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约9000字,阅读大约需要10-15分钟
前言:Instagram相信都听过或者用过,它是如何从0到10亿MAU的?相信大家都会比较好奇。作为一个10亿MAU(2018年公布)的产品,Ins竟然只是一个聚焦时尚、美妆等几个垂类内容平台(对标小红书?)。更出人意料的是,直到2018年达到10亿用户,Ins的员工只有区区800人,对比来看,2018年20亿MAU的Facebook(【读书】Facebook发家史:让世界变得更透明,让信息变得更相关)员工数达到35000人。作为一个以定义“美”为野心,展现每个人极致生活的平台,Ins改变了大众现实生活习惯,甚至驱动了美容产业(美颜与美容产业关系?事实证明是互相促进)。
本篇,我们来看看Ins的前世今生,以及产品背后的别样哲学。

书籍:《No Filter: The Inside Story of Instagram》
by Sarah Frier。这本书2020年4月出版,属于准新书,作者是Bloomberg的科技板块的资深记者(专门看社交网络)。全书十分详尽了叙述了Ins从创立到被FB收购,之后再到2018年创始人Systrom离职,结束于2019年。此外,Ins与FB的关系,与Snapchat的竞争等等都是重头戏,值得一看。

Instagram的创始人:Kevin Systrom——兼具工程师和艺术审美属性
Kevin Systrom
生于1983年美国马塞诸塞州,父母都是大企业的高管,家境良好。Systrom小时候最喜欢的是去图书馆,还有就是玩射击电脑游戏,其编程能力积累也来自于自己开发简单游戏(和Zuckerberg类似,可见引导动手能力作用)。从高中起,
摄影
就成了Systrom本人最重要的兴趣爱好,
他喜欢用镜头展现美好生活,激励他人用新角度看世界,
这几乎成为了之后他创立Instagram的目标,可见企业往往是创始人价值观的直观显现。Systrom还是个追求极致的人,典型案例就是他编程时候会极其注意代码结构美观。

Systrom的早期职业生涯包括Odeo,Google。
Systrom大学入读是Stanford,就读时候,Systrom就见过Zuckerberg,当时后者来Stanford招聘,但Systrom为了完成学业,错过了加入FB的机会。此外,大学期间来到一家Podcast公司Odeo实习,这家公司后来孵化出了
Twitter
,而Systrom也在这时与Jack Dorsey(Twitter和Square(美国微信支付)的老板)成为了好朋友。后来,
FB与Twitter在收购Ins上的竞争
,就与两人之间的交情有关系。再后来,Systrom加入了
Google
(2006年),在Gmail等团队待了一段时间后,Google始终不让Systrom加入产品团队,他后来转入了Google并购团队,做很多PPT分析行业和产品未来,但问题是2008年金融危机来了,Google准备不做任何交易。

Instagram诞生:拒绝图片分享功能,加入滤镜,现象级产品起航
第一个创业产品Brubn,找到合伙人Krieger。 2010左右,恰逢移动互联网起航期,Systrom开始准备创业,他找了技术合伙人Mike Krieger,开发了一款移动App 叫Burbn。用户可以使用Burbn实现打卡地点,做旅行规划,邀请朋友约会等一系列功能。这款App最后不成功,但让两位创始人最大的收获是——这款产品功能太多太复杂,而用户喜欢简单直接的产品
决心做图片赛道。两位创始人开始复盘用户喜欢Burbn的三点:1.可以发布出行计划,朋友看到后可以加入;2.可以上传图片;3.发布动态后可以获得虚拟激励。他们觉得第1,3点不是用户刚需,但第2点是,于是决定深耕图片赛道。要进军图片赛道需要解决什么问题?他们认为也是三个:1.3G网络打开图片很慢;2.当时手机拍照功能鸡肋,用户不愿意分享低质量图片;3.当时已经有类似Facebook,Twitter,Tumblr等一系列图片分享网站,用户需要一键分享多平台功能。
早期产品——确定上下滑浏览,正方形格式。
最开始产品名为Scotch,用户浏览图片的模式类似Tinder,是左右滑的模式,但使用一段时间后两位创始人凭借直接改为了
上下滑
浏览图片模式,且图片根据发布时间呈现(类似Twitter)。另一方面,为了解决网速限制问题,图片被限制为
正方形
(所有用户一视同仁),且只有iPhone能够呈现图片的最小像素。

