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Heather
编辑 :赤耳
转载:谷雨实验室-腾讯新闻
【写在开头】
最近微信推荐机制调整了,可能有些朋友会收不到我们的推送,大家别忘了给视角学社加上星标,以免错过更多精彩!
预防失联,请关注视角备用号:
正文
年轻人的毕业去向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
近期985高校陆陆续续公布了本科生的教学质量报告和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相比22届毕业生,23届延续了读研人数增加的趋势,其中留学的比例有小幅回升。至于就业的行业,去互联网大厂的人虽然还是不少,但是趋势已经发生改变。

01

出国深造比例有小幅回升,
但低于3年前
985高校的升学率整体都很高。目前有25所985高校公布升学率,本科毕业生的平均升学率为61.17%。
其中7所高校的本科毕业生升学的比例都超过了70%。清华大学在国内或者出国读研的比例合计更是超过了80%。
名校学生升学,选择在国内读研的还是大多数。在九校联盟的本科生中间,近几年国内读研占全部毕业生的平均比例持续升高,2023届已公布的C9高校平均国内读研比例为58.6%。
这个比例相比其他高校高出不少,根据麦可思《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2022届,双一流高校的国内读研比例是37.0%,而双非高校只有14.1%。
其中一个原因是,对于一部分顶尖985高校,尤其是九校联盟(以下简称C9高校)的本科生来说,保研的机会很多,甚至保研的情况比起考研的要更普遍。
清华大学23届本科生中,62.12%的毕业生获得了免试推荐。北京大学58.6%的本科生获得了保研资格。
在其他的985高校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保研率(保研学生在全部毕业生占比)超过了四成,南京大学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的保研率也都接近四成。
留学的比例,平均而言,23届要比21、22届出国的比例略高,但还是低于20年。
之前对清华大学深造数据的误读也引发了大家的关注——有网友以为80%的深造率指的是清华有八成本科生都出国深造了。事实上,清华本科毕业生出国深造比例为15.6%,远远低于误读的八成,甚至在C9高校中都不算最高的。
至于留学的目的地,985高校中,西安交大和吉林大学公开了具体数据。可以看到,对于这两所高校的23届本科毕业生来说,中国香港都是最多人选择的留学目的地。
在当下学生们更加在意读研的性价比,香港不论是学制还是费用,都比英美高校有明显的优势。

香港的授课型硕士,学制是1年,甚至如果不算论文时间的话,很多专业只需要9个月的上课时间,而且香港有五所高校都在QS排名前100名。虽然少了一些留学的体验感,但是对于想要更多时间为就业做准备的毕业生来说,选择去香港读研的性价比确实比英美要高。

02

互联网行业吸纳的毕业生少了,
制造业占比明显上升
目前公布23届毕业生就业数据的高校不多,从已经公布的几个高校来看,应届生去互联网行业就业的比例下降,去制造业的比例大幅度上升。

以西安交大为例,23届毕业生在互联网行业就业的比例相比22届直接下降了超过10%,制造业的比例上升了10%,超过了互联网和教育,直接成为最多毕业生就业的行业。
相比于趋于饱和的互联网大厂,受新能源汽车带动的制造业近几年一直在扩张。
比如,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第一的比亚迪,2023年的校招总人数有多达3.18万人,比去年的人数翻了一番。以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等等新能源汽车相关专业的毕业生为主。
西安交大共有832名23届毕业生通过校招进入比亚迪工作,比亚迪在西安建有基地,规模仅次于深圳总部。这也是23届西安交大毕业生在所有列入统计的央企、科研单位、世界500强企业中,就业人数最多的一家企业。
猎聘的数据也证实了这一趋势。与新能源汽车相关的行业新发岗位在迅速增长。机械/制造已经成为23届新发岗位数量第三多的行业,三年前还排在第六位。
相比之下,互联网行业的岗位比例虽然连降2年,但还维持在第一位。而房地产和金融行业的新增岗位数量都跌出了前5名。
还有一组就业数据也备受关注,清华大学公布了本科毕业生灵活就业的数据,包括不签署三方协议而直接与用人单位签署劳动合同就业、持有用人证明登记就业、自主创业和自由职业四种类型。


