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滕威,女,北京大学文学博士。现任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华南师范大学微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广东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电影及网络视听节目审片专家。2013-2014年度哈佛-燕京学者
本文来源: 海螺Caracoles
“双减”政策出台,孩子们回到学校。从拼命“鸡娃”,到突然面对竞争和减负之间的矛盾,难解的教育问题成了萦绕在老师和家长头上的阴云。近日,同时作为孩子家长和大学教授的滕威,接受了《听见她们》短视频节目的采访,谈了谈她对“双减”政策和教育的看法。
滕威的孩子刚完成小升初,她亲身经历了教育内卷的可怖,所以
她认为“双减”政策是必要、迫切的。但是在政策落地过程中,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社会、学校和家长都准备好了吗?根据自己的观察,滕威提出了她的隐忧。
她还提出,这一代孩子的问题,不光是学业负担过重,流行文化和商业文化也在影响他们的情感关系和语言方式。滕威有自己对理想教育的构想,甚至也在付诸实践,但离那个乌托邦,我们还有多远的路要走?
01.机构训练出来的做题家,
不一定具有真正的学习能力
海螺:您从家长的角度说了教育“内卷”给孩子和家长带来的痛苦,那作为一名人文教育工作者,您在现实中观察到的过早的激烈竞争,给孩子们的成长带来了一些什么影响?
滕威:我和朋友、同事们在校园里做了一个教育实验田,做了差不多 4 年,因为疫情,我们去年关闭了这个图书馆,但是我在中小学教育领域的探索和实践没有停止。我在那里每年接触大概一两百个孩子,都是我们大学老师亲自带他们,希望给孩子们一种不是应试性的,真正有启发性、成长性的有氧人文教育。
很多机构开设语文、国学之类的课程,甚至说古典文化都要从娃娃抓起,但是你会发现,这一类噱头下面的教育其实还是应试性的。比如说小学阶段背多少首古诗,背《三字经》《弟子规》,他们也不会告诉孩子《三字经》《弟子规》有什么问题,就只让孩子们当经典去学习、记忆。比如说小学阶段要读完四大古典名著,他们也不告诉孩子四大名著之所以是这四本其实不是必然的,也不是一个学术界的定论,是不是四大名著就代表中国古典文学的四大高峰?也不见得。
《小舍得》剧照
目前很多机构做的国学或者古典文学教育,要么以知识点和应试的培训方式来进行,要么以表演的方式进行。而我们不一样,我们希望孩子继承古典文化和传统,但是要批判地继承,带着问题去继承,不是说只把它背下来,比谁背得流畅,比谁会摇头晃脑地吟诵,会穿上汉服去表演……我们不走秀式地进行人文素养的培养,我们亲自备课,亲自跟孩子们交流,以他们独特的方式来打开一本绘本,阅读一部作品,完成一篇习作等等。
《小欢喜》剧照
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接触到非常多有潜力、有才华、有想象力、有悟性的小孩,他们每一个都是独特而有趣的灵魂和个体,他们也带给我们老师很多惊喜和灵感。但到了四年级以后,家长可能就不再送他们来了。为什么?
首先是因为开始面临小升初,很多学科补习占据了他们的时间,对人文素养、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在一些家长看来不是必要的。
第二,你发现这些孩子再来的时候,他们也没那么开心了,注意力也没那么集中了,因为他们在想一会儿还有什么课,还有多少题没刷。
第三,你会发现孩子难以进入到真正体现教育和学习规律的那个过程当中去,他们更习惯的是补习机构的方式,比如说老师给你做好了思维导图,划好了重点,总结好知识点,你拿回去背,背完了以后老师再给你一套试题刷刷,再给你一套提高资料再继续刷。但我们如果想让他好好地体会一首诗,会让他去画一个《山海经》里的怪兽,让他去想象一下《海底两万里》的海底世界,他们开始变得没耐心,他们被那种压缩饼干似的教育变成了一个学习机器,不再是我们试图培养的一个自发自觉、乐于探索的学习主体。
这是我根据这几年的经验,得出的一些观察。这些机构喂养或训练出来的做题家,不一定具有真正的学习能力,也不一定有自主学习的兴趣,但在成功学的鸡汤浇灌下,竞争意识很强,从小深谙弱肉强食、胜者为王的道理
《天才枪手》剧照
02.“双减”对社会中坚阶层
震荡和冲击最大
海螺:我们在网络上也看到很多讨论,许多家长对“双减”政策的实施会带来的各种不确定性表示担忧,您怎么理解家长们这种复杂的心情呢?