极简产品,不支持图片分享,支持原创。
吸取了Brubn的教训,新产品仅仅在顶栏显示关注者和粉丝数量,以激励用户不断返回平台。用户为图片点赞方式仅仅是双击图片。相比于Twitter和Facebook(偏文字),发布状态不需要文字能力,仅仅一张图片即可(低门槛)。此外,两位创始人在是否增加分享功能时候犹豫了。要知道,reTwitter是内容在Twitter上病毒式传播最重要的功能,然而两位创始人不确定允许转发别人的图片是否有意义,
为产品简单起见,他们决定先不增加分享功能。实际上,这一功能成为造就Ins重大产品决定,取消分享意味着鼓励原创,意味着平台掌控最大流量分配权。也只有这样,Systrom才能够真正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塑造平台的调性。
增加滤镜功能,改名Instagram:在一次与女友旅行中,Systrom采纳了女友意见,应该增加滤镜功能,让图片看起来更有艺术感,从而进一步触发用户上传欲望,增加图片内容消费价值。之后,Systrom开发了X-Pro II滤镜(这个滤镜一直到现在都有),并于2010年7月16日上传了第一张照片。之后,两位创始人又邀请设计师Rise为其开发了四款滤镜。之后,两位创始人以“Instant”和“Telegram”合并,命名新的App为Instagram
精心选择种子用户:Instagram从Facebook和Twitter等社交平台迅速获得了用户——当用户将作品分享到其他平台后,便会给Instagram带来新用户。两位创始人很重视初始用户导入,他们以Twitter上高粉丝的设计师和创意人士为重点(其中就包括Jack Dorsey),他们拥有出色拍摄技巧,能够一开始就帮助Instagram奠定“文化高地”的地位。意想不到的是,2010年12月新App一经推出,即火爆,1天内注册用户25000,第一周达到10万,6周后,用户达到200万。
Ins似乎瞬间成功了,究其原因:
押宝图片视觉赛道(与文字是升级媒介),极简的产品设计(当时Facebook等功能已经变得繁杂),滤镜和正方形模式等产品形态定义都是重要原因。如果说Facebook根基是社交关系,Twitter则是发表观点,
而Instagram则是记录生活瞬间——以极致美学为核心导向。实际上,除了创始人Systrom对美学坚持,以及两位创始人相比于技术更看重人性,Instagram招聘的重要准则也是要除了技术之外,还要懂艺术、音乐、冲浪等(要求好高)。
Instagram兴起:以邀请明星为首要选择,平台导向始终把握在运营团队手中
Instagram迅速兴起,使得平台上网红知名度开始提升(如前文提到的Rise就在街上被粉丝认出来)。品牌也开始入驻,百事可乐、星巴克等都在平台开了账号。此外Instagram还模仿Twitter,定期开展用户的线下聚会增强粘性。
然而,随着Ins大众化,其最初期最重要一步内容引入还是来自于明星入驻。
明星开始入驻:第一位入驻Ins的明星是Rapper Snoop Dogg,他在Twitter上发表了带有Instagram logo的图片,引导粉丝来到Instagram平台。实际上,明星不断入驻为Instagram带来源源不断初始流量,同时加深了Instagram代表潮流文化的品牌调性,又进一步驱动年轻用户加入平台。Justin Bieber入驻就是最好例子,2011年其当时在Twitter有1100万粉丝,后入驻Instagram,每分钟涨50个粉丝,直接导致Krieger的流量监测系统报警。
Systrom和Krieger希望品牌和明星在Instagram上分享更多幕后的故事,但前者也明确表明了态度——不会花钱请明星入驻。此时,Bieber的经纪人Scootr Braun想向Instagram要一笔入住费(类比当时明星给杂志拍照片都是收费的),然而Systrom坚持不给钱,Bieber有一阵子放弃了Ins,但是当时他女友在Ins上的频繁动作是的Bieber又回到了Ins,高峰期,他的流量占了Ins服务器的一半。
2011年夏天,相比于Facebook有8亿MAU和有1亿MAU的Twitter,Instagram还只有600万注册用户,但Ins的势头是不言而喻的。一天,Instagram在App Store下载榜排名超过了Facebook,Systrom给员工每人买了一瓶超过100美元的酒作为奖励。TechCrunch当时有一篇文章,一款app成功需要分四步:用户(基础)-品牌入驻(商业模式)-明星(顶级内容)-进军主流,在发布几个月后,Instagram已经到了第三步。
A轮融资:Instagram 2011年2月完成了Benchmark 和几位投资人(包括Jack Dorsey)投资的700万美元A轮投资。
平台牢牢把控流量分配和走势:由于Instagram没有分享功能,没有病毒式传播,平台能够严格把控哪些内容被更多人看到——通过自己官方账号Instagram(现在有3.5亿粉丝)推荐,Community Team运营团队认为应该鼓励的内容(符合Systrom对Ins定义的,高调性的,除明星外,常见类型有摄影家、艺术家、厨师、运动员等)。此外,平台还会给每位新加入用户一个推荐关注列表(Suggest list),来引导用户关注生产高品质内容的KOL。实际上,在病毒式内容(往往是反应阴暗面的内容)充斥的网络,Instagram牢牢把握平台调性,铸就了自身的核心壁垒,占领了文化高地。
负向运营的需求:随着用户不断增长,平台内容也迅速增长——成立9个月后,Instagram已经有了1.5亿张图片且每秒用户上传15张新图片,其中,负面内容也与日俱增。Instagram招募了Zollman开始做负向运营,初期开始人工删除团队认为不符合规则的内容,并探讨机器审查的机制。
2011年9月,Instagram注册用户达到1000万,其中Kim Kardashian(目前粉丝超过1亿),Taylor Swift,Rihanna等顶流也开始加入。2012年1月,总统奥巴马也加入了Instagram。
Instagram被FB闪电收购——13人团队卖了10亿美元!
Twitter其实有收购先机:核心是Systrom第一份实习就在Twitter的前身,而且他本人和Jack Dorsey还是好友。然而,早期Twitter两位创始人之间的斗争错过了第一次机会。2011年底,随着Dorsey掌权,Twitter开始重新评估Instagram并决定8000万美元考虑收购。到2012年年初,图片越来越成为新闻事件传播媒介(Twitter的大本营),其又开始认真考虑收购Ins,愿意以5-7亿美元股份收购(估值涨的真快)。然而,这一系列来回在Zuckerberg闪电战略下失效。
FB闪电收购Instagram:
2012年4月,FB宣布以10亿美元股份对价(当时FB一级市场估值1000亿美元)收购Instagram。这个估值主要依据有2点:1.Instagram在一周前刚完成红杉资本融资,估值5亿美元(史上最快翻倍投资回报);2.Zuckerberg承诺以市价的
两倍收购
。这个收购看起来有多疯狂?Instagram当时有3000万左右用户,仅有13名员工(收购价格对应7700万美元/员工),完全没有商业模式。然而,这一切在Zuckerberg眼里都是值得——
要保证Facebook绝对统治地位,就不能放过任何一个潜在竞争对手,当年错失Twitter就让他懊恼,Instagram决不能错过,而10亿美元对价也不过是FB 1%的股份而已。
FB的交易团队在1个周末就搞定了这笔交易,Zuckerberg给了Systrom最重要的承诺——
Instagram将独立于Facebook运行,Systrom可以在巨头呵护下继续“创业”
。实际上,Instagram独立运行案例给了Facebook之后收购WhatsApp和Oculus很好的示范效应,虽然后来整合还是必须(这是后话了,各位看官请继续往后看)。