截至2023年10月底,清华大学选择就业的491位本科毕业生中,有近六成属于签约就业,而灵活就业的总共是207人,占比42.2%。此前,清华大学22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中这一占比是45.8%。

03

想去深圳工作的人更多了

一线城市仍旧留住了最多的23届毕业生。
根据猎聘大数据研究院的最新数据,有48%的毕业生想要去一线城市发展,不过,占比相较于三年前有下降。
一线城市中,深圳的吸引力提升最多。
根据猎聘大数据,23届毕业生投递最多的城市就是上海,占比多达17.41%,远高于其他城市。其次才是北京,不到12%,深圳排名第三,10%,广州排名第四,9%。在这四个一线城市中,投递深圳岗位的应届毕业生是增幅最大的,同比去年增加了68%。
广东确实是能吸引年轻人。
根据猎聘大数据研究院发布的《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趋势与展望2023》,广东省高校的应届生毕业后,在省内求职的比例是全国最高的,高达84.61%。相比之下,排在第二位的上海,不到七成毕业生留沪。
不只是本地高校的毕业生,对于外地的毕业生,广东的吸引力也很强。
两所985大学公布了毕业生就业的省市分布。有一个共同的趋势是,广东对于23届毕业生的吸引力明显增加。
近三届,广东一直是吉林大学的本科毕业生最多人选择的就业省份,23届去广东就业的毕业生比留在吉林本地的占比要高7%以上,此前两地的差异都在1%以内。
在南京大学的毕业生中,21届,上海还是仅次于江苏的第二大热门就业地点,从22届开始就被广东取代。不过到了23届,留在江苏的人数明显下降,去广东和上海的比例分别都有所增加。
广东省内,尤其是深圳受到了毕业生的青睐。根据猎聘的数据,深圳提供了仅次于上海和北京的应届生新发岗位数量。在校招岗位中,位于上海的岗位占比11.54%,北京9.43%,深圳则是6.94%。
与此同时,深圳本地的高校和毕业生数量又比北京上海少得多。2022年,包括北京在内的7座城市的在校大学生(包括本科生、研究生和大专生)数量超过了百万人。上海的在校大学生数量在80万左右,但是深圳只有15所高校和约19万在校生。
深圳的校招岗位多,本地毕业生又少,因此肯定会吸引更多大学毕业生过来发展。
总之,现如今留给毕业生的是更卷的现实——多数的985本科毕业生都需要通过升学来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在就业的学生中,也面临着行业风口、城市工作机会的转变,这些趋势的转变又是非常迅速的。在就业岗位趋向于饱和的当下,只能是抓住宝贵的机会,努力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来源:腾讯新闻)
参考资料:
[1] 猎聘大数据研究院: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趋势与展望2023
http://www.199it.com/archives/1653783.html
[2] 3万应届生涌入比亚迪
https://36kr.com/p/2407407345656578
[3] 1158万年轻人“脱虚向实”:逃离大厂,涌入制造业
https://mp.weixin.qq.com/s/wgfZLlvbfjiKyg8gFSNznQ
[4] 2023毕业季:名校生更卷,普本生捡漏 | 腾讯新闻谷雨数据
https://mp.weixin.qq.com/s/BzWYzKTxP6_zxw5F2uXlXA
[5] 2023年新能源行业人才趋势报告
https://www.199it.com/archives/1617224.html
[6] 高校毕业生创新高,大学生最多的城市是哪座?https://mp.weixin.qq.com/s/w30lnR89kV4ZUflBayajLQ
[7] 年轻人开始逃离考研,哪才是真的岸?丨腾讯新闻谷雨数据 https://mp.weixin.qq.com/s/tAE7rUlAiViGn24DFEXoaQ
美本早申数据大揭秘
相关阅读:

印度移民正在占领加拿大:人数暴涨260%,就业举步维艰、楼市不堪重负...

关于就业难,一个年轻人的看法

MIT最新就业报告:金融保险业本科年薪22万美元,远高于计算机!


作者:Heather,转载:腾讯新闻 谷雨工作室腾讯新闻内容出品,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本文版权归属作者/原载媒体所有。


喜欢本文?欢迎关注/置顶/点赞/加入留学家长公益交流社群: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