滕威:我的一个老师,我觉得他说的话也挺有道理,他说我的父母是农民,‍‍我是名校博士、美国大学教授,我的孩子可能又去当农民或者蓝领。这有什么不对吗?‍‍ ‍
‍理论上讲,我觉得通过教育去不断地震荡阶层,这也是社会公平的一种途径,‍‍谁说教授的孩子就一定得是教授?如果这样的话,教育就成为了世袭的一种‍‍途径,你爸你妈是北大教授,你至少应该是一个 211 大学的教授,‍‍教授家庭一定出博士,公务员家庭一定出公务员,那这个社会就没有什么‍‍前景,没有什么动力,也没有什么公平可言,对不对?所以教育用来选拔人才,教育用来改变社会阶层,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社会公平的一个体现。
《小欢喜》剧照
但现实层面上,震荡到我们头上,我们可能不太心甘情愿。我们作为跻身中产‍‍或者所谓社会精英阶层当中的一员,‍‍可能没有办法那么容易接受自己的孩子阶层跌落,‍‍所以才会‍‍不断在教育上投入,‍‍不断地去 push 自己的孩子。
还有一些中下阶层,‍‍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出人头地,通过教育实现阶层的跃进,也不能说人家就不对‍‍,是吧?所以我觉得“双减”可能对社会中间阶层的震荡和冲击是最大的,特别有钱的人是不受影响的,因为人家孩子本来也不上“学而思”这些机构,底层受的影响也不大,因为很多三线或者是县城、乡村也没有这些培训机构,家里也没有那个钱。
底层孩子的教育几乎全部都是在学校完成的,他们如果能考上北大清华,那全是这个学校的老师和自己努力的结果,所以这两头的家庭都不受影响,最受影响是中间。‍‍
但是现在中间本来就最焦虑,‍‍最没有安全感,股市一轮熊市、学区房的取消、疫情、行业不景气等等这些都可能让一个中产家庭坠落。‍‍所以今天我们谈论“双减”政策的时候,其实我们对这个政策的种种情绪,‍‍不管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都不单单是针对这个政策本身的。
你说让孩子少写点作业,让孩子少去课外辅导机构‍‍不好吗?家长肯定都愿意啊,又省钱又省事儿,孩子也开心自在。但很多家长一细想,作业变少了,补习班全取消了,但中考高考还是那么难,好中学、好大学还是择优录取,那自己孩子光靠校内学习是不是能挤上独木桥?
家长不是反对“双减”,而是对政策可能带来的影响感到困惑,比如‍‍整个家庭日后是否会面临的‍‍阶层变动,未来的是不是‍‍向下流动感到焦虑。所以如果不能让中间阶层的家长感到有安全感,他们很难打心底里拥护“双减”。有人会说,底层拥护就行了。但目前来看,受“双减”影响最大的并不是底层的家庭啊。
《嗝嗝老师》剧照
03.我们进入拼家庭教育的时代了吗
滕威:另外一个问题是,原来校内教育和家庭教育之间还有一个校外教育作为补充或衔接,但是今后校外机构没有了,出了校门就变成只能以家庭教育为主。而且这个家庭教育还就必须是自己家的,不能是私教或家教。那有的家长就说,这不是彻底进入拼家庭教育的时代了么?即使孩子们都接受同样程度的公立学校教育,也没有重点班、重点校,老师也轮岗,教育资源分配尽量公平,但是回到家关上门‍‍那一刻‍‍,不同背景的原生家庭的孩子就将面临不同的教育环境。
很多家长质疑“双减”政策是否能带来教育公平,也是在这个层面上来质疑的。以前爸爸妈妈不是高知,还可以通过送到机构去提高。现在没有机构了,那爸妈又不会,请私教家教也不许,那怎么办呢?
最简单的一个例子,拿学英语来说,送去一个英语戏剧班,孩子可以学到很多,也拓展视野提升能力。但现在这类机构一刀切没了,我自己也说不好英语,如果孩子学校也没有这类课程,那我的孩子可能就没机会再有这方面的提高。一对一外教、国学等等这些可能都是这种情况。那如果家里没有英语、人文方面的专家或老师,这些孩子就不能像以前那样可以在校外进行有益的提高和补充。所以很多家长对一刀切的做法,对学科类培训的认定等方面都有一些不理解和不支持。

虽然严重内卷这类问题已经暴露出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硬着陆、急刹车都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但是它仍然是要着陆在一个‍‍准备好的地基上,仍然要尽力排除可能的隐患,‍‍否则容易出事故。
特别希望政策制定者和决策者‍能虚心耐心广泛充分地听取‍‍一线教师、学校和家长的意见。‍‍有人说,改革嘛,必然要有代价有牺牲啊。话是没错。但教育改革,事关一代代孩子,尤其是现在初二、初三和小学五六年级的孩子,正面临升学,突然“双减”,家长和孩子们都有点无所适从,根本停不下来。他们说作业减了,辅导班没有了,但升学考试难度没降低啊。
现在跟北上广的家长们说,你们完全不用补课,不用额外增加学习任务量,就做学校留的作业,学学校教的内容,就能考上重点高中,考上 985,他们肯定是不信的。所以很多家长的态度是,你减你的,我家孩子该学还是得学。你不能说这些家长不识时务,或者不知好歹,或者说他们蓄意阻挠,一家一个娃,谁放心让自己孩子当文件的小白鼠呢?所以我们要做的不是批评,而是引导,要给家长们吃定心丸,让家长们看到可行性。
我特别认同不以成绩论英雄,评价一个孩子标准应该是多元的。做题家、刷题王不是我们唯一需要的人才类型。未来的人才最起码一条,就是要有原创能力,他们不能够被机器‍‍和 AI 代替。
‍‍我认为未来只有两种人能找到工作,一种人是‍‍ AI 取代不了‍‍的,另一种是用 AI 取代太贵的。后者指这个工作用人来做更便宜,用 AI 反而成本比较高;‍‍前者指这个工作‍‍用 AI 来做虽然更便宜,‍‍但 AI 做不了,‍‍它必须得发挥人的能动性和原创力。
‍‍让孩子们放下习题册,少上补习班,多去认识世界,多方面地激发自己的能力,这个想法是好的,‍‍但问题是‍‍如果用综合素质评价取代考试升学,那美术、音乐、舞蹈、编程、体育等等这些非学科类培训,它们就会变得跟学科培训一个思路, ‍‍你去弹钢琴就一遍一遍地弹那些考级的曲子,弹到形成肌肉记忆,‍‍然后考级通过‍‍,学习结束了;你去画画也是‍‍一遍一遍地画石膏体,形成肌肉记忆,‍‍然后考级‍‍通过,学习结束了。‍‍‍‍
这些非学科的奖项会变得和奥数一样引得家长趋之若鹜。‍‍所以并不是说不让孩子们去刷题了,孩子们就能变成原创性人才了,只要教育的思路没改,他不刷题了他刷画、刷曲儿、刷跳舞、刷编程、刷书法,那有什么不一样?