Instagram再出发:保持独立思考,探索商业化路径
再出发——大公司里的创业团队:对INS来说,收购可以带来快速增长资源。相比于人力捉襟见肘的Ins,FB有3000名员工,且有深厚的技术积累。收购后最直接的协同是Instagram直接复用了FB的内容审核团队。与大多数被收购的创始人躺着拿股权不同,Systrom仍然满怀着创业的热情,他的目标是Instagram用户超过10亿。Zuckerberg也吩咐手下要保持Instagram的独立运营,除了有时他本人会发表一些意见之外(第一个意见是要加入照片圈人功能,与FB对标)。
Systrom VS Zuckerberg——截然不同两种思维:
Zuckerberg是天才,骨子里流淌着是理性思考的血液,而FB也同样是一家理性到极致公司——FB的目标始终是
用户增长和用户时长,对内容保持中立
。Zuckerberg同样也是一位战士,始终保持着
危机感和打仗思维(实际上,Zuck之后最重视一点是Instagram是不是在抢FB的用户和时长)
,做一切决定时都会从博弈角度思考,典型代表就是FB一系列收购行为。反观来看,
Systrom则代表理性和感性思维结合
,他是个追求极致的人(这点从他坚持不需要viral内容,坚持ins保持高调性就能看出来),却不是一个喜欢和别人比较的人。收购后,FB想把自己用户增长的套路(比如邮件拉新,push拉活等等)应用在Ins上,Systrom都一一回绝了,他觉得会影响用户体验。

