有了标准化的管理经验,我们并不需要造轮子。
我们真的很幸运,我们的秘书长以前百货公司工作,后来把中国前五名的百货公司的总经理请来真爱梦想工作了一两年。曾经开上万平米的综合超市的人才,现在来建100平米的梦想中心,可以说这是他人生中开过的最小的连锁店。但二者所需要的经验是一样的,比如如何固定单品,如何设计环境,以及如何建立包括采购供应链的所有流程。
原来一个梦想中心的建设周期是半年,现在27天就可以竣工。梦想中心不是等来的,是无数真爱梦想捐赠人亲手造出来的。
第三,非牺牲的公益精神。我最初做真爱梦想的时候,深圳刚好出了一个英雄人物叫丛飞,他的故事很感人,但最后把自己都燃尽了。我们希望大家能做一个可持续的公益。用非牺牲的公益精神吸引更多的伙伴,用自己舒服的方式参与到公益事业中来。
在一个非常柔软、感性的慈善公益世界里,真爱梦想是有一定棱角的,也是相对比较理性的。
在混沌找到真爱梦想的第一性原理
在混沌创业营学习的一年多时间里,我觉得我的思维方式有了质的飞跃。
我开始重新梳理真爱梦想的第一性原理。真爱梦想相信的最底层原理是什么?教育之于个人的改变,起到的作用是什么?教育之于中国社会的发展,又起到了什么作用?最后我把这些问题都想清楚了。
真爱梦想过去一直在用公益的方式做中国儿童的素养教育,并且成果也非常喜人,将爱的素质教育在全国三十一个省份、802个区县推行。这是我们作为一个民间的慈善机构探索出来的经验,不只是对中国公益行业有帮助,实际上也是对中国教育的一种补充。
工业造人,农业育人。我把教育看作是一个农业作业的过程,而非工业过程。我们对孩子的投入以及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长时间悉心的孕育,才能最终开花结果。而今天的教育让孩子们的宝贵青春、童真单纯在执笔考试中消耗殆尽了。很多父母、老师把孩子们物化成工业生产线上的应试机器,教给他们一点知识,就希望能立马在成绩单上反映出来。
这是中国教育的弊端,是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都需要直面的问题。我们是否能够让孩子们去做一些“无用”的事情?这些“无用之事”也许不能短时间内提高孩子们的学习成绩,但却能够深刻地促进孩子们的人格塑造和社会化。育人是一个伴随着沮丧的长周期事件,但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给予孩子们爱和引导,终有一天他们会找到自己的生命动力。
发展素养教育,促进教育均衡,这就是我们最初的行动目标。后来我在真爱梦想的使命里增加了一句话:以教育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作为一个教育公益组织,我们会一直支持个人的终身学习和终身成长。帮助孩子自信、从容、有尊严地成长,帮助每一个你我自信、从容、有尊严地老去,这是我们真爱梦想的使命和愿景。
简而言之,真爱梦想就是怀揣有效的爱,做难而正确的事。商业机构投资做事以经济回报为行动指南,而公益事业的贡献难以体现在社会的财富增长上,但我们所做的一切却是对中国未来的投资。如果想要中国有一个更好的未来,就需要有更好的中国公民,需要有越来越多的人赋能中国公益,赋能真爱梦想。
混沌和真爱的故事
听完潘江雪老师的分享,沈杰有感而发,分享了潘老师的公益故事、真爱梦想的公益理念对自己的触动,以及混度和真爱携手助推公益行业创新发展的缘起初心。
2015年,善友教授开始做颠覆式研习社,邀请中国商业界最有智慧的实干家、理论家给大家做分享,进行知识和经验的传递,让所有从事商业的人都能够更好地受益,进行基准化分析法的学习。用商业创新助力中国经济的发展,这是混沌的起源。
在那时候中国是缺乏这种学习方式的,但在推进的过程当中,发现只学标杆的方式还有一些局限性,因为每一个优秀企业的实践背后都有一套方法论,方法论的底层是思维模式,继续挖掘又是哲学和科学,最后可以以哲科思维重新来看商业的发展。混沌从这条路径走下去,把线下的分享转化为线上的课程,让几十万、几百万的人都能够获益。
在2020年疫情之后,教授在6月份还坚持在武汉办了一次持续三天的大课,专门去谈理念世界。他讲了特雷莎修女的案例,说到大写的爱。在当下社会,特别需要这种大写的爱,需要有爱的流动。混沌在商业创新的道路上走了很久,也一直在寻找下一步的发展。现在我们在爱的传递中找到价值,从商业领域到公益领域,更好地促进组织协同。
潘老师不仅是混沌创业营的学员,还在混沌有一门主题为使命驱动的组织的课程,谈及了商业和公益的相互借鉴。商业和公益二者之间的确有很多相通之处。
第一,找到用户的真需求。潘老师讲真爱梦想的原则之一就是帮助自助之人。这和商业一样,商业中一定会谈到用户需求,要找到用户的真需求。潘老师说2007年的时候,他们就开始谈素质教育,这放到今天并不是一件新鲜事儿,但在那时候这个真需求还没有被发掘出来。观察需求的演化趋势,预测未来的需求点,这也是商业的一个重要原则。
第二,不同领域运作方式的迁移。潘老师讲到很多过去商业运作重的一些特别有效的方式,比如管理、运营、讲透明、讲效率真爱梦想这些有效的商业运作方式迁移到公益运作中来达到现代公益和商业的结合。
第三,公益组织的协同。如果把公益看成一个行业,它的特殊性就在于它的受益对象的非付费性,这也是它的第一大难点。你的用户不能反哺组织,就需要别的组织的支持。公益组织可以有很多协同方, 如果想要在特别的领域上进行更多的创新,就需要借鉴一些商业的原则,把它做得更好。
公益的底色是向善,商业的底色是求真
混沌在商业创新的领域深耕了很多年,也有了很多积累,挖掘出了哲科思维,也谈及了理念世界和大写的爱。而真爱梦想从2007年一路走来,一步一步踩着泥巴上来,也有了很多创新实践。用商业创新助力中国经济的发展的混沌和用教育创新赋能中国经济的真爱是有着共同的理念和抱负,可以一起把有效的爱散播到更多的地方,助力中国公益的创新发展。
所以在去年9月,混沌创商院和上海市静安真爱梦想教育进修学院联合推出创益院项目。
我们希望为商业和公益组织搭建一个商业+公益的创新融合实战场,与大家一同探索系统性创新公益, 打磨创新公益实战方案,以探索公益和商业的融合之道。
混沌·真爱创益院
混沌·真爱创益院由混沌创商院与上海市静安真爱梦想教育进修学院(简称“真爱学院”)联合发起,致力于用商业思维打通公益盲区,用公益温情提升企业责任。项目立足于混沌系统化商业创新体系和真爱梦想的创新实战案例,通过构建商业X创新X公益的实战场,与公益和商业组织共同探索系统性公益创新,助力公益行业创新发展。
如果您是公益组织或公益项目的发起人、企业或公益组织的高级管理者、新“公益+商业”融合推动者、需系统学习创新公益的实践者,欢迎加入我们!
欢迎点击下方“阅读原文”,了解详情。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