《小谢尔顿》剧照
04.理想的教育,应该是怎样的?
海螺:滕老师,您心中理想的教育,应该是怎样的呢?
滕威:我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多次回答过这个问题,像雅斯贝尔斯说的,我把他‍‍的话翻译了一下,它是点燃人心中的那个小火苗,一个人去点燃另外一个人,形成越来越多的火苗。但这个话比较抽象和玄妙,今天我用更通俗的话来说,我心目当中理想的教育有三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是学有所得‍‍,不管什么阶段‍‍、什么层次的教育,‍‍我学了这东西‍‍是有收获‍‍的;第二个层面是学有所成,‍‍我学完了这个‍‍‍‍能够‍‍达到一定的层次,能够成就‍‍一个小的或阶段性的目标;‍‍第三个层面是‍‍学有所思,‍‍就是‍‍这个‍‍教育的过程让我自己‍‍去思考、‍‍去体悟、‍‍去探索‍‍,这个就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
从‍‍切实可行的角度来讲,教育如果能做到这三件事,那么它就很接地气,而且就会很有成效‍‍。咱不说那些特别‍‍大、特别玄、特别高的那些要求和标准,我觉得我们能做到‍‍这三点‍‍就是好的教育。
我觉得今天很多人无论是站在‍‍国家层面去考虑问题,或者是在教育学的学科内部去讨论问题,很多时候都是从教育的‍‍功利性或者‍‍经济学的角度去谈教育,‍‍认为教育是用来筛选人才的,‍‍教育是用来做国家人力资源储备的,‍‍教育是培养未来合格的劳动力。
这些对不对?从国家层面来讲它是有道理的,‍‍但是‍‍如果我们站在宇宙大历史的角度,或者站在更乌托邦的角度来讲,教育的终极意义是什么?‍‍它可能不是我们今天说的‍‍培养合格的、规训的、‍‍有一定职业能力的劳动力,它应该是培养人类‍‍在宇宙当中生存下去,‍‍并且和宇宙‍‍和谐相处的未来的种子。‍‍如果我们培养的所谓人才,天天光想着怎么改造自然,发展各种各样的产业,搞万物互联、各种生物或信息的技术革命,但是丝毫不考虑人类和环境的长远未来,我觉得培养出这样所谓人才的教育是失败的‍‍。
所以我心目中的教育,应该是培养具有自省精神的人。‍‍具有批判意识的,而这个批判,首先是朝向自身的。‍‍每天都问自己我在做什么?‍‍我为什么这样做?‍‍我这样做‍‍给周边的人和世界‍‍带来什么?无论中国古典,还是其他文化的哲学,都是‍‍这样去谈论‍‍教育的‍‍。我们今天‍‍都是从教育和现代民族国家、教育和工业、教育和经济等人类阶段性发展的角度来探究教育的价值,就很容易把教育降低为工具学科。
我承认我们人文学者对教育的思考,‍‍可能是不切实际的‍‍,可能也不具备实操性,我们也不是教育学出身,也不是社会学出身,我们也不懂教育政策,发言既没数据也没专业理论支持,但是我们老是出来批评教育,有点儿讨人厌,‍‍但是我觉得这是我们的责任,‍‍我们发声是为了帮助决策者看到更多可能存在的问题或隐忧,是为了政策落地更平稳,执行更顺畅,效果更明显,影响更长久。现在有一些网络戾气,但凡有学者提点儿意见,就用阴谋论去污名化学者,这样是不利于社会建设和发展的。
 THE END 
 ♦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哦 ♦ 
点击以下链接即可关注本号
相关阅读:

作者:滕威,转载:海螺Caracoles本文版权归属作者/原载媒体所有。

喜欢本文?欢迎关注/置顶/点赞/加入留学家长公益交流社群: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