第一个FB式危机——用户守则更改:在Zuckerberg的思考中,用户信息公开透明化是大趋势,是用户嘴上说不要但行为很诚实(FB的News Feed就是典型案例)的规律。所以FB一直致力于获取更多用户数据,并用于优化用户体验(有时候也发给合作伙伴,从而导致数据泄露)。在Ins一次用户守则更改过程中,加入一条“Instagram有权出售用户图片”选项(这坚持太Facebook了),Systrom对隐私理解和Zuck不同,明白了用户诉求后,Systrom叫停了这一条。
Instagram再定位:生态第一,追求极简,激发创意。收购后,Instagram开始了定位讨论最终得出三点结论:1.Community First,社区生态第一,用户第一,一切决定基础是让用户带着更美好的心情浏览Instagram,增加push会损伤用户体验;2. Simplicity Matters,这是两位创始人一直以来的坚持,少就是多,如果不想清楚是否解决用户刚需就不要动——而FB的价值观是“Move Fast and Break things”。3. Inspire Creativity,聚焦真实和有价值的内容,坚持用公域人工编辑方式引导平台价值导向——而FB 的价值观是:“我们没有观点,我们只是让用户发声”。
Community Team——Ins对人工运营的坚持。FB只对能够规模化的事情感兴趣,而Instagram坚持用人工运营(无法规模化)的方式来引导平台调性——这显然又是不同的价值观。Instagram认为Community Team是Ins的灵魂,他们能够发现平台那些能够inspire(不好翻译这个词)其他用户的内容,通过举办一系列#hashtag大赛来引导用户聚焦这一些内容主题。
Ins广告商业化尝试:收购之初,Systrom找Zuckerberg谈商业化的事情,Zuck的回复是“先聚焦做大用户基数,不要考虑商业化。”。到2013年中,Instagram用户超过1亿,Zuckerberg终于松口说可以尝试商业化了。Systrom第一个判断是,Ins的广告必须看起来像帖子,内容要高品质,不要过度推销,最好还是高端品牌(要求好高)——与FB的程序化广告,不管什么内容都接的准则又相反。当然,对广告态度Zuckerberg其实早期也是讨厌传统Banner广告损失用户体验的。
为了提供Premium的体验,Instagram的广告尝试最开始也是
人工选择开始的——选择Burberry和Lexus这样的高端品牌当合作伙伴,Systrom自己审核每一条广告。
2013年11月1日,Instagram出现了第一条广告,且每天只发布一条广告。为了展开广告业务,Instagram和广告代理商寻求合作,然而现实是这些代理商都恨Facebook(原因请看
【读书】广告营销这门生意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Sandberg下面的团队甚至打起了
捆绑销售
的主意——
要买4000万Instagram广告,必须买1亿FB的广告,但这个如意算盘最终没落地。
FB收购onavo,窥探竞争对手数据:2013年,FB收购了一个VPN软件叫Onavo,后者主要是让用户可以绕过监管浏览互联网——当用户想绕过官方监管时候,却逃不过Facebook的魔爪(讽刺吧)。通过这笔收购,Facebook可以获得全网用户浏览数据,从而可以检测任何竞争对手的异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收购or复制(通过分析数据,FB发现Instagram和Snapchat用户行为是正相关关系,此外后来WhatsApp收购就和数据有关),再次体现了Zuckerberg的理念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继续时尚界资源,推出蓝标认证功能:在大规模引入明星后,Instagram下一步是时尚界资源(LA NY为主),同时专业的演员们也开始批量入驻,进一步提升Instagram的调性。实际上,关于演员与社交平台关系早期还有过争论,传统观点认为演员不能有自己固定人设(社交平台会塑造),这样会限制之后演戏的范围。Systrom却认为演员通过社交媒体直接触达观众是大势所趋,未来导演甚至会通过演员自带流量能力选择演员。
此外,平台还在2013年推出了蓝标认证功能(Twitter早就有了),认证用户更容易获取用户的关注。实际上,与FB、Twitter等公司一样,Instagram运营资源也十分匮乏,所以当时认证的资源变成了稀缺产品,只有与少数几个内部员工认识的KOL才有可能获得认证资格。实际上,在一切Instagram运营极度缺乏的国家,蓝标认证账号后来成为“硬通货”
与此同时,FB也开始引入名人,与Instagram尝试与名人本人建立关系不同的是,FB倾向于直接找艺人经纪公司。
Systrom眼里的垂类优先级——必须和Ins本身调性定位相关:随着Instagram规模增长,初期的光环正在逐步被稀释。在Systrom眼里,现在Instagram服务多个圈层(包括生产侧和消费侧),平台必须要有所取舍,不可能让所有人都开心,Instagram核心服务的垂类包括时尚类,摄影类,音乐类,和青少年文化。相比来看,美食、旅行、家居设计等其他品类则优先级放低,因为他不想做一些做不到的承诺(Instagram运营资源还是有限)。在当下大平台看起来很难解的垂类优先级问题上,Instagram其实很简单——基于平台调性和运营资源有限现状拍板。
杀死Popular页面,整治平台机器人现象:Instagram一开始就反感病毒式传播的低俗内容,但平台规模大了之后仍然出现了一些平台不想要的流行内容,其中聚集地就是一个“Popular Page”的页面,有用户钻机器的空子,一些不好的内容变得流行。Instagram的做法就是杀死这个页面,并推出Explorer页面,弥补了一些机器的漏洞。另一方面,平台机器人用户也变得更加流行,用户可以从灰色平台上购买粉丝。Instagram着手解决机器人的问题,一夜之间Justin Bieber失去了350万粉丝,rapper Mase粉丝数从160万降到10万,谁在裸泳,清晰可见。
商业化第一个目标——10亿美元:Zuckerberg预计,Instagram的广告收入2015年会达到10亿美元,其实也就是Systrom的KPI,Instagram必须加速商业化节奏了。Systrom仍然对于FB的广告低门槛担忧,他核心注意的图片的品质,他认为广告图片至少要600像素,而当时FB的标准是200。在与FB广告部门交涉中,双方僵持不下,Systrom拿出最后武器——我们来测试。出人意料的是,测试结果站在Systrom这边,提高标准后,广告主反而对广告更加重视了,结果是会花更多钱来投放。Instagram的尝试证明——速度和品质并不是互斥的。2019年,Instagram收入超过200亿美元,占Facebook收入30%以上,是其最重要收入增长引擎。
Ins的隐患——社交压力增加和视频趋势下潜在竞争
Instagram隐患——与日俱增的社交压力:Instagram对于极致生活的展示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但久而久之,随着Instagram在每个人生活中占比重越来越大,用户开始感觉到社交压力——与别人相比,自己显得总是不完美。尤其是对于先导指标年轻用户行为——他们平均上传频率在下降,删除照片行为在增加,同时有15-20%的用户有自己的小号。Snapchat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孕育而生——用户可以发布阅后即焚的短视频信息给朋友,用户可以无压力表达自己的情绪,到2012年11月,Snapchat用户达到数百万,且大多是13-24岁年轻用户,他们一天总使用次数达到3000万次。
收购or Copy——Facebook的应对:
Zuckerberg主动发邮件给Snapchat的CEO Evan Spiegel,开价30亿美元收购(Systrom不知情),后者果断拒绝了,2013年6月,Snapchat从VC那融资了8000万美元,估值8亿美元(Facebook对Instagram收购吹起了社交平台的估值)。Zuckerberg收购尝试失败后,Facebook在2012年12月,推出了
Poke
,一款Snapchat的复制品。然而,这款产品在第一天登顶App Store后,第二天就开始崩盘。实际上,Facebook对竞争对手的抄袭,总是败多胜少,打击Snapchat的重任传到了Instagram。

Systrom从坚持到妥协:实际上,不论从Ins用户行为数据还是Snapchat火箭蹿升速度都可以看出,用户有阅后即焚社交需求,内部同事也多次提出开发一个Stories功能对标Snapchat,但Systrom一度仍然坚持自己的看法——他认为Snap理念与Instagram坚持理念不合,Instagram可以用自己的方法打败Snapchat,而不必抄袭。然而,一次度假经历,让Systrom自己注意到明星们开始在Instagram发布吸引用户进入Snapchat的信息让他彻底改变了主意——Instagram必须开发Stories,他命名Reels(现在FB一款短视频App就叫这个名字),用户可以上传在24小时后会消失的视频。在发布新版本流程上,与Facebook等企业从小范围测试到大范围普及不同,Instagram决定同时向5亿用户推出Stories功能——Systrom认为这是所有用户都不能错过的产品更新。Instagram高产品品质的追求起了效果,Stories从2016年8月推出到2017年2月用户数就超过Snapchat水平(1.5亿),之后WhatsApp Status增速更快。
Vine——Twitter的短视频应用:Facebook兴起于文字时代,Instagram兴起于图片,下一个时代一定是视频,这一点几乎是公认的。Twitter在错失了Instagram后,收购了Vine——一款以6秒短视频为核心的功能的App。看到Vine兴起后,Systrom让Instagram为用户开放了上传15秒短视频的权限。为什么是15秒?Systrom这是他的直觉。然而,Twitter管理层的纷争,让Vine上的KOL对Twitter十分警惕(当时视频创作者很集中,很稀缺),并不会完全押宝Vine。数年后,由于创作者稀缺,Vine头部20位KOL联合要求Twitter——为了换得他们在未来半年发布视频内容,Twitter需要给每位KOL付100万美元,Twitter没有同意,这些KOL转战YouTube,Instagram等替代品,Vine就此一蹶不振——平台被KOL要挟了。
FB逐步接管Instagram:推出“大平台”计划,Systrom和Krieger离任
将内容按时间分发改成算法分发:Instagram传统呈现顺序是按时间先后顺序(与Twitter类似),但久而久之发现高频更新的用户总是在Feed最顶部,对其他用户不利。于是Instagram决定引入算法分发。与FB的算法终极目的是用户时长不同,Instagram算法更倾向于激发用户上传图片的动机。这一改变对普通用户更加友好,但对KOL有损失,Instagram的补偿方案就是——KOL可以花钱投广告。
FB和ins互斥?Facebook开始对Instagram发展设限制。从收购Instagram开始,Zuckerberg虽然一直保证了Ins相对独立运营,但总是建立在一个前提下——Instagram的发展不能威胁主站Facebook的用户增长和时长。而随着Instagram用户快速增长,Zuckerberg开始觉得用户时间是有限的,Instagram已经开始影响Facebook主站,因为Facebook的单用户收入远大于Instagram,任何一个用户内部迁移对集团的营收都是负面影响。Zuckerberg要求Systrom在Instagram加入导流用户回Facebook的链接。
Zuckerberg提出“大平台”战略:随着Instagram,WhatsApp和Messenger等产品矩阵规模增加,Zuckerberg最终决定将不同产品打通,让用户在不同平台之间迁移变得更加容易,他称为“Family Bridge”。Zuckerberg的战略在FB内部收到了诸多不同的声音,包括产品老大Chris Cox和Systrom,核心认为不同产品有不同调性,盲目打通不同产品会损伤用户体验。但Zuckerberg坚信他自己从数据中看到的结论——用户连接规模会指数级别驱动网络效应,从而强化平台价值。任何人的意见都不能改变Zuckerberg的坚持——这个时刻,Systrom开始感受到了无能为力,也可能是离开的时候了。
控制Instagram HC,Systrom对Instagram平台问题担忧与无能为力导致最终离职。
在2018年,招聘计划沟通会议上,Zuckerberg告诉Systrom Instagram2018年可以新增长68个人(后面松口到93人),同比增长8%。震惊了Systrom,要知道,当时团队一方面要面对平台规模增长带来各种潜在风险(例如
毒品交易
问题,平台ZZ言论问题,FB在2016年大选就遭遇了很大的压力),也要开发下一款新产品IGTV(
Instagram的中长视频平台
)。2018年,Instagram的MAU达到10亿,然而员工数量不到800人。对比2012年,Facebook10亿用户时,员工数是4600人。然而,Zuckerberg不认同,他认为Instagram发展并不是独立的,很多职能可以由Facebook承担。同年,Facebook增加8000名员工,而VR子公司Oculus的新增HC超过600。这一切很明显反映了Zuckerberg的态度。

Instagram达到10亿MAU:2018年6月,Instagram达到10亿MAU,实现了Systrom当初的梦想。在季度电话会议上,Zuckerberg这样说:“因为有了FB基础设施支持,Instagram的增速比原来快了一倍”。Systrom没想到,Zuckerberg会这样讲,他也不认为有一倍那么多。实际上,Facebook后来取消了Instagram在Facebook NewsFeed上免费投放等便利,Instagram的增长一度停止,但后来优化增长路径后(例如添加一些FB常见增长策略,给用户发邮件,推送Push等),Instagram增长又恢复了往常水平。
一系列的迹象都表明,Zuckerberg无意让旗下公司保持独立运营的状态了,包括Instagram和WhatsApp。
2018年9月,Systrom和Krieger宣布离开Instagram,在离别宣言中,他们没有提到Zuckerberg。
结尾:Instagram背后的别样产品哲学——中国的Instagram在哪?
Instagram的内核价值观是Creativity,Design,Experiences。而这背后一切都是Systrom的坚持。而正是这种坚持,塑造了一个拥有独特调性的平台,一个占领文化高地的平台,一个与高端品牌宣传调性天然贴合的平台。满足了用户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打造了一个乌托邦),满足了用户的Escapism需求(逃离现实)。Instagram成长路径与Facebook,抖音等基于大数据,对内容中性的平台利用Viral的内容满足大众需求然后由低往高打(从好看-有趣-有用)截然不同,它几乎一开始就占领了有用类(审美阶段)的最高地,从时尚、明星、设计师等品类开始切入,然后不断向大众化演变,从高往低打的趋势十分明显。
不同内容消费平台演进阶段
好看——底层感官刺激(生物本能)

Tiktok,Reels等

有趣——Kill time

Facebook,抖音等

有用1——知识类(save time)
B站

有用2——审美类(escapism)

Instagram

算法背后的局限性是否存在驱动中国Instagram可能性?至少到目前为止,以算法分发为核心的头部内容消费平台(例如短视频平台),仍然处于从有趣到有用的转变过程中,这个过程并不容易。拿个比方来说,当下算法十分擅长于给消费者投喂“甜品”——一尝就喜欢;然而,总有些食品是入口很难,但久而久之可能反而会上瘾的东西。百度李彦宏就发表过对推荐式算法进行批评,认为算法最大的责任就是了解挖掘用户的深度目标和需求,而不是养猪式的投喂。
从这点上,Instagram的路径或许能提供一些启示。而实际上,短视频时代中国企业之所以能够独步全球,机器算法推荐+人工精细运营是核心杀手锏,至少目前来看,中国没有类似Instagram占领了审美高地的平台,这当然和国情有关系,未来会不会有,拭目以待。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